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国家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决策,而文化精准扶贫是推进精准扶贫项目的重要一环。深化文化建设必须做到摸清需求,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能实现精准扶贫。通过了解地方公共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具体的精准文化扶贫的实施路径,通过建立供需反馈机制、多元主体参与的精品扶贫工程,更好、更快的实现地方文化脱贫。
关键词:精准文化扶贫 公共文化 精品扶贫
一、地方文化扶貧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深化精准扶贫的发展理念,力图打造纵贯上下左右的公共文化体系,在文化扶贫的工作中,发挥文化的力量助力精准扶贫。
1.“送文化”方式为主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来看,一方面,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不是由地方群众的真实需求来决定,而是由单一决策层的政府统一决定的。政府给地方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多是投资见效快的公共文化项目,而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服务却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组织再造”和文化“自组织”能力也比较弱,自主创造发展文化的能力不足,只能被动接受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这种送文化为主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但效果却差强人意,公共文化的产品和服务呈现供需不对称的情况。
2.今日脱贫、明日返贫、越扶越贫的现象。各级政府一直秉持着帮贫助困的精神,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也从未间断,但屡屡出现的今日脱贫、明日返贫,越扶越贫的现象不容忽视。除了经济落后的客观原因,最根本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匮乏,也就是文化贫困。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拨发的扶贫资金虽然能从表面实现帮扶的效果,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扶贫要从精神层面来下功夫,从文化着手来改造贫困地区的的文化贫困,在文化建设工作中拔掉穷根子,遏制越扶越贫的现象。
3.帮扶微弱的杯水车薪现状。我国在文化扶贫实践过程中,政府虽然秉持着帮扶帮弱的工作态度,但扶贫效果较为微弱。我国扶贫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有限的财政,而我国贫困人口的布局呈现出大而分散的特点,在帮扶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资金不足和帮扶能力有限的情况。加之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放缓,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给的困难。由此,在扶贫项目中因为受到经济发展和资金供给等现状的制约,我国的扶贫实力微弱,呈现杯水车薪的现状。
二、地方公共文化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以改善贫困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如下现实问题:
1.地方公共文化扶贫低质低效率。由于贫困的根源多种多样,扶贫就要精准,但在实际的帮扶工作中,帮扶措施通常表现为无差别的资金提供及生产资料的赠送等帮扶工作,扶贫中的低质量低效率问题普遍存在。其中较为典型的有: 扶贫资金的分割与利用缺乏科学的规划,呈现出政府年年出钱扶贫,但地方仍然年年贫这样的资金缺乏精准使用的问题;一些贫困地区舍不摘掉贫困帽子,通过弄虚作假,挤占和浪费国家扶贫资源造成项目缺乏精准安排的问题;以及在扶贫的过程中脱离不了人情社会和关系社会的枷锁,造成该扶的不扶以及扶富不扶穷的社会现象。扶贫项目不精准、资金使用不精准及项目安排不精准等现象造成了地方公共文化扶贫低质低效的现实问题。
2.监督反馈路径的匮乏。各级政府依托财政支持,积极的完善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努力帮扶济贫,在帮扶的过程中政府往往一家独大,缺乏听取民众声音,扶助的产品和服务不一定是农民真正需求的;扶贫中缺乏多元参与及共同商讨的民主管理机制,基层群众缺少路径去反馈和商讨自身的文化诉求。更有甚者,一些政府因缺少监督,胡作非为以及滥用职权,把精准扶贫的专项资金用在别处,损害群众的利益,深化了基层群众缺少表达夙愿以及监督政府行政的路径措施。
3.地方公共文化扶贫资金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是阻碍文化精准扶贫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现阶段的扶贫工作中呈现扶贫渠道单一、资金投入机制不稳定等问题。扶贫资金渠道的较为单一不仅给政府财政带来压力,也往往伴随着扶贫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投入机制的不稳定造成了资金缺乏稳定的投入份额,为扶贫增加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此外,文化资源缺少与其他行业对接的探索,没有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的对接,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缓解帮扶资金不足的压力。
三、文化精准扶贫构建的时代价值
扶贫先扶智,文化扶贫是改变贫困地区的文化匮乏,增强帮扶对象自身文化素养、自身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精准的文化扶贫则是让帮扶更加精确,实现扶贫事半功倍的有效方式。
1.加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精准文化扶贫项目的推动能够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由于城乡文化服务差距大及文化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态势,通过培养贫困地区居民对文化信息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际服务能力的匹配,加速贫困地区居民贫困领域之间的业务关联、贫困县域之间的文化扶贫关联等实质性的精准扶贫的项目,确保贫困地区的农民能够实现精准文化扶贫性能和效率的最大化,促使贫困地区的群众享受到均等化、无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2.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通过实施文化精准扶贫项目工作,能够确保政府为基层群众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尤其是在供应有限而群众的自我生产能力又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到家、到户的精准文化扶贫,来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样不仅能够依照不同群众的不层次需求,为群众提供不同的公共文化产品,并且,在为基层群众安排公共资源的同时听取群众的心声,让群众参与到文化产品供给的决策中来,有效的表达不同群体的需求,克服集体非理性的公共选择困境,从而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3.文化扶贫助力全面扶贫工作。上层建筑层面的文化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或个人的经济贫困。“扶贫先扶智应成为新时期扶贫特别是文化扶贫工作的重点”,通过对贫困地区的文化扶贫,让群众认识到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性,让人们群众用文化武装自己,从而发挥文化的引领功能,让知识发挥更大的教化功能。全面的扶贫工作,要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深化文化与教育及经济的精准合作,以文化扶贫带动全面扶贫,让贫困群众用知识实现真正的脫贫致富。
四、推进完善文化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
实现贫困地区的文化精准扶贫,缩小与新农村建设的差距,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硬性投入,更要在精准上下功夫,尽快实现贫困地区在文化上的脱贫致富。
1.拓展和落实“精品扶贫”工程。推进贫困地区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要在重点项目上出真招。紧抓重点项目以及做实项目精准规划不仅可以整合要素资源,又拓展和落实精准扶贫工程。
文化人才扶贫工程:通过培训文化骨干,特别是为基层的文化干部搭建技能培训班等平台,指导创建文化示范户;选派优秀的文化工作者到基层开展文化下乡服务,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精准扶贫重点在扶人,基层政府只有树立以人为本和重在扶人的理念,重视文化人才的力量,才能加强队伍建设完成脱贫任务。
公共文化扶贫工程:扶贫要坚持口袋和脑袋的协同共富。通过组织基础群众的文化自办活动,推进活跃的业余文体团队发展,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激发文化的力量,通过组织文艺惠民演出、农村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基础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多重模式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文化扶贫要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树立大扶贫的观念,整合不同资源,通过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协同推进精准扶贫,具体表现为:
“互联网+传统手工”模式。互联网+传统手工是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的新模式。政府挖掘地方特色手工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推广宣传,让扶贫从简单的资金扶持深化到利用地方特色文化的新型扶贫,让互联网搭载着传统手工业,实现文化“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文化扶贫更具创造力,让传统手工艺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对接精准扶贫这条优质路径。
社区+传统文化模式:社区+传统文化是以文化人打造文化管理新思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社区担负起了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在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方面,通过社区与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而把传统文化带入社区课堂,以文化人的管理新模式,结合传统文化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用传统文化沁润群众的精神生活。
文化扶贫与文化下乡相结合的模式:文化扶贫与文化下乡相结合是一种新旧创新的路径。一方面深化文化下乡活动。通过组织文艺社团到基层开展文艺汇演和艺术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基础群众送文化和送知识。另一方面,开展基层种文化活动。“文化下乡不仅要送,还要种,”通过选派文艺工作者到基层,培训基层群众打造属于自己的文艺队伍;鼓励农民群众拍电视剧及电影等形式,用新媒体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艺生活。
3.加大文化产业建设,实现文化富农。文化扶贫能够实现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带动基础经济发展的双效收益,而基层文化产业的建设既是贫困地区产业升级的着力点,也是带动贫困群众致富的有效路径。首先,脱贫致富要靠发展产业增加就业,要因地制宜利用自身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突出地方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规划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规模化集约化及带动力强的的产业园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来实现以文化产业为着力点的文化富民新路。其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规划财税及国土等相关部门职能,整合政府部门各方资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为地方文化产业建设提供政策保障。通过有效整合特色资源和政府的力量,为基层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添砖铺路,以产业带经济,以经济带动基层群众脱贫实现文化富农。
4.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反馈机制。扶贫要精准,要了解需求和突出精准,在建设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时要了解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在文化惠民上使真劲,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否则,扶贫就会水土不服。建立群众公共文化供需反馈机制首先应该了解群众需求,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能脱离当地群众的真正需求,政府投入的公共文化产品只要不是群众的真正需要,都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政府要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突破口,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征询群众意见,规划和决策适合当地的公共文化工程项目,确保贫困地区的群众都能享受到精准的文化对接服务。其次,确保群众的反馈路径畅通,重视吸取群众的反馈意见是深化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通过群众的真实反馈意见,不断更新和不断完善,用基层群众需要的、满意的以及与时俱进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好的实现扶贫工程。
参考文献:
[1]边晓红等.文化扶贫与农村居民文化“自组织”能力建设[J].图书馆论坛,2016(2):6.
[2]段思佳.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困境与出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6):176.
[3]高国栋“互联网+传统手工艺” 带动文化精准扶贫的思考[J].人文天下,2016(4):63.
作者简介:苑慧琼(1992.02—)女。籍贯:河南周口。年级:2015级。学历:研究生。专业及方向:公共管理专业(文化方向)。
关键词:精准文化扶贫 公共文化 精品扶贫
一、地方文化扶貧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深化精准扶贫的发展理念,力图打造纵贯上下左右的公共文化体系,在文化扶贫的工作中,发挥文化的力量助力精准扶贫。
1.“送文化”方式为主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来看,一方面,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不是由地方群众的真实需求来决定,而是由单一决策层的政府统一决定的。政府给地方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多是投资见效快的公共文化项目,而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服务却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组织再造”和文化“自组织”能力也比较弱,自主创造发展文化的能力不足,只能被动接受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这种送文化为主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但效果却差强人意,公共文化的产品和服务呈现供需不对称的情况。
2.今日脱贫、明日返贫、越扶越贫的现象。各级政府一直秉持着帮贫助困的精神,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也从未间断,但屡屡出现的今日脱贫、明日返贫,越扶越贫的现象不容忽视。除了经济落后的客观原因,最根本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匮乏,也就是文化贫困。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拨发的扶贫资金虽然能从表面实现帮扶的效果,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扶贫要从精神层面来下功夫,从文化着手来改造贫困地区的的文化贫困,在文化建设工作中拔掉穷根子,遏制越扶越贫的现象。
3.帮扶微弱的杯水车薪现状。我国在文化扶贫实践过程中,政府虽然秉持着帮扶帮弱的工作态度,但扶贫效果较为微弱。我国扶贫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有限的财政,而我国贫困人口的布局呈现出大而分散的特点,在帮扶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资金不足和帮扶能力有限的情况。加之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放缓,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给的困难。由此,在扶贫项目中因为受到经济发展和资金供给等现状的制约,我国的扶贫实力微弱,呈现杯水车薪的现状。
二、地方公共文化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以改善贫困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如下现实问题:
1.地方公共文化扶贫低质低效率。由于贫困的根源多种多样,扶贫就要精准,但在实际的帮扶工作中,帮扶措施通常表现为无差别的资金提供及生产资料的赠送等帮扶工作,扶贫中的低质量低效率问题普遍存在。其中较为典型的有: 扶贫资金的分割与利用缺乏科学的规划,呈现出政府年年出钱扶贫,但地方仍然年年贫这样的资金缺乏精准使用的问题;一些贫困地区舍不摘掉贫困帽子,通过弄虚作假,挤占和浪费国家扶贫资源造成项目缺乏精准安排的问题;以及在扶贫的过程中脱离不了人情社会和关系社会的枷锁,造成该扶的不扶以及扶富不扶穷的社会现象。扶贫项目不精准、资金使用不精准及项目安排不精准等现象造成了地方公共文化扶贫低质低效的现实问题。
2.监督反馈路径的匮乏。各级政府依托财政支持,积极的完善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努力帮扶济贫,在帮扶的过程中政府往往一家独大,缺乏听取民众声音,扶助的产品和服务不一定是农民真正需求的;扶贫中缺乏多元参与及共同商讨的民主管理机制,基层群众缺少路径去反馈和商讨自身的文化诉求。更有甚者,一些政府因缺少监督,胡作非为以及滥用职权,把精准扶贫的专项资金用在别处,损害群众的利益,深化了基层群众缺少表达夙愿以及监督政府行政的路径措施。
3.地方公共文化扶贫资金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是阻碍文化精准扶贫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现阶段的扶贫工作中呈现扶贫渠道单一、资金投入机制不稳定等问题。扶贫资金渠道的较为单一不仅给政府财政带来压力,也往往伴随着扶贫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投入机制的不稳定造成了资金缺乏稳定的投入份额,为扶贫增加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此外,文化资源缺少与其他行业对接的探索,没有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的对接,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缓解帮扶资金不足的压力。
三、文化精准扶贫构建的时代价值
扶贫先扶智,文化扶贫是改变贫困地区的文化匮乏,增强帮扶对象自身文化素养、自身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精准的文化扶贫则是让帮扶更加精确,实现扶贫事半功倍的有效方式。
1.加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精准文化扶贫项目的推动能够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由于城乡文化服务差距大及文化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态势,通过培养贫困地区居民对文化信息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际服务能力的匹配,加速贫困地区居民贫困领域之间的业务关联、贫困县域之间的文化扶贫关联等实质性的精准扶贫的项目,确保贫困地区的农民能够实现精准文化扶贫性能和效率的最大化,促使贫困地区的群众享受到均等化、无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2.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通过实施文化精准扶贫项目工作,能够确保政府为基层群众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尤其是在供应有限而群众的自我生产能力又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到家、到户的精准文化扶贫,来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样不仅能够依照不同群众的不层次需求,为群众提供不同的公共文化产品,并且,在为基层群众安排公共资源的同时听取群众的心声,让群众参与到文化产品供给的决策中来,有效的表达不同群体的需求,克服集体非理性的公共选择困境,从而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3.文化扶贫助力全面扶贫工作。上层建筑层面的文化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或个人的经济贫困。“扶贫先扶智应成为新时期扶贫特别是文化扶贫工作的重点”,通过对贫困地区的文化扶贫,让群众认识到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性,让人们群众用文化武装自己,从而发挥文化的引领功能,让知识发挥更大的教化功能。全面的扶贫工作,要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深化文化与教育及经济的精准合作,以文化扶贫带动全面扶贫,让贫困群众用知识实现真正的脫贫致富。
四、推进完善文化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
实现贫困地区的文化精准扶贫,缩小与新农村建设的差距,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硬性投入,更要在精准上下功夫,尽快实现贫困地区在文化上的脱贫致富。
1.拓展和落实“精品扶贫”工程。推进贫困地区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要在重点项目上出真招。紧抓重点项目以及做实项目精准规划不仅可以整合要素资源,又拓展和落实精准扶贫工程。
文化人才扶贫工程:通过培训文化骨干,特别是为基层的文化干部搭建技能培训班等平台,指导创建文化示范户;选派优秀的文化工作者到基层开展文化下乡服务,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精准扶贫重点在扶人,基层政府只有树立以人为本和重在扶人的理念,重视文化人才的力量,才能加强队伍建设完成脱贫任务。
公共文化扶贫工程:扶贫要坚持口袋和脑袋的协同共富。通过组织基础群众的文化自办活动,推进活跃的业余文体团队发展,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激发文化的力量,通过组织文艺惠民演出、农村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基础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多重模式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文化扶贫要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树立大扶贫的观念,整合不同资源,通过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协同推进精准扶贫,具体表现为:
“互联网+传统手工”模式。互联网+传统手工是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扶贫的新模式。政府挖掘地方特色手工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推广宣传,让扶贫从简单的资金扶持深化到利用地方特色文化的新型扶贫,让互联网搭载着传统手工业,实现文化“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文化扶贫更具创造力,让传统手工艺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对接精准扶贫这条优质路径。
社区+传统文化模式:社区+传统文化是以文化人打造文化管理新思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社区担负起了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在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方面,通过社区与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而把传统文化带入社区课堂,以文化人的管理新模式,结合传统文化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用传统文化沁润群众的精神生活。
文化扶贫与文化下乡相结合的模式:文化扶贫与文化下乡相结合是一种新旧创新的路径。一方面深化文化下乡活动。通过组织文艺社团到基层开展文艺汇演和艺术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基础群众送文化和送知识。另一方面,开展基层种文化活动。“文化下乡不仅要送,还要种,”通过选派文艺工作者到基层,培训基层群众打造属于自己的文艺队伍;鼓励农民群众拍电视剧及电影等形式,用新媒体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艺生活。
3.加大文化产业建设,实现文化富农。文化扶贫能够实现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带动基础经济发展的双效收益,而基层文化产业的建设既是贫困地区产业升级的着力点,也是带动贫困群众致富的有效路径。首先,脱贫致富要靠发展产业增加就业,要因地制宜利用自身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突出地方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规划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规模化集约化及带动力强的的产业园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来实现以文化产业为着力点的文化富民新路。其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规划财税及国土等相关部门职能,整合政府部门各方资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为地方文化产业建设提供政策保障。通过有效整合特色资源和政府的力量,为基层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添砖铺路,以产业带经济,以经济带动基层群众脱贫实现文化富农。
4.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反馈机制。扶贫要精准,要了解需求和突出精准,在建设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时要了解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在文化惠民上使真劲,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否则,扶贫就会水土不服。建立群众公共文化供需反馈机制首先应该了解群众需求,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能脱离当地群众的真正需求,政府投入的公共文化产品只要不是群众的真正需要,都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政府要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突破口,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征询群众意见,规划和决策适合当地的公共文化工程项目,确保贫困地区的群众都能享受到精准的文化对接服务。其次,确保群众的反馈路径畅通,重视吸取群众的反馈意见是深化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通过群众的真实反馈意见,不断更新和不断完善,用基层群众需要的、满意的以及与时俱进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好的实现扶贫工程。
参考文献:
[1]边晓红等.文化扶贫与农村居民文化“自组织”能力建设[J].图书馆论坛,2016(2):6.
[2]段思佳.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困境与出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6):176.
[3]高国栋“互联网+传统手工艺” 带动文化精准扶贫的思考[J].人文天下,2016(4):63.
作者简介:苑慧琼(1992.02—)女。籍贯:河南周口。年级:2015级。学历:研究生。专业及方向:公共管理专业(文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