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以及癫痫发作与病变性质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6年收治的973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门诊随访资料。结果 在首发脑卒中患者中,继发性癫痫发生率为7.81%.其中,早发性癫痫51例(5.24%),迟发性癫痫25例(2.57%)。结论 分析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特点有利于指导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病率;患者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是指继发于脑卒中后因卒中本身导致的癫痫发作,从发病时间上可分为早发性癫痫(<7d)和迟发性癫痫(≥7d)。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不仅使患者丧失治疗信心,还进一步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卒中后癫痫的诊断与治疗成为当代医师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为进一步探讨本病的发病特点,现将我院2001年4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卒中患者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取2001年4月至2007年4月期间经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73例,其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标准[1],辅以颅脑CT或MRI检查。其中,脑梗死585例,脑出血28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1例,混合性卒中24例。所有患者卒中发生前均无癫痫病史,亦无引发癫痫发作的其他脑部疾患和颅脑外伤、手术史。其中,男性448例,女性545例,年龄31~84岁,随访时间0~18月,平均10.4月。全部病例在发生卒中前的年龄、性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脑卒中患者中所有癫痫发作者均经过脑电图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痫样发作标准[2]进行分类。
  1.2 研究指标
  1.2.1 卒中后首次癫痫发生率 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分类标准[1]将脑卒中患者分为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由此3者组成的混合性卒中共4组,统计每组的首次癫痫发病人数占每组总人数的比例,作为首次卒中后癫痫发生率。
  1.2.2 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性质的关系 分组同1.2.1项,以卒中后7d为界限,将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分为早发性(<7d)和迟发性(≥7d)。研究不同组间早发性癫痫与迟发性癫痫发生率的差别。
  1.2.3 癫痫发作次数与卒中性质的关系 将所有继发性癫痫患者分为仅发作1次与反复发作1次以上两种类型,研究不同组间癫痫发生次数的差别。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应用χ2检验对两组或多组间的率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首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 表1 各型脑卒中后癫痫首次发病率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总发病率为7.81%(76/585),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最高17.3%(14/81),其次为混合性卒中、脑出血、脑梗死,依次为16.7%、9.5%、5.30%.其中仅脑梗死组发病率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其它两组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相比都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脑梗死组的发病率显著低于脑出血组。
  2.2 癫痫发作类型与卒中性质的关系
  在7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中有51例为早发性癫痫,25例为迟发性癫痫[3]。脑梗死组、脑出血组的早发性癫痫发病率均显著低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而脑梗死组又显著低于脑出血组。但是,各组的迟发性癫痫发病率均无显著差异(见表2)。
  2.3 癫痫反复发作与卒中性质的关系
  表2 各型脑卒中后癫痫类型分布表3 各型脑卒中后反复发作癫痫的分布率 在76例继发性癫痫患者中,有62例仅发作1次,而有14例则反复发作。其中混合性卒中的反复发作率最高,脑梗死组其次,而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最低。但各组之间反复发病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就早发性癫痫分布率而言,脑梗死组最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最高,脑出血组居中,表明脑梗死诱发早发性癫痫的机率最小。而各組的迟发性癫痫分布率却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具有不同发病机制有关。早发性癫痫的发病机制考虑有以下因素:①脑血管血供突然中断导致局部细胞缺血缺氧;②半暗带区的神经细胞供血不足和代谢障碍,因而过度兴奋成为痫样放电灶;③再灌注损伤所致的Ca2+超载引起跨膜电位变化,降低了癫痫发作的阈值;④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直接刺激邻近脑组织,破裂出血可激发脑血管痉挛,导致脑血流量降低而引起癫痫发作;⑤出血性卒中时血液内含铁血黄素可刺激局部脑组织,使其兴奋性增高导致癫痫发作。而迟发性癫痫的发作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脑卒中后中风囊的机械刺激;②卒中后神经细胞膜稳定性改变;③病灶周围瘢痕形成及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易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4]。
  文献报道脑卒中后发生癫痫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未发生癫痫的患者,所以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癫痫的发生。通常认为早期癫痫发作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脑损害,不必进行抗癫痫治疗;而迟发性癫痫则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但在本研究中,所有继发性癫痫经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抗癫痫治疗后有62例患者发作1次后未再发作,仅14例患者发展为反复癫痫,且各组之间的癫痫反复发作率并无显著差异。近年也有研究表明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后即开始抗癫痫治疗能降低2年内癫痫再次发作的机率,这提示如果早期就给予积极治疗,或许可以减少继发性癫痫长期化、反复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吴 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2]Feleppa MD,Iorio W,Saracino DM.Early PostStroke Seizwyse[J].Clin Exp Hypertens,2006,28(34):265270.
  [3]吴 逊.国际抗癫痫联盟和名词委员会推荐的癫痫发作的临床及脑电图分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3):187189.
  [4]黄 斌.卒中后癫痫发作和癫痫的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8,17(1):444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92例老年性反流性食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内镜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内镜检查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92.71%,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75.0%和76.04%。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显著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与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与托吡酯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并开展比较分析。结果:卡马西平组有效治愈36例,总有效率为90.0%,托吡酯组有效治愈37例,总有效率为92.5%,托吡酯组略好于前者,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组发生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呼吸道内科临床上对急性肺炎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呼吸道内科2012年06月至2014年06月收治的74例急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临床上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方法:将本组96例胆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48)和开腹手术组(n=48)。腹腔镜手术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椎动脉型颈椎病目前影像研究多侧重于MRI和椎动脉造影,有关CT诊断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文总结我院4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与CT资料,分析横突孔狭窄的形态、分型及其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关系,并对CT观察横突孔狭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8岁(26~75岁)。48例  (lOO%)出现眩晕、耳鸣、黑朦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36例(7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科共收治的48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对住院期间进行PCI术后药物干预的疗效、治愈成功率进行观察,同时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相关药物(他汀类药物、氯吡格雷、阿司匹灵,美托洛尔等)积极治疗,仅有1例发生心功能减退,4例发作心绞痛,术后患者明显减轻了各种症状,同时改善了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30 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多以男性、体力劳动者较多,与文化程度低有关。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精神障碍以幻听、幻视、被害妄想及行为紊乱为主。结论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宜早期戒酒治疗,并加强躯体疾病的治疗,实行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创造有利于戒酒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针对急性昏迷患者在进行急诊急救的相应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昏迷患者31例,对这些患者进行了急救护理措施,包括:吸氧、药物护理、体征检查以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了急救护理的31例急性心肌梗死昏迷患者临床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其中26例恢复良好,5例患者恢复效果较差,其中3例出现了并发症现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昏迷患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慢性湿疹皮损局部封闭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前来我院诊治的慢性湿疹皮损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局部封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61例(81.3%),有效12例(16.0%),无效2例(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凝聚胺技术与其他输血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的輸血受试者200例,随机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A、B、C三组,对照A、B、C三组受试者分别使用盐水介质法、木瓜酶法、抗球蛋白试验法进行交叉配血,观察组受试者采用凝聚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比较四组受试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检测方法与对照A、B、C三组的不完全抗体的灵敏度相比较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