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5日上午,在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主办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国际论坛”上,一份名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研究报告》(下称报告)的研究报告揭示了中国村级小学当前的命运——仍然挣扎在生存底线上。
报告所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指中国农村的村级小学(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不完全小学)。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包括:经费短缺、教学设施条件落后,教师待遇差和师资水平低。这些困境严重阻碍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报告指出,在撤点并校政策实施了10年以后,国务院办公厅叫停盲目撤点并校以外,还提出了已经确定的学校和教学点,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恢复,并且采取多种措施办好教学点,解决撤点并校带来的突出问题。农村学校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
中国的农村教育,一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摆弄下艰难图存。十余年前决策部门力推的“撤点并校”政策,让众多农村学校消失。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的统计数据表明,自2000年到2009年间,全国农村小学校数由59.78万所(含教学点)减少到了30.5万所(含教学点),减少了48.96%。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教育部发布的数据则显示,至2012年“撤点并校”被叫停之时,全国还留存了155008所乡村小学和62544个教学点。
报告指出,在“大跃进”式的撤点并校暂告一段落后,大部分在撤校浪潮中幸存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仍旧在生存底线上苦苦挣扎,因为这些学校的规模太小,因而在追求“大而全”的赶超队伍中显得微不足道。但也正是这些学校的存在,满足了大量生活在边远农村地区学龄儿童的上学需求。将这些学校办好正是教育公平的底线所在。
2013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其中50多个村小进行个案研究,并对113所学校开展了问卷访谈,回收了80份问卷。
在接受调查的学校中,有67.1%是完小,还有2.4%的学校只剩下一个年级。其中又有14.6%的学校是寄宿制,34.1%的学校曾被撤并过。学校距离乡镇最近的1公里,最远则有60公里。28%的学校学生不足百人,32.6%的学校人数规模在100~200人间。调查发现,这些学校面临着普遍的困境。
首先便是经费短缺。由于学生人数少,不足100人的学校又大多未能依政府规定、按100人的额度划拨生均经费,因而生均经费不能满足学校的基本运转需求,“管吃不管饱”。调研发现,本身总额有限的生均经费还不能得到足额划拨,出现被中心校截留用于支付代课教师工资及其他费用的情况。此外,调研组还发现有社会组织捐赠的款项被中心校截留的情况。
资金不足,必然对应着教学设施条件的落后。报告指出,村小的校舍陈旧,危房较多。教学场所“不太安全”“属于危房”和条件“较差”“很差”的分别占到了三分之一。将近一半的学校没有运动场。四成的村小没有图书室,即便有图书室藏书也少,对学生很少开放。其中还有3.7%的学校没有厕所。教学设备短缺的情况也比较常见。
教师工资待遇低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编教师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将近一半的学校还有代课教师,但他们不能同工同酬,没有社会保障。他们一年的工资按十个月计算,每月只有600多块钱。江西某村小代课教师的工资是每个月600块钱,有5天的中餐补助,没有其他收入。这些代课教师除了工资以外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险。
与此同时,师资水平低,缺乏补充更新。报告指出,村小教师年龄老化,8.5%的学校没有46岁以下年龄段的老师,6.2%的学校55岁以上年龄段教师占比在一半以上。湖南一个学校教师年龄都在55岁以上,学历水平低。大部分学历都集中在高中和大专。老师们学历水平低,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老旧。同时师资不足,师生比的配置方式不合理。全部开齐“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社会、科学”六门课程的学校只有43.9%。
在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普遍困境导致农村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城镇的学校出现大班额;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问题,乡镇中心小学低龄学生的寄宿,在生活上缺少照顾,造成了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边远地区小规模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即便存在以上问题,报告也特别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帮助小规模学校振兴,比如新疆、重庆等,还划拨了相应资金为小规模学校把脉问诊,修建校舍,补充师资。除了政府行为,还有村民自发恢复本村学校,比如说黑龙江林口县的小学等,同时社会组织的介入有一定的影响力。
报告指出,无论从保障学龄儿童就近入学、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等角度来看,农村小规模学校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要真正实现边远地区儿童“有学上、上好学”的承诺,中国政府应在公共政策上有所调整。
首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必须设置底线标准,就近、安全、卫生、健康的底线不能突破。
其次,应制定专项政策,设立专项配套资金,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以此保障村小的运营资金、公用经费和社会资助的足额到账。
第三,应提升教师待遇,增加培训机会,采取多种方式补充师资。例如建设教师周转房,提供具有激励效应的特殊岗位津贴,出台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的专项政策等。
第四,应加强乡镇教育统一领导的建设,带动学区整体发展。这包括转变中心学校的职能,把学区的行政管理、教学指导和师资配备的职能交给中心学校。在生源多、学校多的地区,设立专门的学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承担教育管理、教师流动和培养、学校后勤保障的职能。
最后,中国还应鼓励社区力量参与办学,创新办学模式。开放群众的参与渠道,吸引社区资金和人力到学校的办学中来,让学堂成为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和依托。
报告所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指中国农村的村级小学(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不完全小学)。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包括:经费短缺、教学设施条件落后,教师待遇差和师资水平低。这些困境严重阻碍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报告指出,在撤点并校政策实施了10年以后,国务院办公厅叫停盲目撤点并校以外,还提出了已经确定的学校和教学点,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恢复,并且采取多种措施办好教学点,解决撤点并校带来的突出问题。农村学校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
中国的农村教育,一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摆弄下艰难图存。十余年前决策部门力推的“撤点并校”政策,让众多农村学校消失。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的统计数据表明,自2000年到2009年间,全国农村小学校数由59.78万所(含教学点)减少到了30.5万所(含教学点),减少了48.96%。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教育部发布的数据则显示,至2012年“撤点并校”被叫停之时,全国还留存了155008所乡村小学和62544个教学点。
报告指出,在“大跃进”式的撤点并校暂告一段落后,大部分在撤校浪潮中幸存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仍旧在生存底线上苦苦挣扎,因为这些学校的规模太小,因而在追求“大而全”的赶超队伍中显得微不足道。但也正是这些学校的存在,满足了大量生活在边远农村地区学龄儿童的上学需求。将这些学校办好正是教育公平的底线所在。
2013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其中50多个村小进行个案研究,并对113所学校开展了问卷访谈,回收了80份问卷。
在接受调查的学校中,有67.1%是完小,还有2.4%的学校只剩下一个年级。其中又有14.6%的学校是寄宿制,34.1%的学校曾被撤并过。学校距离乡镇最近的1公里,最远则有60公里。28%的学校学生不足百人,32.6%的学校人数规模在100~200人间。调查发现,这些学校面临着普遍的困境。
首先便是经费短缺。由于学生人数少,不足100人的学校又大多未能依政府规定、按100人的额度划拨生均经费,因而生均经费不能满足学校的基本运转需求,“管吃不管饱”。调研发现,本身总额有限的生均经费还不能得到足额划拨,出现被中心校截留用于支付代课教师工资及其他费用的情况。此外,调研组还发现有社会组织捐赠的款项被中心校截留的情况。
资金不足,必然对应着教学设施条件的落后。报告指出,村小的校舍陈旧,危房较多。教学场所“不太安全”“属于危房”和条件“较差”“很差”的分别占到了三分之一。将近一半的学校没有运动场。四成的村小没有图书室,即便有图书室藏书也少,对学生很少开放。其中还有3.7%的学校没有厕所。教学设备短缺的情况也比较常见。
教师工资待遇低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编教师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将近一半的学校还有代课教师,但他们不能同工同酬,没有社会保障。他们一年的工资按十个月计算,每月只有600多块钱。江西某村小代课教师的工资是每个月600块钱,有5天的中餐补助,没有其他收入。这些代课教师除了工资以外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险。
与此同时,师资水平低,缺乏补充更新。报告指出,村小教师年龄老化,8.5%的学校没有46岁以下年龄段的老师,6.2%的学校55岁以上年龄段教师占比在一半以上。湖南一个学校教师年龄都在55岁以上,学历水平低。大部分学历都集中在高中和大专。老师们学历水平低,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老旧。同时师资不足,师生比的配置方式不合理。全部开齐“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社会、科学”六门课程的学校只有43.9%。
在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普遍困境导致农村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城镇的学校出现大班额;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问题,乡镇中心小学低龄学生的寄宿,在生活上缺少照顾,造成了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边远地区小规模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即便存在以上问题,报告也特别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帮助小规模学校振兴,比如新疆、重庆等,还划拨了相应资金为小规模学校把脉问诊,修建校舍,补充师资。除了政府行为,还有村民自发恢复本村学校,比如说黑龙江林口县的小学等,同时社会组织的介入有一定的影响力。
报告指出,无论从保障学龄儿童就近入学、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等角度来看,农村小规模学校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要真正实现边远地区儿童“有学上、上好学”的承诺,中国政府应在公共政策上有所调整。
首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必须设置底线标准,就近、安全、卫生、健康的底线不能突破。
其次,应制定专项政策,设立专项配套资金,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以此保障村小的运营资金、公用经费和社会资助的足额到账。
第三,应提升教师待遇,增加培训机会,采取多种方式补充师资。例如建设教师周转房,提供具有激励效应的特殊岗位津贴,出台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的专项政策等。
第四,应加强乡镇教育统一领导的建设,带动学区整体发展。这包括转变中心学校的职能,把学区的行政管理、教学指导和师资配备的职能交给中心学校。在生源多、学校多的地区,设立专门的学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承担教育管理、教师流动和培养、学校后勤保障的职能。
最后,中国还应鼓励社区力量参与办学,创新办学模式。开放群众的参与渠道,吸引社区资金和人力到学校的办学中来,让学堂成为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和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