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学习和实践,让我深刻意识到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性是多么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效率课堂,它是每一个老师始终想要达成的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的中使学生学习能力最优化,教学结果最大化。那么如何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我认为教学过程需要有方法,学生要参与课堂进行认真的思考,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率。
一、吸引的导入,碰撞思维火花
有人说数学是枯燥的,但是在我看来,让学生爱上数学,数学就是有意思。课堂教学是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的主阵地。教师上课有一个投其所好的导入使学生觉得数学是有意思的,开始进行认真的思考。
正如我在教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我是这样安排的。
谈话: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花果山,大家想去吗?瞧,两只小猴子正在嬉闹呢?这时猴妈妈带来了它们喜欢吃的水果。(课件出现一个桃)你觉得怎样分才公平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平均分。
提问: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几分之几?(课件演示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板书: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1/2。
提问:其中的1/2,2表示什么意思?1呢?
小结:这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知识。也就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1/2表示,原来的分数跟平均分的份数是有关系的。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分数。
通过情境导入复习之前认识的分数,明确分数各部分组成的意义,这样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份数关系的思考,而且也能为接下来的活动提供支持。
分桃子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巩固新授环节,促进思维联系
一节高效的课堂,导入之后就是新授环节,它是一堂课的主心骨,是一节课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学习新知识,主要通过新授课。提高新授知识环节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以启发为主,内容要讲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自主、合作、体验、交流、发展”等层次为学生提供知识,交流汇报自学情况时,应照顾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把教学中的问题都展现出来,让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帮助他们,学生帮助学生,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再启发引导或细致讲解。
2.紧扣交流内化,抓住重点难点。首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重点与难点之处。如计算整十数加法20 30,可让学生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大部分学生都说先算2 3=5,再在后面加1个0得到结果是50。
这是一种数感,其实质也是根据组成来思考的,但学生无法自觉将其和组成建立联系,表述算理。此时教师就要引导:2、3表示什么?2个1?3个1?到底表示什么?让学生发现其实是2个十加3个十,得5个十,所以结果是50。不明白算理的算法是机械的算法,对计算技能的形成是不牢固的。教师在组织交流前要考虑学生理解或表达有困难的地方,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在领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把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真正达到理解算理以促进算法的掌握。
其次,及时沟通不同形式的相同本质。基于学生的个体认识、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会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计算14×2:
对三种方法板书后可以先从形式上沟通,①是横式记录,②③是竖式记录。再从方法上沟通,三种方法计算步骤一样,都是先用个位的4乘2,再用十位的1乘2,最后把两次的积结合起来。方法③根据数的组成直接把十位的积对齐十位表示2个十,形式更简洁。通过沟通,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理解得更深入,对三种方法的相同本质认识更清晰,进而产生简化竖式的需要,自然引出简化模式。
三、少而精的练习,巩固思维
练习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检测一节新授环节结果的重要途径。那什么样的练习内容才能有效达成这样的目标,我做了如下的思考。
1.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练习。开放性的练习与我们平时的作业是不同的,它没有规定算法和答案,要让学生去利用本节课的知识假设、猜想、验证,去解决问题。学生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开放性练习富有挑战性。
2.不同层次水平,设计不同的练习。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在设计练习时须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多设计几组题目让学生自主去选择,比如五組题目,大部分学生做前三组,觉得有困难的做后三组,尽量让每位学生认为数学是简单的,有趣的。
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是离不开生活的,脱离实际的数学是不现实的,所以每节数学课应设计解决问题这一类的练习,让学生利用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以使课堂优化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更爱学习数学。例如:我在教学三下第二单元认识千米的时候,我这样布置一个实践作业:和家长一起,走一走1千米需要多久,感受一千米的长度。估一估自己家到学校大概多远。第二天一起和同学们汇报。这样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
四、课堂总结,以活跃来拓宽思维
一节课除了导入、新授、练习,还有点睛之笔,那就是课堂小节,今天这节课是如何学习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的?有人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其实不然,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回顾本节课从头到尾的过程,是思维完善的必经之路。
一节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除了生动导入、夯实新授、设计练习、课堂总结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教学有方法,学生有思考,方能使一节课最优化、最有效的数学课堂。
一、吸引的导入,碰撞思维火花
有人说数学是枯燥的,但是在我看来,让学生爱上数学,数学就是有意思。课堂教学是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的主阵地。教师上课有一个投其所好的导入使学生觉得数学是有意思的,开始进行认真的思考。
正如我在教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我是这样安排的。
谈话: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花果山,大家想去吗?瞧,两只小猴子正在嬉闹呢?这时猴妈妈带来了它们喜欢吃的水果。(课件出现一个桃)你觉得怎样分才公平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平均分。
提问: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几分之几?(课件演示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板书: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1/2。
提问:其中的1/2,2表示什么意思?1呢?
小结:这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知识。也就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1/2表示,原来的分数跟平均分的份数是有关系的。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分数。
通过情境导入复习之前认识的分数,明确分数各部分组成的意义,这样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份数关系的思考,而且也能为接下来的活动提供支持。
分桃子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巩固新授环节,促进思维联系
一节高效的课堂,导入之后就是新授环节,它是一堂课的主心骨,是一节课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学习新知识,主要通过新授课。提高新授知识环节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以启发为主,内容要讲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自主、合作、体验、交流、发展”等层次为学生提供知识,交流汇报自学情况时,应照顾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把教学中的问题都展现出来,让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帮助他们,学生帮助学生,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再启发引导或细致讲解。
2.紧扣交流内化,抓住重点难点。首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重点与难点之处。如计算整十数加法20 30,可让学生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大部分学生都说先算2 3=5,再在后面加1个0得到结果是50。
这是一种数感,其实质也是根据组成来思考的,但学生无法自觉将其和组成建立联系,表述算理。此时教师就要引导:2、3表示什么?2个1?3个1?到底表示什么?让学生发现其实是2个十加3个十,得5个十,所以结果是50。不明白算理的算法是机械的算法,对计算技能的形成是不牢固的。教师在组织交流前要考虑学生理解或表达有困难的地方,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在领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把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真正达到理解算理以促进算法的掌握。
其次,及时沟通不同形式的相同本质。基于学生的个体认识、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学生会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计算14×2:
对三种方法板书后可以先从形式上沟通,①是横式记录,②③是竖式记录。再从方法上沟通,三种方法计算步骤一样,都是先用个位的4乘2,再用十位的1乘2,最后把两次的积结合起来。方法③根据数的组成直接把十位的积对齐十位表示2个十,形式更简洁。通过沟通,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理解得更深入,对三种方法的相同本质认识更清晰,进而产生简化竖式的需要,自然引出简化模式。
三、少而精的练习,巩固思维
练习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检测一节新授环节结果的重要途径。那什么样的练习内容才能有效达成这样的目标,我做了如下的思考。
1.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练习。开放性的练习与我们平时的作业是不同的,它没有规定算法和答案,要让学生去利用本节课的知识假设、猜想、验证,去解决问题。学生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开放性练习富有挑战性。
2.不同层次水平,设计不同的练习。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在设计练习时须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多设计几组题目让学生自主去选择,比如五組题目,大部分学生做前三组,觉得有困难的做后三组,尽量让每位学生认为数学是简单的,有趣的。
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是离不开生活的,脱离实际的数学是不现实的,所以每节数学课应设计解决问题这一类的练习,让学生利用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以使课堂优化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更爱学习数学。例如:我在教学三下第二单元认识千米的时候,我这样布置一个实践作业:和家长一起,走一走1千米需要多久,感受一千米的长度。估一估自己家到学校大概多远。第二天一起和同学们汇报。这样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
四、课堂总结,以活跃来拓宽思维
一节课除了导入、新授、练习,还有点睛之笔,那就是课堂小节,今天这节课是如何学习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的?有人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其实不然,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回顾本节课从头到尾的过程,是思维完善的必经之路。
一节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除了生动导入、夯实新授、设计练习、课堂总结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教学有方法,学生有思考,方能使一节课最优化、最有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