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主题
自教育改革提出科学教育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与要求之后,许多教育工作者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这一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科学探究最终的核心目标——科学概念的掌握与运用。我们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更是不例外,什么是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利用探究式的科学活动建构幼儿的科学概念?我市课题协作组开展了“幼儿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科学概念”的课例研究。
具有典型性的中班数学教案的《抓糖果》为例,在实例的基础上进行手研究。
二、原行为阶段案例分析
(一)教案简述
目标:
1.通过抓糖果、数糖果,引起幼儿对抓握方法的关注及兴趣,同时引导幼儿感知手的大小与所抓糖果数量之间的关系。
2.乐于倾听和分享同伴、教师的观点,共同参与探究的过程。
过程:
1.生活引出,发现问题;
以做客请吃糖的情境再现引出主题,
提问:有一位客人想得到更多的糖,但只能抓一把,怎么办?
2.尝试操作,收集证据;
幼儿按自己的方法尝试抓糖果,
提问:你抓了多少糖,你是怎么抓到这么多糖的?
3.验证方法,得出结论;
幼儿用新方法再次操作抓糖果,验证方法。
(二)问题及问题分析
1.幼儿能做却不会说。在第一次的抓糖果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够采用“张大手、用力按、使劲抓”等办法尽量多地抓取到最多的糖果,但在操作前的猜想环节与操作后的交流环节中却无法说出自己是怎么做到(抓到这么多的糖果)的三个因素,
2.科学概念非幼儿主动探究获得。一部分幼儿能说出“张大手”,极少有幼儿能说出“用力按”和“使劲抓”的方法,使第二次的操作变成了纯属的模仿活动,严重违背了科学活动幼儿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基于问题的理论学习与反思
1.明确概念——什么是科学概念。
基于刘占兰博士的文献《幼儿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概念》文中指出,5~12岁的儿童应该在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掌握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并非事实性的知识,而是在经验基础上的抽象与概括。
2.厘清思路——如何转变科学概念。
对照文本,我们发现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手的大小与所抓糖果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科学概念,它只是概念形成前的一般科学经验。案例中的核心目标是幼儿理解空间大小的基础,教学所追求是关于“空间关系”的科学概念。概念引领经验的转变,经验的转变又受幼儿原有经验的影响。达到次科学概念的关键经验是什么;幼儿的原有经验是什么;如何转变幼儿的原有经验,突破概念的关键经验?教学需要进一步地调整。
四、教学的调整及实践
(一)调整教学
生活引出,关注主题;猜礼物:个别幼儿尝试在看不见的桶内摸抓糖果。
(二)尝试操作,收集证据
1.教师交代规则,幼儿轮流从筒中抓一把糖果,放入碟中。
2.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数糖果并做记录。
3. 观察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抓得多,有的小朋友抓得少?
请抓得最多的幼儿与抓得最少的幼儿上来验证幼儿讨论的结果。
4.教师抓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组织幼儿事先猜测教师能抓几颗糖,并说出理由。
5.讨论:为什么老师的大手反而抓得少了呢?
教师总结幼儿讨论出来的方法。
(三)验证方法,得出结论
1.幼儿尝试用新方法抓糖。
2. 数糖果的数量,记录并观察结果。
(四)延伸问题
生活运用策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得收拾散落的糖果?”,“为什么这么做”等。
(五)策略的具体实施
1.挖掘原科学经验(无意识行为向有意识行为的转变)——架桥策略 。
“对比一下你的糖果数量与同伴的数量,你们发现什么?”幼儿利用直观的“数据对比”很快地发现不同对象抓取糖果数量不同的现象。教师紧接着抛出了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会有的多、有的少呢?”幼儿:“因为有人手大,有的人手小”。 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吸引了幼儿的注意。“那么,是手大抓得多,还是手小抓得多呢?”……“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想法是对的?”
2.呈现关键经验——反例补充策略。
“为什么我的手大但是抓得糖反而比你们少呢?”教师在“角色互换”中故意呈现出错误证据,从反面来引导幼儿了解“用力按、使劲抓的方法可以聚拢糖果,缩小糖果之间的空隙”的现象,用同化旧概念的方式形成完整的新概念。
五、追寻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突破幼儿的关键经验——生活运用策略5到7岁的幼儿对空间关系的判断是由直觉判断向推理判断发展,但一般只能抓住一个因素进行推理。如何证明课堂上的幼儿已经掌握了判断的第二要素“用力按、使劲抓”背后的概念?我们在“下结论”环节的后面,故意将糖果洒落一地,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最快地收拾散落的糖果?”“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幼儿通过尝试解决生活问题,进行新概念的迁移,让幼儿在生活再利用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新概念的作用,巩固对新概念的理解。
自教育改革提出科学教育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与要求之后,许多教育工作者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这一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科学探究最终的核心目标——科学概念的掌握与运用。我们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更是不例外,什么是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利用探究式的科学活动建构幼儿的科学概念?我市课题协作组开展了“幼儿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科学概念”的课例研究。
具有典型性的中班数学教案的《抓糖果》为例,在实例的基础上进行手研究。
二、原行为阶段案例分析
(一)教案简述
目标:
1.通过抓糖果、数糖果,引起幼儿对抓握方法的关注及兴趣,同时引导幼儿感知手的大小与所抓糖果数量之间的关系。
2.乐于倾听和分享同伴、教师的观点,共同参与探究的过程。
过程:
1.生活引出,发现问题;
以做客请吃糖的情境再现引出主题,
提问:有一位客人想得到更多的糖,但只能抓一把,怎么办?
2.尝试操作,收集证据;
幼儿按自己的方法尝试抓糖果,
提问:你抓了多少糖,你是怎么抓到这么多糖的?
3.验证方法,得出结论;
幼儿用新方法再次操作抓糖果,验证方法。
(二)问题及问题分析
1.幼儿能做却不会说。在第一次的抓糖果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够采用“张大手、用力按、使劲抓”等办法尽量多地抓取到最多的糖果,但在操作前的猜想环节与操作后的交流环节中却无法说出自己是怎么做到(抓到这么多的糖果)的三个因素,
2.科学概念非幼儿主动探究获得。一部分幼儿能说出“张大手”,极少有幼儿能说出“用力按”和“使劲抓”的方法,使第二次的操作变成了纯属的模仿活动,严重违背了科学活动幼儿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基于问题的理论学习与反思
1.明确概念——什么是科学概念。
基于刘占兰博士的文献《幼儿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概念》文中指出,5~12岁的儿童应该在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掌握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并非事实性的知识,而是在经验基础上的抽象与概括。
2.厘清思路——如何转变科学概念。
对照文本,我们发现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手的大小与所抓糖果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科学概念,它只是概念形成前的一般科学经验。案例中的核心目标是幼儿理解空间大小的基础,教学所追求是关于“空间关系”的科学概念。概念引领经验的转变,经验的转变又受幼儿原有经验的影响。达到次科学概念的关键经验是什么;幼儿的原有经验是什么;如何转变幼儿的原有经验,突破概念的关键经验?教学需要进一步地调整。
四、教学的调整及实践
(一)调整教学
生活引出,关注主题;猜礼物:个别幼儿尝试在看不见的桶内摸抓糖果。
(二)尝试操作,收集证据
1.教师交代规则,幼儿轮流从筒中抓一把糖果,放入碟中。
2.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数糖果并做记录。
3. 观察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抓得多,有的小朋友抓得少?
请抓得最多的幼儿与抓得最少的幼儿上来验证幼儿讨论的结果。
4.教师抓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组织幼儿事先猜测教师能抓几颗糖,并说出理由。
5.讨论:为什么老师的大手反而抓得少了呢?
教师总结幼儿讨论出来的方法。
(三)验证方法,得出结论
1.幼儿尝试用新方法抓糖。
2. 数糖果的数量,记录并观察结果。
(四)延伸问题
生活运用策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得收拾散落的糖果?”,“为什么这么做”等。
(五)策略的具体实施
1.挖掘原科学经验(无意识行为向有意识行为的转变)——架桥策略 。
“对比一下你的糖果数量与同伴的数量,你们发现什么?”幼儿利用直观的“数据对比”很快地发现不同对象抓取糖果数量不同的现象。教师紧接着抛出了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会有的多、有的少呢?”幼儿:“因为有人手大,有的人手小”。 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吸引了幼儿的注意。“那么,是手大抓得多,还是手小抓得多呢?”……“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想法是对的?”
2.呈现关键经验——反例补充策略。
“为什么我的手大但是抓得糖反而比你们少呢?”教师在“角色互换”中故意呈现出错误证据,从反面来引导幼儿了解“用力按、使劲抓的方法可以聚拢糖果,缩小糖果之间的空隙”的现象,用同化旧概念的方式形成完整的新概念。
五、追寻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突破幼儿的关键经验——生活运用策略5到7岁的幼儿对空间关系的判断是由直觉判断向推理判断发展,但一般只能抓住一个因素进行推理。如何证明课堂上的幼儿已经掌握了判断的第二要素“用力按、使劲抓”背后的概念?我们在“下结论”环节的后面,故意将糖果洒落一地,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最快地收拾散落的糖果?”“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幼儿通过尝试解决生活问题,进行新概念的迁移,让幼儿在生活再利用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新概念的作用,巩固对新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