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微博上提醒大家要注意中国人的言语习惯,我们说“是”的时候不是指此时此刻的“有”,而是指一生一世的“有”。这种整体观让我们对真相或承诺有更严苛的要求,使我们不那么容易相信眼前美好的事实,而是偏向于采信负面信息。
某些负面倾向是对精英文化群体过于泛情的批评
北京大学教授邹恒甫指控北大院长奸淫女服务员,北大出面否认,但网络调查显示超过90%的人相信邹恒甫的指控;艺人李晨在网上高调示爱,被人爆出送很多女孩心形石头,微博上的态度几乎一边倒——相信李晨滥情,而祝福者寥寥。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变得越来越不相信美好的东西。
这种心理定势是如何形成的?从这两件事中也许可以窥见端倪:“占有优势位置的动物就具有更多的交配权。”看看在性饥渴中流浪的年轻公狮群,与独占母狮群的雄狮,你就会明白这一点。人类社会其实也相差无几,精英们在选择配偶时占着绝对的主动权。
几乎所有男性自我发展的动力都与性饥渴有关,努力获得金钱与权力的衍生产物就是女色与性实现。于是,那种为了争夺异性注意而争夺社会权利的心理仍然存在,而且强劲!所以,被很多女孩喜欢、男人嫉妒的明星在网上高调示爱,祝福者寥寥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在我看来那一刻的真情就是真情,尤其是对那种情不自禁的表白,人们应当集体驻足喝彩。无奈中国人似乎都是哲学家,都是看破红尘的人,不对某一刻在意,却执意在每一刻追求那些情感是否具备一生的永恒。
围观负面的消息可能会补偿一种现实的缺憾
人们对负面新闻感兴趣,一是因为刺激,内心深处压抑的东西,可能在相似事件中找到出口;二是社会需要建立一种秩序,主流媒体会选择更适合社会安定的信息发布,但现实往往是不理想的,这会构成人们感觉上的一种反差,而围观负面消息会补偿一种现实的缺憾。
新闻历来以真实、及时、客观著称,但谁都知道,真实和客观都是有选择的、片面的、不可控的。因为信息是一个人在事物的某种视角下产生的主观感受,不同人的感受明显会不同。这就像学绘画的人对着一个苹果写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就会画出不一样的形态、质感、色泽……但你又不能说这不是同一个苹果。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来构成你的内心现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事。
信息也很难笼统地分为正面与负面。一些负面的信息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果是阳光普照。理论上说,一个过度宣扬道德的社会可能把人们推向普遍的不道德感。中国伦理如果追求的不是善,而是至善,结果就是让人们做善人变得非常不易。因为只要你还有一点恶,那就不是善的。但我们需要牢记:人们需要主观地维护自己内心美好的感觉,因为你能感觉到的世界是你内心的世界,你要为自己选择的现实负责。
放弃非此即彼的逻辑才能保持一种心态平衡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我们也不能忽略,那就是网络的作用。这种媒体形式使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而且避免了为自己的话负责的义务。而这种谁都可以说、可以随便说的氛围,很容易助长“社会集体无意识”(荣格)。
事实上,集体无意识还揭示了一个规律:当一个社会高度宣扬道德与美好的时候,恰恰说明人们更多地关注了黑暗与丑陋,用一个自然的比喻来说“只有在阳光下才会看到阴影”。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在高调地推崇什么或者禁止什么的时候,正说明现实中什么缺乏或者什么太多,主流媒体越是提倡真善美,我们就越会在网上关注和相信假恶丑。而我认为相对谨慎负责的做法是:对某个主流媒体报道感兴趣的时候去网上看看不一样的说法。我们需要选择信息,只有对不同信息采取并存补偿的态度、放弃非此即彼的逻辑,才能保持一种心态平衡。
某些负面倾向是对精英文化群体过于泛情的批评
北京大学教授邹恒甫指控北大院长奸淫女服务员,北大出面否认,但网络调查显示超过90%的人相信邹恒甫的指控;艺人李晨在网上高调示爱,被人爆出送很多女孩心形石头,微博上的态度几乎一边倒——相信李晨滥情,而祝福者寥寥。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变得越来越不相信美好的东西。
这种心理定势是如何形成的?从这两件事中也许可以窥见端倪:“占有优势位置的动物就具有更多的交配权。”看看在性饥渴中流浪的年轻公狮群,与独占母狮群的雄狮,你就会明白这一点。人类社会其实也相差无几,精英们在选择配偶时占着绝对的主动权。
几乎所有男性自我发展的动力都与性饥渴有关,努力获得金钱与权力的衍生产物就是女色与性实现。于是,那种为了争夺异性注意而争夺社会权利的心理仍然存在,而且强劲!所以,被很多女孩喜欢、男人嫉妒的明星在网上高调示爱,祝福者寥寥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在我看来那一刻的真情就是真情,尤其是对那种情不自禁的表白,人们应当集体驻足喝彩。无奈中国人似乎都是哲学家,都是看破红尘的人,不对某一刻在意,却执意在每一刻追求那些情感是否具备一生的永恒。
围观负面的消息可能会补偿一种现实的缺憾
人们对负面新闻感兴趣,一是因为刺激,内心深处压抑的东西,可能在相似事件中找到出口;二是社会需要建立一种秩序,主流媒体会选择更适合社会安定的信息发布,但现实往往是不理想的,这会构成人们感觉上的一种反差,而围观负面消息会补偿一种现实的缺憾。
新闻历来以真实、及时、客观著称,但谁都知道,真实和客观都是有选择的、片面的、不可控的。因为信息是一个人在事物的某种视角下产生的主观感受,不同人的感受明显会不同。这就像学绘画的人对着一个苹果写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就会画出不一样的形态、质感、色泽……但你又不能说这不是同一个苹果。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来构成你的内心现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事。
信息也很难笼统地分为正面与负面。一些负面的信息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果是阳光普照。理论上说,一个过度宣扬道德的社会可能把人们推向普遍的不道德感。中国伦理如果追求的不是善,而是至善,结果就是让人们做善人变得非常不易。因为只要你还有一点恶,那就不是善的。但我们需要牢记:人们需要主观地维护自己内心美好的感觉,因为你能感觉到的世界是你内心的世界,你要为自己选择的现实负责。
放弃非此即彼的逻辑才能保持一种心态平衡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我们也不能忽略,那就是网络的作用。这种媒体形式使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而且避免了为自己的话负责的义务。而这种谁都可以说、可以随便说的氛围,很容易助长“社会集体无意识”(荣格)。
事实上,集体无意识还揭示了一个规律:当一个社会高度宣扬道德与美好的时候,恰恰说明人们更多地关注了黑暗与丑陋,用一个自然的比喻来说“只有在阳光下才会看到阴影”。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在高调地推崇什么或者禁止什么的时候,正说明现实中什么缺乏或者什么太多,主流媒体越是提倡真善美,我们就越会在网上关注和相信假恶丑。而我认为相对谨慎负责的做法是:对某个主流媒体报道感兴趣的时候去网上看看不一样的说法。我们需要选择信息,只有对不同信息采取并存补偿的态度、放弃非此即彼的逻辑,才能保持一种心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