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而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關键词:新常态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如何正确解读“新常态”内涵,适应经济增长速度换档、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新常态”特征,是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重心。作为国家高级人才教育和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研究“旧常态”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应“新常态”转型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新形势下的发展必须,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采取的重要举措。
一、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随着我国经济转型调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劳动力市场分割,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倾向的区域、行业大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业,而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创造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倾向的高端岗位的速度是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的,从而造成就业困难;同时,由于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紧跟市场变化,人才输出质量达不到企业实际所需,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政府、社会力量牵引外,更多的是需要高校自身审视转型,将“创业”作为“新常态”下的就业导向,帮助学生创造适宜经济发展的新型择业、就业观,从而促进教育与社会需求平衡。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早,这些国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①建立了适宜的组织模型,如美国的聚焦式创业教育和普及性创业教育、英国的完全一体模型、利益链推动支持模型等;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创业课程体系,涉及意识培养、管理技能等方面,在美国,以百森商学院等高校为代表,创业课程已成为大学以上学历教育的必修、辅修重点科目;③以课程为基础,设计了适宜的创业课程组织形式,重视学生感性体验,强调行动引导。在我国,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政策、经济支持,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框架方面,不少高校建立了如创业孵化园、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场所,各地也出台较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中提出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而设立专项资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实行收费减免政策、加大金融力持力度等),但调研结果显示,现目前高校毕业生创业成效并不好,主要表现为创业成功率低(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4%,为全国最高)、以及创业质量不高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
(一)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没有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会通过课程进行有效实施,现目前大多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度并不高,往往在毕业前以讲座等形式进行开展,课时不多,达不到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根本目的,最关键的是,在很多高校中,创新创业课程并没有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在笔者调研的重庆三所高校中(包括本科及高职专科),很多专业并没有将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方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无形中就漠视了学生依托于专业能力进行创业的意识输导,使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分析高校现有师资队伍,专业理论研究人员不少,但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却是非常稀缺的,虽然不少高校采取了挂职、顶岗等方式要求教师进入行业、企业进行锻炼,但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且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如会计),有些企业岗位是不愿意接受临时人员进行短时顶岗的,为此,教师的知识来源很多仍集中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中,与市场的需求衔接不紧密、有滞后性,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三)创业后续支撑不足
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到位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影响下,由于本身创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的缺乏,很多高校毕业生就算有创业,但在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能效低等原因,很容易遇到经营困难,如果没有后续支撑帮助其合理分析、解决问题,很容易就在短时期内终止经营,而这一块在各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是很少有实际举措的,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创业、就业情况有回访,但都很难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踪指导,从而无法让创新创业教育收到实效。
三、“新常态”下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举措建议
(一)认真解读“创新创业”人才内涵,构架合理课程框架
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有”转向为“精”,结合地方市场需求,分析企业对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将这些要求融入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其创业意识,以专业课程作为创业课程的依托基础,进行有机融合,在课堂、课外活动中创设“创新创业”的鼓励氛围,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导向。
(二)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师资队伍教育能力
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各高校一方面应听取教师心声,解决教师对挂职、顶岗锻炼积极性不高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加大与企业合作,共同创建、探讨双赢的合作模式,采取措施,吸引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到对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来,共同关注行业未来发展。
(三)设置专门部门、人员对毕业生创业维持进行后续指导
为保证毕业生的创业维持质量,各高校应集合具备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后续指导团队,搭建平台,接受学生咨询,尽力帮助其分析、解决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将其作为高校的一种社会服务功能,真正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
为实现国家经济“新常态”发展目标,各高校必须不断积极探讨,用创新的思维、举措,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贾彦峰,李月云,刘来霞.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不足及其改进——基于安徽省6 所高校调研[J].创业与创业教育,2013(2)
[2] 董志超.经济新常态下人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之一:低增长下的就业[J].人事天地,2015(3)
關键词:新常态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如何正确解读“新常态”内涵,适应经济增长速度换档、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新常态”特征,是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重心。作为国家高级人才教育和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研究“旧常态”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应“新常态”转型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新形势下的发展必须,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采取的重要举措。
一、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随着我国经济转型调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劳动力市场分割,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倾向的区域、行业大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业,而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创造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倾向的高端岗位的速度是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的,从而造成就业困难;同时,由于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紧跟市场变化,人才输出质量达不到企业实际所需,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政府、社会力量牵引外,更多的是需要高校自身审视转型,将“创业”作为“新常态”下的就业导向,帮助学生创造适宜经济发展的新型择业、就业观,从而促进教育与社会需求平衡。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早,这些国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①建立了适宜的组织模型,如美国的聚焦式创业教育和普及性创业教育、英国的完全一体模型、利益链推动支持模型等;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创业课程体系,涉及意识培养、管理技能等方面,在美国,以百森商学院等高校为代表,创业课程已成为大学以上学历教育的必修、辅修重点科目;③以课程为基础,设计了适宜的创业课程组织形式,重视学生感性体验,强调行动引导。在我国,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政策、经济支持,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框架方面,不少高校建立了如创业孵化园、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场所,各地也出台较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中提出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而设立专项资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实行收费减免政策、加大金融力持力度等),但调研结果显示,现目前高校毕业生创业成效并不好,主要表现为创业成功率低(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4%,为全国最高)、以及创业质量不高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
(一)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没有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会通过课程进行有效实施,现目前大多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度并不高,往往在毕业前以讲座等形式进行开展,课时不多,达不到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根本目的,最关键的是,在很多高校中,创新创业课程并没有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在笔者调研的重庆三所高校中(包括本科及高职专科),很多专业并没有将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方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无形中就漠视了学生依托于专业能力进行创业的意识输导,使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分析高校现有师资队伍,专业理论研究人员不少,但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却是非常稀缺的,虽然不少高校采取了挂职、顶岗等方式要求教师进入行业、企业进行锻炼,但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且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如会计),有些企业岗位是不愿意接受临时人员进行短时顶岗的,为此,教师的知识来源很多仍集中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中,与市场的需求衔接不紧密、有滞后性,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三)创业后续支撑不足
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到位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影响下,由于本身创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的缺乏,很多高校毕业生就算有创业,但在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能效低等原因,很容易遇到经营困难,如果没有后续支撑帮助其合理分析、解决问题,很容易就在短时期内终止经营,而这一块在各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是很少有实际举措的,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创业、就业情况有回访,但都很难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踪指导,从而无法让创新创业教育收到实效。
三、“新常态”下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举措建议
(一)认真解读“创新创业”人才内涵,构架合理课程框架
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有”转向为“精”,结合地方市场需求,分析企业对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将这些要求融入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其创业意识,以专业课程作为创业课程的依托基础,进行有机融合,在课堂、课外活动中创设“创新创业”的鼓励氛围,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导向。
(二)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师资队伍教育能力
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各高校一方面应听取教师心声,解决教师对挂职、顶岗锻炼积极性不高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加大与企业合作,共同创建、探讨双赢的合作模式,采取措施,吸引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到对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来,共同关注行业未来发展。
(三)设置专门部门、人员对毕业生创业维持进行后续指导
为保证毕业生的创业维持质量,各高校应集合具备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后续指导团队,搭建平台,接受学生咨询,尽力帮助其分析、解决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将其作为高校的一种社会服务功能,真正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
为实现国家经济“新常态”发展目标,各高校必须不断积极探讨,用创新的思维、举措,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贾彦峰,李月云,刘来霞.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不足及其改进——基于安徽省6 所高校调研[J].创业与创业教育,2013(2)
[2] 董志超.经济新常态下人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之一:低增长下的就业[J].人事天地,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