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落于苏州太湖之滨的苏绣艺术之乡——镇湖,活跃着一批绣娘精英,她们是镇湖刺绣生生不息的中坚力量,濮惠菊便是其中之一。
濮惠菊1966年出生在镇湖石帆村一座私塾宅院里。7岁时即一边上学,一边跟着母亲在绷上学做简单的刺绣。1983年开始,濮惠菊受聘于镇湖刺绣站技术员,从刺绣发放站拿活回家做。她的绣品受到发放站站长马云珍的称赞,然而濮惠菊不安于现状,萌生了学绣人物肖像的念头,便四下找愿意收徒的老师。马云珍得知,便将她推荐给牟志红。牟志红乃是金静芬的弟子,即沈寿刺绣艺术第三代传人,当时濮惠菊并不知道牟志红的身份。见到牟志红之后濮惠菊做了几件活给牟志红看,扎实的技艺基础符合牟志红的收徒标准。
牟志红,技艺精湛,尤擅长人物绣,她于14岁时进苏州刺绣研究所,有幸被安排随沈寿高徒76岁的老所长金静芬学艺。金静芬老师把自己汇编的针法,手把手地传授给牟志红。1988年,牟志红收濮惠菊为徒,濮惠菊成为沈寿刺绣艺术第四代传人。牟志红对她和师姐师妹们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训练,手把手教她用线用色,从花鸟、小猫开始做起到人物肖像、仕女、油画的刺绣表现技法。濮惠菊态度认真,进步很快,一年后便回到乡下开始自己独立绣制,完成乱针绣作品《君士坦丁堡女郎》。1990年濮惠菊选择梁楷《泼墨仙人图》,运用平针加针减针的针法,完整地呈现了水墨画的韵味。2000年完成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最细的地方丝线劈到1/64。此后濮惠菊的作品展相继在新加坡、洛阳美术馆、上海工艺美术馆举办。
作为清末刺绣艺坛上杰出刺绣艺术家、教育家、理论家沈寿的传人,濮惠菊肩负着传承延续的义务和责任。2010年11月18日,濮惠菊筹建的“苏州市沈寿刺绣艺术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暨“神针·传承”刺绣艺术观摩会。观摩会展示了金静芬的沈寿刺绣复制艺术品《簪花仕女图》;濮惠菊复制的沈寿刺绣欣赏品《耶稣像》,牟志红的艺术作品《双湘图》等,以及数码打印沈寿刺绣艺术作品基本体现了沈寿及其传人的作品复制的艺术传承工作。
当初牟志红在金静芬身边习得仕女绣真髓,濮惠菊也非常幸运地学习、见证了牟志红老师复制沈寿《耶稣像》的绣制过程。
那年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顾文霞向南京博物馆借来沈寿刺绣原作《耶稣像》,将复制工作交给牟志红等人。1982年到1984年,牟志红在一间恒温恒湿并装有报警防盗系统的工作室内复制了《耶稣像》。在研究剖析复制这幅作品过程中,牟志红深深理解了沈寿之所以能创出仿真绣的原因及艺术真谛。
濮惠菊自己的第一幅复制作品《耶稣像》是在1998年。复制品采用平绣手法,丝理运用也是根据人体的机理生长方向定位的。刺绣中的丝理对于人物精神面貌的刻画很重要,它体现着刺绣工艺特色。这幅复制作品以鼻梁为中心,在额头处向两边分开,眉眼与脸颊的处理依然按照肌肉丝理的旋转形成圈形,头发与胡须卷曲生动的丝理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濮惠菊的“中心”将继续进行作品复制工作。目前沈寿刺绣艺术作品《长眉罗汉》《长袖罗汉》《执仗罗汉》《神指罗汉》《倍克像》正在复制过程中。濮惠菊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绣娘,成长为肩负着传承责任的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和民间刺绣艺术家。
现在,她的“中心”希望能够将师徒相授的传承模式带入校园,通过与高校合作发掘更多喜欢刺绣的年轻人,培养新一批有创意能力和艺术修养的传人。2011年,“中心”在瑞士联合总部办刺绣展览,也在通过文化交流将苏绣文化推向世界。■
濮惠菊1966年出生在镇湖石帆村一座私塾宅院里。7岁时即一边上学,一边跟着母亲在绷上学做简单的刺绣。1983年开始,濮惠菊受聘于镇湖刺绣站技术员,从刺绣发放站拿活回家做。她的绣品受到发放站站长马云珍的称赞,然而濮惠菊不安于现状,萌生了学绣人物肖像的念头,便四下找愿意收徒的老师。马云珍得知,便将她推荐给牟志红。牟志红乃是金静芬的弟子,即沈寿刺绣艺术第三代传人,当时濮惠菊并不知道牟志红的身份。见到牟志红之后濮惠菊做了几件活给牟志红看,扎实的技艺基础符合牟志红的收徒标准。
牟志红,技艺精湛,尤擅长人物绣,她于14岁时进苏州刺绣研究所,有幸被安排随沈寿高徒76岁的老所长金静芬学艺。金静芬老师把自己汇编的针法,手把手地传授给牟志红。1988年,牟志红收濮惠菊为徒,濮惠菊成为沈寿刺绣艺术第四代传人。牟志红对她和师姐师妹们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训练,手把手教她用线用色,从花鸟、小猫开始做起到人物肖像、仕女、油画的刺绣表现技法。濮惠菊态度认真,进步很快,一年后便回到乡下开始自己独立绣制,完成乱针绣作品《君士坦丁堡女郎》。1990年濮惠菊选择梁楷《泼墨仙人图》,运用平针加针减针的针法,完整地呈现了水墨画的韵味。2000年完成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最细的地方丝线劈到1/64。此后濮惠菊的作品展相继在新加坡、洛阳美术馆、上海工艺美术馆举办。
作为清末刺绣艺坛上杰出刺绣艺术家、教育家、理论家沈寿的传人,濮惠菊肩负着传承延续的义务和责任。2010年11月18日,濮惠菊筹建的“苏州市沈寿刺绣艺术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暨“神针·传承”刺绣艺术观摩会。观摩会展示了金静芬的沈寿刺绣复制艺术品《簪花仕女图》;濮惠菊复制的沈寿刺绣欣赏品《耶稣像》,牟志红的艺术作品《双湘图》等,以及数码打印沈寿刺绣艺术作品基本体现了沈寿及其传人的作品复制的艺术传承工作。
当初牟志红在金静芬身边习得仕女绣真髓,濮惠菊也非常幸运地学习、见证了牟志红老师复制沈寿《耶稣像》的绣制过程。
那年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顾文霞向南京博物馆借来沈寿刺绣原作《耶稣像》,将复制工作交给牟志红等人。1982年到1984年,牟志红在一间恒温恒湿并装有报警防盗系统的工作室内复制了《耶稣像》。在研究剖析复制这幅作品过程中,牟志红深深理解了沈寿之所以能创出仿真绣的原因及艺术真谛。
濮惠菊自己的第一幅复制作品《耶稣像》是在1998年。复制品采用平绣手法,丝理运用也是根据人体的机理生长方向定位的。刺绣中的丝理对于人物精神面貌的刻画很重要,它体现着刺绣工艺特色。这幅复制作品以鼻梁为中心,在额头处向两边分开,眉眼与脸颊的处理依然按照肌肉丝理的旋转形成圈形,头发与胡须卷曲生动的丝理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濮惠菊的“中心”将继续进行作品复制工作。目前沈寿刺绣艺术作品《长眉罗汉》《长袖罗汉》《执仗罗汉》《神指罗汉》《倍克像》正在复制过程中。濮惠菊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绣娘,成长为肩负着传承责任的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和民间刺绣艺术家。
现在,她的“中心”希望能够将师徒相授的传承模式带入校园,通过与高校合作发掘更多喜欢刺绣的年轻人,培养新一批有创意能力和艺术修养的传人。2011年,“中心”在瑞士联合总部办刺绣展览,也在通过文化交流将苏绣文化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