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给自己一双坚强的翅膀,将困难化为力量,让逆境助我成长。感恩的心最终会让我们看到理想之花蓬勃怒放的模样。
——本文主人公华磊与贫困学子共勉
2007年7月17日晚,安徽潜山县,几个风尘仆仆的人在潜山县妇联严主席的陪同下,开车穿行百余里盘山公路,走进官庄镇西岭村一位农民华心安的家。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呢?破旧的土屋在昏暗的灯光下,散发着清冷的气息,清冷,不单是因为干净,更是由于缺乏应有的家具什物。但在这间贫寒的屋子里,却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华心安的儿子华磊以644分的优异成绩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高考成绩名列潜山县应届生第四,理综第一!这几位远道而来的陌生人,则是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爱心协会的代表,他们此行是想实地了解贫困生情况并安排资助,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孩子身上所蕴藏的苦痛与坚强、哀伤与希望仍令他们唏嘘不已。
贫穷是我的痛,但不是我的错
18岁的华磊说过一句话:“贫穷是我的痛,但不是我的错。”的确,对于这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石头比泥土还多的山窝窝来说,贫穷,是祖祖辈辈早已习惯的事实。山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打工,其次是一点点蚕桑、茶叶之类的经济作物和水稻、山芋等粮食作物。一点点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吧,那里的稻子脱粒至今还多半是扎成一把一把,抡起了胳膊摔,然后拿圆簸箩装了晾晒,这在平原地区的人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没法子,量少啊,用机器来收割,还不够占个底儿呢!所以华磊的父亲华心安一年到头在田间劳作,汗珠子摔八瓣儿,也仅仅维持一家人温饱而已。
生活尽管不富裕,但一家人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倒也其乐融融。1989年正月初四,华磊的出生更给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笑声。只是,生活的海洋从来不会风平浪静,在华磊上五年级的时候,命运来了个急转弯。家庭顶梁柱华心安突然得了中风,卧床不起,左半边身子完全失去了知觉。搜遍家里的角角落落,也凑不够去城里看病的钱,只好在乡下找医生开了个方子,抓了草药回家来熬着喝。这一喝,就是近10年。
比华磊大17岁的姐姐早已嫁到了邻县桐城,家里地里的活以及伺候病人的重担便一下子全压在了华磊母亲的肩头。瘦小的母亲起早贪黑,里里外外忙个不停,腰似乎就没有直起来的时候,面容也一天比一天憔悴。小华磊看在眼里,仿佛一下子懂事了许多,每天做完作业,他就来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穷人命硬啊!吃了半年草药,华心安的身体恢复了不少,居然可以勉强站起来了,但从此以后,他再也干不了重活,麻木的左手提不起重物,失去平衡的身体也无法支撑他像从前一样挑起担子健步如飞地走在山路上。但毕竟,他又站起来了,他能站起来,华磊和母亲就有盼头,一家人就有希望!
然而,厄运没有放过这个贫寒的家庭,不幸在2005年的夏天再次降临。那年夏天,母亲突然头痛难忍,到医院一检查,居然是恶性脑瘤!而且是晚期。医生说,治愈的希望很小。母亲知道后,便立刻要求出院回家,说是反正治不好了,与其花那冤枉钱,不如省下来供儿子读书。
病魔在母亲的身体里肆虐,她急剧地瘦了下来,很快就成了皮包骨头,全身无力,路也走不动了。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的头痛常常折磨得她死去活来,背着人的时候,她常常疼得直掉泪。但在儿子面前,她总是强忍着,不说一声痛,怕影响儿子学习。
生活的重担再一次落在华心安身上,他拖着病残的身体,去田间耕地、除草,回到家里还要洗衣服、做饭,给妻子端茶送水……华磊至今都想象不出父亲是如何熬过那段日子的!然而,父亲从不叫苦,也没有怨言,父亲的坚强深深感染了华磊,使他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曾被困难吓倒过。
超负荷的劳动很快压垮了华心安,一天中午,华心安正在地里忙得满头大汗,听邻居捎信说家里来了亲戚,急忙赶回家准备做饭。不料,刚走到灶台前,他忽然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在地,幸好一把扶住灶台才站稳。
亲戚走后,华磊的妈妈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他爹啊,你太累了,我也帮不上你,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我死了,你跟磊儿也少个累赘!”华心安一听恼了:“胡说什么呢?这话我可不爱听!”然而,他没想到,外表柔弱的妻子此时已经做出了一个令人叹惋的决定。
2005年11月,正在寝室背单词的华磊突然接到老师的通知,说他的母亲病重了,叫他回去看看,学校还专门派了一辆车送他回家。这样大的阵势令华磊不禁恐慌起来:母亲的病到底有多严重?会有生命危险么?远远望见家门前围了许多人,他马上有种不祥的预感,思维一刹那仿佛凝结了,眼前一片模糊,一切恍如梦中,那样的缥缈,那样的不真实,他不敢也不愿相信,却又不敢想自己不愿相信的是什么。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的车,恍恍惚惚进了门,看到母亲在床上躺着,双目紧闭,脸色死灰,表情却是满足的、安详的,华磊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泪,喊了一声“妈”就放声大哭起来。
母亲是喝农药自尽的,她早有此心,不愿自己的病将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拖向无底深渊,趁父亲去地里收山芋藤子,她便悄悄寻了短见。她没有留下一句话,但华磊知道,母亲是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是怕儿子牵挂自己的病情影响到学习,这个勤劳了一生的善良女人,用自己极端而深情的方式,给丈夫和儿子留下了永久的爱和痛。
送走母亲,华磊帮父亲把房间里里外外好好打扫了一通,扫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家境愈是窘困,就愈要活得干净利落,活得像个人样子!痛定思痛,他觉得唯有尽快从痛苦中振作,才不辜负母亲的牺牲。五天之后,他回到学校,立刻投入到更刻苦的学习中。
不觉得苦,是因为我的生命里承载着太多的爱
从父亲中风卧床时起,华磊每学期几十元的书本费就成了一家人最犯难的事情。几十元也许只够城里孩子买一个稍微高级点的玩具,可对这个几乎没有经济收入的山民家庭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由于缺少劳力,他们的几块地只好抛荒,只种离家最近的一块地,勉强保住口粮,加上门前菜地里的青菜萝卜,和过年杀年猪留下来的一点腌肉,便是一家人全年的饭菜。嫁在邻县的姐姐家也不富裕,但姐姐很照顾这个家,每次回来,都留下一些油盐钱。
那样的生活,你觉得苦吗?笔者问过华磊,他说:“不觉得,因为我碰到了很多好心人,我的生命里承载了很多的爱。”
1999年,华磊升入后冲中学读初一。开学好几天,华磊却没交一分钱学杂费,班主任华正苗老师觉得很奇怪,就问华磊:“你老是不交钱,怎么领书呢?别的学生早都交过了!”华磊红着脸、低着头不吭声。老师再问,华磊憋不住一肚子的委屈,就小声哭了起来。华老师猜到了几分,说:“带我到你家看看。”
看到华磊一无所有的家,华老师长叹了一口气,将情况向学校做了如实的汇报。鉴于华家的特殊情况,学校免掉了华磊的学杂费和住宿费。就这样,华磊靠着学校减免学费和 老师的资助艰难地读完了初中。
到了初三,华磊碰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项世才老师。项老师是华磊的初三班主任,他和爱人叶武梅视华磊如同己出,不光在物质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更经常跟他谈心,开导他,鼓励他。华磊上了高中之后,项世才夫妇还常去学校看他,请老师多关心华磊。华磊也将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什么话都愿意和他们讲。去学校报到之前,华磊特意到项老师家住了几天,师生俩天天聊到半夜,临走的时候,师娘叶武梅还给华磊买了套衣服。华磊说项老师和师娘让他看到了人间的爱、美好和希望。
2004年,华磊升入三环中学高中部,校长华国明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后,当即决定华磊的学费和生活费全由学校负担。起初,学校每个月给他的饭卡里充上50元钱,后来怕正在长身体的他50元吃不饱,华校长就嘱咐华磊,不必过分俭省,吃多少,学校往饭卡里给你充多少。过年的时候,华校长夫妇和几位老师常常自掏腰包给华磊三五百块钱,叫他拿回去买点年货。老师和同学也十分关心华磊,他们的热情和笑脸开启了华磊紧闭的心扉,这个原本沉默内向的男孩逐渐变得活泼快乐起来。三环学校融洽而充满爱心的氛围,使身为贫困生的他从来不曾有过因贫困而产生的自卑。
用感恩的心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
华磊家的墙壁上,挂得满满的都是奖状,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每个阶段都有。
儿子的成绩是华心安的骄傲,提起儿子来,华心安就眉飞色舞,这个淳朴忠厚的农民,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总归结为四个字:好好读书!是啊!只有读书,才能更有出息;只有读书,才有可能走出这美丽而贫瘠的大山,看到更丰富精彩的世界。
经过摔打的孩子知道努力,华磊的学习从来没有让父亲操过心。初中毕业时,他以62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省重点野寨中学。与此同时,新成立的民办三环中学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三环中学许诺,如果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华磊肯在三环中学读高中,不但学费全免,还会酌情发点生活费,毕业若考上重点大学,还有2~4万元的奖金。华磊不禁心动了,经过一番斟酌,他最终选择了三环中学,不仅是出于费用的考虑,他还想挑战一下自己:谁说没名气的学校就出不了优秀生?既然三环给了我这么优厚的条件,那么,我就要努力成为三环的骄傲!
在老师的眼里,华磊是个认真刻苦、思维严谨的学生,他不见得比别人聪明多少,但他足够努力,足够细心,从不犯“低级错误”,而且特会“抢”“边边角角”的时间。每天早上5点之前,他就已经坐在教室里用功了,晚上11点之后才睡。中午放学,别的学生一窝蜂冲去打饭,他却趁这个空当洗衣服,晾上衣服再去食堂,便省去了排队打饭的时间。刚升人高三时,华磊的语文和英语明显偏弱,有时甚至会不及格。为了尽快赶上来,他针对自己词语辨析较差的弱点,利用寒假背完了一本新华字典。课间的十分钟,则被他争分夺秒地用来训练英语题型,一段时间是完形填空,做顺手了再练阅读理解。正是利用这些不起眼的琐碎光阴,他一学期做了上百道完形填空,上百个阅读理解,与此同时,他的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也突飞猛进,高考时,他的英语考出了120多分的好成绩。
华磊说:“社会给了我很多东西,我也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如今,坐在哈工大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华磊由衷地感激所有爱着他,关怀着他的人。如果不是曾经得到这么多无私的帮助,他不可能顺利地走到今天。
去哈工大报到前夕,华磊依约得到了三环学校的2万元奖学金,他马上发了条短信给中欧学院爱心协会的一位负责人:我已经得到了三环资助的2万元,如果你们找到了比我更困难的学生,希望你们能资助他们。学习之余,他打算做家教和兼职,挣点生活费,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
(责编 王 蕾)
——本文主人公华磊与贫困学子共勉
2007年7月17日晚,安徽潜山县,几个风尘仆仆的人在潜山县妇联严主席的陪同下,开车穿行百余里盘山公路,走进官庄镇西岭村一位农民华心安的家。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呢?破旧的土屋在昏暗的灯光下,散发着清冷的气息,清冷,不单是因为干净,更是由于缺乏应有的家具什物。但在这间贫寒的屋子里,却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华心安的儿子华磊以644分的优异成绩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高考成绩名列潜山县应届生第四,理综第一!这几位远道而来的陌生人,则是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爱心协会的代表,他们此行是想实地了解贫困生情况并安排资助,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孩子身上所蕴藏的苦痛与坚强、哀伤与希望仍令他们唏嘘不已。
贫穷是我的痛,但不是我的错
18岁的华磊说过一句话:“贫穷是我的痛,但不是我的错。”的确,对于这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石头比泥土还多的山窝窝来说,贫穷,是祖祖辈辈早已习惯的事实。山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打工,其次是一点点蚕桑、茶叶之类的经济作物和水稻、山芋等粮食作物。一点点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吧,那里的稻子脱粒至今还多半是扎成一把一把,抡起了胳膊摔,然后拿圆簸箩装了晾晒,这在平原地区的人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没法子,量少啊,用机器来收割,还不够占个底儿呢!所以华磊的父亲华心安一年到头在田间劳作,汗珠子摔八瓣儿,也仅仅维持一家人温饱而已。
生活尽管不富裕,但一家人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倒也其乐融融。1989年正月初四,华磊的出生更给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笑声。只是,生活的海洋从来不会风平浪静,在华磊上五年级的时候,命运来了个急转弯。家庭顶梁柱华心安突然得了中风,卧床不起,左半边身子完全失去了知觉。搜遍家里的角角落落,也凑不够去城里看病的钱,只好在乡下找医生开了个方子,抓了草药回家来熬着喝。这一喝,就是近10年。
比华磊大17岁的姐姐早已嫁到了邻县桐城,家里地里的活以及伺候病人的重担便一下子全压在了华磊母亲的肩头。瘦小的母亲起早贪黑,里里外外忙个不停,腰似乎就没有直起来的时候,面容也一天比一天憔悴。小华磊看在眼里,仿佛一下子懂事了许多,每天做完作业,他就来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穷人命硬啊!吃了半年草药,华心安的身体恢复了不少,居然可以勉强站起来了,但从此以后,他再也干不了重活,麻木的左手提不起重物,失去平衡的身体也无法支撑他像从前一样挑起担子健步如飞地走在山路上。但毕竟,他又站起来了,他能站起来,华磊和母亲就有盼头,一家人就有希望!
然而,厄运没有放过这个贫寒的家庭,不幸在2005年的夏天再次降临。那年夏天,母亲突然头痛难忍,到医院一检查,居然是恶性脑瘤!而且是晚期。医生说,治愈的希望很小。母亲知道后,便立刻要求出院回家,说是反正治不好了,与其花那冤枉钱,不如省下来供儿子读书。
病魔在母亲的身体里肆虐,她急剧地瘦了下来,很快就成了皮包骨头,全身无力,路也走不动了。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的头痛常常折磨得她死去活来,背着人的时候,她常常疼得直掉泪。但在儿子面前,她总是强忍着,不说一声痛,怕影响儿子学习。
生活的重担再一次落在华心安身上,他拖着病残的身体,去田间耕地、除草,回到家里还要洗衣服、做饭,给妻子端茶送水……华磊至今都想象不出父亲是如何熬过那段日子的!然而,父亲从不叫苦,也没有怨言,父亲的坚强深深感染了华磊,使他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曾被困难吓倒过。
超负荷的劳动很快压垮了华心安,一天中午,华心安正在地里忙得满头大汗,听邻居捎信说家里来了亲戚,急忙赶回家准备做饭。不料,刚走到灶台前,他忽然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在地,幸好一把扶住灶台才站稳。
亲戚走后,华磊的妈妈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他爹啊,你太累了,我也帮不上你,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我死了,你跟磊儿也少个累赘!”华心安一听恼了:“胡说什么呢?这话我可不爱听!”然而,他没想到,外表柔弱的妻子此时已经做出了一个令人叹惋的决定。
2005年11月,正在寝室背单词的华磊突然接到老师的通知,说他的母亲病重了,叫他回去看看,学校还专门派了一辆车送他回家。这样大的阵势令华磊不禁恐慌起来:母亲的病到底有多严重?会有生命危险么?远远望见家门前围了许多人,他马上有种不祥的预感,思维一刹那仿佛凝结了,眼前一片模糊,一切恍如梦中,那样的缥缈,那样的不真实,他不敢也不愿相信,却又不敢想自己不愿相信的是什么。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的车,恍恍惚惚进了门,看到母亲在床上躺着,双目紧闭,脸色死灰,表情却是满足的、安详的,华磊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泪,喊了一声“妈”就放声大哭起来。
母亲是喝农药自尽的,她早有此心,不愿自己的病将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拖向无底深渊,趁父亲去地里收山芋藤子,她便悄悄寻了短见。她没有留下一句话,但华磊知道,母亲是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是怕儿子牵挂自己的病情影响到学习,这个勤劳了一生的善良女人,用自己极端而深情的方式,给丈夫和儿子留下了永久的爱和痛。
送走母亲,华磊帮父亲把房间里里外外好好打扫了一通,扫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家境愈是窘困,就愈要活得干净利落,活得像个人样子!痛定思痛,他觉得唯有尽快从痛苦中振作,才不辜负母亲的牺牲。五天之后,他回到学校,立刻投入到更刻苦的学习中。
不觉得苦,是因为我的生命里承载着太多的爱
从父亲中风卧床时起,华磊每学期几十元的书本费就成了一家人最犯难的事情。几十元也许只够城里孩子买一个稍微高级点的玩具,可对这个几乎没有经济收入的山民家庭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由于缺少劳力,他们的几块地只好抛荒,只种离家最近的一块地,勉强保住口粮,加上门前菜地里的青菜萝卜,和过年杀年猪留下来的一点腌肉,便是一家人全年的饭菜。嫁在邻县的姐姐家也不富裕,但姐姐很照顾这个家,每次回来,都留下一些油盐钱。
那样的生活,你觉得苦吗?笔者问过华磊,他说:“不觉得,因为我碰到了很多好心人,我的生命里承载了很多的爱。”
1999年,华磊升入后冲中学读初一。开学好几天,华磊却没交一分钱学杂费,班主任华正苗老师觉得很奇怪,就问华磊:“你老是不交钱,怎么领书呢?别的学生早都交过了!”华磊红着脸、低着头不吭声。老师再问,华磊憋不住一肚子的委屈,就小声哭了起来。华老师猜到了几分,说:“带我到你家看看。”
看到华磊一无所有的家,华老师长叹了一口气,将情况向学校做了如实的汇报。鉴于华家的特殊情况,学校免掉了华磊的学杂费和住宿费。就这样,华磊靠着学校减免学费和 老师的资助艰难地读完了初中。
到了初三,华磊碰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项世才老师。项老师是华磊的初三班主任,他和爱人叶武梅视华磊如同己出,不光在物质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更经常跟他谈心,开导他,鼓励他。华磊上了高中之后,项世才夫妇还常去学校看他,请老师多关心华磊。华磊也将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什么话都愿意和他们讲。去学校报到之前,华磊特意到项老师家住了几天,师生俩天天聊到半夜,临走的时候,师娘叶武梅还给华磊买了套衣服。华磊说项老师和师娘让他看到了人间的爱、美好和希望。
2004年,华磊升入三环中学高中部,校长华国明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后,当即决定华磊的学费和生活费全由学校负担。起初,学校每个月给他的饭卡里充上50元钱,后来怕正在长身体的他50元吃不饱,华校长就嘱咐华磊,不必过分俭省,吃多少,学校往饭卡里给你充多少。过年的时候,华校长夫妇和几位老师常常自掏腰包给华磊三五百块钱,叫他拿回去买点年货。老师和同学也十分关心华磊,他们的热情和笑脸开启了华磊紧闭的心扉,这个原本沉默内向的男孩逐渐变得活泼快乐起来。三环学校融洽而充满爱心的氛围,使身为贫困生的他从来不曾有过因贫困而产生的自卑。
用感恩的心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
华磊家的墙壁上,挂得满满的都是奖状,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每个阶段都有。
儿子的成绩是华心安的骄傲,提起儿子来,华心安就眉飞色舞,这个淳朴忠厚的农民,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总归结为四个字:好好读书!是啊!只有读书,才能更有出息;只有读书,才有可能走出这美丽而贫瘠的大山,看到更丰富精彩的世界。
经过摔打的孩子知道努力,华磊的学习从来没有让父亲操过心。初中毕业时,他以62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省重点野寨中学。与此同时,新成立的民办三环中学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三环中学许诺,如果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华磊肯在三环中学读高中,不但学费全免,还会酌情发点生活费,毕业若考上重点大学,还有2~4万元的奖金。华磊不禁心动了,经过一番斟酌,他最终选择了三环中学,不仅是出于费用的考虑,他还想挑战一下自己:谁说没名气的学校就出不了优秀生?既然三环给了我这么优厚的条件,那么,我就要努力成为三环的骄傲!
在老师的眼里,华磊是个认真刻苦、思维严谨的学生,他不见得比别人聪明多少,但他足够努力,足够细心,从不犯“低级错误”,而且特会“抢”“边边角角”的时间。每天早上5点之前,他就已经坐在教室里用功了,晚上11点之后才睡。中午放学,别的学生一窝蜂冲去打饭,他却趁这个空当洗衣服,晾上衣服再去食堂,便省去了排队打饭的时间。刚升人高三时,华磊的语文和英语明显偏弱,有时甚至会不及格。为了尽快赶上来,他针对自己词语辨析较差的弱点,利用寒假背完了一本新华字典。课间的十分钟,则被他争分夺秒地用来训练英语题型,一段时间是完形填空,做顺手了再练阅读理解。正是利用这些不起眼的琐碎光阴,他一学期做了上百道完形填空,上百个阅读理解,与此同时,他的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也突飞猛进,高考时,他的英语考出了120多分的好成绩。
华磊说:“社会给了我很多东西,我也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如今,坐在哈工大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华磊由衷地感激所有爱着他,关怀着他的人。如果不是曾经得到这么多无私的帮助,他不可能顺利地走到今天。
去哈工大报到前夕,华磊依约得到了三环学校的2万元奖学金,他马上发了条短信给中欧学院爱心协会的一位负责人:我已经得到了三环资助的2万元,如果你们找到了比我更困难的学生,希望你们能资助他们。学习之余,他打算做家教和兼职,挣点生活费,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
(责编 王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