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松游小唱》是晚清羌族诗人董湘琴创作的万言长诗,该诗在四川地方文学史乃至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都可谓沧海遗珠。《松游小唱》及其主人董湘琴的被发现,引发了世人的称道和学界的研究热情,5·12汶川大地震后出现了“董湘琴热”、探访“松茂古道热”。这首长诗属于标准的地志文学,是诗人对晚清松茂古道的一次民间行吟考察。文章以想象与意象地理中的《松游小唱》与历史中的松茂古道的地理文化内涵及演变为考察对象,探讨文学与历史、文学与自然地理的关系,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羌族文学;董湘琴;《松游小唱》;想象与意象地理
中图分类号: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4)04-0080-07
人的精神意识的形成往往包含着个人生存环境的地理文化元素的影响,对文学家而言,地理文化元素映射到作家的精神意识层面,将影响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这种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的辩证关系,在《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关系中得到了深刻反映。犹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样,岷江河谷优美的自然景观、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构成了诗人对地理的丰富想象与意象建构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松游小唱》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董湘琴充满地理想象与意象的《松游小唱》则带领我们穿越时空,透过历史厚重的帷幕,领略岷江河谷地域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变迁。近年来,《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关系成了一些学者关注的话题,如张宗福的《(松游小唱)与岷江历史文化的对话》。但目前这首堪称“文字的清明上河图”、“七百里松茂古道风情画卷”的万言长诗随时间的流逝并不为人所熟知,它只流传于今都江堰、茂汶地区。因5·12汶川大地震,蕴涵丰富的岷江河谷地域文化受到极大的破坏,拯救岷江河谷地域文化迫在眉睫,《松游小唱》才再次被人们想起,获得了重光的机会。而研究想象与意象地理中的《松游小唱》与历史中的松茂古道的地理文化内涵及演变的关系,显然也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诗人与《松游小唱》
羌族诗人董湘琴(1843—1900)是清末灌县和阿坝地区著名的文士,名朝轩,又字湘芹,号玉书,原灌县(都江堰市)虹口人,后迁城关白果卷,自建腕腴精舍。董湘琴一生佼佼不群,年少豪侠任性,尝以戎马书生自命,风流俊雅,为时辈所仰。他晚年所作《偶作感怀》云:“湖海未输豪士气,烟花深悔少年场。”他生活于清末同光年问,正值外侮侵略、慈禧误国、民主兴起之际,因而“世乱每怀陶侃志,时艰独抱仲淹忧”(《感秋》),他对科考极为不满,视“太宗皇帝创奇谋,赚得英雄尽白头”(《乡试强期》)为大骗局。他科考屡试不中,直到光绪乙酉年(1885年)、42岁时才取得直隶理番厅“岁贡”资格。他一生创作了不少作品,诸如《腕腴精舍词赋》、《百花潭诗集》等,然而流传下来的并不多,现存的仅有《松游小唱》以及很少的诗赋联文。
《松游小唱》是光绪辛巳年(1881年),松潘发生藏民动乱,松潘厅总兵夏毓秀督师平乱,董湘琴受邀作松潘厅幕僚时所作。据《清史稿》载:光绪七年(1881年),“松潘番蠢动,命(夏毓秀)署总兵治之”,九月,诗人受邀赴松潘入幕,携家眷沿松茂古道缓行,十五天的行程,“就所阅历,发为诗歌”,“信口狂吟,随游随唱”,写成长达万字、盛传一时的长篇纪游诗《松游小唱》。在这篇纪游诗中,诗人既诠释着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也诠释着岷江河谷丰富的文化意义。这里居住着藏、羌、回、汉等民族,这里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丰富的历史传说。沿着岷江河谷行走,雄奇壮美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时时触发着诗人的灵感,而诗人也将对岷江河谷的感受和理解完全融入到其作品中,赋予了《松游小唱》深刻的岷江河谷地域文化意义。
二、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中发生、发展、受特定空间自然环境影响制约的一种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岷江河谷的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川西地区繁复多样的地理地貌、气候条件决定着人们的求生方式,被生产方式所决定而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现象。
但在阿坝,一地与另一地在文化形态上的细微差别,又使得其文化差异性很大,如《松游小唱》中写到的石榴沟:“石榴沟畔石榴红,错节盘根撑碧空,恰似安期瓜枣味相同。人家住两头,石桥立当中,行人色匆匆。路转桥东,番语大不同。梢长大汉,运斤成风。坡坎屡相逢,何不凿个路儿可通。”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各个山沟因封闭而相对独立,致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沟沟不相同”的风格。一地有一地的特点,如阿坝州流行的土语“一截骂一截”,“沟里沟外”的有意识的区别,都反映了这种地理决定文化的细微差别。据台湾学者王明珂先生对生活在岷江河谷的羌族进行调查时发现,生活在松茂古道的先民,即使同属一个民族,也存在“一截骂一截”的现象,如对于一群自称“尔玛”的人,被上游村寨视为“汉人”,认为其性格中有汉人的奸诈狡猾,被下游村寨视为“蛮子”,认为他们偷抢、不干净。
地域文化是与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风民俗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特色文化。而属于巴蜀文化分支的岷江河谷地域文化,它的形成受岷江河谷特有的自然环境所制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相对于其他地域文化来说,岷江河谷在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与川西平原的断裂带,往上走则是青藏高原,往下走则是川西平原。这里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崇山峻岭,不易受外界的影响,为岷江地域文化的自我发生、繁衍、运行和壮大提供了适当空间;境内岷江、杂谷脑河流过,坝子、浅丘、高山、岭谷等构成了多样的地形地貌,再加上亚热带气候所带来的变化明显的四季,不仅自然景观缤纷多姿,且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很好保护。对这一重要地域,郭沫若早在《先乱后治的精神》一文中就有相关表述:“汉民族……应该是起源于四川西部和西康一带。这种同一语的各个民族,在原始时代必定是聚居在同一地点的,在时代的进行中,先后沿着各条水道向四方发展。……汉族是应该由几个时代向东迁移的。……西藏及南方民族因分徙过早而相会无期,故形成独立的发展。汉民族则因分徙较迟而相会甚速,故终至融成一片。”可见,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直接培育出了属于羌人的岷江特色地域文化,而松茂古道则承载了这一文化样态。晚清一位羌族诗人通过想象与意象地理的描述,将这一地域文化文学性地展示了出来。 三、《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自然地理景观
岷江河谷的山水有其独特之处。由于板块的相互碰撞运动,导致岷江河谷地区有相当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别是川中盆地与西部高原接壤处的龙门山脉,给人的感觉是拔地而起,而岷江则从复杂的山谷中蜿蜒而下,其自然景观别具一格。与此同时,沿岷江而上的松茂古道,起于灌县西关,止于松潘县,全长800多里,是成都平原联系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纽带。“三垴九坪十八关,石锣石鼓上松潘”概括的就是松茂古道上独具特色的地名,而这些地名又隐含着阿坝州复杂的地形、地貌。三垴包括西关垴、东界垴和寿星垴;九坪包括紫坪、豆耳坪、兴文坪、银杏坪、大邑坪、杨木坪、富杨坪、黄草坪和镇坪。十八关又分上九关和下九关,下九关包括镇夷(玉垒)关、茶(查)关、沙坪关、澈底关、桃关、飞沙关、新堡(威洲)关、雁门关和七星关;上九关包括渭门关、石大关、大定关、西宁关、安顺关、新塘关、归化关、白定关和镇江关。石锣、石鼓:在雁门关至七星关之间的对河,即罗圈湾。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没有哪条路有如此多关卡,这也充分说明了松茂古道的军事防御作用。而董湘琴此行是受松潘厅总兵之邀入幕从军,协助夏毓秀平定边患,因此,从诗作于晚清的时间上来判断,《松游小唱》亦堪称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后的边塞长诗了。边塞诗的传统题材亦集中于边塞风光与风俗的描绘,《松游小唱》对岷江河谷雄奇风光和民间风俗的考察和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特征。
岷江河谷奇特的地形地貌,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深深地吸引着诗人,激发了他强烈的地理想象欲望。面对如此美景,诗人的文思犹如岷江水一般滔滔不绝,诗情一发而不可收,随走随吟,出口成章。岷江山水的壮丽在《松游小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镇夷关(今称玉垒关)是出灌县西关后,松茂茶马古道上的第一个关隘,诗人被关口壮丽的景色所打动,对眼前的镇夷关作了意象地理的重构:“镇夷关高踞虎头,第一程山河雄构,大江滚滚望东流。恶浪声,从此吼。灵岩在前,圣塔在后,伏龙在左,栖凤在右,二王宫阙望中浮。好林峦,蔚然深秀,看不尽山外青山楼外楼。竞夷犹,故乡风景谁消受。”“虎头”即虎头岩,“高踞虎头”可以看出镇夷关地势之险要。“灵岩”即灵岩寺,“伏龙”即伏龙观,“栖凤”即观凤楼,“二王宫阙”即二王庙。站在这里,整个都江堰的山川风貌一览无遗。寥寥数笔,诗人便将松茂古道头程的大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是诗人的故乡,想到将要远赴松州,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油然而升,发出了“竞夷犹,故乡风景谁消受”的感慨。诗人构建的这一意象地理充满了西征途中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岷江峡谷是我国著名的干旱峡谷地带,由杂谷脑河谷和岷江河谷及一些小的河谷组成,分布于理县、汶川、茂县境内。行走其中,岷江大峡谷的雄伟、壮丽令诗人身心震撼、耳目一新。岷江峡谷独特的自然景观,唤起了他的地理想象与意象重构的创作欲望,遂吟道:“又五里龙洞前面,洞头流水响潺潺,千寻石壁撑霄汉,外衬着藤萝点染。摩崖大字:‘关塞极天’,恐黄荃、米癫,笔法无此奇健!”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发出了由衷赞美:“周道如砥直如弦,平镶石板。恰趁着鱼鳞天晚,雁齿桥边,诸峰林壑,尤关在西南。”在诗人笔下,岷江是如此的壮阔,江水是如此的喧腾。走过娘子岭,诗人感受到山川的险峻,对此作了意象地理的重构,发掘出松茂古道深厚的人文底蕴:“天生一岭界华夷,上十五里,下十五里,佳名自古称‘娘子’。把新旧《唐书》重记起,天宝、开元,者典故无从考据。”娘子岭为华夷分界线,越过此地便进入羌藏地区,盛唐以前川西地区进入长安的主要蜀道就是松茂古道,而广元的剑门蜀道,则是中唐以后吐蕃崛起、占领松州后才成为北通中原的主要道路。因此笔者推考,生长于蜀州的杨贵妃被招选为寿王李瑁的妃子时,就是走松茂古道入长安的,而蜀州又紧连阿坝,后杨氏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娘娘,此岭亦称娘子岭,至今松茂古道沿途还有大量杨妃的传说。松茂古道的地理演变,岷江峡谷的人文景观,都让诗人回味无穷。“憩毕肩舆又上肩,松潘西望路漫漫。”映秀至桃关:“河在中间,山在两边。九曲羊肠,偏生挂在山腰畔。抬头一线天,低头一匹练。滩声响似百万呜蝉,缠绵不断,搅得人心摇目眩。最可厌,一山绕断一山连。面貌无改换,总是那司空见惯。问蚕丛、鱼凫,开国几经年,者沧桑为何不变?行程要耐烦,水榭风亭,或有个地儿消遣。”诗人巧妙化用李白《蜀道难》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一意象地理,不仅写出了作者西游途中的艰辛,也描绘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抬头一线天”显示出山之雄伟;“低头一匹练,滩声似百万鸣蝉”,又道出了河流之壮观。但遗憾的是交通阻塞,从蚕丛、鱼凫开国至今无大的改变,诗人不禁发出“者沧桑为何不变”之叹,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千里岷江在峡谷中奔突,上下落差达两千多米,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激活了诗人的地理想象,过飞沙关时诗人写道:“路曲又逢弯,弯外鸣滩,银涛雪浪飞珠溅,飞到山颠,点点湿征衫。风猛烈,水喧阗,风声水声搅成一片。纵有那健儿百万齐嘶喊,强弩三千,也射不得潮头转。澎湃吼终年,恐项羽章邯,亦无此鏖战。”。
岷江河谷属于干旱河谷地貌,气候干燥、风沙大,对此诗人也深有体会:“日当午,风正酣。若遇大王雄,纵乌获、孟贲也称不敢。扬尘扑面,吹平李贺山,杜陵茅屋怎经卷?”这一意象地理,诗人使用稽古修辞和设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借用古代人物及其作品,侧面描写出岷江大峡谷的风势之急与风沙之猛烈。在汶川沙窝子,风吹动流沙,形成片片龙鳞沙纹,又激发了诗人对干旱气候的地理想象:“岭上风光分外明,路边沙石白如银,像一所玉屏,寻不出刀痕斧痕。纵刀截斧断,无此齐整。风起绉沙纹,又像片片龙鳞影。”
峡谷之外,则是阿坝州随处可见的秀丽风光,从板桥到七盘沟,诗人作了地理想象:“板桥早发七盘沟,残月尚如钩。晓风吹起毵毵柳,门外碧溪流,山明水秀,好风景在场头!萧萧竹林天容瘦,水碓鸣榔,闲点缀,花开篱窦,却少个临风招展飘旗酒。山势渐夷遒,上坡路不平不陡,螺旋蚁折。山似巴江学字流,整整的七盘消受。攀跻到岭头,望威州绝胜齐州,云烟点九。”既有残月如钩,风吹毵毵柳,萧萧竹林天容瘦的阿坝州特有的晨景描写,因为天尚早,无处买酒,又有“却少个临风招展飘旗酒”的遗憾。“望威州绝胜齐州,云烟点九”,临近威州,诗中所用地理意象,已被诗人幻化成了一幅边塞风景图:“晚塞暮云横,凉月又东升。姜维城下起笳声,隐约闻击贲,促征人。山野况复又秋深,金风飒飒肩舆冷,何处远人村。烟火迷离,茅屋柴门,疏篱透出寒灯影。忍听秋坟,不必雨纷纷,已是行人欲断魂。猛抬头,威州已近。”从意象地理而言,威州也配得起边城这个称号,三国姜维在此筑城防夷,守卫蜀汉政权,故又称维州。 岷江河谷地域雄奇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一无二的《松游小唱》。除了地势险峻的“十八关”与地势相对舒缓的“三恼”、“九坪”、“石锣”、“石鼓”外,沿途秀丽的农家生活景致,又给人以宁静秀美的川西田园感受,形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田园画面。如诗人对灌县白沙乡的田园诗般的意象地理重构:“行行至白沙,路转西斜。平畴人望野桑麻,流水小桥,是一幅苏州图画。舟人自舟,筏人自筏,生崖在水崖。回首灌城,茫茫雉堞残阳小爱。长桥竹索横空跨,过桥来,柳荫闲话。”
四、《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人文地理景观
《松游小唱》不仅受岷江河谷自然景观的影响,还深受松茂古道人文景观的影响。在这里,岷江河谷不仅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特殊的地形地貌显示其独有的地域文化魅力,而且松茂古道也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都江堰以及藏羌民族历史文化显示其地域文化魅力。
(一)灌县的古堰
古堰位于灌县城西,处于松茂古道的首站,为秦蜀郡守李冰所建,具有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在《松游小唱》中,董湘琴将与古堰相关的人文景观展现在“镇夷关”的意象地理中,诗人对灵岩寺、圣塔、伏龙观、二王庙等进行描写,勾起人们对古堰的地理想象。而在“白沙”一节诗中,诗人则通过回望“长桥竹索横空跨”来想象飞沙堰、鱼嘴等古堰工程。索桥位于古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是堰首最具特征的景观,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古名“珠浦桥”,宋淳化元年(1990年)改“评事桥”,清嘉庆建新桥更名“安澜桥”。诗人所见的索桥,木排石墩承托,粗竹缆横挂江面,桥面铺木板,两旁以竹索为栏,长约500米。索桥在川西地区起源较早,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亦载:“涪江有笮桥”,由此证明至少索桥的出现,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桥又称竹桥、绳桥、竹藤桥等。诗中所记的古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史的开始。在董湘琴生活的清代,四川总督丁宝桢已总结出了治水“三字经”,并题刻于诗人行经的二王庙壁上:“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此处的“三字经”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治水的行为准则。曾经有人批评“遵旧制、勿擅变”,称其是保守思想的反映。实践证明“三字经”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前人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值得后人珍视和继承。董湘琴对古堰的地理想象和意象建构,其诗学意义,不仅仅是诗人触景生情的感慨,还有着深刻的现代启示:后人要铭记历史,铭记古堰,并把古堰的真正作用一直发挥下去。
(二)汶川天官坟与筹边楼
汶川历史悠久,也留存着大量人文景观。如诗人对汶川境内天官坟遗迹、筹边楼的地理重构,则是历史与地理的交合:“山势渐微平,滩声远不闻。山鸟山花多雅静,且稍停,来访天官旧日坟。何朝何氏起家声?惜无个传记碑铭,翁仲已斜倾,石人石马荒榛困。今昔总怆神。怪不得荆棘铜驼周伯仁,都感慨到河山风景。五龙飞剑何须论,野语齐东姑妄听。”“天官旧日坟”即旧时留下的天官坟。天官,殷商官名,唐代称吏部,这里可能埋有高官,现在仅有岩洞穴,又称“悬棺穴”。“荆棘铜驼”即晋代具有远见卓识的索靖知道天下将乱,于是指着洛阳宫门铜驼日:“会见汝在荆棘中”。周伯仁经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与过江诸人聚会时叹息“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听后皆相视落泪。诗人睹物神伤,借用历史、传说与现实相比较,预感到近代中国将要发生的变化。这一思想意识,在晚清将变的现实面前,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思变的心声。
筹边楼指的是唐代李德裕防吐蕃侵扰而筹边的历史事件,在威州诗人写道:“威州自古叫维州,城号无忧。三面环山一面水,李文饶旧把边筹。冤哉悉恒谋!牛、李自此生仇构,怀古不胜愁。”李文饶即李德裕,曾为剑南节度使,在成都、薛城等地建筹边楼,经营川西防务。李德裕筹边,感化悉恒,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率吐蕃将领悉恒来降,而牛僧儒拒而不受,悉恒冤死,以致边患不断,牛、李二人也因此而结怨。唐代女诗人薛涛在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曾贬到离吐蕃最近的松州,“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其晚年所作《筹边楼》一诗:“平临云鸟八窗秋,状压西州十四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描写了当时蜀地边区战事之频繁。李德裕于830年任剑南节度使,次年建筹边楼于成都府治之西,楼上四壁均绘边区地图,经常和将领们在这里讨论边区战事。薛涛写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她关心边区战事,提醒诸将切莫轻易开战,而应高瞻远瞩、谨慎处理边事,保境安民的心情。在这里,诗人董湘琴并不是简单地描写威州的自然地理风景,而是借用古事——李德裕筹边,重构其地理意象的意义,思考关乎民族未来的深层次问题,即政治家应该怎样处理民族问题,民族之间如何相处等。诗中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人们通过《松游小唱》,便可以了解历史、文化、民族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启示人们真正体认民族平等、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这是诗歌丰富主旨中的一旨,也是《松游小唱》最为称道的意义所在。
(三)“神禹乡邦”的茂县
被诗人称之为“神禹乡邦”的茂县,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茂州局势大开张,西来第一堂煌。曾记得,自灌而往,经汶上,三百里,山高水长,无此宽广。果然是神禹乡邦,纵王业消沉,犹可见兴朝气象。雉堞峨峨,大似锦城模样。六街三市,射圃球场,熙来攘往。登楼眺望,频指点遥岑列嶂,郭外隐斜阳。听班马萧嘶,风声助起精神旺。何处韵悠扬?一曲铜冁,蛮娘归去山腰唱。”神禹乡邦的内涵,已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关于茂县风物,《松游小唱》中还有描述:“七星关,关名伴月。白水寨,水白如银。石鼓石生成,却少个张生歌文,昌黎题咏。犁渊沱水静无声,杨木坪,杨柳依依恋故人。周仓故里孰传闻。”再如诗中所写:“沙湾沟口过桥来,十里擦耳岩。石洞谽砑真奇怪。试问那凿石通幽人何在?那一年,逢癸亥,李道人经此岩,到处募资财,率领石工,整整三载,才把这峭壁危岩凿开。到如今,且看他化险为夷,千秋遗爱。问谁人能步后尘来?羽化亦快哉。”这里所展示的地理已不是单纯的想象地理,诗人对李道人的善举大为赞赏,鼓励人们要效仿李道人多行善举,这也从侧面表现出诗人所崇尚的价值观。 (四)“川西门户”的松潘
松潘,古名松州,唐时设置,治所即今松潘。明曾设松州、潘州二卫,旋合并为松潘卫。清为松潘厅,后改州,民国设松潘县。大唐松州,为历史上著名的边陲重镇,有“川西门户”之称。松潘有不少与藏文化有关的人文景观,诸如莲花岩、黄龙古洞、肖布寺等。
莲花岩在松潘县南一百二十里处,因为岩形似莲花而得名。诗人在《松游小唱》中展开地理想象:“莲花岩畔问莲花,花从何处放?行人指点丹岩上。想五六月间,大红大亮。观音渡慈航,莲台人争仰,为善必昌。庙貌巍严,香火旺,拾阶登临,万点山尖都入望。眼底来洪涛巨浪,直向岩边撞。”诗中莲花岩、莲花、观音等一系列意象,道出了佛教“为善必昌”的文化意义。
黄龙洞在今松潘黄龙。“走归化,路太长。幸遇着‘王道荡荡’,不是那鸟道羊肠。此处山溪,源远流长。每逢三月桃花浪,流出些给鲤鲦鳍。头上一点红光亮,这群鱼历有考详。均为龙子龙孙,西海龙王。土人爱惜,不敢罟网,洋洋圉圉出大江。指点此时丙穴旁,黄龙古洞同行藏,此水不寻常。高架舆梁,济人来往。从此安澜镇伯阳,不敢徒涨,永叫人平安无恙。”此处记载的藏区掌故传说,在地理学的想象中,为岷江河谷地域增添了神秘色彩。
肖布寺位于安顺(今松潘安宏乡)西北。诗人作了意象地理的赞叹:“安顺小桥西,一带好幽溪。……尧天舜日,老人击壤在康衢。番语重重,喇嘛传经好风气,说甚功名,说甚富贵,修到活佛智慧,下地能言传真经。生长草地,此事稀奇,此处开旗,古树深藏肖布寺,朱楼碧槛列高低。”既有尧舜时代“老人击壤在康衢”的古朴民风,又遇上了藏传佛教的喇嘛开旗仪式。
(五)岷江河谷藏羌少数民族及其民风民俗
岷江河谷的藏羌少数民族文化也为诗人的想象与意象地理学的游走注入了新鲜元素。岷江河谷居住的藏、羌、回、汉等民族的历史以及历史遗存、民族风俗、社会习俗等,成为《松游小唱》“历史中的松茂古道的地理文化内涵及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岷江河谷为“禹乡”,“禹生西羌”,据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载:“茂州汶川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元和郡县图志》:“广柔故县,在县西七十二里。汉县也,属蜀郡。禹本汶山广柔人,有石纽邑,禹所生处,今其地名刳儿畔。”《舆地纪胜》引《元和志》:“广柔故城在汶川县西七十二里。禹本汶山广柔人。有石纽邑,禹所生处,今地名刳儿坪。”羌人董湘琴是熟知这段历史的,在过飞沙关时,诗人作了意象地理的构建:“飞沙岭连飞沙关,岩刊石纽山,相传夏后诞此间。《蜀王本纪》:禹生广柔,隋改汶川县。凭指点,刳儿坪,地望可参。今古茫茫,考据任人言。我来访古费盘桓,总算是尽力沟洫称圣贤。有功在民千秋荐。”诗人将这一历史传说巧妙地融入作品构建的意象地理中,既赞扬了大禹疏通九河的功绩,又凸显了禹羌文化的博大精深。
岷江河谷独特的民风民俗也鲜明地展示了这里的地域文化特色。独具一格的民族服饰、民族风情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
岷江地势险峻,“日惹”即溜索(剖竹为索,架于江河之上的原始索桥,今尚存。索桥与溜索的区别是:桥为多根竹索并排,上铺板面,可供人行走;溜索只有一根,靠木盒或竹筒过渡,每次只通一人。也有因地势,于两岸互置高低二根索者,则来回各行一索,互不干扰)成了岷江两岸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成为藏羌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场口闲游玩,见人行溜索飞如箭,动魄惊心似猱猿。小流连,也要算书生涉险初开眼。红日坠西山,行十里,抵桃关。”
羌族服饰也很独特。“羌族妇女亦喜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用瓦状的青布叠顶在头上,用两根发辫盘绕作鬓;一般冬季包四方头巾,上绣各色图案,春秋季包绣花头帕。喜穿有花边的衣衫,衣领及袖口上镶排梅花形银饰,系有花边的绣花飘带。喜戴银牌、领花、耳环、圈子和戒指等饰物,富有人家还在戒指上镶嵌玛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带椭圆形的‘色吴’,上用银丝编织的珊瑚珠,用来祈求佑福增寿。”“男人喜着青色或白色头帕,穿自制的麻布长衫,外套一件无袖子的羊皮褂子,这种褂子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脚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鞋尖微翘,还穿皮鞋、布鞋脚上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保温和护腿的作用。”在太平山萝卜寨诗人所见羌妇的装束打扮是:“太平山口忽然开,平畴非狭隘。左是杨柳沟,右是萝葡寨。夷人妇女装束怪,两个大锡圈,当作耳环带,青布缠头,红毪腰带,白衣黑裙大花鞋。恰同那夜叉一派,可为万国人种图上载。”诗人的描写让人大开眼界。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流行于羌区的布兹拉(羊皮鼓舞),便是一种带有古老历史沉淀的宗教祭祀舞蹈。布兹拉是羌族最出名的音乐。羌族民歌包括劳动歌、纳吉纳娜(山歌)、时政歌、风俗歌、耍山调、情歌(柔西)、酒歌和婚礼歌等。情歌有羌、汉两种语言的演唱形式。董湘琴初到茂州,便被羌族女子优美婉转的山歌所吸引:“金风引我城头望,郭外隐斜阳。听班马萧嘶,何处韵悠扬。一曲铜鞮,蛮娘归去山腰唱。”
藏羌民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诗人过街楼时,曾受到当地名流尚家昆仲的热情接待:“十里过街头,驻马场头,整冠束袖,特地访名流。尚家昆仲吾与俦,白眉犹说后来秀。故勿论,九世明经,吾乡罕有。只这腹笥便便,果真是文坛耆宿。一笑登语不休,清荼一瓯,强如坐对闲人酒。非我爱勾留,是西来好友,是生平畏友。欲别又绸缪,殷勤话旧,大丈夫各有千秋。赠言强当临歧柳,抵多少河携手,送我在雁门口。”除此之外,诗人在藏族聚居的松潘也受到极为热情的款待:“主人翁已出门迎接,何妨下马度今夕。杀鸡为黍,金瓯鼎食。诗向会人吟,怡怡切切,良宵风景真难得。忽听鸡鸣催起舞,我要效前朝祖逖。待明朝过箭岩,又一番幸行息。”这段内容不仅写出了藏民族的热情好客,还表达了诗人他乡遇知己的喜悦之情。
(六)岷江河谷的农耕文化
岷江河谷的农耕文化也颇具特色,对此《松游小唱》中有多处描写。诗人对这里的农耕、田猎、游牧现象等作了意象地理的构建,途经渭门关时诗人惊喜地写道:“地势尚平宽,农夫农妇,让耕让畔。见几个桑者闲闲,说的是为农为圃当勤俭。我闻此语真如愿,虽是乡人闲谈,抵得上一篇治家格言。”此处意象地理,展示了羌藏民族田耕的生活方式。在平夷堡诗人写到土人狩猎:“平夷堡,太疏落,烟火数家,若断若续。桥畔一溪用岩壑,峰顶积雪,寒光映林麓。问土人有何生活?出入深山无穷谷,置弩埋药,要待獐麂兔鹿。山珍可口,衣丰食足。行数里,一大陆,扬鞭策马真快活。耕者自耕,牧者自牧。一童子骑牛唱歌,远闻山谷。虽唱无腔无曲,也算是田家乐趣。”诗人还写了农耕文化的“赶场”:“行至白定关,地平且宽。街道接连,农工商贾把场赶。酒舍茶轩,纷纷人语自盘桓。或云掉换,或买油盐。夕阳在山人影乱,却少个楼台亭院。对面好林峦,江水一湾,波平浪静好行船。林内起炊烟,樵夫牧竖打茶尖。得此好安闲,长结个山水缘,一曲高歌松下眠。”
五、结语
《松游小唱》对于5·12震后岷江地域文化的重建与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松茂古道的地理文化内涵及演变的思考,对岷江河谷文化所展开的地理学想象与意象地理的构建,对岷江地域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文学描述,是这一区域历史文化遗迹在重建中保持“原味”的依据;《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关系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自然景观上,还融入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岷江藏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松游小唱》是诗人个人思想情感与岷江地域文化的碰合,可以说,没有松茂古道上的河谷文化就没有《松游小唱》。
关键词:羌族文学;董湘琴;《松游小唱》;想象与意象地理
中图分类号: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4)04-0080-07
人的精神意识的形成往往包含着个人生存环境的地理文化元素的影响,对文学家而言,地理文化元素映射到作家的精神意识层面,将影响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这种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的辩证关系,在《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关系中得到了深刻反映。犹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样,岷江河谷优美的自然景观、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构成了诗人对地理的丰富想象与意象建构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松游小唱》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董湘琴充满地理想象与意象的《松游小唱》则带领我们穿越时空,透过历史厚重的帷幕,领略岷江河谷地域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变迁。近年来,《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关系成了一些学者关注的话题,如张宗福的《(松游小唱)与岷江历史文化的对话》。但目前这首堪称“文字的清明上河图”、“七百里松茂古道风情画卷”的万言长诗随时间的流逝并不为人所熟知,它只流传于今都江堰、茂汶地区。因5·12汶川大地震,蕴涵丰富的岷江河谷地域文化受到极大的破坏,拯救岷江河谷地域文化迫在眉睫,《松游小唱》才再次被人们想起,获得了重光的机会。而研究想象与意象地理中的《松游小唱》与历史中的松茂古道的地理文化内涵及演变的关系,显然也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诗人与《松游小唱》
羌族诗人董湘琴(1843—1900)是清末灌县和阿坝地区著名的文士,名朝轩,又字湘芹,号玉书,原灌县(都江堰市)虹口人,后迁城关白果卷,自建腕腴精舍。董湘琴一生佼佼不群,年少豪侠任性,尝以戎马书生自命,风流俊雅,为时辈所仰。他晚年所作《偶作感怀》云:“湖海未输豪士气,烟花深悔少年场。”他生活于清末同光年问,正值外侮侵略、慈禧误国、民主兴起之际,因而“世乱每怀陶侃志,时艰独抱仲淹忧”(《感秋》),他对科考极为不满,视“太宗皇帝创奇谋,赚得英雄尽白头”(《乡试强期》)为大骗局。他科考屡试不中,直到光绪乙酉年(1885年)、42岁时才取得直隶理番厅“岁贡”资格。他一生创作了不少作品,诸如《腕腴精舍词赋》、《百花潭诗集》等,然而流传下来的并不多,现存的仅有《松游小唱》以及很少的诗赋联文。
《松游小唱》是光绪辛巳年(1881年),松潘发生藏民动乱,松潘厅总兵夏毓秀督师平乱,董湘琴受邀作松潘厅幕僚时所作。据《清史稿》载:光绪七年(1881年),“松潘番蠢动,命(夏毓秀)署总兵治之”,九月,诗人受邀赴松潘入幕,携家眷沿松茂古道缓行,十五天的行程,“就所阅历,发为诗歌”,“信口狂吟,随游随唱”,写成长达万字、盛传一时的长篇纪游诗《松游小唱》。在这篇纪游诗中,诗人既诠释着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也诠释着岷江河谷丰富的文化意义。这里居住着藏、羌、回、汉等民族,这里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丰富的历史传说。沿着岷江河谷行走,雄奇壮美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时时触发着诗人的灵感,而诗人也将对岷江河谷的感受和理解完全融入到其作品中,赋予了《松游小唱》深刻的岷江河谷地域文化意义。
二、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中发生、发展、受特定空间自然环境影响制约的一种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岷江河谷的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川西地区繁复多样的地理地貌、气候条件决定着人们的求生方式,被生产方式所决定而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现象。
但在阿坝,一地与另一地在文化形态上的细微差别,又使得其文化差异性很大,如《松游小唱》中写到的石榴沟:“石榴沟畔石榴红,错节盘根撑碧空,恰似安期瓜枣味相同。人家住两头,石桥立当中,行人色匆匆。路转桥东,番语大不同。梢长大汉,运斤成风。坡坎屡相逢,何不凿个路儿可通。”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各个山沟因封闭而相对独立,致使各地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了“沟沟不相同”的风格。一地有一地的特点,如阿坝州流行的土语“一截骂一截”,“沟里沟外”的有意识的区别,都反映了这种地理决定文化的细微差别。据台湾学者王明珂先生对生活在岷江河谷的羌族进行调查时发现,生活在松茂古道的先民,即使同属一个民族,也存在“一截骂一截”的现象,如对于一群自称“尔玛”的人,被上游村寨视为“汉人”,认为其性格中有汉人的奸诈狡猾,被下游村寨视为“蛮子”,认为他们偷抢、不干净。
地域文化是与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风民俗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特色文化。而属于巴蜀文化分支的岷江河谷地域文化,它的形成受岷江河谷特有的自然环境所制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相对于其他地域文化来说,岷江河谷在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与川西平原的断裂带,往上走则是青藏高原,往下走则是川西平原。这里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崇山峻岭,不易受外界的影响,为岷江地域文化的自我发生、繁衍、运行和壮大提供了适当空间;境内岷江、杂谷脑河流过,坝子、浅丘、高山、岭谷等构成了多样的地形地貌,再加上亚热带气候所带来的变化明显的四季,不仅自然景观缤纷多姿,且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很好保护。对这一重要地域,郭沫若早在《先乱后治的精神》一文中就有相关表述:“汉民族……应该是起源于四川西部和西康一带。这种同一语的各个民族,在原始时代必定是聚居在同一地点的,在时代的进行中,先后沿着各条水道向四方发展。……汉族是应该由几个时代向东迁移的。……西藏及南方民族因分徙过早而相会无期,故形成独立的发展。汉民族则因分徙较迟而相会甚速,故终至融成一片。”可见,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直接培育出了属于羌人的岷江特色地域文化,而松茂古道则承载了这一文化样态。晚清一位羌族诗人通过想象与意象地理的描述,将这一地域文化文学性地展示了出来。 三、《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自然地理景观
岷江河谷的山水有其独特之处。由于板块的相互碰撞运动,导致岷江河谷地区有相当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别是川中盆地与西部高原接壤处的龙门山脉,给人的感觉是拔地而起,而岷江则从复杂的山谷中蜿蜒而下,其自然景观别具一格。与此同时,沿岷江而上的松茂古道,起于灌县西关,止于松潘县,全长800多里,是成都平原联系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纽带。“三垴九坪十八关,石锣石鼓上松潘”概括的就是松茂古道上独具特色的地名,而这些地名又隐含着阿坝州复杂的地形、地貌。三垴包括西关垴、东界垴和寿星垴;九坪包括紫坪、豆耳坪、兴文坪、银杏坪、大邑坪、杨木坪、富杨坪、黄草坪和镇坪。十八关又分上九关和下九关,下九关包括镇夷(玉垒)关、茶(查)关、沙坪关、澈底关、桃关、飞沙关、新堡(威洲)关、雁门关和七星关;上九关包括渭门关、石大关、大定关、西宁关、安顺关、新塘关、归化关、白定关和镇江关。石锣、石鼓:在雁门关至七星关之间的对河,即罗圈湾。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没有哪条路有如此多关卡,这也充分说明了松茂古道的军事防御作用。而董湘琴此行是受松潘厅总兵之邀入幕从军,协助夏毓秀平定边患,因此,从诗作于晚清的时间上来判断,《松游小唱》亦堪称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后的边塞长诗了。边塞诗的传统题材亦集中于边塞风光与风俗的描绘,《松游小唱》对岷江河谷雄奇风光和民间风俗的考察和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特征。
岷江河谷奇特的地形地貌,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深深地吸引着诗人,激发了他强烈的地理想象欲望。面对如此美景,诗人的文思犹如岷江水一般滔滔不绝,诗情一发而不可收,随走随吟,出口成章。岷江山水的壮丽在《松游小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镇夷关(今称玉垒关)是出灌县西关后,松茂茶马古道上的第一个关隘,诗人被关口壮丽的景色所打动,对眼前的镇夷关作了意象地理的重构:“镇夷关高踞虎头,第一程山河雄构,大江滚滚望东流。恶浪声,从此吼。灵岩在前,圣塔在后,伏龙在左,栖凤在右,二王宫阙望中浮。好林峦,蔚然深秀,看不尽山外青山楼外楼。竞夷犹,故乡风景谁消受。”“虎头”即虎头岩,“高踞虎头”可以看出镇夷关地势之险要。“灵岩”即灵岩寺,“伏龙”即伏龙观,“栖凤”即观凤楼,“二王宫阙”即二王庙。站在这里,整个都江堰的山川风貌一览无遗。寥寥数笔,诗人便将松茂古道头程的大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是诗人的故乡,想到将要远赴松州,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油然而升,发出了“竞夷犹,故乡风景谁消受”的感慨。诗人构建的这一意象地理充满了西征途中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岷江峡谷是我国著名的干旱峡谷地带,由杂谷脑河谷和岷江河谷及一些小的河谷组成,分布于理县、汶川、茂县境内。行走其中,岷江大峡谷的雄伟、壮丽令诗人身心震撼、耳目一新。岷江峡谷独特的自然景观,唤起了他的地理想象与意象重构的创作欲望,遂吟道:“又五里龙洞前面,洞头流水响潺潺,千寻石壁撑霄汉,外衬着藤萝点染。摩崖大字:‘关塞极天’,恐黄荃、米癫,笔法无此奇健!”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发出了由衷赞美:“周道如砥直如弦,平镶石板。恰趁着鱼鳞天晚,雁齿桥边,诸峰林壑,尤关在西南。”在诗人笔下,岷江是如此的壮阔,江水是如此的喧腾。走过娘子岭,诗人感受到山川的险峻,对此作了意象地理的重构,发掘出松茂古道深厚的人文底蕴:“天生一岭界华夷,上十五里,下十五里,佳名自古称‘娘子’。把新旧《唐书》重记起,天宝、开元,者典故无从考据。”娘子岭为华夷分界线,越过此地便进入羌藏地区,盛唐以前川西地区进入长安的主要蜀道就是松茂古道,而广元的剑门蜀道,则是中唐以后吐蕃崛起、占领松州后才成为北通中原的主要道路。因此笔者推考,生长于蜀州的杨贵妃被招选为寿王李瑁的妃子时,就是走松茂古道入长安的,而蜀州又紧连阿坝,后杨氏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娘娘,此岭亦称娘子岭,至今松茂古道沿途还有大量杨妃的传说。松茂古道的地理演变,岷江峡谷的人文景观,都让诗人回味无穷。“憩毕肩舆又上肩,松潘西望路漫漫。”映秀至桃关:“河在中间,山在两边。九曲羊肠,偏生挂在山腰畔。抬头一线天,低头一匹练。滩声响似百万呜蝉,缠绵不断,搅得人心摇目眩。最可厌,一山绕断一山连。面貌无改换,总是那司空见惯。问蚕丛、鱼凫,开国几经年,者沧桑为何不变?行程要耐烦,水榭风亭,或有个地儿消遣。”诗人巧妙化用李白《蜀道难》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一意象地理,不仅写出了作者西游途中的艰辛,也描绘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抬头一线天”显示出山之雄伟;“低头一匹练,滩声似百万鸣蝉”,又道出了河流之壮观。但遗憾的是交通阻塞,从蚕丛、鱼凫开国至今无大的改变,诗人不禁发出“者沧桑为何不变”之叹,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千里岷江在峡谷中奔突,上下落差达两千多米,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激活了诗人的地理想象,过飞沙关时诗人写道:“路曲又逢弯,弯外鸣滩,银涛雪浪飞珠溅,飞到山颠,点点湿征衫。风猛烈,水喧阗,风声水声搅成一片。纵有那健儿百万齐嘶喊,强弩三千,也射不得潮头转。澎湃吼终年,恐项羽章邯,亦无此鏖战。”。
岷江河谷属于干旱河谷地貌,气候干燥、风沙大,对此诗人也深有体会:“日当午,风正酣。若遇大王雄,纵乌获、孟贲也称不敢。扬尘扑面,吹平李贺山,杜陵茅屋怎经卷?”这一意象地理,诗人使用稽古修辞和设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借用古代人物及其作品,侧面描写出岷江大峡谷的风势之急与风沙之猛烈。在汶川沙窝子,风吹动流沙,形成片片龙鳞沙纹,又激发了诗人对干旱气候的地理想象:“岭上风光分外明,路边沙石白如银,像一所玉屏,寻不出刀痕斧痕。纵刀截斧断,无此齐整。风起绉沙纹,又像片片龙鳞影。”
峡谷之外,则是阿坝州随处可见的秀丽风光,从板桥到七盘沟,诗人作了地理想象:“板桥早发七盘沟,残月尚如钩。晓风吹起毵毵柳,门外碧溪流,山明水秀,好风景在场头!萧萧竹林天容瘦,水碓鸣榔,闲点缀,花开篱窦,却少个临风招展飘旗酒。山势渐夷遒,上坡路不平不陡,螺旋蚁折。山似巴江学字流,整整的七盘消受。攀跻到岭头,望威州绝胜齐州,云烟点九。”既有残月如钩,风吹毵毵柳,萧萧竹林天容瘦的阿坝州特有的晨景描写,因为天尚早,无处买酒,又有“却少个临风招展飘旗酒”的遗憾。“望威州绝胜齐州,云烟点九”,临近威州,诗中所用地理意象,已被诗人幻化成了一幅边塞风景图:“晚塞暮云横,凉月又东升。姜维城下起笳声,隐约闻击贲,促征人。山野况复又秋深,金风飒飒肩舆冷,何处远人村。烟火迷离,茅屋柴门,疏篱透出寒灯影。忍听秋坟,不必雨纷纷,已是行人欲断魂。猛抬头,威州已近。”从意象地理而言,威州也配得起边城这个称号,三国姜维在此筑城防夷,守卫蜀汉政权,故又称维州。 岷江河谷地域雄奇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一无二的《松游小唱》。除了地势险峻的“十八关”与地势相对舒缓的“三恼”、“九坪”、“石锣”、“石鼓”外,沿途秀丽的农家生活景致,又给人以宁静秀美的川西田园感受,形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田园画面。如诗人对灌县白沙乡的田园诗般的意象地理重构:“行行至白沙,路转西斜。平畴人望野桑麻,流水小桥,是一幅苏州图画。舟人自舟,筏人自筏,生崖在水崖。回首灌城,茫茫雉堞残阳小爱。长桥竹索横空跨,过桥来,柳荫闲话。”
四、《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人文地理景观
《松游小唱》不仅受岷江河谷自然景观的影响,还深受松茂古道人文景观的影响。在这里,岷江河谷不仅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特殊的地形地貌显示其独有的地域文化魅力,而且松茂古道也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都江堰以及藏羌民族历史文化显示其地域文化魅力。
(一)灌县的古堰
古堰位于灌县城西,处于松茂古道的首站,为秦蜀郡守李冰所建,具有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在《松游小唱》中,董湘琴将与古堰相关的人文景观展现在“镇夷关”的意象地理中,诗人对灵岩寺、圣塔、伏龙观、二王庙等进行描写,勾起人们对古堰的地理想象。而在“白沙”一节诗中,诗人则通过回望“长桥竹索横空跨”来想象飞沙堰、鱼嘴等古堰工程。索桥位于古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是堰首最具特征的景观,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古名“珠浦桥”,宋淳化元年(1990年)改“评事桥”,清嘉庆建新桥更名“安澜桥”。诗人所见的索桥,木排石墩承托,粗竹缆横挂江面,桥面铺木板,两旁以竹索为栏,长约500米。索桥在川西地区起源较早,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亦载:“涪江有笮桥”,由此证明至少索桥的出现,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桥又称竹桥、绳桥、竹藤桥等。诗中所记的古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史的开始。在董湘琴生活的清代,四川总督丁宝桢已总结出了治水“三字经”,并题刻于诗人行经的二王庙壁上:“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此处的“三字经”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治水的行为准则。曾经有人批评“遵旧制、勿擅变”,称其是保守思想的反映。实践证明“三字经”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前人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值得后人珍视和继承。董湘琴对古堰的地理想象和意象建构,其诗学意义,不仅仅是诗人触景生情的感慨,还有着深刻的现代启示:后人要铭记历史,铭记古堰,并把古堰的真正作用一直发挥下去。
(二)汶川天官坟与筹边楼
汶川历史悠久,也留存着大量人文景观。如诗人对汶川境内天官坟遗迹、筹边楼的地理重构,则是历史与地理的交合:“山势渐微平,滩声远不闻。山鸟山花多雅静,且稍停,来访天官旧日坟。何朝何氏起家声?惜无个传记碑铭,翁仲已斜倾,石人石马荒榛困。今昔总怆神。怪不得荆棘铜驼周伯仁,都感慨到河山风景。五龙飞剑何须论,野语齐东姑妄听。”“天官旧日坟”即旧时留下的天官坟。天官,殷商官名,唐代称吏部,这里可能埋有高官,现在仅有岩洞穴,又称“悬棺穴”。“荆棘铜驼”即晋代具有远见卓识的索靖知道天下将乱,于是指着洛阳宫门铜驼日:“会见汝在荆棘中”。周伯仁经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与过江诸人聚会时叹息“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听后皆相视落泪。诗人睹物神伤,借用历史、传说与现实相比较,预感到近代中国将要发生的变化。这一思想意识,在晚清将变的现实面前,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思变的心声。
筹边楼指的是唐代李德裕防吐蕃侵扰而筹边的历史事件,在威州诗人写道:“威州自古叫维州,城号无忧。三面环山一面水,李文饶旧把边筹。冤哉悉恒谋!牛、李自此生仇构,怀古不胜愁。”李文饶即李德裕,曾为剑南节度使,在成都、薛城等地建筹边楼,经营川西防务。李德裕筹边,感化悉恒,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率吐蕃将领悉恒来降,而牛僧儒拒而不受,悉恒冤死,以致边患不断,牛、李二人也因此而结怨。唐代女诗人薛涛在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曾贬到离吐蕃最近的松州,“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其晚年所作《筹边楼》一诗:“平临云鸟八窗秋,状压西州十四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描写了当时蜀地边区战事之频繁。李德裕于830年任剑南节度使,次年建筹边楼于成都府治之西,楼上四壁均绘边区地图,经常和将领们在这里讨论边区战事。薛涛写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她关心边区战事,提醒诸将切莫轻易开战,而应高瞻远瞩、谨慎处理边事,保境安民的心情。在这里,诗人董湘琴并不是简单地描写威州的自然地理风景,而是借用古事——李德裕筹边,重构其地理意象的意义,思考关乎民族未来的深层次问题,即政治家应该怎样处理民族问题,民族之间如何相处等。诗中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人们通过《松游小唱》,便可以了解历史、文化、民族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启示人们真正体认民族平等、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这是诗歌丰富主旨中的一旨,也是《松游小唱》最为称道的意义所在。
(三)“神禹乡邦”的茂县
被诗人称之为“神禹乡邦”的茂县,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茂州局势大开张,西来第一堂煌。曾记得,自灌而往,经汶上,三百里,山高水长,无此宽广。果然是神禹乡邦,纵王业消沉,犹可见兴朝气象。雉堞峨峨,大似锦城模样。六街三市,射圃球场,熙来攘往。登楼眺望,频指点遥岑列嶂,郭外隐斜阳。听班马萧嘶,风声助起精神旺。何处韵悠扬?一曲铜冁,蛮娘归去山腰唱。”神禹乡邦的内涵,已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关于茂县风物,《松游小唱》中还有描述:“七星关,关名伴月。白水寨,水白如银。石鼓石生成,却少个张生歌文,昌黎题咏。犁渊沱水静无声,杨木坪,杨柳依依恋故人。周仓故里孰传闻。”再如诗中所写:“沙湾沟口过桥来,十里擦耳岩。石洞谽砑真奇怪。试问那凿石通幽人何在?那一年,逢癸亥,李道人经此岩,到处募资财,率领石工,整整三载,才把这峭壁危岩凿开。到如今,且看他化险为夷,千秋遗爱。问谁人能步后尘来?羽化亦快哉。”这里所展示的地理已不是单纯的想象地理,诗人对李道人的善举大为赞赏,鼓励人们要效仿李道人多行善举,这也从侧面表现出诗人所崇尚的价值观。 (四)“川西门户”的松潘
松潘,古名松州,唐时设置,治所即今松潘。明曾设松州、潘州二卫,旋合并为松潘卫。清为松潘厅,后改州,民国设松潘县。大唐松州,为历史上著名的边陲重镇,有“川西门户”之称。松潘有不少与藏文化有关的人文景观,诸如莲花岩、黄龙古洞、肖布寺等。
莲花岩在松潘县南一百二十里处,因为岩形似莲花而得名。诗人在《松游小唱》中展开地理想象:“莲花岩畔问莲花,花从何处放?行人指点丹岩上。想五六月间,大红大亮。观音渡慈航,莲台人争仰,为善必昌。庙貌巍严,香火旺,拾阶登临,万点山尖都入望。眼底来洪涛巨浪,直向岩边撞。”诗中莲花岩、莲花、观音等一系列意象,道出了佛教“为善必昌”的文化意义。
黄龙洞在今松潘黄龙。“走归化,路太长。幸遇着‘王道荡荡’,不是那鸟道羊肠。此处山溪,源远流长。每逢三月桃花浪,流出些给鲤鲦鳍。头上一点红光亮,这群鱼历有考详。均为龙子龙孙,西海龙王。土人爱惜,不敢罟网,洋洋圉圉出大江。指点此时丙穴旁,黄龙古洞同行藏,此水不寻常。高架舆梁,济人来往。从此安澜镇伯阳,不敢徒涨,永叫人平安无恙。”此处记载的藏区掌故传说,在地理学的想象中,为岷江河谷地域增添了神秘色彩。
肖布寺位于安顺(今松潘安宏乡)西北。诗人作了意象地理的赞叹:“安顺小桥西,一带好幽溪。……尧天舜日,老人击壤在康衢。番语重重,喇嘛传经好风气,说甚功名,说甚富贵,修到活佛智慧,下地能言传真经。生长草地,此事稀奇,此处开旗,古树深藏肖布寺,朱楼碧槛列高低。”既有尧舜时代“老人击壤在康衢”的古朴民风,又遇上了藏传佛教的喇嘛开旗仪式。
(五)岷江河谷藏羌少数民族及其民风民俗
岷江河谷的藏羌少数民族文化也为诗人的想象与意象地理学的游走注入了新鲜元素。岷江河谷居住的藏、羌、回、汉等民族的历史以及历史遗存、民族风俗、社会习俗等,成为《松游小唱》“历史中的松茂古道的地理文化内涵及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岷江河谷为“禹乡”,“禹生西羌”,据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载:“茂州汶川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元和郡县图志》:“广柔故县,在县西七十二里。汉县也,属蜀郡。禹本汶山广柔人,有石纽邑,禹所生处,今其地名刳儿畔。”《舆地纪胜》引《元和志》:“广柔故城在汶川县西七十二里。禹本汶山广柔人。有石纽邑,禹所生处,今地名刳儿坪。”羌人董湘琴是熟知这段历史的,在过飞沙关时,诗人作了意象地理的构建:“飞沙岭连飞沙关,岩刊石纽山,相传夏后诞此间。《蜀王本纪》:禹生广柔,隋改汶川县。凭指点,刳儿坪,地望可参。今古茫茫,考据任人言。我来访古费盘桓,总算是尽力沟洫称圣贤。有功在民千秋荐。”诗人将这一历史传说巧妙地融入作品构建的意象地理中,既赞扬了大禹疏通九河的功绩,又凸显了禹羌文化的博大精深。
岷江河谷独特的民风民俗也鲜明地展示了这里的地域文化特色。独具一格的民族服饰、民族风情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
岷江地势险峻,“日惹”即溜索(剖竹为索,架于江河之上的原始索桥,今尚存。索桥与溜索的区别是:桥为多根竹索并排,上铺板面,可供人行走;溜索只有一根,靠木盒或竹筒过渡,每次只通一人。也有因地势,于两岸互置高低二根索者,则来回各行一索,互不干扰)成了岷江两岸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成为藏羌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场口闲游玩,见人行溜索飞如箭,动魄惊心似猱猿。小流连,也要算书生涉险初开眼。红日坠西山,行十里,抵桃关。”
羌族服饰也很独特。“羌族妇女亦喜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用瓦状的青布叠顶在头上,用两根发辫盘绕作鬓;一般冬季包四方头巾,上绣各色图案,春秋季包绣花头帕。喜穿有花边的衣衫,衣领及袖口上镶排梅花形银饰,系有花边的绣花飘带。喜戴银牌、领花、耳环、圈子和戒指等饰物,富有人家还在戒指上镶嵌玛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带椭圆形的‘色吴’,上用银丝编织的珊瑚珠,用来祈求佑福增寿。”“男人喜着青色或白色头帕,穿自制的麻布长衫,外套一件无袖子的羊皮褂子,这种褂子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脚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鞋尖微翘,还穿皮鞋、布鞋脚上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保温和护腿的作用。”在太平山萝卜寨诗人所见羌妇的装束打扮是:“太平山口忽然开,平畴非狭隘。左是杨柳沟,右是萝葡寨。夷人妇女装束怪,两个大锡圈,当作耳环带,青布缠头,红毪腰带,白衣黑裙大花鞋。恰同那夜叉一派,可为万国人种图上载。”诗人的描写让人大开眼界。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流行于羌区的布兹拉(羊皮鼓舞),便是一种带有古老历史沉淀的宗教祭祀舞蹈。布兹拉是羌族最出名的音乐。羌族民歌包括劳动歌、纳吉纳娜(山歌)、时政歌、风俗歌、耍山调、情歌(柔西)、酒歌和婚礼歌等。情歌有羌、汉两种语言的演唱形式。董湘琴初到茂州,便被羌族女子优美婉转的山歌所吸引:“金风引我城头望,郭外隐斜阳。听班马萧嘶,何处韵悠扬。一曲铜鞮,蛮娘归去山腰唱。”
藏羌民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诗人过街楼时,曾受到当地名流尚家昆仲的热情接待:“十里过街头,驻马场头,整冠束袖,特地访名流。尚家昆仲吾与俦,白眉犹说后来秀。故勿论,九世明经,吾乡罕有。只这腹笥便便,果真是文坛耆宿。一笑登语不休,清荼一瓯,强如坐对闲人酒。非我爱勾留,是西来好友,是生平畏友。欲别又绸缪,殷勤话旧,大丈夫各有千秋。赠言强当临歧柳,抵多少河携手,送我在雁门口。”除此之外,诗人在藏族聚居的松潘也受到极为热情的款待:“主人翁已出门迎接,何妨下马度今夕。杀鸡为黍,金瓯鼎食。诗向会人吟,怡怡切切,良宵风景真难得。忽听鸡鸣催起舞,我要效前朝祖逖。待明朝过箭岩,又一番幸行息。”这段内容不仅写出了藏民族的热情好客,还表达了诗人他乡遇知己的喜悦之情。
(六)岷江河谷的农耕文化
岷江河谷的农耕文化也颇具特色,对此《松游小唱》中有多处描写。诗人对这里的农耕、田猎、游牧现象等作了意象地理的构建,途经渭门关时诗人惊喜地写道:“地势尚平宽,农夫农妇,让耕让畔。见几个桑者闲闲,说的是为农为圃当勤俭。我闻此语真如愿,虽是乡人闲谈,抵得上一篇治家格言。”此处意象地理,展示了羌藏民族田耕的生活方式。在平夷堡诗人写到土人狩猎:“平夷堡,太疏落,烟火数家,若断若续。桥畔一溪用岩壑,峰顶积雪,寒光映林麓。问土人有何生活?出入深山无穷谷,置弩埋药,要待獐麂兔鹿。山珍可口,衣丰食足。行数里,一大陆,扬鞭策马真快活。耕者自耕,牧者自牧。一童子骑牛唱歌,远闻山谷。虽唱无腔无曲,也算是田家乐趣。”诗人还写了农耕文化的“赶场”:“行至白定关,地平且宽。街道接连,农工商贾把场赶。酒舍茶轩,纷纷人语自盘桓。或云掉换,或买油盐。夕阳在山人影乱,却少个楼台亭院。对面好林峦,江水一湾,波平浪静好行船。林内起炊烟,樵夫牧竖打茶尖。得此好安闲,长结个山水缘,一曲高歌松下眠。”
五、结语
《松游小唱》对于5·12震后岷江地域文化的重建与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松茂古道的地理文化内涵及演变的思考,对岷江河谷文化所展开的地理学想象与意象地理的构建,对岷江地域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文学描述,是这一区域历史文化遗迹在重建中保持“原味”的依据;《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关系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自然景观上,还融入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岷江藏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松游小唱》是诗人个人思想情感与岷江地域文化的碰合,可以说,没有松茂古道上的河谷文化就没有《松游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