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生活脱节是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实现从传统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范式转换,让大学生在“有道德的生活”中成为“有道德的人”。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和生活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应促进高校德育课程向生活回归,优化校园生活环境,在生活实践中生成道德体验,以实现高校生活德育范式。
【关键词】大学生 生活德育范式 道德需要
当代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与生活脱节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虽然大学生已不是未成年人,但其心理和思想尚未成熟,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及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德育课程教学虽然较过去单纯的灌输式德育有了较大改善,但目前仍难以摆脱知性德育的局限—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当前以知性德育为主的高校德育多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而较少甚至根本不考虑根据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来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这造成了大学生需要教育者解答的生活问题,教育者很少甚至没有给予解答的现象。对于大学生已经不需要的德育内容,教育者却不厌其烦地给其传授,从而使得高校德育失去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对德育内容也难以产生道德认同,使高校德育陷入了实效低下的困境。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应建立以大学生实际生活和道德需要为依托的生活德育范式,即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体验道德,在“有道德的生活”中成为“有道德的人”。
对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的解读
所谓“范式”(paradigm),是指模型、模式及范例等。生活德育,就是以受教育者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受教育者达到美而善的生活为目标,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受教育者在生活中学习和践行道德规范,从而使受教育者在生活中获得道德水平发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过程。
高校生活德育的目标是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获得提升并达到美而善的生活。就道德本身而言,道德源自于生活,其目的也是为了生活。因为生活是具有自成目的性的,即生活不是以其他事物为目的,而是其他事物都以生活为目的,所以道德的存在是为了生活。从这一角度出发,那么在生活德育的视阈中,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引导大学生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并走向更好、更有意义的美而善的生活。
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是以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为依托。一方面,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必须符合并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才能被大学生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只有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才能激发大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要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认为,“个体经验是由每个个体自身生活历程凝聚而成的,而道德学习的特点就是它不能离开个体自己的经验,每个人都只能基于自己的经验去建构它的道德生活”。因此,大学生道德学习的特点要求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应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促使大学生主动地进行道德学习。
高校生活德育是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的。一方面,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大学生的道德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现实生活。大学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向善性的自发作用,而是其自身在与周围的环境,即在交往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自主建构起来的;另一方面,生活与德育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大学生的生活过程也是其受教育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即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无论是“教育即生活”,还是“生活即教育”,都肯定了生活的教育意义以及生活与德育的内在一致性,这也就决定了高校德育的过程必须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进行,其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其接受德育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及生活特点
在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中,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是高校生活德育内容的依托,也是高校生活德育范式实施的出发点,因此,笔者将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及生活特点进行如下分析。
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超功利性与功利性并存。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需要,道德需要的最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超功利性。这种超功利性的道德需要在行为效应上总是指向他人和社会,并表现出利他的性质。在对某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对“如果遇到有老人摔倒,您是否会上前搀扶?”这一问题的回答,有58%的大学生选择“即使没有旁证,同样会上去搀扶”;在回答“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这一问题时,有73%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呈现出了一定的利他性,即超功利性。然而,虽然当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表现出了一定的超功利性,但有一部分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即利我性。例如,对“如果遇到有老人摔倒,您是否会上前搀扶?”这一问题的回答,有39%的大学生选择“有旁证,才会上去搀扶”或“视而不见”;回答“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这一问题时,有27%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可以说,当前大学生道德需要表现出超功利性与功利性并存的这一特点。
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他律性与自律性并存。调查数据显示,有87%的学生非常或比较赞同“诚信是做人之本”,然而,“抄袭剽窃、实验凑数等学术不端行为”以及“考试作弊”分别被53%和48%的学生认为非常或比较普遍。除此之外,有57%的学生认为“在课桌、墙壁等地方的‘乱涂鸦’”在校园中存存在程度是非常或比较普遍;61%的学生认为“逃课,上课迟到,上课期间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发短信、看小说、睡觉等”在校园中非常或比较普遍存在。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但在道德需要上表现出明显的他律性,处于道德需要的承担义务阶段。他们通常以外在的道德要求作为道德行为标准,把遵守道德规范当成自己的义务,而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同道德规范而发生的自律性道德行为,一旦离开了外界的监督和约束,就会出现各种道德失范现象。 大学生的生活特点:单纯性与复杂性并存。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的生活更多地集中在大学校园。由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和单一性,即每天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按类似的节奏开始和结束一天的生活。这种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一方面使得大学生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其自身能够不断地渐进成长;另一方面,这种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使得大学生缺少进行社会交往和道德实践的机会,阻碍着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对道德规范的内化及外化。
虽然当前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具有一定的单纯性,但并不是说大学生与外界社会环境完全隔绝。相反,大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特别是网络,来关注和把握社会动态,并不断突破“封闭式”校园生活的限制以扩大自身的社会交往范围。调查数据显示,在日常获取信息的渠道中,有39%的大学生选择的是网络。在网络活动中,有68%的学生使用“微博”了解信息动态、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扩大人际交往圈。因此,当前大学生虽然身处“象牙塔”里,但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渠道与外界保持联系,并受来自外界的多方面影响,使其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显现出与单一的校园生活环境相背离的复杂性。
大学生的生活特点:层次性与整体性共存。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其构成从不同角度可被分为不同的层次和领域。如从生活时间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课内学习生活和课外业余生活;从生活内容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生活空间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等等。虽然大学生生活是由不同层次的生活领域所构成,但其不同生活领域并非彼此割裂且毫无联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整体。比如,在对大学生课外生活的调查中,有22%的学生的课外生活是听讲座和学术报告。而学术报告和讲座无疑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因此,听讲座和学术报告也可作为课内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生活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但其不同层次的生活领域却彼此相互联系,使得大学生生活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特征。
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的实现途径
高校德育课程向生活回归。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是当前高校德育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导致高校德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构建和实现高校生活德育范式,首先就要从改进高校德育课程入手,即让高校德育课程向大学生实际生活回归。具体来说,一方面,高校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联系大学生实际生活及其道德需要。在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中,其德育目标旨在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并使其达到美而善的生活。这就使作为实现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主要途径的高校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然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其道德需要。然而,高校德育课程所面对的大学生生活并非是经过“过滤”之后的积极向上的生活,而是大学生切实面对的真实生活。这就要求高校德育课程内容不能仅仅地局限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更要将德育目标与大学生实际道德需要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真实、鲜活的事例、突发事件或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在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其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使其能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明是非、辨真假;另一方面,高校德育课程要联系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各种课程的学习构成了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内容。尽管各种课程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它们其中却包含着丰富“自在”的德育因素,对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数、理、化等理工类课程看似与道德距离很远,但由于在其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对精确度要求较高,这使得大学生无形中形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科学精神,而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科学精神往往会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上升为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品质。因此,高校德育课程要向大学生生活回归,除了要以大学生实际生活和道德需要为依托之外,还要与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相联系、相贯通,使专门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挥“自为”和“自在”的育德作用。
校园生活环境的优化。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如果说专门的德育课程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的是一种显性的德育影响,那么生活环境则起到的是一种隐性的影响作用。虽然大学生生活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层次性,但无论大学生在何种生活领域进行何种活动,均离不开其所处的具体的生活环境。要使大学生在其生活中形成美而善的德性,则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作为土壤。因此,在构建和实现生活德育范式中,生活环境的优化是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大学生生活环境中,既包括校内环境,又包括校外环境,其中校内环境,即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更为直接。因此,大学生生活环境的优化,首先要从校园环境的优化入手。
校园环境的核心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即校园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其制度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依靠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学校师生通过自身言行将严谨的工作和学习态度、端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渗透到生活环境中,并对传统校园精神进行传承和不断创新,从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和校园文化环境,进而才能对他律性较强、自律性较弱的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制约和导向作用,使其在道德实践中对校园精神文化产生认同的同时自身的道德水平也能够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还要依靠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加强。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硬件环境的配备与展示。物质文化的建设不仅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环境和资源,而且还作为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传播着校园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德性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制度文化是指对学校师生和学校组织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制度文化在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在规范和约束大学生日常行为过程中,将其所承载的核心道德价值向大学生个体或群体“位移”。当然,这种“位移”的发生,只有在制度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正向的道德价值并且能够获得大多数师生的认同时,才会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品德塑造作用。因此,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应通过民主的方式让师生共同参与一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并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对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地贯彻和执行,从而使得校园制度文化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作用。
在生活实践中生成道德体验。通过前面对当前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分析可知,他律性与自律性并存是当前大学生道德需要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这一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则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知行不一不仅是大学生当前思想道德状况的主要表现,也是高校生活德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在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中,生活德育是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的。因此,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的实现,需要学校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种校内外的生活实践,使其在“有道德的生活”中生成道德体验。
大学生接受德育影响的过程是在能动地吸收环境和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而实现对这些外在德育影响的道德内化则是通过具体的道德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过程,也是其生成道德体验的过程。道德体验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主体与外部世界发生关联并生成反思与感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大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生成道德体验,一方面能够促使大学生将德育内容与现实联系在一起,使其能够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中通过自身的体悟,主动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反思,对道德规范形成自身的领悟和理解,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道德体系中,从而获得道德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在生活实践中生成道德体验,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有道德的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当大学生从这种“有道德的生活”中获得深刻的感悟和幸福感时,这种幸福感会使其对这种“有道德的生活”产生兴趣和热情,而兴趣和热情则会促使大学生对这种“有道德的生活”保持一种亲近感。当大学生通过道德体验对“有道德的生活”产生兴趣和热爱的那一刻,其自身也开始融进了“有道德的生活”,并在这种“有道德的生活”中成为了“有道德的人”。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23007)
【关键词】大学生 生活德育范式 道德需要
当代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与生活脱节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虽然大学生已不是未成年人,但其心理和思想尚未成熟,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及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德育课程教学虽然较过去单纯的灌输式德育有了较大改善,但目前仍难以摆脱知性德育的局限—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当前以知性德育为主的高校德育多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而较少甚至根本不考虑根据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来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这造成了大学生需要教育者解答的生活问题,教育者很少甚至没有给予解答的现象。对于大学生已经不需要的德育内容,教育者却不厌其烦地给其传授,从而使得高校德育失去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对德育内容也难以产生道德认同,使高校德育陷入了实效低下的困境。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应建立以大学生实际生活和道德需要为依托的生活德育范式,即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体验道德,在“有道德的生活”中成为“有道德的人”。
对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的解读
所谓“范式”(paradigm),是指模型、模式及范例等。生活德育,就是以受教育者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受教育者达到美而善的生活为目标,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受教育者在生活中学习和践行道德规范,从而使受教育者在生活中获得道德水平发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过程。
高校生活德育的目标是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获得提升并达到美而善的生活。就道德本身而言,道德源自于生活,其目的也是为了生活。因为生活是具有自成目的性的,即生活不是以其他事物为目的,而是其他事物都以生活为目的,所以道德的存在是为了生活。从这一角度出发,那么在生活德育的视阈中,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引导大学生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并走向更好、更有意义的美而善的生活。
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是以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为依托。一方面,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必须符合并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才能被大学生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只有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才能激发大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要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认为,“个体经验是由每个个体自身生活历程凝聚而成的,而道德学习的特点就是它不能离开个体自己的经验,每个人都只能基于自己的经验去建构它的道德生活”。因此,大学生道德学习的特点要求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应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促使大学生主动地进行道德学习。
高校生活德育是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的。一方面,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大学生的道德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现实生活。大学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向善性的自发作用,而是其自身在与周围的环境,即在交往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自主建构起来的;另一方面,生活与德育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大学生的生活过程也是其受教育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即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无论是“教育即生活”,还是“生活即教育”,都肯定了生活的教育意义以及生活与德育的内在一致性,这也就决定了高校德育的过程必须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进行,其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其接受德育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及生活特点
在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中,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是高校生活德育内容的依托,也是高校生活德育范式实施的出发点,因此,笔者将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及生活特点进行如下分析。
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超功利性与功利性并存。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需要,道德需要的最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超功利性。这种超功利性的道德需要在行为效应上总是指向他人和社会,并表现出利他的性质。在对某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对“如果遇到有老人摔倒,您是否会上前搀扶?”这一问题的回答,有58%的大学生选择“即使没有旁证,同样会上去搀扶”;在回答“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这一问题时,有73%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呈现出了一定的利他性,即超功利性。然而,虽然当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表现出了一定的超功利性,但有一部分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即利我性。例如,对“如果遇到有老人摔倒,您是否会上前搀扶?”这一问题的回答,有39%的大学生选择“有旁证,才会上去搀扶”或“视而不见”;回答“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这一问题时,有27%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可以说,当前大学生道德需要表现出超功利性与功利性并存的这一特点。
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他律性与自律性并存。调查数据显示,有87%的学生非常或比较赞同“诚信是做人之本”,然而,“抄袭剽窃、实验凑数等学术不端行为”以及“考试作弊”分别被53%和48%的学生认为非常或比较普遍。除此之外,有57%的学生认为“在课桌、墙壁等地方的‘乱涂鸦’”在校园中存存在程度是非常或比较普遍;61%的学生认为“逃课,上课迟到,上课期间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发短信、看小说、睡觉等”在校园中非常或比较普遍存在。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但在道德需要上表现出明显的他律性,处于道德需要的承担义务阶段。他们通常以外在的道德要求作为道德行为标准,把遵守道德规范当成自己的义务,而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同道德规范而发生的自律性道德行为,一旦离开了外界的监督和约束,就会出现各种道德失范现象。 大学生的生活特点:单纯性与复杂性并存。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的生活更多地集中在大学校园。由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和单一性,即每天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按类似的节奏开始和结束一天的生活。这种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一方面使得大学生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其自身能够不断地渐进成长;另一方面,这种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使得大学生缺少进行社会交往和道德实践的机会,阻碍着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对道德规范的内化及外化。
虽然当前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具有一定的单纯性,但并不是说大学生与外界社会环境完全隔绝。相反,大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特别是网络,来关注和把握社会动态,并不断突破“封闭式”校园生活的限制以扩大自身的社会交往范围。调查数据显示,在日常获取信息的渠道中,有39%的大学生选择的是网络。在网络活动中,有68%的学生使用“微博”了解信息动态、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扩大人际交往圈。因此,当前大学生虽然身处“象牙塔”里,但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渠道与外界保持联系,并受来自外界的多方面影响,使其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显现出与单一的校园生活环境相背离的复杂性。
大学生的生活特点:层次性与整体性共存。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其构成从不同角度可被分为不同的层次和领域。如从生活时间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课内学习生活和课外业余生活;从生活内容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生活空间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等等。虽然大学生生活是由不同层次的生活领域所构成,但其不同生活领域并非彼此割裂且毫无联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整体。比如,在对大学生课外生活的调查中,有22%的学生的课外生活是听讲座和学术报告。而学术报告和讲座无疑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因此,听讲座和学术报告也可作为课内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生活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但其不同层次的生活领域却彼此相互联系,使得大学生生活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特征。
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的实现途径
高校德育课程向生活回归。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是当前高校德育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导致高校德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构建和实现高校生活德育范式,首先就要从改进高校德育课程入手,即让高校德育课程向大学生实际生活回归。具体来说,一方面,高校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联系大学生实际生活及其道德需要。在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中,其德育目标旨在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并使其达到美而善的生活。这就使作为实现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主要途径的高校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然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其道德需要。然而,高校德育课程所面对的大学生生活并非是经过“过滤”之后的积极向上的生活,而是大学生切实面对的真实生活。这就要求高校德育课程内容不能仅仅地局限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更要将德育目标与大学生实际道德需要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真实、鲜活的事例、突发事件或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在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其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使其能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明是非、辨真假;另一方面,高校德育课程要联系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各种课程的学习构成了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内容。尽管各种课程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它们其中却包含着丰富“自在”的德育因素,对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数、理、化等理工类课程看似与道德距离很远,但由于在其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对精确度要求较高,这使得大学生无形中形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科学精神,而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科学精神往往会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上升为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品质。因此,高校德育课程要向大学生生活回归,除了要以大学生实际生活和道德需要为依托之外,还要与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相联系、相贯通,使专门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挥“自为”和“自在”的育德作用。
校园生活环境的优化。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如果说专门的德育课程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的是一种显性的德育影响,那么生活环境则起到的是一种隐性的影响作用。虽然大学生生活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层次性,但无论大学生在何种生活领域进行何种活动,均离不开其所处的具体的生活环境。要使大学生在其生活中形成美而善的德性,则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作为土壤。因此,在构建和实现生活德育范式中,生活环境的优化是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大学生生活环境中,既包括校内环境,又包括校外环境,其中校内环境,即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更为直接。因此,大学生生活环境的优化,首先要从校园环境的优化入手。
校园环境的核心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即校园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其制度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依靠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学校师生通过自身言行将严谨的工作和学习态度、端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渗透到生活环境中,并对传统校园精神进行传承和不断创新,从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和校园文化环境,进而才能对他律性较强、自律性较弱的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制约和导向作用,使其在道德实践中对校园精神文化产生认同的同时自身的道德水平也能够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还要依靠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加强。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硬件环境的配备与展示。物质文化的建设不仅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环境和资源,而且还作为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传播着校园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德性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制度文化是指对学校师生和学校组织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制度文化在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在规范和约束大学生日常行为过程中,将其所承载的核心道德价值向大学生个体或群体“位移”。当然,这种“位移”的发生,只有在制度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正向的道德价值并且能够获得大多数师生的认同时,才会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品德塑造作用。因此,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应通过民主的方式让师生共同参与一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并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对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地贯彻和执行,从而使得校园制度文化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作用。
在生活实践中生成道德体验。通过前面对当前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分析可知,他律性与自律性并存是当前大学生道德需要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这一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则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知行不一不仅是大学生当前思想道德状况的主要表现,也是高校生活德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在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中,生活德育是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的。因此,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的实现,需要学校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种校内外的生活实践,使其在“有道德的生活”中生成道德体验。
大学生接受德育影响的过程是在能动地吸收环境和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而实现对这些外在德育影响的道德内化则是通过具体的道德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过程,也是其生成道德体验的过程。道德体验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主体与外部世界发生关联并生成反思与感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大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生成道德体验,一方面能够促使大学生将德育内容与现实联系在一起,使其能够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中通过自身的体悟,主动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反思,对道德规范形成自身的领悟和理解,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道德体系中,从而获得道德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在生活实践中生成道德体验,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有道德的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当大学生从这种“有道德的生活”中获得深刻的感悟和幸福感时,这种幸福感会使其对这种“有道德的生活”产生兴趣和热情,而兴趣和热情则会促使大学生对这种“有道德的生活”保持一种亲近感。当大学生通过道德体验对“有道德的生活”产生兴趣和热爱的那一刻,其自身也开始融进了“有道德的生活”,并在这种“有道德的生活”中成为了“有道德的人”。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2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