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青少年群体的培养。教育部宣布中国戏曲进中小学课堂后,很多中小学在音乐教学中纷纷增加了有关中国戏曲的教学内容。从基础教育开始,加强整个教育体系中戏曲教育的内容,丰富戏曲教育的形式,对于戏曲艺术的普及、推广、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戏曲艺术对校园文化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艺术教育是校园文化的需求
如果将艺术教育喻之为“水”,那么校园文化就是“水”中之“鱼”,它们相互依靠、相互影响。学生的艺术素养在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时代需求的人才,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还应该具有优良审美素质;而这种现代型人才的培养,仅仅像过去那种只注重专业的单一知识结构的培养模式或缺少艺术教育与美的熏陶是远远不够的。
(二)戏曲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
戏曲进入校园,不是为了培养戏曲艺术家,而是为孩子打开一扇去体味世界的窗子,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做人的素质,让孩子通过模仿去和世界沟通,去理解真善美,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衡量戏曲进校园的成效,我们不要仅看孩子学到什么知识,更要看戏曲给了孩子哪些成长的营养,孩子因此改变了什么。
(三)戏曲艺术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舞蹈、音乐、美术、视觉,还包括戏曲,将戏曲艺术引入校园,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戏曲进校园,是学生从小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艺术修养的提高。戏曲教学要求学生在戏曲活动区内通过手脑并用,完成绘画脸谱、制做服装、表演动作等活动,在对传统文化继承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意义
“戏曲进校园”对于弥补青年一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缺失以及戏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戏曲文化教育的充实→戏曲知识的充实→戏曲审美意识的充实→戏曲文化意识的提升→戏曲的传承。这不仅会使青年学子具备一定的戏曲文化知识和戏曲文化审美素养,还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学子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师加强自身的戏曲文化的修养
(一)教师加强自身戏曲文化的进修
教师本身戏曲技能欠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的质量。当然不是要求学生成为戏曲专业演员,但是由于教师对戏曲技能的缺乏,会使是学生学到的“戏曲”漏洞百出,甚至不像是真正的戏曲。 “教师”是该活动的推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加强教师自身戏曲基本功的学习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当务之急。
(二)对于在校音乐师范学生的培养上,提出如下的建议
首先,应给师范学生增加戏曲理论必修课。中国戏曲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具有颇为丰富的各种表演手段。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过程。
其次,给在校师范学生增加戏曲表演的必修课。自从高中开设《音乐与戏剧表演》这门音乐课程之后,戏曲表演便成为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若增加表演的必修课,就为音乐师范生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从歌唱,动作,眼神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这就为师范生将来上讲台教授戏曲打下了基础。
总体来说,对音乐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戏曲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对戏曲进中小学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相奔流不息的江河一样,源远流长。
三、戏曲文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戏曲文化的兴趣
教育部把戏曲定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将戏曲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深远积极的意义。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所选唱段全部是经典,而且考虑到了各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接纳程度,所选曲目及难度也是由浅入深。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结合社会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开展各具特色的艺术活动,如:音乐、绘画、书法、公益广告、DV、卡拉OK、摄影等内容的展览或竞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接触艺术的机会。
(二)在中小学校推广戏曲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
戏曲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有以下方面问题:
1.师资缺乏 基础薄弱
音乐等艺术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缺失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校,戏曲音乐课开设很少见,虽然近几年有所改观,但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还需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只有音乐课的基础工作做好了,像豫剧这样的传统音乐文化才能更好地普及。
2.区域差异
我国的戏曲剧中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多达三百多种,是一个庞大的艺术群体,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四大声腔形成以来,至今已经成了京剧、昆曲、黄梅戏、豫剧等为代表的戏曲音乐,他们互相借鉴,互相吸收,形成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各地区之间还存在语言、习俗等差异,我们在推广各地戏曲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按照一个模式,搞一刀切。
3.缺乏兴趣
如今的学生普遍热衷于流行音乐,对戏曲一无所知,在开展戏曲音乐教学时,大多数的学生往往会缺少课堂交流,容易怯场。因此,如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形成了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戏曲进校园是一种大众普及型戏曲艺术教育,有别于一般专业培养戏曲人才的专业型戏曲学校。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它们有不同的目的性。前者着重纵向的深耕,后者倾向横面的拓广。不管哪一种方式,都能提升我国戏曲艺术教育的质与量。当然,在现在的校园教育中,教育者也越来越理性,懂得用教育的规律去办教育。而且,很多校园的实践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就戏曲教育进校园而言,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需要更清晰的认识。
一、戏曲艺术对校园文化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艺术教育是校园文化的需求
如果将艺术教育喻之为“水”,那么校园文化就是“水”中之“鱼”,它们相互依靠、相互影响。学生的艺术素养在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时代需求的人才,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还应该具有优良审美素质;而这种现代型人才的培养,仅仅像过去那种只注重专业的单一知识结构的培养模式或缺少艺术教育与美的熏陶是远远不够的。
(二)戏曲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
戏曲进入校园,不是为了培养戏曲艺术家,而是为孩子打开一扇去体味世界的窗子,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做人的素质,让孩子通过模仿去和世界沟通,去理解真善美,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衡量戏曲进校园的成效,我们不要仅看孩子学到什么知识,更要看戏曲给了孩子哪些成长的营养,孩子因此改变了什么。
(三)戏曲艺术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舞蹈、音乐、美术、视觉,还包括戏曲,将戏曲艺术引入校园,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戏曲进校园,是学生从小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艺术修养的提高。戏曲教学要求学生在戏曲活动区内通过手脑并用,完成绘画脸谱、制做服装、表演动作等活动,在对传统文化继承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意义
“戏曲进校园”对于弥补青年一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缺失以及戏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戏曲文化教育的充实→戏曲知识的充实→戏曲审美意识的充实→戏曲文化意识的提升→戏曲的传承。这不仅会使青年学子具备一定的戏曲文化知识和戏曲文化审美素养,还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学子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师加强自身的戏曲文化的修养
(一)教师加强自身戏曲文化的进修
教师本身戏曲技能欠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的质量。当然不是要求学生成为戏曲专业演员,但是由于教师对戏曲技能的缺乏,会使是学生学到的“戏曲”漏洞百出,甚至不像是真正的戏曲。 “教师”是该活动的推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加强教师自身戏曲基本功的学习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当务之急。
(二)对于在校音乐师范学生的培养上,提出如下的建议
首先,应给师范学生增加戏曲理论必修课。中国戏曲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具有颇为丰富的各种表演手段。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过程。
其次,给在校师范学生增加戏曲表演的必修课。自从高中开设《音乐与戏剧表演》这门音乐课程之后,戏曲表演便成为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若增加表演的必修课,就为音乐师范生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从歌唱,动作,眼神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这就为师范生将来上讲台教授戏曲打下了基础。
总体来说,对音乐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戏曲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对戏曲进中小学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相奔流不息的江河一样,源远流长。
三、戏曲文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戏曲文化的兴趣
教育部把戏曲定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将戏曲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深远积极的意义。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所选唱段全部是经典,而且考虑到了各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接纳程度,所选曲目及难度也是由浅入深。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结合社会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开展各具特色的艺术活动,如:音乐、绘画、书法、公益广告、DV、卡拉OK、摄影等内容的展览或竞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接触艺术的机会。
(二)在中小学校推广戏曲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
戏曲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有以下方面问题:
1.师资缺乏 基础薄弱
音乐等艺术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缺失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校,戏曲音乐课开设很少见,虽然近几年有所改观,但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还需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只有音乐课的基础工作做好了,像豫剧这样的传统音乐文化才能更好地普及。
2.区域差异
我国的戏曲剧中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多达三百多种,是一个庞大的艺术群体,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四大声腔形成以来,至今已经成了京剧、昆曲、黄梅戏、豫剧等为代表的戏曲音乐,他们互相借鉴,互相吸收,形成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各地区之间还存在语言、习俗等差异,我们在推广各地戏曲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按照一个模式,搞一刀切。
3.缺乏兴趣
如今的学生普遍热衷于流行音乐,对戏曲一无所知,在开展戏曲音乐教学时,大多数的学生往往会缺少课堂交流,容易怯场。因此,如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形成了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戏曲进校园是一种大众普及型戏曲艺术教育,有别于一般专业培养戏曲人才的专业型戏曲学校。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它们有不同的目的性。前者着重纵向的深耕,后者倾向横面的拓广。不管哪一种方式,都能提升我国戏曲艺术教育的质与量。当然,在现在的校园教育中,教育者也越来越理性,懂得用教育的规律去办教育。而且,很多校园的实践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就戏曲教育进校园而言,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需要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