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对数学学习活动作了如下描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的方式。”在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是几堂常见的动手实践课的教学模式:
[课例1]《认识人民币》
教师的准备工作有:为每组(或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装有各种面值人民币的信封,自己准备一堆琳琅满目的商品。(根据学校硬件不同,有时是实物,有时借助多媒体出现)
常见教学模式:首先用生活情境导入:今天轮到XXX当家,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钱吗?你对人民币有哪些了解?然后是认人民币并对人民币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接着是人民币的换算和模拟购物,最后用献爱心等理由回收钱币。
[课例2]《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教师的准备工作有:为每组(或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装有一枚一元硬币、一张电话卡、若干根小棒、两根彩带等物品的信封,自我准备精美课件一个。
常见教学模式:回顾旧知厘米和米,然后从信封中取出某物体,量出它的长度,发现并不是整厘米,从而导入毫米,在一系列建立表象的实践操作后,通过量物体或画长度导入分米,最后在综合运用中结束本课时。
[课例3]《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教师的准备工作有:为每组(或每位)学生准备一袋装有一组相同三角形的信封,有时是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各一组,还有的会准备一张透明的方格纸。
常见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猜想→操作验证→交流总结→应用。
许多这样的课上得非常精彩,借助身边的教具、学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逼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好地去感知、去体验。这些课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可仔细想想这几堂课中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普通教师一天的课时安排一般不少于三节课,为了一堂家常课这样做显得不太现实,但如果完全脱离动手操作,许多教学目标又无法实现。有没有既不需要教师做太多准备,又能让学生进行有效操作的方法呢?
我试着在为一节实践活动课做准备之前思考下列问题:
1、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必需的?
《认识人民币》一课。动手实践的目的是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钱币面前,通过各种感官的参与提高学生认识钱币的兴趣,得到更多的钱币分类方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真实地模拟生活场景。但是,对于以无意注意为主的一年级小学生,在身边有一袋钱的情况下,关注数学的学习变得更为困难了。
这是某位教师的教后感——为了准备这节课,着实忙了一个月,且不说设计故事、制作课件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光是购买模拟活动所需要的东西,我就搭上了双休日的时间,跑了好几家商店,才总算买到了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商品,然后进行标价分组,四处兑换零钱,再带到这里,布置场地……在课堂上,总想着要让自己辛辛苦苦准备的活动能够一展风采,前面就拼命赶时间。到组织活动时,没想到学生一离开坐位,课堂秩序就一片混乱,到头来,拖堂了15分钟。更让我难堪的是,当学生付钱、找钱出现差错时,个别学生还毫不在乎地说,这本来就是假的嘛。
如果我们删去动手实践的环节,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钱币,并相应地进行编号,以方便教学中师生的交流,然后让学生自己认一认,同桌互相介绍,全班交流认识结果,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钱币分类,也能基本实现上述目标。离开动手操作同样能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动手实践就不是必需的。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一课,进行动手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的必要性,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进行动手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形成,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这些目标离开动手实践,离开实物观察,仅靠头脑的思考都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动手实践是必需的。
我们可以对必须进行动手实践的数学课做个大概的总结:涉及各种概念的建立,如加减乘除的初步认识,各种单位的认识,如周长、面积、体积的认识,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等课时,动手实践是必需的。但也有例外:潘小明老师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就没有让学生动手实践,他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圆锥公式的猜想上。用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方式出现圆柱和圆锥,让学生隐约觉得两者之间有某种联系,再通过圆锥的变高变大产生求体积的需要,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是怎么计算的并说明理由,动手实践环节最后是由教师来完成的。细细体会潘老师的处理,再反思我们的课堂,觉得有些时候我们设计的动手实践的确显得多余了,我们过多关注于活动本身而忽略了最终的教学目的。学习方式的选择是为目标达成服务的,在让学生动起来之前,必须首先确定动手操作是有利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还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离开了动手操作,教学目标还能不能得以实现。
2、如何完成教具学具的准备工作?
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①是教师准备还是学生准备?
②准备哪些学具更合适?
准备工作,我们可以自己一手包办,也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收集。教师一手包办的优势在于学具的统一更有利于教学的展开,大家关注的物体相同,容易形成生生之间的互动;劣势在于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是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准备,我们就会轻松许多,即使有少量学生完不成准备工作,我们也只要预先准备几份就能应付,而且有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前面的教学,提前做好学具的准备。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等底等高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既帮助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进行了三角形的分类,又解决了后面的学具准备工作。类似的课还有一些,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可制作后面学习面积时需要的面积单位和一些长方形;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都可以用同一袋学具,只要指导《20以内数的认识》的学具准备工作。
《分米与毫米的认识》一课,准备的学具显得多而且不容易收集,那是否可以换一些教具学具?全班统一物品只是为了找到共同关注点,这样的物品不需要特意准备就能找到不少:课本封面,学校的校牌,学生的红领巾,没削过的铅笔,课桌的长、宽、高……在测量它们时,就需要用到毫米和分米,这也更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完这一课时,可再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来弥补学具的单一性。许多时候,学具的准备都有多种选择,准备1千克的物品未必需要学生逛回商场,用各种课本就能装出1千克:找1克的物品也未必需要找2分硬币,用某种版本的1角硬币应该好过生活中已经见不到的钱币,那种准备起来既有效又容易的学具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关于实践活动课,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在什么时候动手实践最合适?是边猜想边操作,还是操作只为了验证?动手实践是小组合作进行,还是各自独立进行,两种选择各有什么优劣?但我们必须明确动手实践是服务于教学的,有效是前提条件。
[课例1]《认识人民币》
教师的准备工作有:为每组(或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装有各种面值人民币的信封,自己准备一堆琳琅满目的商品。(根据学校硬件不同,有时是实物,有时借助多媒体出现)
常见教学模式:首先用生活情境导入:今天轮到XXX当家,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钱吗?你对人民币有哪些了解?然后是认人民币并对人民币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接着是人民币的换算和模拟购物,最后用献爱心等理由回收钱币。
[课例2]《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教师的准备工作有:为每组(或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装有一枚一元硬币、一张电话卡、若干根小棒、两根彩带等物品的信封,自我准备精美课件一个。
常见教学模式:回顾旧知厘米和米,然后从信封中取出某物体,量出它的长度,发现并不是整厘米,从而导入毫米,在一系列建立表象的实践操作后,通过量物体或画长度导入分米,最后在综合运用中结束本课时。
[课例3]《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教师的准备工作有:为每组(或每位)学生准备一袋装有一组相同三角形的信封,有时是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各一组,还有的会准备一张透明的方格纸。
常见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猜想→操作验证→交流总结→应用。
许多这样的课上得非常精彩,借助身边的教具、学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逼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好地去感知、去体验。这些课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可仔细想想这几堂课中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需要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普通教师一天的课时安排一般不少于三节课,为了一堂家常课这样做显得不太现实,但如果完全脱离动手操作,许多教学目标又无法实现。有没有既不需要教师做太多准备,又能让学生进行有效操作的方法呢?
我试着在为一节实践活动课做准备之前思考下列问题:
1、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必需的?
《认识人民币》一课。动手实践的目的是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钱币面前,通过各种感官的参与提高学生认识钱币的兴趣,得到更多的钱币分类方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真实地模拟生活场景。但是,对于以无意注意为主的一年级小学生,在身边有一袋钱的情况下,关注数学的学习变得更为困难了。
这是某位教师的教后感——为了准备这节课,着实忙了一个月,且不说设计故事、制作课件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光是购买模拟活动所需要的东西,我就搭上了双休日的时间,跑了好几家商店,才总算买到了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商品,然后进行标价分组,四处兑换零钱,再带到这里,布置场地……在课堂上,总想着要让自己辛辛苦苦准备的活动能够一展风采,前面就拼命赶时间。到组织活动时,没想到学生一离开坐位,课堂秩序就一片混乱,到头来,拖堂了15分钟。更让我难堪的是,当学生付钱、找钱出现差错时,个别学生还毫不在乎地说,这本来就是假的嘛。
如果我们删去动手实践的环节,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钱币,并相应地进行编号,以方便教学中师生的交流,然后让学生自己认一认,同桌互相介绍,全班交流认识结果,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钱币分类,也能基本实现上述目标。离开动手操作同样能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动手实践就不是必需的。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一课,进行动手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的必要性,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进行动手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形成,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这些目标离开动手实践,离开实物观察,仅靠头脑的思考都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动手实践是必需的。
我们可以对必须进行动手实践的数学课做个大概的总结:涉及各种概念的建立,如加减乘除的初步认识,各种单位的认识,如周长、面积、体积的认识,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等课时,动手实践是必需的。但也有例外:潘小明老师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就没有让学生动手实践,他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圆锥公式的猜想上。用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方式出现圆柱和圆锥,让学生隐约觉得两者之间有某种联系,再通过圆锥的变高变大产生求体积的需要,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是怎么计算的并说明理由,动手实践环节最后是由教师来完成的。细细体会潘老师的处理,再反思我们的课堂,觉得有些时候我们设计的动手实践的确显得多余了,我们过多关注于活动本身而忽略了最终的教学目的。学习方式的选择是为目标达成服务的,在让学生动起来之前,必须首先确定动手操作是有利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还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离开了动手操作,教学目标还能不能得以实现。
2、如何完成教具学具的准备工作?
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①是教师准备还是学生准备?
②准备哪些学具更合适?
准备工作,我们可以自己一手包办,也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收集。教师一手包办的优势在于学具的统一更有利于教学的展开,大家关注的物体相同,容易形成生生之间的互动;劣势在于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是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准备,我们就会轻松许多,即使有少量学生完不成准备工作,我们也只要预先准备几份就能应付,而且有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前面的教学,提前做好学具的准备。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等底等高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既帮助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进行了三角形的分类,又解决了后面的学具准备工作。类似的课还有一些,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可制作后面学习面积时需要的面积单位和一些长方形;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都可以用同一袋学具,只要指导《20以内数的认识》的学具准备工作。
《分米与毫米的认识》一课,准备的学具显得多而且不容易收集,那是否可以换一些教具学具?全班统一物品只是为了找到共同关注点,这样的物品不需要特意准备就能找到不少:课本封面,学校的校牌,学生的红领巾,没削过的铅笔,课桌的长、宽、高……在测量它们时,就需要用到毫米和分米,这也更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完这一课时,可再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来弥补学具的单一性。许多时候,学具的准备都有多种选择,准备1千克的物品未必需要学生逛回商场,用各种课本就能装出1千克:找1克的物品也未必需要找2分硬币,用某种版本的1角硬币应该好过生活中已经见不到的钱币,那种准备起来既有效又容易的学具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关于实践活动课,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在什么时候动手实践最合适?是边猜想边操作,还是操作只为了验证?动手实践是小组合作进行,还是各自独立进行,两种选择各有什么优劣?但我们必须明确动手实践是服务于教学的,有效是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