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运城是1958年由安邑、解虞(解县与虞乡县合并而成)等县合并而设置的新兴城市,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为黄河所环、中条山所抱,风光独秀,人杰地灵。相传,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曾长期在此活动;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附近,堪称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开基之地。
运城以“盐”得名,自春秋以来,历有“盐氏、盐邑、司盐城”等称谓。宋元时期置转盐运使,“因(盐)运司驻扎,故名‘运城’。”其间,在市区南中条山下、涑水河畔有一晋地最大的湖泊——盐池。“盐池自古有之”,并以盛产“潞盐”著称于世。
认识“潞盐”
“潞盐”,又称“解盐”、“河东盐”,均因该地古称解州、河东郡,元初改称潞村,而得名。
有关潞盐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周礼》、《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等古籍中均有“苦盐”、“解盐”、“研盐”、“颗盐”、“大盐”等记述。
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了当地土人产盐的方法。其生产方式主要是采捞由卤水自然结晶析出的粒盐。在《周礼·天官·盐》中有“祭祀,供其苦盐、散盐”的记述。盐之珍贵和备受人崇敬的程度显而见之。从某种意义上讲,“潞盐”的开发为中华民族结束茹毛饮血的时代,发展华夏文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分析表明,“潞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每千克波美度(波美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把波美比重计浸入所测溶液中得到的度数就是波美度)6.5°~7°的潞盐卤水中,含镁离子2克,钾离子0.3克,钠离子3克,氯离子9.5克,硫酸根离子26克,以及三氧化二硼离子、溴离子、碘、锶等。
根据郦道元《水经注》的叙述,至少在3000年前,我国先祖就已创造出了世界上人工围栏盐池和日光晒盐的先进工艺。从开发初期的日光暴晒、天然玉成到集工采捞,经过多年的发展,至唐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垦畦浇晒”产盐法。这一浇晒法,比欧洲制畦晒盐早1000年。那些1500年前创建的围护盐池堤坝,至今依稀可见,就连保留下来的古代制盐废弃的硝板,也已成为今人提取硫酸钠的人造矿体。
20世纪80年代,在对盐湖资源分析研究后,有关部门开始重点开发利用硫酸钠盐系列,“潞盐”生产基本停止。但作为一种承续了几千年的先进生产工艺——“垦畦浇晒”产盐法,至今仍在海盐的生产流程中广泛应用。
盐湖的形成
产“潞盐”的盐湖,古称“河东盐池”,后来又有“盐贩之泽”、“盐池”、“潞池”、“解池”等称谓,是世界上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咸水湖泊。现今,人们通称其为“运城盐池”。它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千米,宽3~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大水深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现已探明的储量:硫酸钠5862万吨,氯化钠1423万吨,芒硝2746万吨,白钠镁矾27659.4万吨,卤水净储量(含氯化钠、硫酸钠、硫化镁)98.09万吨。
地质研究表明,喜马拉雅运动造就了中条山北麓断裂,使峨嵋岭、朝邑一富平一带,形成狭长的断陷湖泊。此湖在距今100万~300万年前,曾是与陕晋豫三省交界处的关中,、临汾一运城、灵宝一三门峡诸盆地联成一体的“古三门湖”。近100万年来,地壳又经多次变动,气候日趋干旱,致使“吉三门湖”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而作为“古三门湖”凹陷中心之一的运城盐池却幸运地残存下来。在两侧山体不断相对抬升的过程中,盐湖凹陷中心越来越向南收缩,湖水盐碱浓度也逐渐加大,最终演化成为现今的盐池地貌景观。
由于盐池水面长期维持着低于涑水与黄河汇合处的海拔高度,自然降水和古汾河、涑水及其支流携带着的大量含有机物泥沙源源不断注入其中。从第三纪至今的数千万年地史时期,沉积了厚度最大可达6千米的不同岩性地层。因为在湖盆沉陷的过程中,曾有过多起干旱气候事件,湖水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有利于盐类矿物的形成和储存。
通过采集湖内沉积物样品,化验分析后可知:地层中含水溶盐浓度逐步增加。这些与成盐有关的元素,为盐池盐类矿产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另外,从钻探工程发现的只能在海水与淡水交界处生存的有孔虫化石地层来看,自中新世至更新世,地质史上可能有过两次与海水密切联系的短期海浸。海水的浸入,带来了大量盐分,特别是第二次海浸,聚积了丰富的咸化地下水、古海水,以及蒸发浓缩的盐水,大量的钾盐、石灰盐、镁盐、硫酸盐和食盐等与早期淤积层相伴,在干旱气候条件下,长期暴晒蒸腾,盐分沉淀,形成了厚大的盐矿床。
其实,古代与现今开采利用的运城盐池资源,仅仅是盐湖表面的卤水和浅部淤泥质石盐矿层。钻探证实:盐池附近地下有9层承压水,均向湖盆中心汇流,以顶托补给形式不断为盐湖和黑河补充水和盐分,形成一种含硅、铝、铁、钙、镁、钠、钾在1%以上,钛、锶为1%~0.1%,钡、硼、锆、锰为0.1%~0.01%,矾、铬、钼、镱小于0.01%的黑色淤泥质矿层。此黑泥含多量石盐晶粒,时代新,尚无固结,是采之不尽的巨大盐库。
“潞盐”文化
可以说,“潞盐”对我国的人民生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由此也衍生出许多与盐有关的人文景观。其中,建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间的盐池神庙,坐落在盐池北畔的卧云岗上。它宏伟壮观、结构严谨、布局新颖,总面积2.6万平方米,距今已有1230年的历史。它以三大主殿、盐文化博物馆、海光楼、歌薰楼、汉唐采盐工场、戏台、东西厢房及数十座唐、宋、元、明、清的石碑铭文为体系,使人们在领略盐湖秀美风光的同时,也能体味到盐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那继承唐代“壕篱”、宋代“栏马短墙”的明代护卫盐池工程——“禁垣一周,计长一万七千四百二十二丈。高低随乎地势,东南西北不一……禁墙之外有马,道,以便往来。马道之外有隍堑,以蓄野水,深阔皆丈。垣内外又置铺舍,以居逻卒”。这一工程,现虽仅存残垣断壁,但遗迹依稀,雄姿尚存,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盐产区,都是独树一帜的。
为了阻止洪水灌入盐池,影响盐的产量,盐池周边开挖的疏导洪水注入黄河的姚暹渠,阻止洪水流入盐池内的72条堤埝和储蓄山洪的20余处滩地等工程,在水利发展史上有着永恒的辉煌。
位于中条山腹地的牛家院摩崖石刻,铭记着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开通运城盐池,通往茅津渡口的运盐故道的情景,是非常珍贵的盐业史料,对研究“潞盐”运销史有着特殊价值。
凡此种种,都反映着一种独特的“潞盐文化”。
运城也是关羽的故乡,国内最大武庙——关帝庙就坐落在这里。
另外,西侯度遗址、司马温公祠、永乐宫壁画、普救寺、黄河铁牛、蒲州古渡遗址等像珍珠般点缀在盐湖周边。这些古迹与运城盐湖、黄河风光相得益彰。
环绕盐湖的数十平方千米湿地,水草丰富,芦苇茂密,常年栖息着数十种候鸟。湖中阡陌纵横、碧波浩淼、生机盎然。常年不断的硝堆,远看如座座银山,近看似扇扇玉屏,既有死海之神奇,又有死海无法比拟的景观。(文章代码:2029)
责任编辑 赵 菲
运城以“盐”得名,自春秋以来,历有“盐氏、盐邑、司盐城”等称谓。宋元时期置转盐运使,“因(盐)运司驻扎,故名‘运城’。”其间,在市区南中条山下、涑水河畔有一晋地最大的湖泊——盐池。“盐池自古有之”,并以盛产“潞盐”著称于世。
认识“潞盐”
“潞盐”,又称“解盐”、“河东盐”,均因该地古称解州、河东郡,元初改称潞村,而得名。
有关潞盐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周礼》、《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等古籍中均有“苦盐”、“解盐”、“研盐”、“颗盐”、“大盐”等记述。
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了当地土人产盐的方法。其生产方式主要是采捞由卤水自然结晶析出的粒盐。在《周礼·天官·盐》中有“祭祀,供其苦盐、散盐”的记述。盐之珍贵和备受人崇敬的程度显而见之。从某种意义上讲,“潞盐”的开发为中华民族结束茹毛饮血的时代,发展华夏文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分析表明,“潞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每千克波美度(波美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把波美比重计浸入所测溶液中得到的度数就是波美度)6.5°~7°的潞盐卤水中,含镁离子2克,钾离子0.3克,钠离子3克,氯离子9.5克,硫酸根离子26克,以及三氧化二硼离子、溴离子、碘、锶等。
根据郦道元《水经注》的叙述,至少在3000年前,我国先祖就已创造出了世界上人工围栏盐池和日光晒盐的先进工艺。从开发初期的日光暴晒、天然玉成到集工采捞,经过多年的发展,至唐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垦畦浇晒”产盐法。这一浇晒法,比欧洲制畦晒盐早1000年。那些1500年前创建的围护盐池堤坝,至今依稀可见,就连保留下来的古代制盐废弃的硝板,也已成为今人提取硫酸钠的人造矿体。
20世纪80年代,在对盐湖资源分析研究后,有关部门开始重点开发利用硫酸钠盐系列,“潞盐”生产基本停止。但作为一种承续了几千年的先进生产工艺——“垦畦浇晒”产盐法,至今仍在海盐的生产流程中广泛应用。
盐湖的形成
产“潞盐”的盐湖,古称“河东盐池”,后来又有“盐贩之泽”、“盐池”、“潞池”、“解池”等称谓,是世界上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咸水湖泊。现今,人们通称其为“运城盐池”。它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千米,宽3~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大水深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现已探明的储量:硫酸钠5862万吨,氯化钠1423万吨,芒硝2746万吨,白钠镁矾27659.4万吨,卤水净储量(含氯化钠、硫酸钠、硫化镁)98.09万吨。
地质研究表明,喜马拉雅运动造就了中条山北麓断裂,使峨嵋岭、朝邑一富平一带,形成狭长的断陷湖泊。此湖在距今100万~300万年前,曾是与陕晋豫三省交界处的关中,、临汾一运城、灵宝一三门峡诸盆地联成一体的“古三门湖”。近100万年来,地壳又经多次变动,气候日趋干旱,致使“吉三门湖”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而作为“古三门湖”凹陷中心之一的运城盐池却幸运地残存下来。在两侧山体不断相对抬升的过程中,盐湖凹陷中心越来越向南收缩,湖水盐碱浓度也逐渐加大,最终演化成为现今的盐池地貌景观。
由于盐池水面长期维持着低于涑水与黄河汇合处的海拔高度,自然降水和古汾河、涑水及其支流携带着的大量含有机物泥沙源源不断注入其中。从第三纪至今的数千万年地史时期,沉积了厚度最大可达6千米的不同岩性地层。因为在湖盆沉陷的过程中,曾有过多起干旱气候事件,湖水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有利于盐类矿物的形成和储存。
通过采集湖内沉积物样品,化验分析后可知:地层中含水溶盐浓度逐步增加。这些与成盐有关的元素,为盐池盐类矿产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另外,从钻探工程发现的只能在海水与淡水交界处生存的有孔虫化石地层来看,自中新世至更新世,地质史上可能有过两次与海水密切联系的短期海浸。海水的浸入,带来了大量盐分,特别是第二次海浸,聚积了丰富的咸化地下水、古海水,以及蒸发浓缩的盐水,大量的钾盐、石灰盐、镁盐、硫酸盐和食盐等与早期淤积层相伴,在干旱气候条件下,长期暴晒蒸腾,盐分沉淀,形成了厚大的盐矿床。
其实,古代与现今开采利用的运城盐池资源,仅仅是盐湖表面的卤水和浅部淤泥质石盐矿层。钻探证实:盐池附近地下有9层承压水,均向湖盆中心汇流,以顶托补给形式不断为盐湖和黑河补充水和盐分,形成一种含硅、铝、铁、钙、镁、钠、钾在1%以上,钛、锶为1%~0.1%,钡、硼、锆、锰为0.1%~0.01%,矾、铬、钼、镱小于0.01%的黑色淤泥质矿层。此黑泥含多量石盐晶粒,时代新,尚无固结,是采之不尽的巨大盐库。
“潞盐”文化
可以说,“潞盐”对我国的人民生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由此也衍生出许多与盐有关的人文景观。其中,建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间的盐池神庙,坐落在盐池北畔的卧云岗上。它宏伟壮观、结构严谨、布局新颖,总面积2.6万平方米,距今已有1230年的历史。它以三大主殿、盐文化博物馆、海光楼、歌薰楼、汉唐采盐工场、戏台、东西厢房及数十座唐、宋、元、明、清的石碑铭文为体系,使人们在领略盐湖秀美风光的同时,也能体味到盐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那继承唐代“壕篱”、宋代“栏马短墙”的明代护卫盐池工程——“禁垣一周,计长一万七千四百二十二丈。高低随乎地势,东南西北不一……禁墙之外有马,道,以便往来。马道之外有隍堑,以蓄野水,深阔皆丈。垣内外又置铺舍,以居逻卒”。这一工程,现虽仅存残垣断壁,但遗迹依稀,雄姿尚存,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盐产区,都是独树一帜的。
为了阻止洪水灌入盐池,影响盐的产量,盐池周边开挖的疏导洪水注入黄河的姚暹渠,阻止洪水流入盐池内的72条堤埝和储蓄山洪的20余处滩地等工程,在水利发展史上有着永恒的辉煌。
位于中条山腹地的牛家院摩崖石刻,铭记着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开通运城盐池,通往茅津渡口的运盐故道的情景,是非常珍贵的盐业史料,对研究“潞盐”运销史有着特殊价值。
凡此种种,都反映着一种独特的“潞盐文化”。
运城也是关羽的故乡,国内最大武庙——关帝庙就坐落在这里。
另外,西侯度遗址、司马温公祠、永乐宫壁画、普救寺、黄河铁牛、蒲州古渡遗址等像珍珠般点缀在盐湖周边。这些古迹与运城盐湖、黄河风光相得益彰。
环绕盐湖的数十平方千米湿地,水草丰富,芦苇茂密,常年栖息着数十种候鸟。湖中阡陌纵横、碧波浩淼、生机盎然。常年不断的硝堆,远看如座座银山,近看似扇扇玉屏,既有死海之神奇,又有死海无法比拟的景观。(文章代码:2029)
责任编辑 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