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听说“陈云英”的名字,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她以中国第一位特殊教育博士的身份而声名鹊起;之后得知她是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的妻子,原本很“学术”的身份背景立刻添上了浓厚的传奇色彩;随着每年春天陈云英与林毅夫“两会夫妻档”的形象连年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陈云英逐渐在中国社会更广泛的人群中为人认知。
在生命的延续和不断地求索中,陈云英找到了苦苦追寻的答案: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使他人的生命有价值
自从陈云英戴上博士帽那天起,中国特殊教育就有了的自己的代言人。有人说,她从事的特殊教育是一项普通人做不了聪明人又不愿做的工作,但陈云英一做上这项工作,就把她的生命、悟性、韧劲、创造都融进其中。在她看来,特殊教育是爱的集成,是人性的复归,是灵魂的家园,是文明的使者……
陈云英从特殊教育的ABC开始讲起:“特殊教育是指残疾人的教育,也可以是促进每个人发展的特殊需要教育。在我国制定任何一个教育法规与政策时,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特殊需要的广泛性以及教育功能多样性的充分认识和观念转变。人因疾病、心理发展、社会结构转型、自然灾害等原因会需要特殊关怀和教育。在教育里广泛地采用心理康复、教育咨询、精神卫生、社会支持、科技学术来帮助他们受教育,是高质量教育的内涵。”
如果没有体现在细微之处的博爱之心,如果没有对人性的深层次的理解,怎能温暖那些可爱的生命?
陈云英读初中时,一场车祸使她因脑震荡昏迷不醒,住进医院。她辗转在病榻的日子里,望着同室的病友出神:假设自己不幸落下了残疾以后怎么办?她开始朦胧地感受到,人生在世,千差万别。即以身体而论,有的人生来完美,秉赋极佳,真是上天的垂爱;但是有的人却生存遗憾,或因后天不幸造成,他们多么需要感情上的沟通与和谐啊!这次车祸使陈云英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关怀的重要,也激发了她心中深藏的对生命无言的关切和追问,在现实表层的缤纷光色下面,陈云英渴望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探求真理往往是痛苦和幸福相互交织的过程。刚开始,每每思考这个问题大脑都是一片空白,都是绝望,没有答案。”这种追问一直延续到考入台湾政治大学,大学期间,陈云英加入了“爱爱会”——一个通过帮助孤儿、老人、盲聋儿和青少年罪犯,向社会传递爱心的社会实践社团。一次,陈云英作为服务志愿者走进了台北市启聪学校。寂静的校园像一座空城,毫无生机,忽然一阵球落地的“嘭嘭嘭”声打破了这片沉寂,循声望去:空旷的操场上,一群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沉默状态中拼抢着篮球,在夕阳的余晖中,他们生龙活虎地跳跃,嘴里咿咿呀呀发出稚嫩的声响。生命的呐喊、生命的跳动,霎那间,陈云英被感染、被震撼,也忽然由此觉醒。她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意识中的苦苦追问的人生价值,在这一瞬间也终于找到了迸发的出口。内心的力量使陈云英在“爱爱会”覃思笃行,被推选为“爱爱会”副会长。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陈云英说:“在‘爱爱会’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点亮我人生的灯塔,每一个不幸的生命都在告诉我,生命的价值和我存在的意义。”
在生命的延续和不断地求索中,陈云英找到了苦苦追寻的答案: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使他人的生命有价值。特殊教育给了她生命的意义,给了她释放潜能的一种场,给了她情商与智商完美结合的感悟。
“智慧才能明志,知识才能赋予这种信仰以力量。”陈云英把特殊教育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理想选择,1983年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陈云英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爱丁保罗大学攻读特殊教育硕士学位,后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她全面考察了美国的特殊教育,特别重视当代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的理论研究。
陈云英天性的宁静与开拓,使她总是把对生命的思考与身体力行相伴
以真性情,做真学问。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研究所共同挑选了中国西部处于“锅底线”的最贫困的山村,作为特殊教育的试点工作中,陈云英奔波于穷乡僻壤、渔村边区,调查残疾儿童的生活和受教育状况,研究解决的途径和办法。陈云英已记不起那些乡村的名字,她却在一所边远山村的学校大门上惊讶地看到“陈云英博士亲临本校授课”一张放大的照片。“我如果对中国特殊教育事业有功,那一定是在我死后。我未来的墓碑不是那个固定的墓碑,而是为了传播特殊教育我曾经亲自到过的每一个地方。我到处播下的种子,使我的生命为此而被放大。”
听到这些,思绪不觉已经走进了陈云英的内心世界,耳边似有背景音乐渐起:似京剧中密不透风的“急急风”锣鼓,又似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澎湃旋律。解读陈云英,头脑中闪回一个核心的关键词——关爱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对他人生命尊严的意识阙如,对他人生命尊重的落空,忽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权利,将成为社会文明的一种残缺。”陈云英天性的宁静与开拓,使她总是把对生命的思考与身体力行相伴。她,代生命立言,听一听特殊儿童在说什么,想一想他们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特殊教育可以使人性得到净化。通过与他们接触,会使人们更加理解人类巨大的潜能,因而增进自己在困境中打开潜能迎接挑战的力量;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可以更加充沛;在不完美的状态下可以生活得更精彩。一个人如果能够毫不自私地帮助不如自己的弱者,这就是很人性的人格的存在,是真正的强者才有的自信。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中,有影响、有身份、有地位、有官衔的人如果能够意识到帮助比自己弱的人,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一片和谐,每个人都将成为精神的富有者。”
采访中,感到陈云英其实不但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而且兼备一个优秀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素质。通过教学,她不但能培养一批师资和骨干队伍,而且通过社会活动,能有效地倡导和推广特殊教育在全社会的认同感:“特殊教育工作的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拒绝特殊教育就是拒绝教育的现代化。特殊教育是这个教育体系的保障工程,只有发展特殊教育,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加快发展的目标。”
谈到这几年取得的成绩,陈云英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1988年全国7~15岁盲童入学率仅为3%,聋童入学率仅为5.5%,弱智儿童入学率仅为0.33%。现在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已达到99%,中等城市为60%到70%,贫困县市也可达到30%到40%。20年来陈云英从点滴做起,在中国特殊教育这个曾经基本空白的领域里,像一个拓荒者,辛勤耕耘。1988年,白手起家,创办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特殊教育研究单位——“特殊教育研究室”;1989年,由陈云英主编我国第一套特殊教育著作系列——“特殊教育参考丛书”;1994年,陈云英创办了“中国特殊教育杂志”;2000年,创办了“中国特殊需要在线”网站。陈云英的名字同中国当代特殊教育的许多个第一紧紧连在一起。
人们纷纷追问陈云英成功的秘诀时,成天埋头于无休止劳作中的陈云英也不得不抬起头来,擦擦汗看看天,琢磨琢磨何为成功之道。最终陈云英不得不承认她没有找到成功的捷径,在她的眼中,成功也根本没有捷径!如果她现在的事业称得上成功,陈云英始终坚信着“承认落后并不是甘心落后,做任何事情不可能假手于他人,要自己扛起来干,今天不会,明天就会了,这是厚积薄发的道理。”
不论是男人和女人,也无论是所谓成功的男人和成功的女人,事业和情感永远是测试他们灵魂的两个永恒主题
尼采告诉男人,女人是你的影子,你不要去追求她。可陈云英对她的女性朋友们说,男人是你的影子,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女人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内在和外在都充实得很美,让男人心甘情愿地留住自己来爱我们。
陈云英在一次大学联谊会上邂逅林毅夫,联谊会虽然很快结束了,但当时两人之间产生了精神的认同,陈云英在林毅夫身上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直到今天,陈云英还保留着一整册林毅夫当年送给她的小卡片。卡片上贴着精致的植物标本,写着美丽的话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内心的浪漫与温馨。在林毅夫送给陈云英的第一张照片上面写着:我是一个有抱负的男孩,我没有财富,你愿意和我做朋友么?
谈人生观、谈对事业的追求、对社会的看法,深入的话题让两个人有了更多精神上的接触和沟通。永远认为“爱情比面包重要”的陈云英,被林毅夫明确的精神追求和毫无掩饰的理想、抱负深深打动。21岁的陈云英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渴望,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做些事情,但是在当时,台湾的妇女解放还不彻底,观念还比较守旧。作为一个女人,在此时遇到一个和自己很像的男人,支持他把自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做好,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正是这种感觉让陈云英一心一意的对待他们幸福的婚姻。
在陈云英看来,女人的世界不应仅仅是男人,它应该有三个支点:家庭、事业、男人。陈云英所从事关爱别人的事业就是关爱家庭的放大,广泛的爱和亲情的爱从人性的角度是一种殊途同归。为了在社会中播种关爱而独立,为了在家庭中爱与被爱而回归。不论是大爱、小爱都是付出的爱。这种既独立又回归是忘我的境界和灵魂的洗涤。
不论是男人和女人,也无论是所谓成功的男人和成功的女人,事业和情感永远是测试他们灵魂的两个永恒主题。
如今,陈云英和林毅夫夫妻二人都非常忙,但是他们有一个约定:只要不出差,每周一定要有一次全家人相聚的时间,尽可能腾出时间来完全属于两个人世界,一起读书、散步、听音乐,听陈云英娓娓道来内心的感悟:“最高贵的心灵莫过于善良,善良是无价的,善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
她传奇的人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世界,其实又是那样的清澈、简单。听陈云英讲述,我像赶海似的,拾起她人生中三颗镶嵌在一起最纯净、洁白的贝壳:小时候一心一意读书的陈云英;长大后一心一意地爱着一个男人的陈云英;现在,一心一意地潜心研究中国现代特殊教育工作的陈云英。
采访结束时已是夕阳西下。那日适逢周末,环路上到处是匆忙往家赶的人流、车流。而陈云英似乎并不忙着回家,宽大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手稿、书籍、文件。“林老师出差了,”她轻轻地说,看得出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临别,她站在楼梯口相送,从容恬定的笑容,涵盖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历练,令人在回味的同时,不由得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