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加。然而,近年以来国内的食品农药残留事件层出不穷,对人们的饮食安全和生命安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食品中农药残留前的处理,同时注重相对应检测技术的发展,从而使食品安全得到保障,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进展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目的在于保障食品安全,使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保障。
关键词: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分析
民以食为天,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来说,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对不同类型食品的需求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需求,有时需要使用农药。虽然农药可以使各种农作物免遭害虫的侵袭,但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的食品农药残留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同时注重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这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有效策略。本文将针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进展进行详尽阐述,希望对国内的食品安全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效果。
1 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发展分析
1.1 固相萃取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利用固体吸附剂,与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完成吸附,与样品中的其他物质完成分离,后续需要使用洗脱液进行洗脱处理[1]。固相萃取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应用适用性比较好,可以在复杂的样品中的微量化合物的提取中进行运用,技术的适用性良好。在完成固相萃取后,有机溶剂的用量相对比较少,后续的其他方面处理也会相对简便,固相萃取技术的优势较多,且应用范围广泛。
1.2 固相微萃取技术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在传统的固相萃取技术上发展得到的一项技术,其重点和核心体现在“微”字上,是一种集采样、萃取、浓缩和进样为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虽然传统的固相萃取技术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工作,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传统的固相萃取技术难以满足实际的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工作需求,此时固相微萃取技术应运而生[2],这项技术克服了传统固相萃取技术存在的回收率较低、吸附剂容易堵塞等不足,应用范围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以萃取分离为主的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主要是利用其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高于临界压力的热力学状态,从相关的液体或固体样品中成功萃取出特定的成分,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等的目的。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比较适合对天然物质进行分离处理。同时,如果对这一过程的压力、温度和引入夹带剂进行调节,可以将萃取组分引入到具有需求的产品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物理萃取技术之一,其中超临界流体既具有类似气体的强穿透力,同时又具有液体的密度和溶解度,在样品处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和效果[3]。
1.4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
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的运用,其主要原理是物质分子量大小和形状上的不同,使用具有分子筛作用的凝胶物质,使其通过凝胶物质,从而达到分离、萃取和纯化的作用,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自动化程度较高,比较适合在大规模的样品前处理工作中应用。
1.5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能”完成物质的萃取的技术,这项技术的样品处理效率非常高,并且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量,实现微波均匀加热,从而使样品处理过程中的物质提取效率大大提升,能够有效地保护食品物料的功能成分。
1.6 膜萃取技术
膜萃取技术自1984年开始应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推进,其中固定膜界面萃取的应用最为广泛,并且能够实现工业级或同级的萃取效果,解决了膜萃取中包和平衡效率方面的问题,对样品前处理技术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和效果。但膜萃取技术的现实应用存在一定的限制,如缺乏高效萃取拆分剂,不能手动进行控制等[4]。
2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进展
2.1 农药残留生物检测技术
所谓的食品中农药残留前的生物检测技术,主要依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对食品农药残留情况和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和判断。农药残留生物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整体流程相对比较简便,并且不需要对检测的样品进行前处理,对相关操作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比较低。但是这项技术对指示生物的要求比较高,在指示生物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难以发挥出明显的作用和效果。同时农药残留生物检测技术的只能确定是否具有农药残留,不能确定农药的品种,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不利于保障食品安全[5]。
2.2 农药残留的理化检测技术
2.2.1 气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技术主要用于挥发性的農药残留检测工作中,在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中应用相对常见,并且具有高分离效能的特点。在气相色谱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检测器包含电子捕获检测器、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具体需要依据实际的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
2.2.2 液相色谱技术
液相色谱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分离检测极性比较强,分子量也比较大,主要在一些受热容易分解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进行运用,使用的检测器包含紫外吸收检测器、两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有部分农药残留检测不能使用气相色谱仪,多数情况下可以采用液相色谱技术进行检测,经过一定的了解和观察发现[6],现阶段国内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多数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仪,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3 色质联用技术
色质联用技术较常用的有HPLC-MS、GC-MS,其特点是既可分离又可定性,可以检测出混合物的组分。近年以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各个领域内的各项工作均已经实现了精细化发展,对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要求和需求也具有明显的提升,色质联用检测技术能够明显提升农药残留检测的准确性,目前这项技术在农药代谢物和降解物的检测工作中比较常见。
2.2.4 毛细管电泳技术
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作为现今主要的分析技术之一,凭借其高效、灵敏、快速、设备简单和广泛适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是一种新型液相分离技术,使农药残留分析从μL进入到nL水平,可提升农药残留检测的效果[7]。
3 结语
本文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无论是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技术还是检测技术,均已经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农药残留检测领域中的生物技术与物理分析技术、化学分析技术正在不断结合,这也是农药残留检测分析领域后续发展的重点,朝向多残留、微量、超微量的方向发展。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对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开展保持高度的重视,必要情况下可以给予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使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得到发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冯娟娟,马敏,高红红.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进展构架[J].探索科学,2021(3):127.
[2]强克娟.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进展[J].价值工程,2010,29(32):157.
[3]王慧卿,于劲松,徐斐,等.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8):111-114.
[4]齐越.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进展框架思路构建[J].商品与质量,2021(2):204.
[5]王青,黄铮.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11):186-191.
[6]贾晋阳.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进展[J].商品与质量,2017(30):44.
[7]熊琳,杨博辉,牛春娥,等.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进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34(5):940-947.
关键词: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分析
民以食为天,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来说,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对不同类型食品的需求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需求,有时需要使用农药。虽然农药可以使各种农作物免遭害虫的侵袭,但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的食品农药残留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同时注重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这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有效策略。本文将针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进展进行详尽阐述,希望对国内的食品安全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效果。
1 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发展分析
1.1 固相萃取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利用固体吸附剂,与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完成吸附,与样品中的其他物质完成分离,后续需要使用洗脱液进行洗脱处理[1]。固相萃取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应用适用性比较好,可以在复杂的样品中的微量化合物的提取中进行运用,技术的适用性良好。在完成固相萃取后,有机溶剂的用量相对比较少,后续的其他方面处理也会相对简便,固相萃取技术的优势较多,且应用范围广泛。
1.2 固相微萃取技术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在传统的固相萃取技术上发展得到的一项技术,其重点和核心体现在“微”字上,是一种集采样、萃取、浓缩和进样为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虽然传统的固相萃取技术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工作,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传统的固相萃取技术难以满足实际的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工作需求,此时固相微萃取技术应运而生[2],这项技术克服了传统固相萃取技术存在的回收率较低、吸附剂容易堵塞等不足,应用范围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以萃取分离为主的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主要是利用其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高于临界压力的热力学状态,从相关的液体或固体样品中成功萃取出特定的成分,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等的目的。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比较适合对天然物质进行分离处理。同时,如果对这一过程的压力、温度和引入夹带剂进行调节,可以将萃取组分引入到具有需求的产品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物理萃取技术之一,其中超临界流体既具有类似气体的强穿透力,同时又具有液体的密度和溶解度,在样品处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和效果[3]。
1.4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
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的运用,其主要原理是物质分子量大小和形状上的不同,使用具有分子筛作用的凝胶物质,使其通过凝胶物质,从而达到分离、萃取和纯化的作用,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自动化程度较高,比较适合在大规模的样品前处理工作中应用。
1.5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能”完成物质的萃取的技术,这项技术的样品处理效率非常高,并且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量,实现微波均匀加热,从而使样品处理过程中的物质提取效率大大提升,能够有效地保护食品物料的功能成分。
1.6 膜萃取技术
膜萃取技术自1984年开始应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推进,其中固定膜界面萃取的应用最为广泛,并且能够实现工业级或同级的萃取效果,解决了膜萃取中包和平衡效率方面的问题,对样品前处理技术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和效果。但膜萃取技术的现实应用存在一定的限制,如缺乏高效萃取拆分剂,不能手动进行控制等[4]。
2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进展
2.1 农药残留生物检测技术
所谓的食品中农药残留前的生物检测技术,主要依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对食品农药残留情况和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和判断。农药残留生物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整体流程相对比较简便,并且不需要对检测的样品进行前处理,对相关操作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比较低。但是这项技术对指示生物的要求比较高,在指示生物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难以发挥出明显的作用和效果。同时农药残留生物检测技术的只能确定是否具有农药残留,不能确定农药的品种,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不利于保障食品安全[5]。
2.2 农药残留的理化检测技术
2.2.1 气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技术主要用于挥发性的農药残留检测工作中,在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中应用相对常见,并且具有高分离效能的特点。在气相色谱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检测器包含电子捕获检测器、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具体需要依据实际的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
2.2.2 液相色谱技术
液相色谱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分离检测极性比较强,分子量也比较大,主要在一些受热容易分解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进行运用,使用的检测器包含紫外吸收检测器、两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有部分农药残留检测不能使用气相色谱仪,多数情况下可以采用液相色谱技术进行检测,经过一定的了解和观察发现[6],现阶段国内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中,多数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仪,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3 色质联用技术
色质联用技术较常用的有HPLC-MS、GC-MS,其特点是既可分离又可定性,可以检测出混合物的组分。近年以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各个领域内的各项工作均已经实现了精细化发展,对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要求和需求也具有明显的提升,色质联用检测技术能够明显提升农药残留检测的准确性,目前这项技术在农药代谢物和降解物的检测工作中比较常见。
2.2.4 毛细管电泳技术
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作为现今主要的分析技术之一,凭借其高效、灵敏、快速、设备简单和广泛适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是一种新型液相分离技术,使农药残留分析从μL进入到nL水平,可提升农药残留检测的效果[7]。
3 结语
本文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无论是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技术还是检测技术,均已经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农药残留检测领域中的生物技术与物理分析技术、化学分析技术正在不断结合,这也是农药残留检测分析领域后续发展的重点,朝向多残留、微量、超微量的方向发展。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对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开展保持高度的重视,必要情况下可以给予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使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得到发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冯娟娟,马敏,高红红.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进展构架[J].探索科学,2021(3):127.
[2]强克娟.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进展[J].价值工程,2010,29(32):157.
[3]王慧卿,于劲松,徐斐,等.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8):111-114.
[4]齐越.食品中农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技术进展框架思路构建[J].商品与质量,2021(2):204.
[5]王青,黄铮.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11):186-191.
[6]贾晋阳.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进展[J].商品与质量,2017(30):44.
[7]熊琳,杨博辉,牛春娥,等.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进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34(5):94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