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化与教学新课标的拓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知识的主体和注重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这是当今“育人为本”教育思想发展的趋势,是树造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平台,也是是创新的前提。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堂动手操作成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并日益显示其积极作用。如何组织指导学具操作活动,以下作出初步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安排和组织操作活动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提供操作材料——思维结构性
所谓有结构性就是提供的材料(学具)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反映不同的事物和同一事物的不同方向,而不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比如,认识10以内的数时,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有小棒、小圆片、三角形片等,还可以有直尺等,认识11-20以内的数,提供给学生的小棒,是20根,不是19根或21根,而且要求學生把10根捆一捆。区别20根小棒有几捆,从10根起一根一根地动手数数至20根,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而又形成思维分析的能力。
二、设计操作规程——动脑实践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系统行为。操作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明白操作的目标,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者分析一种什么关系等,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提示操作方法。如在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这样提出要求:①作出平行四边的一条高;②顺着这条高把它剪开;③把剪得的两个图形重新拼在一起,拼成什么形状?④根据拼成的新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形成加深认识和巩固。
三、视导操作活动——针对现象性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在操作中伴以思维和语言的表达,使每一个人都要考虑怎样把操作的过程、看到现象以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交流。重点放在那些基础比较薄弱、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身上,分小组形成优差互助,尽量做到班级全面掌握巩固效果。比如: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让学生用准备的自制三角形和四边形在小组内合作拉一拉,压一压。观察各有什么变化。从而总结出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从宏观上对知识有了理性认识。
四、组织研讨交流——民主互动性
操作和观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和感受到一种知识或一种方法。研讨则是经过大家的相互交流,得到一个共同的认识。在研讨中,①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②大家评议,这样做行不行?③在这几种做法中,哪一种较好,为什么?经过筛选、探讨,学生就不会停留在操作感知的水平上,通过回忆陈述,再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逐步建立起一个准确、清晰、完整和稳定的表象,从而促进外化向内化的过渡。
五、归结探究结果——具有条理性
归结是在众多情况下精选出共同的条理性认识,即从表象中归结、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计算方法、公式法则、性质定理等,真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和飞跃。如,开始学乘法的意义,要从若干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里,逐步改写“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过渡到一个新的概念化认识:乘数(因数)×乘数(因数)=积。
以上针对想象性步骤是指导学具操作活动的基本程序,它们是相互区别的具有阶段性的连续体。这个过程所体现的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外化的保重只是一种教与学的手段,内化的智力活动才是真正的学习目的。它是通过操作这种手段和途径,促使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迅速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然而这些程序不是固定不变的,其中的某些步骤可以结合进行或交替进行。比如,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叙述,在思考中进行概括和归纳。
由此可见数学学具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教学平台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县玉华乡太文小学)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安排和组织操作活动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提供操作材料——思维结构性
所谓有结构性就是提供的材料(学具)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反映不同的事物和同一事物的不同方向,而不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比如,认识10以内的数时,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有小棒、小圆片、三角形片等,还可以有直尺等,认识11-20以内的数,提供给学生的小棒,是20根,不是19根或21根,而且要求學生把10根捆一捆。区别20根小棒有几捆,从10根起一根一根地动手数数至20根,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而又形成思维分析的能力。
二、设计操作规程——动脑实践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系统行为。操作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明白操作的目标,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者分析一种什么关系等,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提示操作方法。如在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这样提出要求:①作出平行四边的一条高;②顺着这条高把它剪开;③把剪得的两个图形重新拼在一起,拼成什么形状?④根据拼成的新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形成加深认识和巩固。
三、视导操作活动——针对现象性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在操作中伴以思维和语言的表达,使每一个人都要考虑怎样把操作的过程、看到现象以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交流。重点放在那些基础比较薄弱、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身上,分小组形成优差互助,尽量做到班级全面掌握巩固效果。比如: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让学生用准备的自制三角形和四边形在小组内合作拉一拉,压一压。观察各有什么变化。从而总结出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从宏观上对知识有了理性认识。
四、组织研讨交流——民主互动性
操作和观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和感受到一种知识或一种方法。研讨则是经过大家的相互交流,得到一个共同的认识。在研讨中,①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②大家评议,这样做行不行?③在这几种做法中,哪一种较好,为什么?经过筛选、探讨,学生就不会停留在操作感知的水平上,通过回忆陈述,再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逐步建立起一个准确、清晰、完整和稳定的表象,从而促进外化向内化的过渡。
五、归结探究结果——具有条理性
归结是在众多情况下精选出共同的条理性认识,即从表象中归结、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计算方法、公式法则、性质定理等,真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和飞跃。如,开始学乘法的意义,要从若干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里,逐步改写“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过渡到一个新的概念化认识:乘数(因数)×乘数(因数)=积。
以上针对想象性步骤是指导学具操作活动的基本程序,它们是相互区别的具有阶段性的连续体。这个过程所体现的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外化的保重只是一种教与学的手段,内化的智力活动才是真正的学习目的。它是通过操作这种手段和途径,促使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迅速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然而这些程序不是固定不变的,其中的某些步骤可以结合进行或交替进行。比如,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叙述,在思考中进行概括和归纳。
由此可见数学学具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教学平台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县玉华乡太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