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痛经对很多女性来说就像定期到访的老朋友,不少人认为每个月就那么几天,忍忍就过去了。其实,痛经并不仅仅是疼痛,很可能掩盖一些大毛病!如果你的疼痛越来越重,或者疼痛时间较长,那么你就需要细心观察了,也许痛经的背后隐藏着患病的真相。
【长期痛经,可能隐藏这些大病】
常见痛经误区,你中了几个
不少女性深受痛经的困扰主要是对痛经存在很多误区,认为痛经治疗不治疗都一样,或者随便吃点药,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痛经往往隐含很多其他疾病,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痛经误区,快来看看你是否中招:
●误区一:生了孩子,痛经就好了
有一些年轻女性痛经是原发性痛经(即在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就有痛经,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没有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如果生孩子的时候选择经阴道分娩,分娩过程中子宫颈管得到扩张,可能改善经血不畅的问题;另外,整个怀孕过程有可能会改善子宫的过度屈曲等位置异常,因此有些人生完孩子痛经就好了。
但是,如果是继发性痛经,即痛经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生孩子就没有任何帮助了,该痛还是会痛。而且,有些女性本来不痛经,但是分娩(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有可能造成宫颈或者宫腔的粘連,这样一来生完孩子反而开始痛经。所以,并不是所有女性生了孩子,痛经就会好。
●误区二:吃止疼药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止疼药的确可以止住疼痛,但是止疼药的作用并不是在解除病因的基础上止疼的,而完全是为了止疼而止疼。所以,痛经发作的时候吃点止疼药,疼痛是减轻了,但痛经的毛病依然还在。
有些女性不明自己痛经的原因,单纯的靠吃止痛药等来缓解痛经问题。对于原发性痛经,发作时可以吃几片止痛药;而对于继发性痛经,则要先查清楚原因,不要让止痛片掩盖了疼痛背后的隐患。另外,滥用药还可能加重痛经,或产生一种依赖性。
●误区三:挺一挺,慢慢就会自愈了
如果女性的痛经并不存在器质性的病变,则大部分人可能会自动痊愈。但如果女性是由于存在器质性的病变的话,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找出引起痛经的原因,避免拖延病情,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痛经背后暗藏七大疾病
沈阳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施鹏指出,很多妇科疾病发病都有痛经的表现,那么都有哪些疾病隐藏在痛经之下呢?
痛经隐情1: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特点】逐渐加剧,难以忍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发痛经的重要原因之一,占了病理性痛经的60%左右。子宫腔内有一层膜叫子宫内膜,它会随着卵巢激素的影响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如果当月排卵没有受孕,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导致出血,血液顺阴道流出成为月经。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子宫内膜跑到子宫以外的其他地方去了,并像子宫内膜一样每个月出血就叫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异位的内膜也会受卵巢激素影响产生周期性出血,但这些血液没有通道排出体外,就在局部淤积,形成囊肿,越来越大,局部的炎症反应可以刺激局部神经,引起疼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痛经往往是疼痛程度逐年逐月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1日会痛得更厉害,直到月经完全干净疼痛才会消失。少数人伴有性交痛,不孕及月经失调,个别人有便血或便秘。
痛经隐情2:子宫腺肌症
【疼痛特点】进行性加重
30~50岁且有生育史的女性,当痛经逐渐加重且难以忍受时,要赶紧排除子宫腺肌症的可能。子宫肌腺病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其特征是在子宫肌层中出现了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有其周围的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一般表现为痛经和月经失调,多数会引起不孕不育。疼痛的特点和性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
痛经隐情3:子宫肌瘤
【疼痛特点】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子宫肌瘤是女性的常见问题,当痛经常伴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表现,且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时,需警惕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引发痛经的原因在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发生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多及周期紊乱。有时其邻近器官会出现压迫症状,当肌瘤变性时或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发生剧烈腹痛。
痛经隐情4:子宫内膜癌
【疼痛特点】晚期呈放射性疼痛
子宫内膜癌晚期时,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后,可出现腹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痛经隐情5:慢性盆腔炎
【疼痛特点】疼痛涉及范围广
行经前有严重下腹、腰背部胀痛,经血来后疼痛减轻,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期前后加重,伴有低烧、疲乏、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时,需警惕盆腔炎。
痛经隐情6:盆腔淤血综合症
【疼痛特点】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经多
在病理性痛经中,有10%是由盆腔淤血综合征引起。盆腔淤血综合征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血液流通不畅,盆腔静脉充盈、淤血所引起的一种独特疾病。其临床特点为“三痛两多一少”,即盆腔坠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经多、白带多,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临床发现,本症严重程度与疼痛性质呈正相关。临床可以做分辨率较高的B超及血管造影来诊断,也可以抽血检查CA125(卵巢上皮抗原)来进行鉴别诊断。
痛经隐情7:生殖道畸形
【疼痛特点】周期性疼痛,下腹可见增大包块
生殖道畸形有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完全性阴道横隔、子宫发育异常、子宫体过分前倾、处女膜闭锁等机械性阻塞,均可引起痛经。
【调理痛经,中医食疗有方】
对于痛经,传统中医是如何认知和调理的呢?让我们一同听听两位中医专家的讲解。 四类女性最容易痛经
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副会长吴大真说,中医将痛经称之为“经行腹痛”,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阻滞、运行不畅而引起痛经;另一种是“不荣则痛”,是身体过于虚弱,气血亏虚,胞宫失于荣养而导致痛经。一般来说,以下四类女性最容易痛经:
1.肝气不舒的女性。肝脏是主疏泄的,如果心情经常处于抑郁状态,就会使肝气疏泄不利,气机郁滞。气为血之帅,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大帅无精打采,士兵自然也就停滞不前了,气推不动了,血液流动也就变慢,逐渐形成瘀血,瘀血阻于胞中就会痛经。
2.感受寒凉的女性。女性的任脉和督脉异常娇贵,它们都起于小腹的胞中,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是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然而有些女性平日不注意防寒保暖,甚至在经期仍然毫无顾忌地吃一些寒凉食物、接触凉水,这就给以寒湿之邪入侵的机会。寒湿之邪克于胞宫,血遇寒则凝,寒凝血滞,血液运行受阻不通,就会导致痛经。
3.气血虛弱的女性。这类女性往往是身体本来就很虚弱,吃进去的东西不能消化吸收,气血化源不足,或者大病、久病导致气血亏损。气血亏虚,行经之时,血海进一步空虚,胞宫失养而出现痛经。中医上讲“虚则喜按”,所以气血虚弱引发痛经时,用手按着会舒服一些。
4.肝肾亏损的女性。这类女性禀赋不足,肝肾本虚,或因房事过于频繁,损及肝肾,伤精耗血。经行之后,胞宫更虚,濡养不力,以致小腹作痛。肝肾亏损导致痛经的同时,还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一月分成四阶段,食疗调理
尽管痛经病因各不相同,但中医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衡所致,而其发展与转归,虽然变化多端,但依然是阴阳某一方偏盛偏衰的结果。因此,调理各种疾病,都可以从纠正阴阳偏盛偏衰入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说:“女性身体内阴阳能量的变化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月亮一月一次盈亏,女性一月一次月经。根据月亮的圆缺,月相被分成了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和满月。同样,随着女性生理周期的变化,她们身体内的阴阳能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于是,有人就根据月亮的圆缺,将女性的一个生理周期分成很多段。我倾向于三段分法或四段分法,并根据不同阶段,用食疗的方法来使女性身体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调理痛经的目的。”
第一阶段,即月经结束后的第一周。
月经刚刚结束的时候,阴血损失较大,需要以滋阴养血为主。这个阶段的食疗方是:熟地九克、制首乌九克、当归三克、炒白芍三克、阿胶六克、龙眼肉三颗、猪脊骨一节,煲汤喝。
这个方子里面,熟地是滋补肾阴的;制首乌滋补肝阴;同时用当归活血养血;阿胶和白芍滋阴养血;猪骨为血肉有情之品,中医认为猪为水畜,所以也是滋阴的。在制作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一点调料,但是不要太多,一周可以喝两三天。
第二阶段,即月经结束后的第二周。
此时阳气开始生发,女性的身体进入为排卵做准备的阶段,这个时候的滋养以促进阴阳平和为主。具体的食疗方子为:熟地九克、当归六克、赤芍六克、女贞子六克、菟丝子六克、猪脊骨一节、羊肉一两。服用的方法依然是煲汤喝。一周之内可以喝两三天。
方子里除了滋补阴血的药物外,还增加了女贞子滋补肾阴,菟丝子滋补肾阳;羊肉为温阳之物,对于促进阳气的生发很有好处,此时猪肉和羊肉共用,能促进阴阳平衡。
第三阶段,即月经结束后的第三周,也就是下一次月经来临的前一周。
此时阳气更加充足,即将为下一个阶段的月经做准备了,食疗的原则是,尽量补足阳气,方子为:熟地九克、当归六克、赤芍三克、菟丝子三克、巴戟天三克、羊肉一两、山药一段(两寸长,切片),方法依然是煲汤。其中,山药可以去菜市场买鲜的,用来滋补脾肾;巴戟天是温补肾阳的;去掉猪肉只用羊肉,这是为了使身体的阳气更好地生发,这个方子可以服用到月经的来临。
这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女性月经前脾气会特别大,这是肝气不舒的缘故。有这种情况的女性可以在前面方子里加入柴胡三克、枳实三克,用来疏理肝气。这个食疗方,一周也可以喝两三天。
第四阶段,就是月经期。
在月经期间,女性身体需要排出血液,月经排出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日后身体的恢复。这个阶段的食疗方是:熟地六克、当归六克、赤芍六克、桃仁六克、红花三克、益母草九克、生姜三片、羊肉二两。这个方子,用法也是煲汤,在月经期的第一二天,每天服用,以后几天适当服用两次即可。方子中的桃仁、红花、益母草都是活血化淤的。
【特别提示】:
1.这套食疗方,请你根据自身体质适当加减,效果更好。
2.一般来说,在经过两个月的调理以后,女性体内的阴阳基本可以达到平衡。之后,可以减少喝汤的次数,一周喝一次即可,之后就可以不喝了。
3.孕妇及有怀孕计划的女性禁用该食疗方。
【长期痛经,可能隐藏这些大病】
常见痛经误区,你中了几个
不少女性深受痛经的困扰主要是对痛经存在很多误区,认为痛经治疗不治疗都一样,或者随便吃点药,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痛经往往隐含很多其他疾病,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痛经误区,快来看看你是否中招:
●误区一:生了孩子,痛经就好了
有一些年轻女性痛经是原发性痛经(即在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就有痛经,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没有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如果生孩子的时候选择经阴道分娩,分娩过程中子宫颈管得到扩张,可能改善经血不畅的问题;另外,整个怀孕过程有可能会改善子宫的过度屈曲等位置异常,因此有些人生完孩子痛经就好了。
但是,如果是继发性痛经,即痛经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生孩子就没有任何帮助了,该痛还是会痛。而且,有些女性本来不痛经,但是分娩(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有可能造成宫颈或者宫腔的粘連,这样一来生完孩子反而开始痛经。所以,并不是所有女性生了孩子,痛经就会好。
●误区二:吃止疼药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止疼药的确可以止住疼痛,但是止疼药的作用并不是在解除病因的基础上止疼的,而完全是为了止疼而止疼。所以,痛经发作的时候吃点止疼药,疼痛是减轻了,但痛经的毛病依然还在。
有些女性不明自己痛经的原因,单纯的靠吃止痛药等来缓解痛经问题。对于原发性痛经,发作时可以吃几片止痛药;而对于继发性痛经,则要先查清楚原因,不要让止痛片掩盖了疼痛背后的隐患。另外,滥用药还可能加重痛经,或产生一种依赖性。
●误区三:挺一挺,慢慢就会自愈了
如果女性的痛经并不存在器质性的病变,则大部分人可能会自动痊愈。但如果女性是由于存在器质性的病变的话,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找出引起痛经的原因,避免拖延病情,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痛经背后暗藏七大疾病
沈阳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施鹏指出,很多妇科疾病发病都有痛经的表现,那么都有哪些疾病隐藏在痛经之下呢?
痛经隐情1: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特点】逐渐加剧,难以忍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发痛经的重要原因之一,占了病理性痛经的60%左右。子宫腔内有一层膜叫子宫内膜,它会随着卵巢激素的影响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如果当月排卵没有受孕,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导致出血,血液顺阴道流出成为月经。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子宫内膜跑到子宫以外的其他地方去了,并像子宫内膜一样每个月出血就叫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异位的内膜也会受卵巢激素影响产生周期性出血,但这些血液没有通道排出体外,就在局部淤积,形成囊肿,越来越大,局部的炎症反应可以刺激局部神经,引起疼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痛经往往是疼痛程度逐年逐月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1日会痛得更厉害,直到月经完全干净疼痛才会消失。少数人伴有性交痛,不孕及月经失调,个别人有便血或便秘。
痛经隐情2:子宫腺肌症
【疼痛特点】进行性加重
30~50岁且有生育史的女性,当痛经逐渐加重且难以忍受时,要赶紧排除子宫腺肌症的可能。子宫肌腺病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其特征是在子宫肌层中出现了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有其周围的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一般表现为痛经和月经失调,多数会引起不孕不育。疼痛的特点和性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
痛经隐情3:子宫肌瘤
【疼痛特点】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子宫肌瘤是女性的常见问题,当痛经常伴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表现,且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时,需警惕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引发痛经的原因在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发生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多及周期紊乱。有时其邻近器官会出现压迫症状,当肌瘤变性时或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发生剧烈腹痛。
痛经隐情4:子宫内膜癌
【疼痛特点】晚期呈放射性疼痛
子宫内膜癌晚期时,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后,可出现腹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痛经隐情5:慢性盆腔炎
【疼痛特点】疼痛涉及范围广
行经前有严重下腹、腰背部胀痛,经血来后疼痛减轻,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期前后加重,伴有低烧、疲乏、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时,需警惕盆腔炎。
痛经隐情6:盆腔淤血综合症
【疼痛特点】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经多
在病理性痛经中,有10%是由盆腔淤血综合征引起。盆腔淤血综合征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血液流通不畅,盆腔静脉充盈、淤血所引起的一种独特疾病。其临床特点为“三痛两多一少”,即盆腔坠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经多、白带多,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临床发现,本症严重程度与疼痛性质呈正相关。临床可以做分辨率较高的B超及血管造影来诊断,也可以抽血检查CA125(卵巢上皮抗原)来进行鉴别诊断。
痛经隐情7:生殖道畸形
【疼痛特点】周期性疼痛,下腹可见增大包块
生殖道畸形有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完全性阴道横隔、子宫发育异常、子宫体过分前倾、处女膜闭锁等机械性阻塞,均可引起痛经。
【调理痛经,中医食疗有方】
对于痛经,传统中医是如何认知和调理的呢?让我们一同听听两位中医专家的讲解。 四类女性最容易痛经
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副会长吴大真说,中医将痛经称之为“经行腹痛”,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阻滞、运行不畅而引起痛经;另一种是“不荣则痛”,是身体过于虚弱,气血亏虚,胞宫失于荣养而导致痛经。一般来说,以下四类女性最容易痛经:
1.肝气不舒的女性。肝脏是主疏泄的,如果心情经常处于抑郁状态,就会使肝气疏泄不利,气机郁滞。气为血之帅,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大帅无精打采,士兵自然也就停滞不前了,气推不动了,血液流动也就变慢,逐渐形成瘀血,瘀血阻于胞中就会痛经。
2.感受寒凉的女性。女性的任脉和督脉异常娇贵,它们都起于小腹的胞中,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是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然而有些女性平日不注意防寒保暖,甚至在经期仍然毫无顾忌地吃一些寒凉食物、接触凉水,这就给以寒湿之邪入侵的机会。寒湿之邪克于胞宫,血遇寒则凝,寒凝血滞,血液运行受阻不通,就会导致痛经。
3.气血虛弱的女性。这类女性往往是身体本来就很虚弱,吃进去的东西不能消化吸收,气血化源不足,或者大病、久病导致气血亏损。气血亏虚,行经之时,血海进一步空虚,胞宫失养而出现痛经。中医上讲“虚则喜按”,所以气血虚弱引发痛经时,用手按着会舒服一些。
4.肝肾亏损的女性。这类女性禀赋不足,肝肾本虚,或因房事过于频繁,损及肝肾,伤精耗血。经行之后,胞宫更虚,濡养不力,以致小腹作痛。肝肾亏损导致痛经的同时,还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一月分成四阶段,食疗调理
尽管痛经病因各不相同,但中医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衡所致,而其发展与转归,虽然变化多端,但依然是阴阳某一方偏盛偏衰的结果。因此,调理各种疾病,都可以从纠正阴阳偏盛偏衰入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说:“女性身体内阴阳能量的变化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月亮一月一次盈亏,女性一月一次月经。根据月亮的圆缺,月相被分成了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和满月。同样,随着女性生理周期的变化,她们身体内的阴阳能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于是,有人就根据月亮的圆缺,将女性的一个生理周期分成很多段。我倾向于三段分法或四段分法,并根据不同阶段,用食疗的方法来使女性身体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调理痛经的目的。”
第一阶段,即月经结束后的第一周。
月经刚刚结束的时候,阴血损失较大,需要以滋阴养血为主。这个阶段的食疗方是:熟地九克、制首乌九克、当归三克、炒白芍三克、阿胶六克、龙眼肉三颗、猪脊骨一节,煲汤喝。
这个方子里面,熟地是滋补肾阴的;制首乌滋补肝阴;同时用当归活血养血;阿胶和白芍滋阴养血;猪骨为血肉有情之品,中医认为猪为水畜,所以也是滋阴的。在制作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一点调料,但是不要太多,一周可以喝两三天。
第二阶段,即月经结束后的第二周。
此时阳气开始生发,女性的身体进入为排卵做准备的阶段,这个时候的滋养以促进阴阳平和为主。具体的食疗方子为:熟地九克、当归六克、赤芍六克、女贞子六克、菟丝子六克、猪脊骨一节、羊肉一两。服用的方法依然是煲汤喝。一周之内可以喝两三天。
方子里除了滋补阴血的药物外,还增加了女贞子滋补肾阴,菟丝子滋补肾阳;羊肉为温阳之物,对于促进阳气的生发很有好处,此时猪肉和羊肉共用,能促进阴阳平衡。
第三阶段,即月经结束后的第三周,也就是下一次月经来临的前一周。
此时阳气更加充足,即将为下一个阶段的月经做准备了,食疗的原则是,尽量补足阳气,方子为:熟地九克、当归六克、赤芍三克、菟丝子三克、巴戟天三克、羊肉一两、山药一段(两寸长,切片),方法依然是煲汤。其中,山药可以去菜市场买鲜的,用来滋补脾肾;巴戟天是温补肾阳的;去掉猪肉只用羊肉,这是为了使身体的阳气更好地生发,这个方子可以服用到月经的来临。
这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女性月经前脾气会特别大,这是肝气不舒的缘故。有这种情况的女性可以在前面方子里加入柴胡三克、枳实三克,用来疏理肝气。这个食疗方,一周也可以喝两三天。
第四阶段,就是月经期。
在月经期间,女性身体需要排出血液,月经排出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日后身体的恢复。这个阶段的食疗方是:熟地六克、当归六克、赤芍六克、桃仁六克、红花三克、益母草九克、生姜三片、羊肉二两。这个方子,用法也是煲汤,在月经期的第一二天,每天服用,以后几天适当服用两次即可。方子中的桃仁、红花、益母草都是活血化淤的。
【特别提示】:
1.这套食疗方,请你根据自身体质适当加减,效果更好。
2.一般来说,在经过两个月的调理以后,女性体内的阴阳基本可以达到平衡。之后,可以减少喝汤的次数,一周喝一次即可,之后就可以不喝了。
3.孕妇及有怀孕计划的女性禁用该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