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在从事初中思想政治课多年的教学中,探索形成了“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同学们发言踊跃,各抒己见,最终给老师的问题得出圆满的结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指导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实现育人的目标,让思品课真正达到育人之目的。
【关键词】素质;思想品德;讨论
思想品德课思想性占主导地位,是一门比较系统的,直接向中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课程。要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实现育人的目标,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学、会学、愿学、爱学,在参与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导之以行。讨论教学是多种方法之一,且效果较佳。
一、“讨论式教学”内涵
初中思想品德课肩负的责任就是培养人。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如果教师就课本照本宣科,不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不挖掘学生的心理动机,听之任之,那么,思品课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不会达到育人之目的。讨论教学是符合素质教育这个目的的。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讨论教学能更好地体现这一内容。
讨论时,根据讨论的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可分为两人一组,四人一组,八人一组,或更大一些组,或全班,为了使人人都能发言,组小些为好。集中意见时,可采取每组选代表发言,也可自由发言,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指定发言。无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言,还是各个小组选出的代表在集体讨论中发言,都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实际及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出发点。
人常说:“没有很好的意识,便没有很好的行动。”现代的中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有的到学校来,不好好学习,不听老师话,随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老师不敢管,有的学生迷恋网吧,好的东西不接受,专门看那些打打杀杀以及不健康的东西,其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思想一步一步沦落,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讨论教学有利于暴露学生的思想实际,使老师能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让他们健康成长,这就是中学思品课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讨论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讨论教学有利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特征是学文明理,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往往使学生觉得空洞,枯燥无味,丧失学习兴趣,不易形成整体的道德认识。如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踊跃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认知活动中思维活跃,爱动脑子,勇于探索,有极强的求知欲;就会饶有兴趣地去研究学习中的问题,努力钻研,获取真知。比如教学《胜不骄败不馁》这课时,通过学文后,学生自然觉得居里夫人的精神伟大崇高,值得学习,但联系到自己时,又觉得自己没有居里夫人那伟大,达不到居里夫人那种思想境界。平凡中见伟大,伟大,是一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比如:当你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个小学生跌倒了,你是挺身而出,把他扶起来呢,还是袖手旁观,逃之夭夭?如果你是佛袖而去,那便错了。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到自己的实际,如在学习上或课余生活中有无胜利或失败的时候,有无骄傲或气馁的现象展开讨论。学生就联系自己的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92分,后半期松了劲,期末只考了84分,这是骄傲的惩罚”。有的说:“我跟××同学打兵乓球时,第一局我输了,我就总结教训,沉着迎战,第二局我就赢了,这是败不馁的作用。”等等,讨论十分热烈。然后教师再综评。这样学生不仅明白了道理,而且印象更深刻,更利于导行。
(二)讨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的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中教师既要像朋友、父母、兄长一样发挥主导作用,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尊重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是教而无学,而应该在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引他们好学、会学和学会。初中阶段的学生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阶段,也是学生对某种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认知阶段。要使学生明理,并导行,讨论教学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教学《为人要正值》一课时,可启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语文知识,讨论:一个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观点?课题与课文中小标题之间是什么关系?可起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形成整体概念的作用。学完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围绕“为人正直有时自己吃亏,值得吗?”充分展开讨论。简单的答案是“值得”,当问为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时,答案就各异了。有的说:“为人正直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坚持。”有的说:“为人正直是一种优良品质我们应该发扬,自己吃点亏算不了什么。”有的说:“我以前为人正直就吃了亏后就不想坚持了,学了这课后,坚定了我的信心。”等等,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讨论式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对讨论的情况适时给予巧妙地点拨和启发
对善于思考,发言积极的学生或讨论热烈的小组进行适当的鼓励。当学生的看法和想法有分歧时,教师更应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毫无顾忌的进行争论,即使看法和说法不一定正确,教师也不要轻易下结论。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在集中学生意见,进行酌情评析、肯定正确的,纠正错误的,学生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便形成共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教学《相信科学,不迷信》课后的想和做第三题的第三小题:一个夜晚,张奶奶看见坟地上燃气蓝蓝的火焰。她逢人便说:“我看见了‘鬼火’。”让学生充分讨论,开始大部分学生认为没有鬼火,但有的学生提出没有鬼火,但张奶奶看见的又是什么火呢?认为没有鬼火的学生说是“石油烧的火”,“天然气烧的火”,“有人点的火”。“那为什么是蓝蓝的火焰呢?”持相反意见的人追问。这时教师把磷的问题讲清楚,使学生懂得道理,统一认识。
(二)教师要亲临现场,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
不管学生发言是错是对,讨论后,教师要认真加以总结,肯定正确,纠正错误,通过讨论,使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三)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要以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让学生大胆地想,大胆的说,甚至大胆地争论,大胆地动。哪怕有说错了,有失败的,教师也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更不要乱批评,正确地引导他们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的结论。讨论教学能和谐人际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作者简介】
张丽(1977— ),女,中学二级教师,现任教于洛南县石门向阳中学。
【关键词】素质;思想品德;讨论
思想品德课思想性占主导地位,是一门比较系统的,直接向中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课程。要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实现育人的目标,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学、会学、愿学、爱学,在参与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导之以行。讨论教学是多种方法之一,且效果较佳。
一、“讨论式教学”内涵
初中思想品德课肩负的责任就是培养人。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如果教师就课本照本宣科,不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不挖掘学生的心理动机,听之任之,那么,思品课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不会达到育人之目的。讨论教学是符合素质教育这个目的的。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讨论教学能更好地体现这一内容。
讨论时,根据讨论的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可分为两人一组,四人一组,八人一组,或更大一些组,或全班,为了使人人都能发言,组小些为好。集中意见时,可采取每组选代表发言,也可自由发言,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指定发言。无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言,还是各个小组选出的代表在集体讨论中发言,都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实际及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出发点。
人常说:“没有很好的意识,便没有很好的行动。”现代的中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有的到学校来,不好好学习,不听老师话,随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老师不敢管,有的学生迷恋网吧,好的东西不接受,专门看那些打打杀杀以及不健康的东西,其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思想一步一步沦落,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讨论教学有利于暴露学生的思想实际,使老师能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让他们健康成长,这就是中学思品课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讨论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讨论教学有利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特征是学文明理,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往往使学生觉得空洞,枯燥无味,丧失学习兴趣,不易形成整体的道德认识。如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踊跃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认知活动中思维活跃,爱动脑子,勇于探索,有极强的求知欲;就会饶有兴趣地去研究学习中的问题,努力钻研,获取真知。比如教学《胜不骄败不馁》这课时,通过学文后,学生自然觉得居里夫人的精神伟大崇高,值得学习,但联系到自己时,又觉得自己没有居里夫人那伟大,达不到居里夫人那种思想境界。平凡中见伟大,伟大,是一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比如:当你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个小学生跌倒了,你是挺身而出,把他扶起来呢,还是袖手旁观,逃之夭夭?如果你是佛袖而去,那便错了。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到自己的实际,如在学习上或课余生活中有无胜利或失败的时候,有无骄傲或气馁的现象展开讨论。学生就联系自己的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92分,后半期松了劲,期末只考了84分,这是骄傲的惩罚”。有的说:“我跟××同学打兵乓球时,第一局我输了,我就总结教训,沉着迎战,第二局我就赢了,这是败不馁的作用。”等等,讨论十分热烈。然后教师再综评。这样学生不仅明白了道理,而且印象更深刻,更利于导行。
(二)讨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的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中教师既要像朋友、父母、兄长一样发挥主导作用,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尊重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是教而无学,而应该在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引他们好学、会学和学会。初中阶段的学生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阶段,也是学生对某种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认知阶段。要使学生明理,并导行,讨论教学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教学《为人要正值》一课时,可启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语文知识,讨论:一个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观点?课题与课文中小标题之间是什么关系?可起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形成整体概念的作用。学完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围绕“为人正直有时自己吃亏,值得吗?”充分展开讨论。简单的答案是“值得”,当问为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时,答案就各异了。有的说:“为人正直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坚持。”有的说:“为人正直是一种优良品质我们应该发扬,自己吃点亏算不了什么。”有的说:“我以前为人正直就吃了亏后就不想坚持了,学了这课后,坚定了我的信心。”等等,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讨论式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对讨论的情况适时给予巧妙地点拨和启发
对善于思考,发言积极的学生或讨论热烈的小组进行适当的鼓励。当学生的看法和想法有分歧时,教师更应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毫无顾忌的进行争论,即使看法和说法不一定正确,教师也不要轻易下结论。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在集中学生意见,进行酌情评析、肯定正确的,纠正错误的,学生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便形成共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教学《相信科学,不迷信》课后的想和做第三题的第三小题:一个夜晚,张奶奶看见坟地上燃气蓝蓝的火焰。她逢人便说:“我看见了‘鬼火’。”让学生充分讨论,开始大部分学生认为没有鬼火,但有的学生提出没有鬼火,但张奶奶看见的又是什么火呢?认为没有鬼火的学生说是“石油烧的火”,“天然气烧的火”,“有人点的火”。“那为什么是蓝蓝的火焰呢?”持相反意见的人追问。这时教师把磷的问题讲清楚,使学生懂得道理,统一认识。
(二)教师要亲临现场,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
不管学生发言是错是对,讨论后,教师要认真加以总结,肯定正确,纠正错误,通过讨论,使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三)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要以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让学生大胆地想,大胆的说,甚至大胆地争论,大胆地动。哪怕有说错了,有失败的,教师也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更不要乱批评,正确地引导他们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的结论。讨论教学能和谐人际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作者简介】
张丽(1977— ),女,中学二级教师,现任教于洛南县石门向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