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共享的学习型高校创建研究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知识共享建设学习型高校,通过完善高校内信息网络,建立与完善高校内的知识库,建立隐性知识传递的激励机制等途径,使其改善自身行为,优化组织体系,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和谐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知识共享;学习型组织: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6-042-01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组织的核心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知识共享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关系到组织在知识经济下的生存与发展。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的国家教育与科研组织,基于知识共享建设学习型高校具有更加的重要意义。
  
  一、知识共享对于创建学习型高校的意义
  
  知识共享,是指组织的员工或内外部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交换和讨论知识,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知识的效应。通过知识共享建设学习型高校,使其改善自身行为,优化组织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动力。
  高校内新知识的共享,在一般情况下,尽管许多教职丁的知识非常丰富,但如果他们不能或不愿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知识也一样不能为学校创造价值。目前的在大多数高校中,实际仅利用了教职工智慧、精力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部分的教职工资源尚未开发。这种情况下,知识所形成的只是教职工个人的人力资本,而不是高校的资本。虽然说人力资本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本,但我们认为,只有当其表现为组织资本时,才能最终形成组织真正的竞争优势。故对高校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人力资本量,而在于有多少人力资本最终转换成为组织资本,这才是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前提。这种转化越多,高校资本将越多,其竞争优势将越发强大和巩固。这样,即使教职工“跳槽”,他们带走的也只能是大部分已转化为高校资本的人力资本,高校智力资本损失量将大大减少。显然,利用知识共享机制来建设学习型高校可以培养和强化这种能力。
  
  二、目前高校中知识共享存在的现状
  
  (一)隐性知识难以转换为显性知识
  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只有转化为可在组织中储存的显性知识才能成为组织的财产,个人学习转化成组织学习,组织的知识存储库才能越来越丰富。目前很多高校领导者也已经认识到组织的知识无法存储的弊端:其一,老师们经常会提出一些很好的想法,但没有人或机构去记录这些闪光的思想。其二,学校经常处理一个棘手的问题都会有许多有益的经验产生,但这些经验没有沉淀下来成为学校的财富或资产。领导认识到他们每次处理相似的问题时都要重新做起,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其三,因为组织知识没有积累,知识还停留在个人的水平。当学校一旦有某些比较重要的人离职时,就会给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一珍贵的组织知识流失。
  (二)显性知识管理不当
  目前高校对知识的管理大多是通过文档管理进行的。但文档的管理还比较混乱,往往流于形式,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没有被很好的整理利用起来,一些有丰富经验和重要学科教学成果也随着教师的调离或退休而在学校消失。特别是当高校着手进行各种变革时,大都只停留在人员利益关系的协调方面,却完全忽略了是否因为变革而引起的组织知识的变动。此外,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二级单位中没有多少专职人员负责管理知识的存储。一些部门在负责记录、分类、保管、更新等工作方面,只是由少数兼职人员负责,因为缺少责任归属,而使其所保管的知识质量不佳,领导也对这些知识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专门对知识保管质量的考核机制。
  (三)隐性知识无法共享
  高等院校的管理为了达到更大的创新性,因此常常需要一个宽松的工作氛围,老师们通常以自主管理为主,以期发挥个体的创造性。但为了使个体的隐性知识能够共享,以期创新更多的新知识并最大程度地保存在组织之中,这又需要学校要针对性地组织一些学术交流及校务管理问题探讨会。而在这方面,目前很多高校还未引起充分的重视,没有统一地制定相关规定,使得隐性知识共享的情况参差不齐。
  
  三、基于知识共享建设学习型高校的实现途径
  
  (一)完善高校内信息网络
  要保证学习型高校的顺利建设,健全的学院信息网络是必要的。针对目前很多高校内信息技术网络不够健全的情况,学校应在已有的信息技术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如应用因特网、电子政务、电子数据等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吸收的技术;运用电子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学院信息门户等技术手段对已存在的内部信息重新梳理与应用、对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重组、获取深度信息的技术;使用电子邮件等向教师、职工、院系、科室等相关主体传达相应信息的群件技术;运用录音录像设备、自然语言识别、智能检索等对信息进行解释的技术:使用数据库系统、内容管理系统、文档管理系统、搜索工具、数据库仓库和知识地图等进行组织记忆的技术:电子化学习与学习促进技术等。
  (二)建立与完善高校内的知识库
  建立与完善高校内的知识库,管理好学校的显性知识。知识库由三大部分构成:教职工个体、群体团队和组织系统。
  1.在对教职工的知识库的建立上,可采用以下的方法:1)对主要教职T所拥有的重要知识进行识别,从而识别具有关键知识的教职工。2)鼓励并支持教职工对重要知识的记录、存储与共享。3)保留具有核心知识资源的教职工,防止其流失。4)通过师徒制建立存储重要的知识。如鼓励已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为新教师的导师,一方面可以将老教师的教学科研经验传承给新教师,另一方面,新教师的新的思想与方法也将使老教师的知识得以不断更新。
  2.在群体团队的知识库的建立上,可采用以下方法:1)群体开会记录。群体开会记录的主要效益在于:当组织在下次面临类似的议题时,有充分的资源作参考:对于没有参与会议的教职工,可以通过记录使他们清楚地了解决策的过程与思考重点。2)项目完成后的结果报告及经验总结报告。项目完成后的结果报告及总结报告可以以直接归档的形式保留,也可以采用项目评优的方式,鼓励项目成果的保存与共享。3)群体相互讨论。学校可以采取建立用户讨论组、专家系统、交互式网上教室等方式,达到知识的共享、共知。如香港大学图书馆的多媒体学习中心有2个小组观看室,配备有电视和音响系统,可容纳12人观看视听资料并学习讨论。
  3.在组织系统的知识库建立上,可采用以下方法:1)在完善信息网络的同时,注意知识库的分类与建设,这是学习型高校发展的基础。学校的知识库建设既要注重馆藏实体资源的建设,更要注重虚拟资源和特色资源库的建设。这些信息资源库包括:集中现存专业资源,如专业电子期刊及图书数据库,专业学术机构网络、专题电子论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开发、整合分散、无序的专题文 献,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通过集成学科资源,建立集成服务系统,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利用web搜索引擎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搜集、筛选和组织,建立网络学科专业指引库。再如,为突出专业特色和文献类型特色,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2)建立活跃的实践社群。学院应提供资源鼓励一些非结构化、隐性化的实践社群的发展,并安排专人有系统、有结构地整理并存储社群成员相互作用中所显现出的许多珍贵知识。
  (三)建立隐性知识传递的激励机制
  建立隐性知识传递的激励机制,促进隐性知识共享。教师的隐性知识资源保存于教师的头脑中,它的开发挖掘取决于教师的意愿,取决于教师与他人交流和共享的态度,取决于他对所在院校的认同和归属感。以往很多学校领导认为付给了教师工资,就有理由要求教师付出学校所需的人和劳动,往往不会对教师的额外付出进行重新量化。但事实上,适当的资金和荣誉激励,能使教师隐性知识拥有者有更强的知识传递意识,同时隐性知识需求者的信任度也会越高,那么隐性知识就能更容易流转出去与他人共享。由于知识生产是非标准化的、创造性的生产,难以衡量评估,激励因素主要存在于体制、组织文化中,如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组织人际关系和归属感等。为了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消除教师隐性知识资源开发的障碍,要建立正确的荣誉激励机制,或是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偿。学校应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采取平衡高效的组合激励措施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隐性知识交流、流动、转化、共享和创新,打破个体、团体及部门之间的知识垄断壁垒。尽快建立“按知识贡献分配”的物质激励制度,用利益来驱动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在此基础上,经常组织骨干教师交流汇谈。学校可以形成传统,让骨干教师与新教师、骨干领导与新领导定期进行深度汇谈。在会谈的过程中,教师之间彼此争论,互教互学,不仅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精神需要,而且,教师个体具有的难于言传的学习技巧在集体交流中不自觉地实现了迁移,使教师个体共享了学校教师群体的隐性知识。汇谈结束后,每位教师都要认真整理汇谈记录,并撰写个人体会,然后再将这些显性化的资料交予专门机构,由专人对其进行分类并收入资源库,便于其他教师遇到类似问题时查询让新教师迅速地找到拥有某种知识的人员。组织只有不断提高组织学习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充分利用知识共享机制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搭建起学习型组织的平台,让学习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将促进高校向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化迈进。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杨光琼(1965-),女,云南大理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班集体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短时间内可以使刚聚合在一起的新生很快形成一个良好班集体,可以把一个“乱”班转变成先进班级;反之,一个不称职的:班主任也会很快使一个好端端的班集体每况愈下,甚至变成“乱”
期刊
作者简介:  申立平,男,湖南邵东人,本科学历,中教一级,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多有利条件,但是阻碍社会和谐的深层的消极因素也很多,如何解决中国改革三十年来挤压未解的许多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解决;障碍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
期刊
作者简介:  张美琴,(1980-),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助理讲师,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摘要:技工学校学生的语言基础比较薄弱,对文言文更是难以掌握。本文提出,教学中,通过角色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情境,并融入其中进行角色表演,自主感受文言文的潜在魅力,体验文言文的情境美、语言美,进而丰富自己语言情感,缩短与文言文的距离,接受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提高语言文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摸索与实践培养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却的责任,教师应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灵活有效地方式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创新意识与思想;能力与合作;灵活的授课形式;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作者简介:  吴衍涛,男,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校后勤管理成果,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后勤改革情况,就目前高校该如何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从后勤管理实践和理论上做了初步探索,并从后勤管理实践出发,提出后勤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后勤;管理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5-034-03  
期刊
作者简介:  张秀阳(1979—),女,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专教师,从事中专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利用多媒体教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制作适合教学的课件呢?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问题;制作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
期刊
摘要:当前湖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有五种基本的模式,它们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如何对其加以总结和提高是湖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是说是如何解决创新性动漫人才培育的关键性问题,这对湖南动没设计艺术教育发展将起到方向性的作用,乃至对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湖南:动漫设计艺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
期刊
摘要:听力测试是英语考试或其他语言考试内容的一部分,一般考察考生对该语言的听话能力,因而其真实性直接影响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听力测试的真实性主要体现为测试材料的真实性和测试任务的真实性。本文以语言测试的真实性为理论依托,试论大学英语四级测试(CET-4)中听力题型的真实性,指出CET4听力题型应适度增加主观题,使受试者完成非言语性的交际任务。  关键词:听力测试;真实性:语言测试  中图分类号:HO
期刊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2200年前驾崩之前统一了中国,下令修建长城,对中国实行残酷统治。他当时唯一惧怕的是天帝的震怒。他为此下令修建一座庞大的陵墓,让8000名真x小的彩绘武士守卫。有人说,秦始皇陵的顶部是玉石制成的,墓室内有流淌的水银组成的河流。经过了70多万劳工和工匠30多年的劳作,陵墓才得以竣工。其中许多人还被活活封闭在陵墓内,以免他们泄露有关财宝和人口的秘密。尽管采取了上述种种措施,但盗墓
期刊
作者简介:  李小云(1982-),女,江西分宜人,本科学历,中教二级教师,从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职学生;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就业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