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

来源 :机械工程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温度为71℃、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下吸湿至平衡后研究了它的吸湿行为,然后分别在室温和71,93,116,132℃下进行了弯曲性能、纵横剪切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湿率较低,其饱和吸湿率仅为0.91%左右;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保持率在50%以上,弯曲模量保持率在80%以上,纵横剪切强度保持率在55%以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5℃,极限耐热温度可达到132℃;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湿热老化能力。
其他文献
末次冰期时,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发育了一个古冰川堰塞湖,称为格嘎古堰塞湖.该堰塞湖是认识冰川阻江地貌效应的重要地质证据.古冰川堰塞湖可能会发生多次溃决洪水,通过堰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恐怖主义犯罪依旧处于高发态势,随着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其犯罪手段更为多样,犯罪技术更为进化,破坏力度也随之加强。我国恐怖主义深受“三股势力”的影响,国内恐怖组织与国外恐怖势力紧密联系,对我国“走出去”的战略布局和社会长治久安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在反恐工作中引入新兴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有效的预防、监控和打击,是当前的情势所需。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一种评判被测人与案事件关
采用等径角挤压(ECAP)对铜铬合金(Cu/3.75%Cr)进行加工,并进行了金相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ECAP导致材料晶粒细化十分明显,铬在合金中仍以颗粒状均匀分布。同时,ECAP加工后
依据地震波速得到的上地幔温度和气象台站记录的地表温度为约束,结合地表热流和热导率观测数据,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三维热结构.基于此温度结果和GPS观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本文以此次地震的震间、同震和震后形变观测为约束,依据不同时段断层运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日本海沟地区强震与断层运动间关系.震间日本海沟
使用汇集在四川台网中心的固定台站、震后架设的流动台站、周边水库台站等震中距150km以内的震相数据,选用分层速度模型,对芦山7.0级地震及震后9天内的余震利用双差定位法进
利用四川省地震台网的震相数据和双差定位方法对芦山MS7.0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根据余震分布确定了发震断层的位置和断层面的几何特征,并对余震活动进行了分析.
<正> 一、前言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早在四十年代中期黄汲清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其后又有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中国大地构造文献问世。但从板块构造
辽河盆地东部坳陷储集层由火山多期喷发形成,岩相岩性复杂,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本文将火山岩的岩心及岩矿鉴定资料与测井数据进行整合,应用测井数据建立支持向量机(SVM
文章针对滩涂、海岛礁等测绘困难的区域,提供了一种获取这些区域高分辨率空间信息的新技术手段——无人机航测提取DEM的方法,并对其具体的实施方法及详细的技术流程进行了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