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在深入钻研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材,使之成为学生习的素材,建构生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下面笔者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的想法。
1 从教材结构入手,领会编者意图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是否能使教材成为学生的学习软件,赋予教材以活的“生命”。数学教科书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教学活动机会。广大教师只有以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认识、把握数学教材,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理念对照,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把握。例如在第一册教学“8的加减法”这一课时,不同的教师就对书上的插图有不同的认识。有的教师很直接地看图、引出游泳池边有3个孩子,游泳池内有5个孩子。有的教师则巧妙地渗透了分类的思想,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既可以根据孩子的位置分成5个和3个,也可以根据性别分成男孩3个、女孩5个。而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再让学生开放地去分一分就显然不行,因为根据图意,足球运动员只能根据队服分成两队开展比赛。可见,无论是数学例题,还是准备题、练习题,均需教师细细推敲编者的用意。
2 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整合教材
如果说领会编者意图仅仅是理解教材,那么教师的教学设计就真正体现了使教材变成学习素材,是教师在对教材个人理解的基础上,揉合了教师对该班学生的情况了解、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师创造性智慧的凸现。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起初有位教师根据教材的编写顺序大致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观察、实验、定义、判断、操作、练习。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循规蹈矩,气氛思维不够活跃,在教师的组织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后。首先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几何图形入手,通过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在实践中感悟图形的区别,渗透分类思想与集合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具有这种特点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并利用轴图形的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巧妙地计算面积和周长,引导学生形成最优化解题策略。实践说明,这课的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教材的选择与组织者。
3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体现教学策略
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为学生的认识活动的提供了发展的线索,而教学策 略的采用则为教学过程注人了一股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教学“2—6的乘法口诀”时,教师们普遍感到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体系相近、教材结构相似,根据教材的先后编排顺序,教师们经常采用的模式如下:加法导入(准备题)一一图片感知(动手摆摆、画画)一一理解算理、列出算式、编出口诀(尝试学习)一一观察辨析、加强记 忆一一巩固深化、熟练运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单词乏味的感觉。笔者认为,对于类似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编排的顺序线索,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将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合理补充。在教“9的乘 法口诀”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旧知识的铺垫,对乘法口诀的形成有了理解,因而此时再安排摆圆画圆就显得费时费力了。准备题中“每次加9”的设计,是否显得多余,成为教师的疑惑。教师应该认识到教材中安排每次加9的目的与前几课略有区别,不仅在于使学生体会每一次增加1个 9,更重要的是由于9的乘法中乘积比较大、口诀最多,是为学生能顺利编写乘法口诀作准备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灵活合理地穿插练习,精心选择练习体现的最佳形式与 途径,使之成为教学目标实现的主要方式之一。例如教材 中出现这样的练习:
9x5+9= 9x6+9= 9x7+9=
9x6= 9x7= 9x8=
6x9= 7x9= 8x9=
单纯地让学生算算填填、找找规律,难免显得机械。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通过组织学生找朋友,使学生在寻找中发现规律,体验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计算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4 注重教养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养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教育过程。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论中一个基本规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唤起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逐步自主地解决问题,就有可能养成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友善地实现目标的态度和性格。因此教师在挖掘教材中知识、能力因素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教材中非智力因素的挖掘,积极地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品德、情感、性格的养成教育的创设条件。
在教学设计中,有的教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巧妙的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有的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共享; 还有的教师重视对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体验间接经验的形式过程,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创造的快乐和发现的兴奋,成为儿童主动获取知识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下面笔者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的想法。
1 从教材结构入手,领会编者意图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是否能使教材成为学生的学习软件,赋予教材以活的“生命”。数学教科书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教学活动机会。广大教师只有以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认识、把握数学教材,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理念对照,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把握。例如在第一册教学“8的加减法”这一课时,不同的教师就对书上的插图有不同的认识。有的教师很直接地看图、引出游泳池边有3个孩子,游泳池内有5个孩子。有的教师则巧妙地渗透了分类的思想,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既可以根据孩子的位置分成5个和3个,也可以根据性别分成男孩3个、女孩5个。而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再让学生开放地去分一分就显然不行,因为根据图意,足球运动员只能根据队服分成两队开展比赛。可见,无论是数学例题,还是准备题、练习题,均需教师细细推敲编者的用意。
2 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整合教材
如果说领会编者意图仅仅是理解教材,那么教师的教学设计就真正体现了使教材变成学习素材,是教师在对教材个人理解的基础上,揉合了教师对该班学生的情况了解、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师创造性智慧的凸现。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起初有位教师根据教材的编写顺序大致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观察、实验、定义、判断、操作、练习。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循规蹈矩,气氛思维不够活跃,在教师的组织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后。首先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几何图形入手,通过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在实践中感悟图形的区别,渗透分类思想与集合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具有这种特点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并利用轴图形的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巧妙地计算面积和周长,引导学生形成最优化解题策略。实践说明,这课的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教材的选择与组织者。
3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体现教学策略
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为学生的认识活动的提供了发展的线索,而教学策 略的采用则为教学过程注人了一股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教学“2—6的乘法口诀”时,教师们普遍感到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体系相近、教材结构相似,根据教材的先后编排顺序,教师们经常采用的模式如下:加法导入(准备题)一一图片感知(动手摆摆、画画)一一理解算理、列出算式、编出口诀(尝试学习)一一观察辨析、加强记 忆一一巩固深化、熟练运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单词乏味的感觉。笔者认为,对于类似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编排的顺序线索,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将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合理补充。在教“9的乘 法口诀”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旧知识的铺垫,对乘法口诀的形成有了理解,因而此时再安排摆圆画圆就显得费时费力了。准备题中“每次加9”的设计,是否显得多余,成为教师的疑惑。教师应该认识到教材中安排每次加9的目的与前几课略有区别,不仅在于使学生体会每一次增加1个 9,更重要的是由于9的乘法中乘积比较大、口诀最多,是为学生能顺利编写乘法口诀作准备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灵活合理地穿插练习,精心选择练习体现的最佳形式与 途径,使之成为教学目标实现的主要方式之一。例如教材 中出现这样的练习:
9x5+9= 9x6+9= 9x7+9=
9x6= 9x7= 9x8=
6x9= 7x9= 8x9=
单纯地让学生算算填填、找找规律,难免显得机械。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通过组织学生找朋友,使学生在寻找中发现规律,体验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计算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4 注重教养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养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教育过程。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论中一个基本规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唤起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逐步自主地解决问题,就有可能养成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友善地实现目标的态度和性格。因此教师在挖掘教材中知识、能力因素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教材中非智力因素的挖掘,积极地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意志、品德、情感、性格的养成教育的创设条件。
在教学设计中,有的教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巧妙的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有的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共享; 还有的教师重视对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体验间接经验的形式过程,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创造的快乐和发现的兴奋,成为儿童主动获取知识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