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力测试是英语考试或其他语言考试内容的一部分,一般考察考生对该语言的听话能力,因而其真实性直接影响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听力测试的真实性主要体现为测试材料的真实性和测试任务的真实性。本文以语言测试的真实性为理论依托,试论大学英语四级测试(CET-4)中听力题型的真实性,指出CET4听力题型应适度增加主观题,使受试者完成非言语性的交际任务。
关键词:听力测试;真实性:语言测试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6-024-007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测试是根据理工科本科和文理科本科用的两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由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组织的全国统一的单科性标准化教学考试。目的是测量考生是否达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教学要求,促进和检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水平。而其中听力部分是及其重要且常常是学生们普遍感觉比较棘手的一部分。
国内语言测试界在不断的发展,研究范围已经涉及到了各个测试方向,包括近来才引起学者注意的测试的真实性这一概念,但多数研究只是从宏观的命题、效度和反拨作用等角度加以探索,很少有人从微观的测试技能本身,如从听力测试的角度来进行探讨。所以,本文以语言测试的真实性为理论依托,尝试研究以CET4为对象的英语听力测试的真实性问题。
二、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概念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出现,Wid-dowson(1978)提出了语言教学的真实性问题。80和90年代,随着语言交际测试法的出现,Morrow(1991)和Bachman(1990)等人提出了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此后真实性问题成为语言测试的一个热门话题。语言教学和测试界的学人为此进行了广泛探讨(Widdowson 1978,1990,1996;Breen 1985;Bachman1990;Lewkowicz 1998,2000)。Morrow(1991)认为“真实性问题是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Wood(1993)认为,“语言测试的两个主要问题,效度与信度,可以归结为真实与不真实一个问题”:Bachman&Palmer(1996)认为真实性是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讨论与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造成其复杂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真实性这一概念在理论上存在诸多争议,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问题。
在英语听力测试中,真实性具体体现为受试者能够应用相关听力技能完成与现实生活相似的听力测试任务,而且测试语言应再现日常生活中语言使用的特征。理解听力测试的真实性应该以听力测试材料的真实性和听力测试任务的真实性为出发点。
(一)听力测试材料的真实性
材料的真实性要求听力材料本身与现实生活的相似,这是否意味着听力的文本材料要源于现实生活材料?事实上,即使现实生活材料被用来作为测试题时,其真实性也必然会降低,因为材料会失去原有的时间、地点、对象等特征。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听力测试中的听力材料往往存在于一定的背景之下,如噪音的干扰,说话人的不同语音。另一方面,有些现实生活材料不能应用于测试中,比如地方方言过多的测试文本就不能真实地测量出受试者的实际交际能力,因为听力测试的目的是检测受试者对输入信息的理解能力,而不是考查受试者对方言的掌握水平。但真实的原材料,如开银行帐户、咨询、新闻、餐馆对话、听报告演说、景点或历史介绍、原版录音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所以还是建议直接或部分应用于听力测试之中。
此外,可以对源于生活的真实材料进行加工,把过多的俚语、偏词、怪词去掉,重新编制材料。它们虽然不完全忠实于现实生活,但却符合真实的听力交际情景,又利于检测受试者对输入信息的理解程度。因此,合理的现实生活材料是可以直接应用于测试的,不是十分合理的原材料可以做出适当删除替换。
(二)听力测试任务的真实性
听力测试的任务旨在测量应试者的语言接受和应用能力。听力测试常见的任务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搭配、回答问题,无疑这些题型都是经典的听力测试项目,也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决不会让人们在听完一个短文对话或新闻之后进行填空、选择或判断,充其量是回答问题。这样看来是不是现存的大部分听力测试项目都缺乏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呢?其实不然,它们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可行性。Wood(1993)认为:“语言测试的两个主要问题,信度和效度,可以归结为真实与不真实的问题。”从理论上说,真实性越高,信度、效度越高。所以设置题型时,应适当扩大主观题的比例,使受试者可以有较宽阔的空间自由表达,表现出在句子水平和语篇水平上的英文表达能力。
三、TEM4的听力真实性分析
现以CET-4为例试谈英语听力测试的真实性在实际测试领域中的体现。CET-4中的听力测试分值比例为35%(短对话8个,每个1%,长对话8个,每个1%,短文10个,每个1%,填词7个,每个0.5%,3个句子分别为2%,2%,2.5%。用时35分钟)。总体上,听力测试以选择为主。换言之,除听写这一相对主观的题型之外,其余部分均为客观题。
(一)客观选择题的真实性
客观题是最为客观的,无论应试者如何做答,其答案总是唯一的。另外,机器自动评阅试卷降低了评阅而产生的错误,大大提高了听力测试的信度(刘润清,韩宝成,2002)。因而,选择题作为一种重要的客观题型是其它题型所不能替代的。所以,以选择题型为主的TEM4听力测试部分的信度是不容质疑的。但是,随着交际语言测试的发展,该题型越来越受到广大语言测试工作者及语言教师的批评。因为这种题型只能考查受试者的语言输入技能。不能考查其语言输出技能。(Arthur Hughes,2000)。其实不然,只要注意合理选材、合理设置,完全可以测试出受试者的部分语言交际能力,此处指的是受试者对信息接受、加工能力以及部分非口语测试形式的信息输出能力。根据Arthur(2000),听力测试的目标是听细节和大意、寻方向、执行指令、识别语调(如讽刺)、理解句际间关系(原因、结果)等。以上听力目标能够测试出受试者对目标语的运用能力。比如下面是2009年6月份的CET-4第一篇长对话的例子:
对话发生在一个咨询计算机编程(computerprogramming)课程报名信息的学生和课程咨询老师之间。这位学生白天工作,只能上夜课(eveningcourse),而且周四晚上没空。咨询老师建议在上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之前先上数据处理(dataprocessing course)作为一个预备课程,原文为data processing is a course you have to take before you cantake computer programming,课程时间为每周一晚七点钟,每次将近三个小时,晚7:00到9:45,课程时长为十二个星期,起止时间为九月的第一个星期到圣诞节前的12月21日。以上信息相信学生都会很熟悉,因为大家在课程报名的时候,肯定向前台(re-ception desk)老师咨询过一样的问题。最后学生问道去登记注册课程时需要携带什么东西,即“Is thereanything that I should bring with me?”,对方告知携带check book(支票簿)即可。这篇长对话的场景是广大考生亲身经历的。很明显这一例子可以测试出受试者的日常交际能力。
(二)主观听写题的真实性
听写是纳入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说它是主观,但其答案必须与文本材料客观一致。说其是客观,试卷的评阅又受到阅卷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测试结果的信度大大降低,其真实性也就不言自明。此处,笔者不是在批评听写题型,Arthur(19891说:“当没有其它可行的测试形式时,听写也是有作用的,但听写可以不是一个真实的听力活动。”听写题型恰好考核了受试者的辩音和理解能力,但Heaton(2000)说:“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隐晦之意很难识别。而在现实生活中。听者能够根据情景线索理解他们听到的。”另外,假设受试者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关键词,虽然不理解其意思,但也能根据发音写出较为接近的词汇,而在评分规则中规定,该错误属于次要错误,非主要错误,听写结果的真实性必然降低了。从任务真实性角度看。日常生活中是绝对不会出现任何类似的现实交际情况,绝不会让听者把他们所听到的句子全都记下来,并且连续播放四遍。即使大学校园里以报告的形式教授的课程也不会要求听者在记下教授的每一句话。因此,听写题型的任务真实性降低了。
四、结语
绝对具有100%真实性的试题是不存在的,真实性是一个相对的、主观的概念。在实际命题过程中,命题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测试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进行合理真实命题,即尽量与现实生活相似,采用现实交际语,听力测试材料要简洁易懂。同时,在试题设置上,听力题型要包含主观、客观两部分,适度增加主观题量以增加其真实性,尽量使测试任务与应试者之间产生较强的交互,让应试者以潜在非言语性交际方法完成试题解答,从而提高听力测试的真实性。
关键词:听力测试;真实性:语言测试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6-024-007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测试是根据理工科本科和文理科本科用的两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由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组织的全国统一的单科性标准化教学考试。目的是测量考生是否达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教学要求,促进和检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水平。而其中听力部分是及其重要且常常是学生们普遍感觉比较棘手的一部分。
国内语言测试界在不断的发展,研究范围已经涉及到了各个测试方向,包括近来才引起学者注意的测试的真实性这一概念,但多数研究只是从宏观的命题、效度和反拨作用等角度加以探索,很少有人从微观的测试技能本身,如从听力测试的角度来进行探讨。所以,本文以语言测试的真实性为理论依托,尝试研究以CET4为对象的英语听力测试的真实性问题。
二、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概念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出现,Wid-dowson(1978)提出了语言教学的真实性问题。80和90年代,随着语言交际测试法的出现,Morrow(1991)和Bachman(1990)等人提出了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此后真实性问题成为语言测试的一个热门话题。语言教学和测试界的学人为此进行了广泛探讨(Widdowson 1978,1990,1996;Breen 1985;Bachman1990;Lewkowicz 1998,2000)。Morrow(1991)认为“真实性问题是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Wood(1993)认为,“语言测试的两个主要问题,效度与信度,可以归结为真实与不真实一个问题”:Bachman&Palmer(1996)认为真实性是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讨论与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造成其复杂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真实性这一概念在理论上存在诸多争议,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问题。
在英语听力测试中,真实性具体体现为受试者能够应用相关听力技能完成与现实生活相似的听力测试任务,而且测试语言应再现日常生活中语言使用的特征。理解听力测试的真实性应该以听力测试材料的真实性和听力测试任务的真实性为出发点。
(一)听力测试材料的真实性
材料的真实性要求听力材料本身与现实生活的相似,这是否意味着听力的文本材料要源于现实生活材料?事实上,即使现实生活材料被用来作为测试题时,其真实性也必然会降低,因为材料会失去原有的时间、地点、对象等特征。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听力测试中的听力材料往往存在于一定的背景之下,如噪音的干扰,说话人的不同语音。另一方面,有些现实生活材料不能应用于测试中,比如地方方言过多的测试文本就不能真实地测量出受试者的实际交际能力,因为听力测试的目的是检测受试者对输入信息的理解能力,而不是考查受试者对方言的掌握水平。但真实的原材料,如开银行帐户、咨询、新闻、餐馆对话、听报告演说、景点或历史介绍、原版录音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所以还是建议直接或部分应用于听力测试之中。
此外,可以对源于生活的真实材料进行加工,把过多的俚语、偏词、怪词去掉,重新编制材料。它们虽然不完全忠实于现实生活,但却符合真实的听力交际情景,又利于检测受试者对输入信息的理解程度。因此,合理的现实生活材料是可以直接应用于测试的,不是十分合理的原材料可以做出适当删除替换。
(二)听力测试任务的真实性
听力测试的任务旨在测量应试者的语言接受和应用能力。听力测试常见的任务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搭配、回答问题,无疑这些题型都是经典的听力测试项目,也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决不会让人们在听完一个短文对话或新闻之后进行填空、选择或判断,充其量是回答问题。这样看来是不是现存的大部分听力测试项目都缺乏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呢?其实不然,它们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可行性。Wood(1993)认为:“语言测试的两个主要问题,信度和效度,可以归结为真实与不真实的问题。”从理论上说,真实性越高,信度、效度越高。所以设置题型时,应适当扩大主观题的比例,使受试者可以有较宽阔的空间自由表达,表现出在句子水平和语篇水平上的英文表达能力。
三、TEM4的听力真实性分析
现以CET-4为例试谈英语听力测试的真实性在实际测试领域中的体现。CET-4中的听力测试分值比例为35%(短对话8个,每个1%,长对话8个,每个1%,短文10个,每个1%,填词7个,每个0.5%,3个句子分别为2%,2%,2.5%。用时35分钟)。总体上,听力测试以选择为主。换言之,除听写这一相对主观的题型之外,其余部分均为客观题。
(一)客观选择题的真实性
客观题是最为客观的,无论应试者如何做答,其答案总是唯一的。另外,机器自动评阅试卷降低了评阅而产生的错误,大大提高了听力测试的信度(刘润清,韩宝成,2002)。因而,选择题作为一种重要的客观题型是其它题型所不能替代的。所以,以选择题型为主的TEM4听力测试部分的信度是不容质疑的。但是,随着交际语言测试的发展,该题型越来越受到广大语言测试工作者及语言教师的批评。因为这种题型只能考查受试者的语言输入技能。不能考查其语言输出技能。(Arthur Hughes,2000)。其实不然,只要注意合理选材、合理设置,完全可以测试出受试者的部分语言交际能力,此处指的是受试者对信息接受、加工能力以及部分非口语测试形式的信息输出能力。根据Arthur(2000),听力测试的目标是听细节和大意、寻方向、执行指令、识别语调(如讽刺)、理解句际间关系(原因、结果)等。以上听力目标能够测试出受试者对目标语的运用能力。比如下面是2009年6月份的CET-4第一篇长对话的例子:
对话发生在一个咨询计算机编程(computerprogramming)课程报名信息的学生和课程咨询老师之间。这位学生白天工作,只能上夜课(eveningcourse),而且周四晚上没空。咨询老师建议在上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之前先上数据处理(dataprocessing course)作为一个预备课程,原文为data processing is a course you have to take before you cantake computer programming,课程时间为每周一晚七点钟,每次将近三个小时,晚7:00到9:45,课程时长为十二个星期,起止时间为九月的第一个星期到圣诞节前的12月21日。以上信息相信学生都会很熟悉,因为大家在课程报名的时候,肯定向前台(re-ception desk)老师咨询过一样的问题。最后学生问道去登记注册课程时需要携带什么东西,即“Is thereanything that I should bring with me?”,对方告知携带check book(支票簿)即可。这篇长对话的场景是广大考生亲身经历的。很明显这一例子可以测试出受试者的日常交际能力。
(二)主观听写题的真实性
听写是纳入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说它是主观,但其答案必须与文本材料客观一致。说其是客观,试卷的评阅又受到阅卷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测试结果的信度大大降低,其真实性也就不言自明。此处,笔者不是在批评听写题型,Arthur(19891说:“当没有其它可行的测试形式时,听写也是有作用的,但听写可以不是一个真实的听力活动。”听写题型恰好考核了受试者的辩音和理解能力,但Heaton(2000)说:“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隐晦之意很难识别。而在现实生活中。听者能够根据情景线索理解他们听到的。”另外,假设受试者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关键词,虽然不理解其意思,但也能根据发音写出较为接近的词汇,而在评分规则中规定,该错误属于次要错误,非主要错误,听写结果的真实性必然降低了。从任务真实性角度看。日常生活中是绝对不会出现任何类似的现实交际情况,绝不会让听者把他们所听到的句子全都记下来,并且连续播放四遍。即使大学校园里以报告的形式教授的课程也不会要求听者在记下教授的每一句话。因此,听写题型的任务真实性降低了。
四、结语
绝对具有100%真实性的试题是不存在的,真实性是一个相对的、主观的概念。在实际命题过程中,命题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测试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进行合理真实命题,即尽量与现实生活相似,采用现实交际语,听力测试材料要简洁易懂。同时,在试题设置上,听力题型要包含主观、客观两部分,适度增加主观题量以增加其真实性,尽量使测试任务与应试者之间产生较强的交互,让应试者以潜在非言语性交际方法完成试题解答,从而提高听力测试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