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劝学》大量运用比喻说理,语言简劲,命意深广,铺陈扬厉,说理透辟,精炼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从多角度、多侧面对中心论点作了充分的论证,雄辩有力,精警动人。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比喻说理;正反对比;精炼有味;警句迭出;印象深刻
《劝学》一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阐述道理,喻体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浅近贴切,读来津津有味,精警动人,对说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文章先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再进一层思索,就会想到,要“青于蓝”“寒于水”,绝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为阐明中心论点而设。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在强调学习的重要作用。此后又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再经斧锯加工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即“每天”的意思,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文章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学”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接着连用设喻,展开论证。这几个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的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文章在第三段先正面设喻引出论点,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成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就其“神明”的。接着又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得到证明。但是,为了深入说理,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又从“蚓”和“蟹”的主观条件及能力结果的差别方面比喻对比,强调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劝学》中精警动人的比喻说理的特点,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体会:
1.从内容上看运用大量的比喻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炼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重要的是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头,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堪称雄辩,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巨大效果。
2.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活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青,取之于蓝”、“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正面与反面比喻构成正反对比设喻(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与“不积跬步”“不积小流”设喻作正反对比,说明学习要注重积累。用“骐骥”与“驽马”、“锲而不舍”与“锲而舍之”设喻作正反对比,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用蚓的“用心一也”与蟹的“用心躁也”设喻作正反对比,说明学习要专一,坚持不懈);有的同类并列设喻(“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有的单独设喻而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陈绣,无所不用。
3.《劝学》在写作上的又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比喻构成的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至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由于《劝学》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理,从多角度、多侧面对中心论点作了充分的论证,雄辩有力,精警动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比喻说理;正反对比;精炼有味;警句迭出;印象深刻
《劝学》一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阐述道理,喻体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浅近贴切,读来津津有味,精警动人,对说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文章先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再进一层思索,就会想到,要“青于蓝”“寒于水”,绝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为阐明中心论点而设。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在强调学习的重要作用。此后又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再经斧锯加工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即“每天”的意思,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文章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学”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接着连用设喻,展开论证。这几个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的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文章在第三段先正面设喻引出论点,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成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就其“神明”的。接着又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得到证明。但是,为了深入说理,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又从“蚓”和“蟹”的主观条件及能力结果的差别方面比喻对比,强调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劝学》中精警动人的比喻说理的特点,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体会:
1.从内容上看运用大量的比喻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炼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重要的是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头,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堪称雄辩,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巨大效果。
2.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活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青,取之于蓝”、“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正面与反面比喻构成正反对比设喻(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与“不积跬步”“不积小流”设喻作正反对比,说明学习要注重积累。用“骐骥”与“驽马”、“锲而不舍”与“锲而舍之”设喻作正反对比,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用蚓的“用心一也”与蟹的“用心躁也”设喻作正反对比,说明学习要专一,坚持不懈);有的同类并列设喻(“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有的单独设喻而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陈绣,无所不用。
3.《劝学》在写作上的又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比喻构成的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至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由于《劝学》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理,从多角度、多侧面对中心论点作了充分的论证,雄辩有力,精警动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