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利用1961—2015年黔西南州8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近55a来黔西南州日照变化特征,发现年日照时数在以-34.6h/10a减少,主要表现在春、夏两季,并且黔西南年日照时数在1983年附近存在明显的突变,由1983年以前的偏多转到1983年以后的减少。
  关键词:日照时数;减少;突变
  中图分类号:P468.0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96
  引言
  日照时数是表示一个地区受太阳照射到地面多少的时数,是太阳辐射最直接的表现,是反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日照的长短与人类活动和动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受云、雾和空气污染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蔡冬梅1研究近 60a大连市日照变化规律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近60a大连市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 各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减少的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秋季> 夏季> 冬季> 春季;郑秀琼等2研究云南省永仁县日照变化规律及日照时间长原因分析,永仁县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在逐渐减小。总之,这些分析结果与全国平均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的趋势是吻合的,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黔西南州日照时数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和突变理论,对黔西南州半个世纪多以来的日照时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为今后开发清洁能源,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和旅游业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选取和采用的方法
  本文所用资料为黔西南州1961—2015年近55a的日照时数月统计资料。采用线性统计方法,计算黔西南州日照的年、季变化趋势;线性方法,即
  n n
  a=∑(Ti-T?)(Yi-Y?)/∑(Ti-T?) (1)
  i=1 i=1
  式中T为时间,Y为日照时数,i为时间序号,n为总时间(单位为年,文中n=55(年), T?、Y?表示平均,变化趋势a单位为h/a。
  日照时数的趋势检验本文主要是采用mann-kendall检验的方法;为了更好说明黔西南州日照的变化,突变检测是采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滑动t检验法相结合,滑动t检验法即把一连续的随机变量X分成2个样本集χ1和χ2,让μi、si、ni分别代表χi的平均值、方差和样本长度(i=1,2),其中ni根据需要确定。原假设H0:μ1-μ2=0,定义一统计量为
  x1?-x2?
  t0= -------- (2)
  sp(1/n1 1/n2)1/2)
  式中:sp 是联合样本方差
  (n1-1) s1 2 (n2-1) s2 2
  sp 2=-----------
  n1 n2-2
  可以证明t0近似(n1 n2-2)分布,出信度α,得到临界值ta,计算t0后,在H0下比较t0与ta,当|t0|>ta时,否定原假设H0,说明其在显著性差异,即序列中存在均值突变现象,当|t0|  2 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2.1 日照时数的年代变化
  从图1看,黔西南州日照的年代变化非常明显,20世纪60—80年代日照变化趋势比较稳定,日照时数较多,都高于多年平均值,其中60年代最多,达到1573.2h,比多年平均值多79.8h;从1984年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其中20世纪90年代日照时数最少,仅为1402.3h,比多年平均值减少91.1h,比最多的60年代减少170.9h,21世纪后,黔西南州日照时数出现小幅回升,但仍处于偏少阶段,2000—2015年平均日照时数比多年平均值减少56.3h。
  2.2 日照时数的年变化
  从图2知:黔西南州近55a的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4.6h/10a,1961—1983年日照时数高于平均值上的占69.6%,低于平均值占31.4%;1984—2015年32a中,日照时数呈波动性下降,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低值,之后日照时数有小幅度的上升,32a中低于平均值的占63.6%,高于平均值的占35.4%,其中2012年日照时数仅有1191.9h,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01.5h;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幅大,峰值点(1963年)和谷值点(2012年)相差605.4h。
  2.3 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
  黔西南州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由图3、4、5、6知,黔西南州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除秋季日照时数变化较平稳外,其余各季都与年际变化一致,存在由偏多到偏少的下降趋势,但各季变幅情况各不相同,春季和夏季的日照时数下降幅度要大一点,冬季下降幅度要小一点,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1.1h/10a、-12.5h/10a、0.1h/10a、-6.6h/10a。各季日照时数变化振幅以夏季最大,为471.2h,冬季振幅最小为272.4h。
  利用滑动t检验黔西南州各季日照时数序列的突变。夏季,在1988、1989、1990年,3a均为正值,通过0.01的显著水平检验,极大值出现在1990年,表明夏季日照时数在1990年存在由多变少的明显突变,1990年就是一个突变点;春季1986年和1987年t统计量为正值,通过0.01的显著水平检验,极大值出现在1987年,1987年出现明显的由多到少的突变,1987年就是一个突变点;冬季极大值出现在1993年,也通过0.01的显著水平检验,1993年后日照时数偏少占多数;秋季由于日照时数的变化比较平稳,没有明显的突变点。   3 日照时数的突变分析
  为了分析黔西南州日照时数的年度突变,本文采样滑动t检验和mann-kendall检验2种方法分别分析;利用mann-kendall检验,将年日照时数序列利用公式进行统计量s和z分析,得出s=-354,z的绝对值为3.4578,由于s<0,z的绝对值大于2.32,并通过了99%显著检验,说明黔西南州年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据mann-kendall进行突变检验,计算日照时数顺序序列Sk,并按方程计算UF(k);计算日照时数逆序序列Sk,并按方程计算UB(k);取显著性水平α=0.05,临界值U0.05=±1.96,得出图5。
  从图7看出,UF(k)曲线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黔西南州日照时数呈现明显的减少,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这种减少趋势更加明显,并且超过α=0.05临界线,甚至超过了α=0.001临界线(±2.56),说明黔西南州年日照时数减少的趋势十分显著;根据和UF(k)和UB(k)两线曲线的交点位置,可以判断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日照时数减少是一突变现象,突变点在1983年前后。为了验证mann-kendall检验到的突变点,对日照时数序列进行滑动t检验,取显著性水平α=0.01,当n1 n2-2=55,ta=2.00575,对年日照时数的平均值的时间序列分别取不同的n1和n2,计算t0,结果指出,当n1=23,n2=32时(即将序列分为1961—1983年和1984—2015年),t0为最大,此时t0=3.78314,远远大于ta,μ1-μ2≠0,表明年日照时数序列在1983年有明显的突变,在1983年附近迅速减少,由1961年以来的正距平占优势的阶段转为1983年以后的年日照负距平占优势的日照阶段。由此,可以认为黔西南州年日照时数在1983年前后的突变是可信的。
  4 结论
  黔西南州近55a总日照时数正以-34.6h/10a的趋势减少,春、夏、秋、冬各季区域平均日照时数的气候倾向分别为-11.1h/10a、-12.5h/10a、0.1h/10a、-6.6h/10a。各季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以夏季减少最快,春季次之,秋季变化最慢。
  黔西南州近55a总日照时数在1983年附近存在突变现象,表现为日照在1961—1983年偏多占69.6%;1984—2015年偏少急剧减少占63.6%,主要因春、夏两季日照的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事实各占具有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黄胜.近50年西宁市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分析[J].高原气象,2011,30(5):1422-1425.
  [2]李矜霄,何萍,钟瑞,等.近50年云贵高原楚雄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14,33(2):407-412.
  [3]张润琼,万汉芸.六盘水近45年日照变化的统计分析[M].四川气象,2004,94(4):16-20.
  作者简介:杨玲(1962-),女,贵州兴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服务及应用气象方面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地面覆盖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直接作用于土壤表面,覆盖栽培是一种有效的保水保墒、抗虫防病的栽培模式,既可以提高产量,对作物的品质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对欧李园土壤保温、蓄水能力、土壤养分、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的覆盖方式和土壤环境,使得钙果产量最大限度的提升,为实现欧李省力化栽培、有机栽培提供可靠参考价值。  关键词:覆盖方式;土壤环境;欧李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张掖甘州区平山湖49.5MW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的分析评价,为同类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效果;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S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233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乡,总装机容量49.5MW,33台单机容量为150
摘 要:本文主要是针对西藏主要种植区农田土壤氮、磷含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分别采用凯氏蒸馏法和钼锑抗比色法对农田土壤全氮、全磷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对2013年与2014年土壤氮素、磷素动态变化进行讨论分析,摸清其可能原因。  关键词:农田土壤;全氮;全磷  中图分类号:S15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52  引言  
摘 要: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缩短作物生长期、土地保墒、保肥、防虫增温等作用。原始回收主要是靠人工清理实现,费时、费力,通过用铁锹起茬,耙子搂膜、搂茬、清除等多道工序,劳动强度大、回收率低。  残膜回收机的市场在土地,在农村,也在农民。目前甘肃省内的残膜回收机具存在单一性、片面性,需要针对不同作物种类和种植方式继续的改进,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关键词:地膜;残膜;耙齿;
摘 要:基于常规高、低空实况资料,分析2017年11月10日与12月10日辽宁地区偏北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这两次偏北大风过程是典型的冷锋后部型:500hPa为东北冷涡或冷槽控制,地面蒙古气旋东移,冷锋过境,强冷空气堆积产生强气压梯度风,地面迅速加压产生强变压风,冷空气下沉,动量下传,大风发生在冷锋后部冷高压前沿梯度最大的地方。  关键词:偏北大风;地面冷锋;蒙古气旋;下沉气流  中图分类
摘 要:气象GIS网络平台是具有强大的数据收集、管理功能的气象业务应用系统,可以将不同来源的气象信息发布在平台上并提供相关的服务。基于此,本文对气象GIS网络平台的栅格数据的智能缓存技术、基于RIA客户端的气象数据高效渲染技术、气象数据实时监视技术、地图服务聚合功能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平台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气象GIS网络平台;气象数据;关键技术;服务聚合  中图分类号:P40
摘 要:生态文明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是一种新型的文明理念,同时也代表着人们得以发展进步的新时代,是促进发展的关键因素。生态文明理念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作用于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带动之下,对促进区域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另外,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域经济的进一步提高。衡南县由于丰富 的资源优势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地域绿色经济发展变得更为有利。通过本文对生态
摘 要: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荥经县龙苍沟镇周坪组农家乐餐饮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旅游者对美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家乐发展还未成熟,农家乐餐饮现状与游客期待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性的提出制约农家乐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關键词:周坪组;农家乐;旅游者;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
摘 要:随着我国建设现代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气象观测事业也有了巨大的发展。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预报支持。在此过程中,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氣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有利于实现精准的气象预报信息,能够实时提供气象信息,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对策 
摘 要:α-亚麻酸是一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在紫苏籽油、亚麻籽油和牡丹籽油中含量较高,适量摄入有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α-亚麻酸在治疗冠心病、缺血性中风、肥胖症、恶性肿瘤、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方面表现出有效作用。本文对2015—2018年α-亚麻酸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发现进行总结,旨在为α-亚麻酸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α-亚麻酸;疾病治疗;临床应用  Sym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