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钱就能买到好教育?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以房择校”——为了把孩子送进心仪的学校,家长不惜高价购买对口学校的学区房并迁入户口。这似乎和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的“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的“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原则相违背。为此,《新民周刊》专访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以下简称“基教处”),相关人士坦言,教育部门从未承认“学区房”,家长在义务教育阶段也不要迷信“名校”,教育均衡化的不断推进足以让每一个适龄儿童进入“家门口的好学校”。
  《新民周刊》:今年4月15日发布的《静安区教育局关于2014年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静安区各公办小学从今年开始,建立对口入学新生数据库,静安区每户地址5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但二胎和双胞胎不受到新政限制。请问静安区为何会出台如此严格的小学入学新政?
  基教处:静安区新政,是借鉴了浦东新区的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冰厂田幼儿园从2012年开始试行的政策。创立于1952年的冰厂田幼儿园在浦东有4个办园点5个校区,但曾经一度适龄儿童爆棚。几个校区对口的小区二手房换手率太高,甚至有时一个孩子成功报名后,2个月后房子就卖了。对此,冰厂田幼儿园规定3年内一个门牌号只得进一个小孩,这两年效果就很明显。
  如今静安区也实施类似的限制措施,并不违背《义务教育法》,优先照顾长期居住在招生片内附近的适龄儿童,也是比较公平的。
  《新民周刊》:静安“最严入学新政”据说是因为学区房遭热炒,导致静安区不少“名校”生源爆满,学校不堪重负。市教委对于近年来火热的学区房怎么看?
  基教处:教育部门从未承认“学区房”,因为有的房屋可能就在学校附近边上,但可能对口的是另一所学校。
  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希望子女受到优质教育也无可厚非。但每年报名前,房地产商就会利用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盲目择校焦虑心理,炒作“学区房”概念,忽悠老百姓,自称新推的楼盘周边有什么名校,实际上未必在教育部门划片内。这样的先斩后奏也让教育部门很尴尬,业主如果发现小孩上不了心仪的学校就会提出意见闹。如果是名校划进去,小区的房价连连攀升。
  此外,“学区房”也打破了适龄儿童与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和人口配套的平衡。按照常规,学校每年3月会去区人口办摸底,看看对口地段适龄儿童这一年大概有多少。假设学校只能接纳80个学生,可今年却有200个适龄儿童,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这几年的人口出生高峰,外来人口随迁子女的增加,再加上本市户籍人户分离儿童居住地登记就近入学政策等因素。
  而学区房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房屋买卖自由,教育部门无权干涉。假设一个小孩户口所在房屋对口某名校,入学后父母就卖了房子,下家小孩户口进来,继续念书。本来小区适龄儿童和对口学校的资源配置是均衡的,现在教育资源就不够了,均衡配置的局面被打破了。
  《新民周刊》:今年包括静安区、长宁区等很多区县都针对小学招生实行更加严厉的新政。这些政策是长期还是暂时的?大概何时会取消?
  基教处:这个很难说。毕竟今年上海实行单独二孩政策,也许今后会有更多宝宝出生,而全上海需要应对更多的适龄儿童的入园和入学问题。
  上海经历过多次生育高峰,每一次教育部门都对此有所调整,如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两部制”小小班,上世纪80年代未的婴儿潮导致后来的小学六年级变成初中预备班,实行了“五四”学制。但即便在那个年代,小学一到六年级所有人口也只有20多万人,而现在小学一届就有近20万人。去年小学一年级是金猪宝宝,今年是奥运宝宝,4年后的龙宝宝就更多了。以后每年都有20多万的新生,所以义务教育资源面临的压力很大。
  《新民周刊》:此前,一些热门幼儿园或小学就已经规定小孩落户3年以上等标准,这些是否都是市教委的规定?
  基教处:这些都是幼儿园或小学自主规定的。通常来说,学校招生是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但是会优先考虑户籍学生,然后再根据户口迁入的年限排序落户多少年排位,因为僧多粥少,所以现在热门学校都有户口迁入3年的要求。学校同时也要优先考虑和直系亲属同居住的小孩,相比单纯为了挂户口上学的那种排在后面。最后一个考虑因素是,学校会优先考虑购房者的小孩,其次再考虑租房者的小孩。
  如果没有进入这所学校的小孩,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相对就近入学。
  《新民周刊》:今年1月,教育部对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和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规定“2015年,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请问上海目前就近入学的情况如何?
  基教处:其实教育部和教育部办公厅分别下发了通知,其实绝大多数省市都延续了就近入学政策,涉及地区除了两个地方,其他都已达标。上海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也早已做到就近免试入学。上海1997年就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划片入学教育。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也是强调就近入学,上海在坚持就近入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以小学为例,我们会根据一所学校的资源和办学规模划出一个招生服务半径——通俗来说就是一所小学对口几个居委或村委,由区县教育部门系统负责划片。划片依据是2.5万人配套一所可以容纳1-5年级约25个班级的小学。2.5万人的标准在变化,以前指户籍人口,现在指常住人口。
  而小升初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在小学初中人数相当的前提下,一所小学对应一所初中或几所小学对应几所初中;在小学初中人数不对等的情况下,扩大招生划片范围,在一个街道或一个镇的范围内可能是几所小学对应几所初中,而其中一所初中可能就在原来学区的边上;如果实在无法对应,如老城区不像新城区那样教育资源和人口资源配套合理,在招生片区内就实施电脑随机派位,相对就近入学。   《新民周刊》:“就近入学”或者“相对就近入学”的标准是什么?是不是坊间传闻的“3公里范围”?
  基教处:这个不一定,“就近”的范围在市中心可能就是从家走到学校5分钟,而郊区可能走10分钟。而“相对就近”就是无法进入对口学校后,被安排到另一所边上的学校。这不一定是地理范围上的“最近”,因为学区划片是根据小区所在居委会的。
  《新民周刊》:《新民周刊》在2009年的一期学区房封面中,报道过有一所市中心的热门小学学区房划片突然改变,造成一些孩子无法进入心仪的学校,家长3年前购买的学区房投资也受到损失。请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的学区是否会每年都有变动?如果有变动,以什么为标准?
  基教处:一般假设一所学校对口几个居委,不会轻易改变,相对稳定。但不排除略微调整。例如农村或郊区的新城区,一开始入住率不高,等达到一定入住率后,生源骤增,就可能划到其他生源不足的片区。而在市中心,如果对口的居委生源太多,也可能会适当划出一两个居委到边上的新学校。
  但在中心城区,尤其是黄浦静安这样的老城区,居委会长期对口某个小学,一般不会轻易变动,尤其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热门学校,划掉一个,老百姓会提出意见和你吵到底。人多人少他们不管,你只能让学校扩班,所以教育部门非常慎重。
  现在我们推进小学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即由一所名校联合并若干所普通小学共同发展,构成一个大的教育集团。或者建立一个小学联合体,如果这所学校很强,把边上较弱的学校变成分校辐射优质资源,老百姓也接受。当然并不只是挂牌,而是联动,龙头小学管理经验辐射,派出副校长和骨干教育团队过去,共同教研,提升质量骨干办学,优质资源增量。
  而小学对口初中,基本上是延续下来的,不太有改变,实在对不上不行就可能实施电脑派位。但在初中我们也要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
  《新民周刊》:据统计,上海学区房过去一年挂牌价涨幅约20%,高于上海全市16%的平均房价涨幅。如何才能给“学区房”降温?
  基教处:如果教育部门着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老百姓也不会如此热衷学区房,或者迷信所谓的“名校”了。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上海在教育方面已经走到全国前列。今年3月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上海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验收认定评估,认为其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上海也由此成为全国率先整体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级行政区域。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市政府便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2009年,上海首次参加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办的PISA测试。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学生在科学、阅读、数学素养三大测试项目中均获世界第一。2013年,全市义务教育总投入已达319亿元,小学、初中生均教育总投入分别达到2.57万元、3.59万元。
  在上海,现在教师都是大学本科,学校设备都配置一样。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绩效工资,按照市公务员平均水平,郊县和市区是一样的,跟名校与否没有关系。而且,义务教育阶段,对于学校的评价不以学生分数论高低,而是“绿色指标”,如学生自信心、学习动力、身体健康、德育品质、睡眠时间和学校课程设计、师生关系等十大指标。
  此外,上海从2011年启动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重点研究并推广一批不太受关注却赢得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认可的公办学校。至今,上海已有43所学校列入新优质学校项目。如果能有更多的挂牌或者不挂牌的“新优质学校”,赶超那些所谓的热门学校,促进与关注学生的快乐成长,那么,家长们的择校焦虑或许能够更好缓解。
  当然,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学校还是有差异的,校长的办学理念很重要。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优质教育,家长择校首先要理解教育政策,要考察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文化氛围,乃至学校对口社区的氛围,而不是仅仅买一套学区房那么简单。
其他文献
这是一场台湾政坛前所未见的风暴。《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下称:服贸协议)突遭阻击。 反《服贸协议》的这场学生运动,引发“占院”风暴。3月18日,学生偷袭“立法院”,占领立法院议场,试图逼马英九对话,撤回《服贸协议》;23日更攻入占领“行政院”;一场警民冲突,百多人受伤;学生被驱离“行政院”之后,发动罢课……  这一波反对声浪,认为《服贸协议》不合理、不对等,要求重启谈判,却又无法明确指出问题所在
不见隆重仪式,也不见红地毯,甚至连标语横幅也寥寥无几。11月30日,在郑州中州大道下穿隧道通车新闻发布会上,世界最大断面的矩形顶管隧道向公众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上海隧道建设者在不封闭交通,不搬迁管线,不破坏街景的前提下,在有“中原长安大街”之称的中州大道完成了全国首次超长距离、超大断面矩形顶管下穿隧道施工。  然而,这项世界级隧道工程从开工、建设乃至通车都始终没有引起附近居民的关注。“只知道那边在
退学风波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2014年第五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上,会场气氛比前几届略显凝重。此次与会的160多家机构以中国内地商学院居多,心情或多或少因为2个多月前中央一纸“禁读令”而略显低落。  今年7月31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中组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有关事项。这里的“领导干部”指的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
雕塑家李占洋在沈阳中街某高档购物中心一楼大厅中心位置“公开展示”的《武松杀嫂》,靠袒胸开腿精雕细刻的露点“暴黄”,春节期间在网络火了一把。说实话,作为一位颇为成熟、成型的专业雕塑家,我也不大愿意猜测李占洋是纯粹为了暴得大名——真如此我还可以给他提点更“破格”的建议:把现在“杀姿”之“柔情铁板桥后仰状”改为“激情骑马状”,一定更合年景地“马上爆红”。  作为行内专业观众,我若也如大众一般,说对刚正仗
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都教授、都敏俊、初雪、炸鸡和啤酒都成了热爆的搜索关键词。古往今来,各种文艺作品里有各种完美的男人,怪力乱神也毫不稀奇。唯独这位,被誉为集古今中外所有男人优点于一身。更赞的是,全为女人而生——不是那个宿世轮回的千颂伊,而是电视机前,所有的女观众。  童颜不老  优点:永远20岁的容颜 400年的学识情商,  与生理年龄40岁心理年龄14岁的普通男性形成强烈反差,  对普通女性
3000万元人民币!这是建造深潜1.1万米载人潜水器载人舱所需资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一副总设计师、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崔维成,正在向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募集这笔资金。此前,从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传出消息——崔维成主持研制的12000米载人深潜母船被正式命名为“张謇号”。今后“张謇号”将搭载3台着陆器、1台无人潜水器,成为海上试验保障入水作业设备功能充分发挥的基础平台。  如果一切顺
作为职业精英的法律人对于道义的坚守,较鲜为人知,但也更令人唏嘘。  有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叫“赵氏孤儿”,讲的是春秋时晋国忠臣赵氏遗孤的事。由于奸臣屠岸贾当道,赵家被灭门,为了拯救赵氏遗孤,许多仁人志士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以命相许的赵母、韩厥、公孙杵臼,还有献出自己血脉、假意投靠屠岸贾、忍辱负重二十年的程婴。这些仁人志士的牺牲,最终换得了赵家遗孤的复出和冤案的昭雪。在人性和道义价值远高于
刘一闻,名动华夏的书法篆刻家,也是早生华发的美男子,魁伟沉稳,玉树临风。他的书法、篆刻与绘画,如风如雨,如雷如电,阳春烟景,山花烂漫。  藝术家都是敏感的,早慧的,喜欢标新立异的,甚至——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个被批判过的恶词——“天才”。刘一闻就是天才。在他还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时候,在田字格里写个“一”,他就不按照老师的教法老老实实写那个呆板僵硬的一横,而是根据自己从马路店招上看到的楷书字体来写,将“
“荈”字音喘,意为粗茶。号称“佰荈先生”的茶人戎新宇是位80后的茶界“奇葩”——如此评价,恰是因他的年龄与其学术造诣之间极大的反差。  初次造访他的私家茶叶博物馆级会所“戎茗轩”时,煞费了一番周折。熟悉他的茶友们都知道,戎新宇的茶会馆每次选址无不秉持着他“茶香不怕巷子深”的独特风水原则。无论安亭路永嘉路的老店,还是现今南京西路永源路的新址,总是会让初访者经历一番从“众里寻他”到“蓦然回首”的过程。
与历代帝王珍爱书画、重于收藏相同,《石渠宝笈》的最大价值,无疑是记录了清代鼎盛时期皇家书画收藏的状况,同时对于历史上有名的书画作品,做了传承有序的考订。直至今日,故宫博物院所展出的作品,或许并非《石渠宝笈》的全部精华,但就这其中不少翰墨名迹背后的故事,也可看出中国书画艺术史的更迭变迁。  《伯远帖》:“三希”名迹  在浩如烟海的展品中,无疑《伯远帖》当仁不让地是首件展品,不仅因为其历史悠久,更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