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研学旅行课程应与学校课程紧密联系,以实现全面、深度的融通。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可以依托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成语、文本、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元素进行融合教学,达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研学旅行;课程融合;语文教学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强调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要实现全面的、深度的融通,而非局部的、肤浅的拼接,即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评价各方面融合;同时强调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融合的实施效果。自2017年起,我校开设“浙东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将语文学习内容与乡土研学资源融合,教学效果显著。
一、赏览诗里诗外的名山大川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诗是古代诗歌中的一大主題分类。诗人情满于山水,要品味山水之情,不仅要走进诗词,从山水意象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也要走出诗歌,从现实的山水中去领悟诗情。
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在第二、六单元共编排了六首古诗(《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展现了祖国山河风光之美。在剡中站的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中,我们让孩子回顾诗中的“寒山”“天门山”“青螺(君山)”,引出身边的鹿胎山、嶀山、天姥山;诵读李白名句“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明白家乡的山也是诗人们向往的名山,曾令“画圣”顾恺之发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赞叹;带领学生探访嵊州的鹿胎山,发现身边名山的“霜叶枫林”与“荷尽菊残”,继而进一步研究山中遗存的“雕圣”东晋戴逵足迹。而三年级下册教材选取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等描述春季溪景的古诗,我们把研学地点定在嵊州的剡溪口(嶀浦),沿着诗中的溪流之美而感悟身边的溪流魅力。东晋王子猷曾雪夜溯剡溪访戴逵,留下“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美谈;巧的是,剡溪江畔曾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居住地,寻访的诗人、留下的诗歌更是不胜枚举。
在“剡溪之春”主题研学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研究春天的剡溪、追溯剡溪的名人逸事等主题活动。对第一课时我们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古诗溪流”与“剡溪春景”
1.复习《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三首古诗,讨论三首诗的共同点,说说自己看到过的溪流春景。
2.引出张籍《送越客》,并吟诵。
3.了解“剡溪口”。
(二)“剡溪得名”与“雪夜访戴”
1.剡溪的得名。
《剡录》引《四明山记》《道书》记录(略)。
2.剡溪的出名。
《世说新语》记录(略)。
3.复述“剡溪之得名”和“雪夜访戴”故事大概。
4.其他唐诗中的剡溪。
(三)“五水共治”与“诗画剡溪”
1.浏览图片“剡溪美景”。
2.介绍新时期“五水共治”后“诗画剡溪”新面貌。
(四)“游览线路”与“研学任务”
1.学习共同体协作,选定小导游、小摄影师、小记者。
2.学习共同体讨论制订游览路线图。
3.选择自己的研学任务,描绘自己眼中的剡溪春景。
从诗中的山川到身边的山川,从课本到家乡,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行走中能真切感受家乡山水人文之美,培养对诗词文化的欣赏能力与热爱之情。
二、讲述课内课外的传奇故事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一个成语往往代表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它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成语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教材中的成语有900余个,将书中的成语与身边历史文化中的成语联系起来学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四年级第二学期安排的研学旅行目的地是上虞东山,成语“东山再起”便出于此。东晋名相谢安曾在此隐居,东晋政权日渐飘摇之际,他从这里赴首都建康(今南京)任职,继而败前秦、固疆土,成就一番大业。东山研学与语文的切合点是教材第一单元祖国河山诗文、日积月累描写自然风光名句,以及“园地二”中的成语故事“手不释卷”,从课本中的成语故事出发,调查、搜集、整理自己了解到的成语故事,进而了解谢安“东山再起”的故事,了解谢氏家族的人文历史,有创意地展示自己的体验和收获。于此,在东山研学的成语主题学习部分,我们做了这样的编排:
(一)唐诗引入
忆东山
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1.说说古诗的大致意思,看看自己想的是否和译文差不多。
2.令大诗人念念不忘的东山在哪里呢?在离我们学校四十公里的上虞上浦镇。不仅李白几次探寻,贺知章、刘长卿、方平、苏东坡、陆游等诗人也曾盘桓其间,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东山的独特魅力。
(二)学成语、知事理:“东山再起”
1.观看“东山再起”视频。
2.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3.思考:
(1)“淝水之战”能做到以少胜多,给了你哪些启示?
(2)“东山再起”一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
(三)学成语、晓形象:与谢安有关的其他成语
与谢安相关的成语还有许多,请列举一二,并说说你感受到怎样的人物形象;说说哪些是在我们家乡发生的故事,选择一个讲给大家听一听。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发现成语原来就在身边,成语故事是那样鲜活与真实。此外,唐诗之路上仅与绍兴地区有关的成语就有很多,如前文提到的“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吴越之争中的“卧薪尝胆”“东施效颦”,王羲之笔下的“崇山峻岭”等都可以进行融合学习。 三、体悟文里文外的民族智慧
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蕴含的民族精神涵盖了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为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意识地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凸显出来,要求“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在研学旅行中,我们从教材课文出发,充分挖掘学习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内涵,将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课程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比如,通过四年级第一学期《长城》《颐和园》等课文,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对身边历史遗产的探究学习,搜集身边古迹的诗词楹联,整理家乡传说故事等活动。嵊州金庭是书圣王羲之的归隐和墓葬地,利用语文课学习积累的方法,学生在研学中了解书圣王羲之与金庭的渊源,收集和讲述“墨池”“吃墨”“爱鹅”“入木三分”等故事,走访华堂村、金庭小学,参与国际书法朝圣节,感受书法艺术与书圣精神从古至今的传承。对金庭研学旅行的任务单,我们做了这样的设计:
1.我是小摄影师
金庭观青山所依,环抱地势,有古柏蔽日、瀑布挂潭、碧溪婉转,秀色可餐,选择一处美景,并用文字描述美景。(1)拍照;(2)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拍到的美景
(100字左右)。
2.我是小设计师
我市从2004年以来每年举办书法朝圣节,在书法界形成一定影响,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书画界、文化界人士也纷纷慕名前来金庭朝圣,金庭已成为国际性的文化圣地。请你为今年的朝圣节设计一张或一幅(套)明信片或宣传图,要体现“嵊州”“书法”等元素。
3.我是小记者
作为王羲之的子孙后人,王氏在华堂扎根,至今已有1 700年。因其子孙后代多擅书画,将书画悬于厅堂,其宅有“画堂”之称,后“画堂”易作村名“华堂”。华堂村王氏迄今已有五十九世,一直以“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作为祖上家训,敦促子孙习文练字,书法传承已成为整个村的一种文化印记。调查华堂村相关资料,采访一名华堂村民或金庭小学学生。
又如,六年级学生学习了《各具特色的民居》,通过了解不同民居建筑,整体感受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进一步的民族建筑探究。学生结合美术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走进新昌大佛寺,以大佛寺建筑为基点,深入地分析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等特点,在活动中体会我国传统文化之美。
四、延伸校内校外的自主探索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课题探究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多种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进行整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学习方式。进言之,高年级的研学旅行也可以结合语文教材编排的综合性学习,开展更自主、更开放的学习活动。
在五年级上册学习中,第六组安排了有关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自主活动增強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我们带着学生走进上虞曹娥庙,寻找“中华第一字谜”——“绝妙好辞”踪迹,搜集分类曹娥庙中各种书法字体的楹联与匾额,并通过制谜、猜谜进一步研究汉字、感悟汉字。比如,由“曹娥格”引出的各种字谜制法学习:
1.解曹娥格
格规:谜面必须为四个字或者是八个字,谜底为两个字或者四个字。
格法:扣合时将谜底的每个字按左右各拆分为两个字,再把拆开的字与谜面两个字对一个字,互相对应进行扣合。
(1)织匠、巧妇(打一个京剧名)——谜底:红娘。释例:此为四个字的谜面扣两个字的谜底。将谜底“红娘”拆成“丝工、良女”再扣合谜面。
(2)林野、华裔、小山、配偶(打两个中草药名)——谜底:杜仲、砂仁。释例:此为八个字的谜面扣四个字的谜底。将谜底“杜仲、砂仁”拆成“木土、中人、少石、二人”再扣合谜面。
2.解文字之谜
曹娥格在字谜中属于“高档货”,雅俗共赏,可以丰富和简化出更有趣的字谜。接下来,老师结合例子,介绍一下生活中拆字法、合字法、离合法、增损法、象形法、变形法、会意法等最简单的字谜制作方法。请选择集中方式制谜给大家猜一猜(具体内容略)。
在六年级下册中,教材第六组综合性学习是“轻叩诗歌的大门”,通过采撷中国古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在搜集、整理、诵读、欣赏中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我们设计的最后一站活动是对之前的系列研学旅行活动进行回顾与总结,把“唐诗之路”上各个节点的代表性古诗词进行整理与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走进鉴湖景区,调查、搜集、整理和鉴湖有关的诗歌,通过学习了解鉴湖的历史变迁及多彩鉴湖文化。这样,在丰富研学旅行活动的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得到了延伸,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拓展。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又与语文课中的古诗词、成语、课文、综合性学习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研学旅行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注重利用其他课程中的学习资源。唯有课程间融会贯通,才能在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9/content_5149947.htm.
[2]吴煌清.遵循六原则设计研学旅行方案[J].基础教育参考,2019(07):17-19.
[3]殷世东,程静.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教程·教材·教法,2018(4):116-120.
[关键词] 研学旅行;课程融合;语文教学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强调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要实现全面的、深度的融通,而非局部的、肤浅的拼接,即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评价各方面融合;同时强调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融合的实施效果。自2017年起,我校开设“浙东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将语文学习内容与乡土研学资源融合,教学效果显著。
一、赏览诗里诗外的名山大川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诗是古代诗歌中的一大主題分类。诗人情满于山水,要品味山水之情,不仅要走进诗词,从山水意象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也要走出诗歌,从现实的山水中去领悟诗情。
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在第二、六单元共编排了六首古诗(《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展现了祖国山河风光之美。在剡中站的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中,我们让孩子回顾诗中的“寒山”“天门山”“青螺(君山)”,引出身边的鹿胎山、嶀山、天姥山;诵读李白名句“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明白家乡的山也是诗人们向往的名山,曾令“画圣”顾恺之发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赞叹;带领学生探访嵊州的鹿胎山,发现身边名山的“霜叶枫林”与“荷尽菊残”,继而进一步研究山中遗存的“雕圣”东晋戴逵足迹。而三年级下册教材选取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等描述春季溪景的古诗,我们把研学地点定在嵊州的剡溪口(嶀浦),沿着诗中的溪流之美而感悟身边的溪流魅力。东晋王子猷曾雪夜溯剡溪访戴逵,留下“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美谈;巧的是,剡溪江畔曾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居住地,寻访的诗人、留下的诗歌更是不胜枚举。
在“剡溪之春”主题研学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研究春天的剡溪、追溯剡溪的名人逸事等主题活动。对第一课时我们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古诗溪流”与“剡溪春景”
1.复习《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三首古诗,讨论三首诗的共同点,说说自己看到过的溪流春景。
2.引出张籍《送越客》,并吟诵。
3.了解“剡溪口”。
(二)“剡溪得名”与“雪夜访戴”
1.剡溪的得名。
《剡录》引《四明山记》《道书》记录(略)。
2.剡溪的出名。
《世说新语》记录(略)。
3.复述“剡溪之得名”和“雪夜访戴”故事大概。
4.其他唐诗中的剡溪。
(三)“五水共治”与“诗画剡溪”
1.浏览图片“剡溪美景”。
2.介绍新时期“五水共治”后“诗画剡溪”新面貌。
(四)“游览线路”与“研学任务”
1.学习共同体协作,选定小导游、小摄影师、小记者。
2.学习共同体讨论制订游览路线图。
3.选择自己的研学任务,描绘自己眼中的剡溪春景。
从诗中的山川到身边的山川,从课本到家乡,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行走中能真切感受家乡山水人文之美,培养对诗词文化的欣赏能力与热爱之情。
二、讲述课内课外的传奇故事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一个成语往往代表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它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成语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教材中的成语有900余个,将书中的成语与身边历史文化中的成语联系起来学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四年级第二学期安排的研学旅行目的地是上虞东山,成语“东山再起”便出于此。东晋名相谢安曾在此隐居,东晋政权日渐飘摇之际,他从这里赴首都建康(今南京)任职,继而败前秦、固疆土,成就一番大业。东山研学与语文的切合点是教材第一单元祖国河山诗文、日积月累描写自然风光名句,以及“园地二”中的成语故事“手不释卷”,从课本中的成语故事出发,调查、搜集、整理自己了解到的成语故事,进而了解谢安“东山再起”的故事,了解谢氏家族的人文历史,有创意地展示自己的体验和收获。于此,在东山研学的成语主题学习部分,我们做了这样的编排:
(一)唐诗引入
忆东山
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1.说说古诗的大致意思,看看自己想的是否和译文差不多。
2.令大诗人念念不忘的东山在哪里呢?在离我们学校四十公里的上虞上浦镇。不仅李白几次探寻,贺知章、刘长卿、方平、苏东坡、陆游等诗人也曾盘桓其间,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东山的独特魅力。
(二)学成语、知事理:“东山再起”
1.观看“东山再起”视频。
2.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3.思考:
(1)“淝水之战”能做到以少胜多,给了你哪些启示?
(2)“东山再起”一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
(三)学成语、晓形象:与谢安有关的其他成语
与谢安相关的成语还有许多,请列举一二,并说说你感受到怎样的人物形象;说说哪些是在我们家乡发生的故事,选择一个讲给大家听一听。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发现成语原来就在身边,成语故事是那样鲜活与真实。此外,唐诗之路上仅与绍兴地区有关的成语就有很多,如前文提到的“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吴越之争中的“卧薪尝胆”“东施效颦”,王羲之笔下的“崇山峻岭”等都可以进行融合学习。 三、体悟文里文外的民族智慧
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蕴含的民族精神涵盖了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为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意识地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凸显出来,要求“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在研学旅行中,我们从教材课文出发,充分挖掘学习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内涵,将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课程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比如,通过四年级第一学期《长城》《颐和园》等课文,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对身边历史遗产的探究学习,搜集身边古迹的诗词楹联,整理家乡传说故事等活动。嵊州金庭是书圣王羲之的归隐和墓葬地,利用语文课学习积累的方法,学生在研学中了解书圣王羲之与金庭的渊源,收集和讲述“墨池”“吃墨”“爱鹅”“入木三分”等故事,走访华堂村、金庭小学,参与国际书法朝圣节,感受书法艺术与书圣精神从古至今的传承。对金庭研学旅行的任务单,我们做了这样的设计:
1.我是小摄影师
金庭观青山所依,环抱地势,有古柏蔽日、瀑布挂潭、碧溪婉转,秀色可餐,选择一处美景,并用文字描述美景。(1)拍照;(2)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拍到的美景
(100字左右)。
2.我是小设计师
我市从2004年以来每年举办书法朝圣节,在书法界形成一定影响,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书画界、文化界人士也纷纷慕名前来金庭朝圣,金庭已成为国际性的文化圣地。请你为今年的朝圣节设计一张或一幅(套)明信片或宣传图,要体现“嵊州”“书法”等元素。
3.我是小记者
作为王羲之的子孙后人,王氏在华堂扎根,至今已有1 700年。因其子孙后代多擅书画,将书画悬于厅堂,其宅有“画堂”之称,后“画堂”易作村名“华堂”。华堂村王氏迄今已有五十九世,一直以“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作为祖上家训,敦促子孙习文练字,书法传承已成为整个村的一种文化印记。调查华堂村相关资料,采访一名华堂村民或金庭小学学生。
又如,六年级学生学习了《各具特色的民居》,通过了解不同民居建筑,整体感受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进一步的民族建筑探究。学生结合美术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走进新昌大佛寺,以大佛寺建筑为基点,深入地分析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等特点,在活动中体会我国传统文化之美。
四、延伸校内校外的自主探索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课题探究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多种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进行整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学习方式。进言之,高年级的研学旅行也可以结合语文教材编排的综合性学习,开展更自主、更开放的学习活动。
在五年级上册学习中,第六组安排了有关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自主活动增強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我们带着学生走进上虞曹娥庙,寻找“中华第一字谜”——“绝妙好辞”踪迹,搜集分类曹娥庙中各种书法字体的楹联与匾额,并通过制谜、猜谜进一步研究汉字、感悟汉字。比如,由“曹娥格”引出的各种字谜制法学习:
1.解曹娥格
格规:谜面必须为四个字或者是八个字,谜底为两个字或者四个字。
格法:扣合时将谜底的每个字按左右各拆分为两个字,再把拆开的字与谜面两个字对一个字,互相对应进行扣合。
(1)织匠、巧妇(打一个京剧名)——谜底:红娘。释例:此为四个字的谜面扣两个字的谜底。将谜底“红娘”拆成“丝工、良女”再扣合谜面。
(2)林野、华裔、小山、配偶(打两个中草药名)——谜底:杜仲、砂仁。释例:此为八个字的谜面扣四个字的谜底。将谜底“杜仲、砂仁”拆成“木土、中人、少石、二人”再扣合谜面。
2.解文字之谜
曹娥格在字谜中属于“高档货”,雅俗共赏,可以丰富和简化出更有趣的字谜。接下来,老师结合例子,介绍一下生活中拆字法、合字法、离合法、增损法、象形法、变形法、会意法等最简单的字谜制作方法。请选择集中方式制谜给大家猜一猜(具体内容略)。
在六年级下册中,教材第六组综合性学习是“轻叩诗歌的大门”,通过采撷中国古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在搜集、整理、诵读、欣赏中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我们设计的最后一站活动是对之前的系列研学旅行活动进行回顾与总结,把“唐诗之路”上各个节点的代表性古诗词进行整理与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走进鉴湖景区,调查、搜集、整理和鉴湖有关的诗歌,通过学习了解鉴湖的历史变迁及多彩鉴湖文化。这样,在丰富研学旅行活动的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得到了延伸,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拓展。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又与语文课中的古诗词、成语、课文、综合性学习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研学旅行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注重利用其他课程中的学习资源。唯有课程间融会贯通,才能在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9/content_5149947.htm.
[2]吴煌清.遵循六原则设计研学旅行方案[J].基础教育参考,2019(07):17-19.
[3]殷世东,程静.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教程·教材·教法,2018(4):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