日本漆艺:从中国回到中国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在日文里为润泽、美丽的意思。
  10世纪末到11世纪后半期,日本逐渐脱离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愈发有了日本特色。平安时代,涂漆法、平纹、螺钿、莳绘大力发展,造型也更加精巧华丽,留下著名的亁漆箱、京都仁和寺的宝相花迦陵频伽莳绘册子箱。到了日本文化最繁荣的江户时代,有八桥莳绘砚盒、舟桥莳绘砚盒等,各地生产的漆器日用品也开始行销全国,筷子、椀1、建筑等物品走进日本人民的生活。
  若将漆餐具拿在手里,便会感受到它的温暖、光泽与文雅。因为轻便结实,保温性好,不易砸坏,又可重复修理,废弃也不会污染环境,所以日本人尤其喜好使用漆器。由于价格昂贵和现代用品的出现,漆餐具渐渐退出了日本人的生活。但在喜爱传统文化的日本家庭里,仍会在节庆假日时用漆餐具招待客人。因为全是手工制作,一个碗大约要5 000日元(约合315元)。但试想一下,如果每天都使用这样的碗,这价钱还算贵吗?
  眼花缭乱的日本漆艺展
  家传漆艺家必须在展览上显示实力,如果只会炫耀家世没有实力的人,则会被淘汰。
  漆器在日本的被认知程度,从展览即可窥见一斑。1868年后,日本盛行举办美术展览。到如今,一年时间大约会有数千次展览。在漆器制造业繁荣的石川县,当地美术馆平均每月有5次展览,大约4天展期后便要更换新的展览。
  目前日本展出漆艺作品的展览,主要有社团法人日本美术展览会运营的“日展工艺”、日本工艺会主办的“传统工艺展”、工艺会漆艺分会主办的“传统漆艺展”,以及日本现代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日本现代工艺展”。各地巡回展和地方举办的各种展览则不计其数。
  日本漆艺人间国宝、被誉为“漆圣”的松田权六在《话漆》中说:“1878年成立的社团法人日本漆工会,每年举办漆艺展览,获奖的参展人员会立即得到社会各界认可,以促进参展者的技术与艺术突飞猛进,漆艺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原来的家传漆艺家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在展览上显示实力,如果只会炫耀家世没有实力的人,则会被淘汰。”
  参加展览的漆艺作品有两种,“平面漆板画”和“立体漆造型”。漆板画追求艺术性和审美性,属纯绘画艺术,表现偏装饰图案化,在中国称“漆画”;“立体漆造型”追求创作自由,形态偏现代,类似雕塑,一般在作品表面用漆工艺处理。但像盘、碗、碟、筷子等作为销售的日用漆器不参加艺术品展览。
  “传统漆艺展”是日本专业的漆艺作品展览,设立有监查和审查委员会,决定参展人员资格和获奖作品标准,并成立执行委员会操办具体事宜,日本文化厅、东京教育委员会、朝日新闻社、MOA美术财团做支持。展览设有奖金,文化厅长官奖20万日元(约合12 600元)、东京都教育委员会奖20万日元、朝日新闻社奖20万日元、MOA美术馆奖20万日元、轮岛漆艺美术馆鼓励奖10万日元(约合6 300元)、日本漆艺展新人奖5万日元(约合3 150元)。
  学人 学物 学自然
  尊重美术设计固然好,但轻视手艺技术便有失偏颇。
  上世纪初,舆论重视新奇设计和创新,使模仿传统者相形见拙。当时没有专业美术设计家,漆艺家则接受画家指导,如今泉雄作、高桥箸庵、小崛鞆音、渡边香涯等日本画家,均指导和教育漆艺从业人员。这些画家理解莳绘,并对莳绘充满兴趣,因此莳绘发展特别迅速,并追求自然和写实。这种风潮持续到18世纪20年代。
  因为美术家的参与,日本漆艺界逐渐出现了单纯强调设计,而忽视了漆艺技术性的倾向。松田权六说:“尊重美术设计固然好,但轻视手艺技术便有失偏颇。”1927年秋的“日展工艺”上,漆艺品纷纷追求奇特设计,舆论、专家、审查人员竞相追逐时髦,甚至有盗用外国设计的作品也获奖。“令人啼笑皆非。”
  二战后,日本漆艺人员理论水平急转直下,工艺美术家也寥若晨星,轻视技术的倾向也愈发明显。“只有提高理论水平,正确评价作品,优秀作品才会涌现出来,工艺美术家才能深感竞争和义务。否则他们会忘记本职,去追求不合身份的地位。这种地位的决定权,往往不在专家和评论家身上,而在徇私情的少数展览审查人员身上。”松田权六直言不讳地对当时的漆艺界进行批评。不久,美术界开始对工艺美术进行反思,因为单纯追求绘画写生的效果,不仅和工艺形态相矛盾,构思也显得贫乏。明治时期的美术泰斗冈仓天心也发表评论说:“年轻人学漆艺,不能单纯偏重绘画,在设计和技术两方面同时并举,才是20世纪初漆艺界的发展动向。”如此一来,日本漆艺才走上正轨。
  松田权六有一句名言:“学人、学物、学自然。”相比那些施以螺钿、莳绘的餐具,他特别喜欢朴素的、不加装饰的红黑漆椀,认为漆椀今昔不变,有人情味,不管贫富都离不开。所以他曾到处搜集不同形状的饭椀、挑选优秀椀型,辑录出版《时代椀大观》,大力普及平民漆器之美,甚至打算开设“漆椀商店”,在他引导下生产精美的实用漆椀,恢复平民椀的艺术趣味,唤醒人们对漆器的热情。
  漆王国的变迁
  先学技术,发展思维,再学理论,才能游刃有余地徜徉在漆艺王国里。
  如今,日本现代漆艺已形成艺术欣赏和实用器皿两种形态,它们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技法,在彰显传统漆装饰法和设计构思上各显其能,走上了现代发展之路。但支撑日本漆器生产的原材料漆,几乎完全依赖进口。10年前,日本进口漆97.54吨,全部来自中国,自产漆仅为1.33吨。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大量的中国廉价漆器进入日本。“中国漆器制造量大、便宜。同样的漆器制品,无论是形状、耐用性、颜色,日本造的都比中国的好,可是因为贵,买的人就少了。”于是,日本的漆器产量连年下降,大批作坊陆续关闭,需求量比30年前减少了五分之四。
  但作为传统工艺,漆艺术家、漆工艺师、漆工匠、涂漆师等还是坚持做漆艺,让漆艺在他们手中代代传承。一旦有重大国事活动,漆器一定作为日本的国礼出现。
  为了让这项重要无形文化财后继有人,日本开始对漆艺技术进行保存、教育、调查、收集资料等。在1967年就由日本文部科学省文化厅和石川县调拨专款,组建免费、公开地学习漆艺技术的场所——石川县立漆艺研修所。这是松田权六亲自选定的地址,建在代表日本漆器的轮岛。研修所从全国聘请教师,漆艺界的“人间国宝”全都在研修所教授过课程。   课程分为素地、髹漆、莳绘、沈金4个专业,还要学习花道、茶道、书道、工艺史。分3年制普通课程和2年制专修基础课程,各科每年只招5人。近50年来,培养了近千人,甚至还有来自欧美、中国、韩国的留学研究人员。
  虽然日本美术学院设有漆工科,但想要全面掌握漆艺技术,是需要长时间实际操作的,石川县立漆艺研修所正好提供了这么一个磨练技术的好场所。在松田权六的观念里,若想当工艺家,最好趁年轻掌握专业技术,以后再学其他理论。理论先于技术,实际收效甚微。先学技术,发展思维,具备实力,再由资深老师讲解理论课程,补充营养,这种顺序才能游刃有余地徜徉在漆艺王国里。
  如今,在人口不到三万的轮岛市,从事与漆有关的行业约有700家,从业者人数有近3 000人。尚古堂、北村工房、轮岛涂大王、五岛屋、庆塚漆器工房、大徹八井漆器工房、盐安漆器工房都是名店,主导着轮岛漆器的发展动向。
  四五年前,日本漆器开始进军中国,以填补漆器在中国市场上的空缺。福井县越前漆器店在上海寻到一家代理商店,销售木制文件匣、插花用具、涂漆钢笔等漆制物品。渐渐地,漆器被一部分人认知,日本漆艺品牌也开始针对中国人设计产品,有了手机壳、高尔夫球杆、家具等漆制品。曾被中国廉价漆器大肆冲击的日本漆艺品牌,一边推广日本的漆文化,一边进军中国高端市场。这是一件好事,只有让漆艺走进我们的生活,才能让大众对漆艺有正确的认知,也让中国漆艺在竞争中崛起,重放光芒。
  日本十大漆工艺
  莳绘
  莳绘是日本独特的技法,用漆液描绘纹样,再撒金银粉进行装饰。撒金粉要用“粉筒”,粉筒用羽毛管切成斜口,蒙上纱网,里面装入金粉,振动粉筒,金粉就抖落下来。莳绘技艺多样,“研出莳绘”是用木炭研磨出在漆层里撒了金粉的纹样;“平莳绘”是只在漆面的纹样上撒细粉,加固打磨而成;“高莳绘”是事先用漆和炭粉在下底上堆高。
  沈金
  在涂漆面上,用刻刀雕刻纹样,再用金粉填埋刻刀的雕痕,中国叫“戗金”。有线雕、点雕、片雕等技法。
  螺钿
  螺钿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用鲍鱼壳、夜光贝切片贴形的镶嵌技法,有埋入法和雕入法。
  乾漆
  在木或石膏造型上,用漆重复贴糊麻布到合适的厚度后,充分干燥、脱型,成为既轻盈又结实的器形。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用于制作佛像。这种造型手法,是现代工艺中很重要的技法。
  雕漆
  中国唐朝技法,数十次或数百次地涂色漆造漆层,涂百次才厚3毫米,然后在漆层上雕刻出纹样。四国岛高松市的雕漆技术最优秀。
  蒟酱
  蒟酱是在漆面刻线,在线内填色漆、镶嵌色漆,再研磨打光的技艺。
  篮胎
  在竹编筐篮上涂漆,制作器物。不受温度湿度影响,有弹力、分量轻、不变形、不走样。
  髹漆
  单用毛刷和篦子刷漆的技法,这是很重要也不简单的漆艺基础,有重涂、薄涂、透明涂、色涂等技法。最后的上涂可隐藏先前的涂漆,使漆面素净,可以看到涂漆的肌理之美。
  漆皮
  将鞣制的牛皮或鹿皮绷在木型上,干燥后去型。再蒙布涂漆,成为坚固的皮器,再施以金银泥绘、莳绘成漆皮箱,利用现代工艺可自由制型。
  卵壳
  在器胎上用漆描绘纹样,然后放置碎蛋壳或撒蛋壳粉末,贴后研磨,但不要损坏蛋壳光泽。
其他文献
顾名思义,“金工”,就是“金属工艺”。  小锤声声,錾刻之间,回响了千年。这门承古融今的技艺,一直是我国手工艺行业中的“重头戏”。造型饱满、肌理分明、工艺精细的金工作品熔铸着金工师的妙心巧思。  而在许多眼里,金属是冰冷的,只有金工师深知它们柔软且灵动的另一面。  本次我们聚焦几位“80后”“90后”金工人,从工艺技法、创作思路、行业理解等维度,展现当代金工创作者的新思路与新视野,传递金工技艺的深
[摘 要] 流动的孩子在北京的学校过得幸福吗?问卷从进得来、留得下、学得好三方面对学生、家长、教师分别做了问卷调查。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教育;幸福;调查  [中图分类号] G52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3-0051-0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随迁子女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何给这些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成
裴金宝  苏州吴门琴社社长、斫琴大家,在斫琴界素有“南裴北李”之称。一是斫琴最早,二是他所斫古琴、斫琴论著最受古琴界欣赏。裴琴清、实、坚、精,余韵极润而美。裴琴的仿古断纹,可称当今第一。裴金宝修复过诸多唐宋古琴,于琴制尤为留心。制琴极精而少,每有良琴出世,常被视为传世之作。  李明忠  著名古琴演奏家、西安古琴非遗传承人,当代斫琴师里的一座高峰。与裴金宝先生并称“南裴北李”。所斫之琴极其重视细节,
看起来长得像70后的王鹏程,实际是标准的80后,热爱自由,性格干脆。辣酱,算是他的第二次创业,但他很乐观:“我就是想趁着年轻做不同的尝试,年轻嘛,不用那么早就追求稳定。”虽然是第二次创业,也要像从来没失败过一样有信心。  穷游的味道  与大多数80后一样,王鹏程的经历挺丰富,学市场营销,但做过保安、服务员,也发过传单、卖过房子,建材、保健品销售也都尝试过,甚至还摆过地摊,最后一份工作是金融销售:“
铁门后的灯彩最真实  “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榄,绮窗丝障,十里珠帘……薄暮须臾,灯船毕至。火龙蜿蜒,光耀天地。扬槌击鼓,塌顿波心。自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喧阗达旦。桃叶渡口,争渡者喧声不绝。”在余怀的《板桥杂记》中,他以细腻的画笔描述宋代这个歌舞升平时代下的秦淮灯会。让人对遥远的时代充满无限憧憬的同时,也让人对秦淮灯会上的主角秦淮灯彩多了一些惊奇。  正月过尽之前,南京的制灯
在中国风筝家族中,南通板鹞因绑扎大量哨口,在飞行时发出响亮又充满节奏的旋律而独具特色。不过,正是这样的特色,导致南通板鹞在今天的发展困境。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北方称“鸢”,南方称“鹞”。在“北鸢南鹞”中,无疑要数南通板鹞最具特色。它形似一块巨大的平板,上面绑扎着几十上百个大小不一的“哨口”,在飞行时发出响亮又充满节奏的旋律,宛如正在演奏一支雄壮的“空中交响乐”,在中国风筝家族中堪称一绝。  每年
热播剧《琅琊榜》中,麒麟才子梅长苏不仅善于权谋,布置宅院也是得心应手。原本平淡无奇的苏宅,在他的精心规划下,变得错落有致、怡情逸景。  不禁让人感叹,古人如何装修房屋?有哪些布置?  由于古代房屋修建时,门窗墙等皆固定,又不需要开槽埋线,所以室内装修主要是做室内空间的分隔。当房屋使用功能发生变化,隔断也要重装。古人惜物,既然分隔会有变化,那么隔断就不能是固定的砖墙。那分隔办法究竟有哪些呢?主要有碧
建于1987年的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在30多年的时间中,不断刷新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印象。与“公园”这个标签相比,拉·维莱特更像是一个面向各年龄段,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公立艺术教育机构。它通过举办各类新颖且优质的文化传播活动,让儿童艺术教育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人”是拉·维莱特公园不变的主题。怎样通过内容和场景的有机设置,引导游客参与到文化互动之中?如何才能不
《和美》纯银丝巾果盘造型模仿中国传统的竹编果篮,果盘上似披了一条柔软的江南丝巾,让人不禁伸手去触摸它柔软的质地。但事实上,无论是果盘,还是“丝巾”,均是由整块银板纯手工錾刻而成。錾刻工艺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皇家造办处独有的秘制工艺之一,利用银片的柔软和延展特性,依据纹饰设计,选用平面雕刻、镌刻或镂刻等手法,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这个果盘在工艺大师的勾、采、落、压等錾刻手法中,将丝巾的缕缕
崂山,是中国纬度最高的产茶区,温暖的海风、肥沃的水土,带着湿气的云雾,让崂山地区特有的绿茶带着独特的豆栗香气。以前,崂山地区的茶叶主要种植在道观里,数量不多,产量不大,所以崂山的绿茶在很长时间里并不为大家所知。加上茶区石峰耸立,三面环海,湿度较大,霜期与雪期较长,所以茶叶的灌溉用水是崂山泉水,也让崂山的绿茶格外清冽。  而小躺家的茶园,就背依着崂山,面朝着大海,几块小田分散在山崖上,总共4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