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表演艺术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多实践,过多的理论讲解只会让学生觉得这门学科的学习枯燥乏味,而且如果不能参与大量的音乐表演实践,学生也不能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效果,学生就很难掌握音乐表演的技巧。新时期,社会竞争激烈,传统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对音乐表演艺术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地创新和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实践机会,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是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普及,教师可以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新媒体等,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其效果非常好。
1、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占据课堂主体位置,互动性差
现阶段,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中,专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教学内容的繁重和课时安排的紧凑,教师在课堂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有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几乎独自一人从头讲到尾,整个课堂氛围就变得非常沉闷、枯燥。作为学生,也无法做到从头到尾地一字不漏地听讲,有时就会注意力不集中,而教师的讲解速度过快,就会造成知识点的学习出现断层,对教师后面讲解的知识点很难搞懂。众所周知,音乐表演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其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即使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非常全面,但缺少互动就很难深入体会,进而在实践环节就难以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此外,现代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较多,尤其是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较为严重,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很多学生整堂课都在玩手机,而根本没有听教师的讲解,最终的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差的。因此,教师就必须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互动,让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最终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理想状态。
1.2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虽然高校教师的文化程度较高,但是教学理念依然比较落后,在课堂上往往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诸如微课、慕课、新媒体等,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更形象、更直观地呈现出专业知识,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现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基本都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而所采用的课件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理论知识讲解,而没有过多的视频演示或音频播放等,这也就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科特性相背离,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听音乐、表演音乐,而是听文字、看文字,完全让学生感觉不到音乐表演的艺术魅力,久而久之,也渐渐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音乐表演艺术,顾名思义,其重点是“表演”,但是表演的前提是有理论作为基础,所以教师往往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环节,最终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在课堂内、课堂外,学生都没有过多的实践机会,只是会偶尔在校内举办一些小型音乐表演演出,教师也没有进行过多的技能指导,只有少数学习积极的学生会不定期地到校外参加一些音乐表演,以此来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音乐表演能力。因此,教师务必要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点,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多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逐步提升。
2、音乐表演艺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2.1教与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
教与学相长,即是教与学要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师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构成的是双边互动活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听从,是单方面的教学行为,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在新时期的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教与学相长,促进“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才能逐步构造生态课堂,提高教学的质量。音乐表演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务必要强调互动性教学,设计精彩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也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堂互动教学实施的基础条件就是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只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课堂主体则是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鼓励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教师也要积极走进学生队伍中,参与学生的互动活动,将课堂转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场所,营造出轻松、和谐、民主且富含激情和创造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表演学习的快乐。此外,教师自身也要转变教学理念,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以及学习行为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新模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可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敢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就能大大提高音乐表演艺术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让学生掌握音乐表演的基本技巧,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音乐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相结合
高校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中,传统的教育理念并非全都落后,也会有很多科学的教学方式,例如,传统的教学中经常运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这就能实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当然,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问题也很明显,如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教学效率低、教学过程单一等,所以在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要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辩证思考,保留其科学有效的成分,改进和完善不合理之处,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教学质量更具有效性。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需求来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也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音乐表演对学生的创造力要求较高,所以也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目前,高校音乐表演艺术教学基本都是大课堂教学,教学对象的人数比较多,教师就需要采取讲解、示范、讨论、模拟等教学策略,先是仔细讲解分析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曲式构成,再示范讲解音乐作品中难度片段以及基本的表演技巧,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与接收,逐步提升音乐表演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效果,教师就能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策略与其交流,防止出现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单纯的模仿,没有添加个人的思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其次,教师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一对一”教学的基础上,将多媒体、微课、慕课等现代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音乐表演知识,并且还可以将学生的音乐表演过程录制下来,让学生随时可以观看和分析的不足,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让音乐表演艺术教学更具科学性、直观性和有效性。
2.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音乐表演艺术专业的重点则是“表演”,因此这门学科教学有着非常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而舞台表演实践则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与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最大不同之处。教师需要同时从课内和课外着手,教会学生音乐舞台演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舞台表演能力。在课堂内的教学中,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色和专业教学目标积极研究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表演基础”的校本课程,增加实践课的教学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掌握的音乐表演知识进行实践表演,从音乐表演上下场、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舞台表演、舞台调度、舞台灯光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舞台训练,这也是教学模式上的突破与创新,为学生从教室走向舞台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在课堂外,教室要多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舞台实践,运用好校内和校外等两个舞台,重点传授音乐表演中的技巧,加强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对于校内舞台表演的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地策划、编排和表演,提高学生二度创作的能力,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去校外进行音乐表演艺术观摩、随团实习、基层演出、艺术采风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且给学生一些机会去参与音乐会、艺术实践、文艺演出等演出活动,运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藝术视野。
3、结语
音乐表演艺术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学到过硬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效果,而音乐表演对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较高,教師就必须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丰富的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能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音乐创作能力,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占据课堂主体位置,互动性差
现阶段,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中,专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教学内容的繁重和课时安排的紧凑,教师在课堂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有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几乎独自一人从头讲到尾,整个课堂氛围就变得非常沉闷、枯燥。作为学生,也无法做到从头到尾地一字不漏地听讲,有时就会注意力不集中,而教师的讲解速度过快,就会造成知识点的学习出现断层,对教师后面讲解的知识点很难搞懂。众所周知,音乐表演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其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即使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非常全面,但缺少互动就很难深入体会,进而在实践环节就难以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此外,现代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较多,尤其是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较为严重,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很多学生整堂课都在玩手机,而根本没有听教师的讲解,最终的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差的。因此,教师就必须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互动,让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最终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理想状态。
1.2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虽然高校教师的文化程度较高,但是教学理念依然比较落后,在课堂上往往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诸如微课、慕课、新媒体等,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更形象、更直观地呈现出专业知识,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现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基本都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而所采用的课件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理论知识讲解,而没有过多的视频演示或音频播放等,这也就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科特性相背离,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听音乐、表演音乐,而是听文字、看文字,完全让学生感觉不到音乐表演的艺术魅力,久而久之,也渐渐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音乐表演艺术,顾名思义,其重点是“表演”,但是表演的前提是有理论作为基础,所以教师往往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环节,最终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在课堂内、课堂外,学生都没有过多的实践机会,只是会偶尔在校内举办一些小型音乐表演演出,教师也没有进行过多的技能指导,只有少数学习积极的学生会不定期地到校外参加一些音乐表演,以此来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音乐表演能力。因此,教师务必要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点,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多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逐步提升。
2、音乐表演艺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2.1教与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
教与学相长,即是教与学要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师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构成的是双边互动活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听从,是单方面的教学行为,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在新时期的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教与学相长,促进“教”与“学”的有效结合,才能逐步构造生态课堂,提高教学的质量。音乐表演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务必要强调互动性教学,设计精彩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也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堂互动教学实施的基础条件就是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只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课堂主体则是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鼓励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教师也要积极走进学生队伍中,参与学生的互动活动,将课堂转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场所,营造出轻松、和谐、民主且富含激情和创造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表演学习的快乐。此外,教师自身也要转变教学理念,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以及学习行为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新模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可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敢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就能大大提高音乐表演艺术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让学生掌握音乐表演的基本技巧,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音乐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相结合
高校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中,传统的教育理念并非全都落后,也会有很多科学的教学方式,例如,传统的教学中经常运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这就能实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当然,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问题也很明显,如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教学效率低、教学过程单一等,所以在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要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辩证思考,保留其科学有效的成分,改进和完善不合理之处,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教学质量更具有效性。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需求来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也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音乐表演对学生的创造力要求较高,所以也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目前,高校音乐表演艺术教学基本都是大课堂教学,教学对象的人数比较多,教师就需要采取讲解、示范、讨论、模拟等教学策略,先是仔细讲解分析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曲式构成,再示范讲解音乐作品中难度片段以及基本的表演技巧,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与接收,逐步提升音乐表演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效果,教师就能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策略与其交流,防止出现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单纯的模仿,没有添加个人的思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其次,教师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一对一”教学的基础上,将多媒体、微课、慕课等现代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音乐表演知识,并且还可以将学生的音乐表演过程录制下来,让学生随时可以观看和分析的不足,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让音乐表演艺术教学更具科学性、直观性和有效性。
2.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音乐表演艺术专业的重点则是“表演”,因此这门学科教学有着非常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而舞台表演实践则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与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最大不同之处。教师需要同时从课内和课外着手,教会学生音乐舞台演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舞台表演能力。在课堂内的教学中,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色和专业教学目标积极研究适合学生发展的“音乐表演基础”的校本课程,增加实践课的教学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掌握的音乐表演知识进行实践表演,从音乐表演上下场、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舞台表演、舞台调度、舞台灯光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舞台训练,这也是教学模式上的突破与创新,为学生从教室走向舞台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在课堂外,教室要多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舞台实践,运用好校内和校外等两个舞台,重点传授音乐表演中的技巧,加强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对于校内舞台表演的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地策划、编排和表演,提高学生二度创作的能力,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去校外进行音乐表演艺术观摩、随团实习、基层演出、艺术采风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且给学生一些机会去参与音乐会、艺术实践、文艺演出等演出活动,运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藝术视野。
3、结语
音乐表演艺术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学到过硬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效果,而音乐表演对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较高,教師就必须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丰富的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能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音乐创作能力,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