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任,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人格养成等方面因素,直接影响其毕业后能否满足社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对第一线人才的要求。随着高校数量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学习行为方面的问题愈加严重。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进行全方位调查研究,对在校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系统调研,归纳整理了在校生学习行为方面的现状及主要特点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及实施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育;高校学生;学习行为
一、高校学生学习行为调查设计与实施
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以及问卷设计的相关资料,设计了针对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调查涉及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行为相关的多项问题,包含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面因素。
问卷首先对高校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农村生源比例较高占比高达64%,城市仅占到13%。
1、学生课前准备行为
学习计划制定调查显示:制定了学习计划的比例为25%。学生对于制定学习计划没有意识,忽视了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更不了解学习计划制定方式。
2、学生课堂行为调查显示,学生课堂参与方面的表现也不够理想,约六成的同学课堂参与度较低,或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参与讨论。
3、学生自主学习行为
图书馆自我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学生在问卷中显示出了此方面的短板,仅有不到三成的学生会经常去图书馆学习。
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方面,高校学生多数表现理想,有44.08%的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37.38%的学生会借鉴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少部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严重学习偏差行为
严重学习行为偏差的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在多方面都存在问题,逃课比例超过30%,从不抄袭作业的仅为9.56%,有过考试作弊行为的学生比例也接近4成,需加以关注。
二、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1、学生层面
(1)加强学生自信心建立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高校学生自信心的保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善于发现优点和长项,多鼓励、赞扬,让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在班级或者学校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增强个人认同感,多组织集体活动,使其从中获得成就感,在一点一滴中,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知识水平,创造不同的教学环境,引入情景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参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化教育,通过了解到所学专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魅力,增强学习热情,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向往。
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乐于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来处理和解决问题,先进的教学技术可以与学生特点相契合,可以借此手段增强知识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思政教育知識,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可以满足自己对待知识的渴求和未知事物的认识。提升自身素养,使精神得到升华,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减少学习功利性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取向。
2、教师层面
(1)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与支持,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
高校教师应加深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如:身体状况,家庭情况,成长背景,个人偏好,特长,内心活动,情绪状况,人格类型等。
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位倾听者,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是想法,认真聆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并给与积极的回应,学生也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
真诚的对话和交流,是了解学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直接的对话方式,有助于教师更迅速的了解学生,真诚的态度和愉快的谈话氛围,也会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向老师倾诉内心真实的想法。
教师要学会对学生真正的关心。教师在教育学生,关心学生时,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让学生体会到尊重和爱,达到有效关心。
(2)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责任感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教师,在知识水平和人格魅力上,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改善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视。对待教学工作充满热情,认真负责;对待学生充满爱心,耐心指导。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促使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得以转化,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努力学习。
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思想素质,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奋斗终身的思想。在保证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的同时,注重思想道德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升,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端正,学习行为的改善。
三、学校层面
加强学风建设,校园风气对于学生的影响相当巨大,高校加强学风建设,改善学生学习行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习的动力。学院也应该加强完善听课制度,对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情况动态掌握,便于及时调整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让学生认识到好的习惯是在日常一点一滴的行为中逐步养成的,对重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及时掌握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行为偏差学生的状况,并给予及时的科学指导和教育。
班级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状态,要把班风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认真对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树立好典型,充分发挥班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传帮带的活动,利用榜样的力量,主导班级积极向上风气的逐渐形成。开展各类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将健康的思想和优良的学术氛围传达给同学们,在全班乃至全院形成热爱学习,崇尚学术的良好风气。
大学期间,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养成的刻苦努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步入社会之后,学生会以同样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主动抵制社会不良风气。良好的学习行为也有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人交往积极向上,对待生活乐观开朗,对促进国家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良好的学习行为有利于更快、更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对所学知识更牢固的掌握,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动力,从学习中获取成就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创新能力,使学生对学科知识在扎实掌握的基础上,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有助于教师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良好学习行为的指引下,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更加科学的学习策略,与教师沟通更加顺畅有效,学生的积极回应也间接的提高了教师教学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教师针对学生的需求,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改进,学生可以更高效的完成课堂学习,专业学科建设也逐步得到改进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高校学生;学习行为
一、高校学生学习行为调查设计与实施
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以及问卷设计的相关资料,设计了针对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调查涉及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行为相关的多项问题,包含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面因素。
问卷首先对高校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农村生源比例较高占比高达64%,城市仅占到13%。
1、学生课前准备行为
学习计划制定调查显示:制定了学习计划的比例为25%。学生对于制定学习计划没有意识,忽视了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更不了解学习计划制定方式。
2、学生课堂行为调查显示,学生课堂参与方面的表现也不够理想,约六成的同学课堂参与度较低,或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参与讨论。
3、学生自主学习行为
图书馆自我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学生在问卷中显示出了此方面的短板,仅有不到三成的学生会经常去图书馆学习。
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方面,高校学生多数表现理想,有44.08%的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37.38%的学生会借鉴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少部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严重学习偏差行为
严重学习行为偏差的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在多方面都存在问题,逃课比例超过30%,从不抄袭作业的仅为9.56%,有过考试作弊行为的学生比例也接近4成,需加以关注。
二、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1、学生层面
(1)加强学生自信心建立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高校学生自信心的保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善于发现优点和长项,多鼓励、赞扬,让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在班级或者学校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增强个人认同感,多组织集体活动,使其从中获得成就感,在一点一滴中,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知识水平,创造不同的教学环境,引入情景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参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化教育,通过了解到所学专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魅力,增强学习热情,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向往。
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乐于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来处理和解决问题,先进的教学技术可以与学生特点相契合,可以借此手段增强知识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思政教育知識,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可以满足自己对待知识的渴求和未知事物的认识。提升自身素养,使精神得到升华,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减少学习功利性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取向。
2、教师层面
(1)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与支持,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
高校教师应加深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如:身体状况,家庭情况,成长背景,个人偏好,特长,内心活动,情绪状况,人格类型等。
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位倾听者,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是想法,认真聆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并给与积极的回应,学生也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
真诚的对话和交流,是了解学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直接的对话方式,有助于教师更迅速的了解学生,真诚的态度和愉快的谈话氛围,也会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向老师倾诉内心真实的想法。
教师要学会对学生真正的关心。教师在教育学生,关心学生时,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让学生体会到尊重和爱,达到有效关心。
(2)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责任感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教师,在知识水平和人格魅力上,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改善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视。对待教学工作充满热情,认真负责;对待学生充满爱心,耐心指导。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促使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得以转化,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努力学习。
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思想素质,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奋斗终身的思想。在保证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的同时,注重思想道德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升,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端正,学习行为的改善。
三、学校层面
加强学风建设,校园风气对于学生的影响相当巨大,高校加强学风建设,改善学生学习行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习的动力。学院也应该加强完善听课制度,对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情况动态掌握,便于及时调整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让学生认识到好的习惯是在日常一点一滴的行为中逐步养成的,对重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及时掌握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行为偏差学生的状况,并给予及时的科学指导和教育。
班级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状态,要把班风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认真对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树立好典型,充分发挥班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传帮带的活动,利用榜样的力量,主导班级积极向上风气的逐渐形成。开展各类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将健康的思想和优良的学术氛围传达给同学们,在全班乃至全院形成热爱学习,崇尚学术的良好风气。
大学期间,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养成的刻苦努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步入社会之后,学生会以同样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主动抵制社会不良风气。良好的学习行为也有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人交往积极向上,对待生活乐观开朗,对促进国家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良好的学习行为有利于更快、更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对所学知识更牢固的掌握,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动力,从学习中获取成就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创新能力,使学生对学科知识在扎实掌握的基础上,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有助于教师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良好学习行为的指引下,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更加科学的学习策略,与教师沟通更加顺畅有效,学生的积极回应也间接的提高了教师教学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教师针对学生的需求,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改进,学生可以更高效的完成课堂学习,专业学科建设也逐步得到改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