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下,留守儿童已成为很广泛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更是常见。所以,本文针对这一社会情形,就当前乡村教师如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有效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使农村留守儿童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学习。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方法
前言:在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一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倾向离开家乡,去城市打拼,从而使得乡村的留守儿童日益增多,但让孩子家长回到农村在如今是不太可能的,同时孩子们的教育也不能停下来。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很大一部分负担都留给了学校,尤其是教师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出他们对留守儿童的作用。与此同时,学校是给孩子们提供教育的重要单位,更是要发挥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社会作用与影响。总之,乡村教师是与对留守儿童的直接管理者与教育者,要主动承担起照顾关爱留守儿童的重任,适当地给予他们温暖与关怀,帮助他们能够在这一关键时期中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现状
在城市化发展的推进下,很多的农村,特别是山区,乡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有的地方出行交通不方便,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农村医疗卫生还滞后,青壮年一直以来离开家乡,去外面那些沿海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地区打拼,获得更高的资金报酬,以此来保障家中日常的生活开销。而且目前的农村务工移动人口的比例在城市流动人口是很大的,咱们山区75%以上的父母远离家乡务工创收,对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我国目前对流动人口的入学,居住等方面的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致使这些农村务工人员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乡,导致留守儿童的原因有五大方面:一是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辈来照顾;二是父母离异;三是亲戚进城送孩子给村邻托管;四是有的家庭祸患造成孤儿独居;五是残疾儿童等。这些孩子由于一个面一年都没见几次,长此以往,孩子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和照顾,严重造成留守儿孤独,孤僻,独来独往去,没有父母的监管和教育,回到家里打打闹闹,缺乏心理健康,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渐渐淡薄无趣,心理造成极大创伤。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是留守儿童们的健康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健康问题包括心理与生理层次方面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农村青壮年会背井离乡,去外地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村的工作报酬与待遇不好,无法维持日常生活的开支,所以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在经济很困难的家庭,监护人一般是上了年纪,生病的老人,但孩子们处于在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应的营养不均衡的话,极易会使身体出现缺乏营养,发育不正常、智力发展低下等各种问题。而且如果孩子们处于监护隔代,单亲以及没有人来监护的生活环境的话,孩子们相应的教育会很不到位,甚至严重缺失,长此以来,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的心理问题。如叛逆、逆反甚至抑郁:(一)有的儿童回家爱玩游戏机,看电视;(二)去抓鱼,上山抓鸟,爬树摘果;(三)有的玩火,坐电车到处窜来窜去,出现不安全的交通事故,有的听不了爷爷奶奶的批评,等严重心理状态;(四)有的在社会有不良的行为,爱摘别人的果,没有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对人没有礼貌等等。
另一方面在学习和成长层面,留守儿童在这些方面也极易出现各种问题:(一)误认为读书与不读书没问题,要读好书会更难;(二)有的厌学、弃学、惰学常出现,学习不求上进,作业不按时完成,接受不了批评;(三)发展不均衡,没有达到全面发展需求。因为他们大都缺乏相应的监督与教育,致使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学习中需要他们有足够的自觉性,但他们正处在孩童时期,相应的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完善与全面,很难做到自我约束,致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很多行为不当之处,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的正常发展。
三、农村小学班主任增强关爱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了解其需求
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现状,农村小学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理应承担起对孩子们教育的责任与义务。而且班主任作为班级学习与管理的直接领导者,与孩子们的交流与沟通是最多的。所以,为了让众多的留守孩子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农村小学班主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要做到面面俱到的话,就要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都是从学生出发的理念,去实时了解孩子们真实的情况,才能知道孩子们的困难与需求,好进行相应的疏导与援助。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实质性的照顾与关怀,在心理方面与行为习惯上有很多的不足。如很容易发生一些偏激的行为与会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叛逆以及抑郁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儿童充满无限的乐趣与向往。这时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们反常心理的原因,并进行疏导与谈话,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与优点,充分展现出他们也能够做到其他孩子一样,从而走出自卑等反常心理。与此同时,老师在进行疏导与谈心,要注意方式,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们走出他们暂时面临的困境,发现不良的行为和不习惯的行动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去教育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班中开展“一對一”,手拉手;每周上一次班会课,每个月举行留守儿童成长观摩活动与爷爷奶奶共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每个学期举行诗歌朗诵、书法、口算、计算等学习比赛活动。负责扶上良好习惯路上共同前行。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与荣誉感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处在绝对的领导与主体地位,以致于很多学生都害怕老师,更别谈与老师谈心,但是在对农村众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上,要树立起平等开放的教学理念。在任何活动开展时,把学生看作当中的主要参与者,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范围,让学生真正地把学校当做自己的真正的家,把班主任作为自己的家人。而且留守儿童不同于其他学生,他们是一个非常弱势的群体,心理层面的建设十分薄弱,以致于他们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学习与活动中。因此,班主任阵地这一现状,要帮助学生营造出和谐友好的氛围,来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并且对一些过激行为的学生进行劝导,一对一的教育,多谈心,引导他们为班级做好事,帮助更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例如开展一系列有趣味性而且又需要团队协作的各种活动,如猜谜语、拔河以及演讲比赛等活动。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体育活动,每周举行篮球、乒乓球、拔河、跳绳比赛,鼓励学生们进体育锻炼。在这样的活动开展下,可以促使留守儿童的活波好动的特点的展现,同时还能加强班级的集体意识,促进同学间的友好相处。我们在不同的季节手把手教会他们做饭、洗衣、种菜、插秧做家务等日常工作,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今后工作生活、生存的烙印,除此在班级里举行垃圾分类处理活动,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果皮纸泄分类处理整装,让学生懂得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展开多方教育协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能只是一味地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同样也是很重要,他们跟学校教育紧密相连。所以,班主任在进行自己的工作的同时,还要与留守儿童的家庭又有深入的联系,发现有邹焕生、李宗堃从父母中拾到一个旧智能手机,十分喜欢玩游戏,上网玩手机,上课打瞌睡,上课不专心,作业不按时完成,把这些情况告诉家长他在醒悟,及时回来共同教育,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而且还需要与直接监护人进行适当的沟通与交流,来引导他们对学生进行的正确教育,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与学校领导进行沟通,来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支撑。如为农村留守儿童争取到必要的物资支持,在班中为他们提供开水、学习文具、图书、篮球、乒乓球、绳子等物资支持。与开展呼吁关爱留守儿童的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样,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紧密联系,促进了留守儿童们的健康成长。
结语:
乡村小学教师关爱留守儿童,需要从多个层面与角度出发。要以学生为主体,深入了解学生们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情况,从而开展一系列的帮助措施,使留守儿童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中。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要与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力量,一起帮助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使得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集体里感觉温暖与乐趣,举行班级篮球赛,获得了冠军,在拔河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刘家乐、李妙玲参加市举办的汉字书写大赛活动均获得了一等奖,全班一个学期获得了七个获奖项目,参加“北流市农信杯”获得了优秀奖,参加“第九第十届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北流赛区获优胜奖,增强了留守儿童集体意识和光荣感。几年来先后为镇两所初中输送198名合格新生,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体会到:(一)对留守儿童需要更多关爱和包容,用爱心感化孩子:(二)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不同时期要了解实情,有针对性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和有趣的教育活动;(三)善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乐趣,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简介:顾坤,女,汉族,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80年8月出生,200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北流市石窝镇上珍(山区)小学大队辅导员。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方法
前言:在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一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倾向离开家乡,去城市打拼,从而使得乡村的留守儿童日益增多,但让孩子家长回到农村在如今是不太可能的,同时孩子们的教育也不能停下来。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很大一部分负担都留给了学校,尤其是教师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出他们对留守儿童的作用。与此同时,学校是给孩子们提供教育的重要单位,更是要发挥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社会作用与影响。总之,乡村教师是与对留守儿童的直接管理者与教育者,要主动承担起照顾关爱留守儿童的重任,适当地给予他们温暖与关怀,帮助他们能够在这一关键时期中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现状
在城市化发展的推进下,很多的农村,特别是山区,乡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有的地方出行交通不方便,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农村医疗卫生还滞后,青壮年一直以来离开家乡,去外面那些沿海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地区打拼,获得更高的资金报酬,以此来保障家中日常的生活开销。而且目前的农村务工移动人口的比例在城市流动人口是很大的,咱们山区75%以上的父母远离家乡务工创收,对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我国目前对流动人口的入学,居住等方面的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致使这些农村务工人员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乡,导致留守儿童的原因有五大方面:一是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辈来照顾;二是父母离异;三是亲戚进城送孩子给村邻托管;四是有的家庭祸患造成孤儿独居;五是残疾儿童等。这些孩子由于一个面一年都没见几次,长此以往,孩子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和照顾,严重造成留守儿孤独,孤僻,独来独往去,没有父母的监管和教育,回到家里打打闹闹,缺乏心理健康,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渐渐淡薄无趣,心理造成极大创伤。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是留守儿童们的健康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健康问题包括心理与生理层次方面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农村青壮年会背井离乡,去外地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村的工作报酬与待遇不好,无法维持日常生活的开支,所以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在经济很困难的家庭,监护人一般是上了年纪,生病的老人,但孩子们处于在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应的营养不均衡的话,极易会使身体出现缺乏营养,发育不正常、智力发展低下等各种问题。而且如果孩子们处于监护隔代,单亲以及没有人来监护的生活环境的话,孩子们相应的教育会很不到位,甚至严重缺失,长此以来,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的心理问题。如叛逆、逆反甚至抑郁:(一)有的儿童回家爱玩游戏机,看电视;(二)去抓鱼,上山抓鸟,爬树摘果;(三)有的玩火,坐电车到处窜来窜去,出现不安全的交通事故,有的听不了爷爷奶奶的批评,等严重心理状态;(四)有的在社会有不良的行为,爱摘别人的果,没有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对人没有礼貌等等。
另一方面在学习和成长层面,留守儿童在这些方面也极易出现各种问题:(一)误认为读书与不读书没问题,要读好书会更难;(二)有的厌学、弃学、惰学常出现,学习不求上进,作业不按时完成,接受不了批评;(三)发展不均衡,没有达到全面发展需求。因为他们大都缺乏相应的监督与教育,致使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学习中需要他们有足够的自觉性,但他们正处在孩童时期,相应的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完善与全面,很难做到自我约束,致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很多行为不当之处,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的正常发展。
三、农村小学班主任增强关爱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了解其需求
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现状,农村小学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理应承担起对孩子们教育的责任与义务。而且班主任作为班级学习与管理的直接领导者,与孩子们的交流与沟通是最多的。所以,为了让众多的留守孩子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农村小学班主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要做到面面俱到的话,就要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都是从学生出发的理念,去实时了解孩子们真实的情况,才能知道孩子们的困难与需求,好进行相应的疏导与援助。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实质性的照顾与关怀,在心理方面与行为习惯上有很多的不足。如很容易发生一些偏激的行为与会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叛逆以及抑郁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儿童充满无限的乐趣与向往。这时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们反常心理的原因,并进行疏导与谈话,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与优点,充分展现出他们也能够做到其他孩子一样,从而走出自卑等反常心理。与此同时,老师在进行疏导与谈心,要注意方式,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们走出他们暂时面临的困境,发现不良的行为和不习惯的行动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去教育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班中开展“一對一”,手拉手;每周上一次班会课,每个月举行留守儿童成长观摩活动与爷爷奶奶共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每个学期举行诗歌朗诵、书法、口算、计算等学习比赛活动。负责扶上良好习惯路上共同前行。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与荣誉感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处在绝对的领导与主体地位,以致于很多学生都害怕老师,更别谈与老师谈心,但是在对农村众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上,要树立起平等开放的教学理念。在任何活动开展时,把学生看作当中的主要参与者,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范围,让学生真正地把学校当做自己的真正的家,把班主任作为自己的家人。而且留守儿童不同于其他学生,他们是一个非常弱势的群体,心理层面的建设十分薄弱,以致于他们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学习与活动中。因此,班主任阵地这一现状,要帮助学生营造出和谐友好的氛围,来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并且对一些过激行为的学生进行劝导,一对一的教育,多谈心,引导他们为班级做好事,帮助更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例如开展一系列有趣味性而且又需要团队协作的各种活动,如猜谜语、拔河以及演讲比赛等活动。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体育活动,每周举行篮球、乒乓球、拔河、跳绳比赛,鼓励学生们进体育锻炼。在这样的活动开展下,可以促使留守儿童的活波好动的特点的展现,同时还能加强班级的集体意识,促进同学间的友好相处。我们在不同的季节手把手教会他们做饭、洗衣、种菜、插秧做家务等日常工作,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今后工作生活、生存的烙印,除此在班级里举行垃圾分类处理活动,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果皮纸泄分类处理整装,让学生懂得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展开多方教育协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能只是一味地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同样也是很重要,他们跟学校教育紧密相连。所以,班主任在进行自己的工作的同时,还要与留守儿童的家庭又有深入的联系,发现有邹焕生、李宗堃从父母中拾到一个旧智能手机,十分喜欢玩游戏,上网玩手机,上课打瞌睡,上课不专心,作业不按时完成,把这些情况告诉家长他在醒悟,及时回来共同教育,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而且还需要与直接监护人进行适当的沟通与交流,来引导他们对学生进行的正确教育,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与学校领导进行沟通,来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支撑。如为农村留守儿童争取到必要的物资支持,在班中为他们提供开水、学习文具、图书、篮球、乒乓球、绳子等物资支持。与开展呼吁关爱留守儿童的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样,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紧密联系,促进了留守儿童们的健康成长。
结语:
乡村小学教师关爱留守儿童,需要从多个层面与角度出发。要以学生为主体,深入了解学生们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情况,从而开展一系列的帮助措施,使留守儿童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中。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要与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力量,一起帮助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使得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集体里感觉温暖与乐趣,举行班级篮球赛,获得了冠军,在拔河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刘家乐、李妙玲参加市举办的汉字书写大赛活动均获得了一等奖,全班一个学期获得了七个获奖项目,参加“北流市农信杯”获得了优秀奖,参加“第九第十届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北流赛区获优胜奖,增强了留守儿童集体意识和光荣感。几年来先后为镇两所初中输送198名合格新生,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体会到:(一)对留守儿童需要更多关爱和包容,用爱心感化孩子:(二)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不同时期要了解实情,有针对性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和有趣的教育活动;(三)善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乐趣,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简介:顾坤,女,汉族,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80年8月出生,200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北流市石窝镇上珍(山区)小学大队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