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網上的一组图片引发了网民们的热议。中国父子与英国父女同样在雨中行走的背影图。所不同的是,中国父亲将伞给儿子遮雨,而英国父亲只为自己打伞,女孩也毫不在意。
从两位父亲的不同做法中能看出中外父母教育子女方式的差异。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中国父母辛苦打拼为的是能给子女最好的未来,而外国父母只抚养子女至成年,任由他们在风雨里闯荡。外国父母的做法,颠覆了我们传统的观念,让我们重新审视父母对子女关怀教育的科学性。人的一生,总有一段路需要自己独自行走,没有人能保护你一辈子。父母只能做我们前行的引导者,却无法成为陪伴我们的同行者,更无法成为我们经历风雨的替代者。如果一辈子都躲在父母的庇护下,终将一事无成。所以莫使父母对子女真挚的厚爱,成为孩子懦弱无能不堪重任的罪魁祸首,莫使挚爱成为伤害。
莫使爱成为替代。路总是要自己走,即使是父母也不能为子女一辈子遮风挡雨。泰戈尔有言:“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只有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出的成就,才不算是对生命的辜负。网上曾报道,拥挤的人才市场中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正费尽力气在一个应聘岗位边抢报名表。旁边的人见状,便问:“您也准备应聘工作吗?”老人摇摇头,说:“不,我是为在家的儿子拿报名表的。”试想,会有单位用这样的人吗?换个角度想,又是什么使这个儿子养成这样的惰性呢?父母替他做了一切本该他自己完成的事。他过得太过顺心,所以他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需要经历,因为他的父母会替他打理好一切。他最后只会落得荒废余生的下场。父母可以帮助子女,却不能替代子女,莫使爱成为替代!要让孩子独自去面对人生的风雨,只有经历了苦难的雕琢,才能体悟生命绽放的光彩。
莫使爱变成依顺。父母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只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一切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误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别人都得围着自己转。而当我们离开父母的庇护步入社会时,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和陌生的环境时,就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去释怀与解决,最后只会对生活心灰意冷,一事无成。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对孩子适度否定与拒绝,让其明白并不是世事皆能顺心,这样可以使孩子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未知的坎坷,更有助于孩子这艘小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莫使爱沦为刀刃。适时的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向往去选择。独立的人格个性是成功的前提和保证。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一生顺风顺雨,少走弯路。他们总以爱的名义为孩子计划好一切,以过来人的经验让孩子沿着他们所制定的路线前行,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总想着斩断孩子前行路上的一切荆棘,却不承想也斩断了刚萌发梦想的新芽。这样又如何让孩子在磨砺中寻觅自我呢?所以莫使爱沦为“屠刀”,戕害孩子强烈探究未知的灵魂。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让他们自己在这条路上闯荡,磕磕碰碰,才能明白自己更适合怎样的人生。
没有经历过挫折,没有品尝过悲伤的人生,是有缺憾的,怎么可能会丰富多彩?人生是幸福与磨难相随的动人旅行。作为父母,无疑是不愿看到自己的子女在风雨中跌倒,总想施以援手。父母们必须知道,若总这样舍不得放手,总这样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包办一切,你们也会错失让毛毛虫变成蝴蝶、让幼鸟变成雄鹰的机会,从而让孩子一事无成或沉沦于平庸。
老舍曾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生活的酸甜苦辣,还是让我们自己品尝的好。作为父母,只能做孩子前行路上的牵引者,不能缺席亦不能越界,莫使这原本的爱偏离了轨道,扭曲了本真的意义才好。
(指导老师:罗育霖)
从两位父亲的不同做法中能看出中外父母教育子女方式的差异。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中国父母辛苦打拼为的是能给子女最好的未来,而外国父母只抚养子女至成年,任由他们在风雨里闯荡。外国父母的做法,颠覆了我们传统的观念,让我们重新审视父母对子女关怀教育的科学性。人的一生,总有一段路需要自己独自行走,没有人能保护你一辈子。父母只能做我们前行的引导者,却无法成为陪伴我们的同行者,更无法成为我们经历风雨的替代者。如果一辈子都躲在父母的庇护下,终将一事无成。所以莫使父母对子女真挚的厚爱,成为孩子懦弱无能不堪重任的罪魁祸首,莫使挚爱成为伤害。
莫使爱成为替代。路总是要自己走,即使是父母也不能为子女一辈子遮风挡雨。泰戈尔有言:“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只有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出的成就,才不算是对生命的辜负。网上曾报道,拥挤的人才市场中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正费尽力气在一个应聘岗位边抢报名表。旁边的人见状,便问:“您也准备应聘工作吗?”老人摇摇头,说:“不,我是为在家的儿子拿报名表的。”试想,会有单位用这样的人吗?换个角度想,又是什么使这个儿子养成这样的惰性呢?父母替他做了一切本该他自己完成的事。他过得太过顺心,所以他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需要经历,因为他的父母会替他打理好一切。他最后只会落得荒废余生的下场。父母可以帮助子女,却不能替代子女,莫使爱成为替代!要让孩子独自去面对人生的风雨,只有经历了苦难的雕琢,才能体悟生命绽放的光彩。
莫使爱变成依顺。父母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只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一切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误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别人都得围着自己转。而当我们离开父母的庇护步入社会时,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和陌生的环境时,就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去释怀与解决,最后只会对生活心灰意冷,一事无成。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对孩子适度否定与拒绝,让其明白并不是世事皆能顺心,这样可以使孩子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未知的坎坷,更有助于孩子这艘小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莫使爱沦为刀刃。适时的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向往去选择。独立的人格个性是成功的前提和保证。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一生顺风顺雨,少走弯路。他们总以爱的名义为孩子计划好一切,以过来人的经验让孩子沿着他们所制定的路线前行,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总想着斩断孩子前行路上的一切荆棘,却不承想也斩断了刚萌发梦想的新芽。这样又如何让孩子在磨砺中寻觅自我呢?所以莫使爱沦为“屠刀”,戕害孩子强烈探究未知的灵魂。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让他们自己在这条路上闯荡,磕磕碰碰,才能明白自己更适合怎样的人生。
没有经历过挫折,没有品尝过悲伤的人生,是有缺憾的,怎么可能会丰富多彩?人生是幸福与磨难相随的动人旅行。作为父母,无疑是不愿看到自己的子女在风雨中跌倒,总想施以援手。父母们必须知道,若总这样舍不得放手,总这样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包办一切,你们也会错失让毛毛虫变成蝴蝶、让幼鸟变成雄鹰的机会,从而让孩子一事无成或沉沦于平庸。
老舍曾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生活的酸甜苦辣,还是让我们自己品尝的好。作为父母,只能做孩子前行路上的牵引者,不能缺席亦不能越界,莫使这原本的爱偏离了轨道,扭曲了本真的意义才好。
(指导老师:罗育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