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粪与清水之间能划等号吗?渝中区环卫三所所长杨朝虹说:“从大粪到清水,只需经过13道程序。”来到位于嘉陵江边的大溪沟粪便无害化处理场,为了证实这套系统的厉害,杨朝虹将一瓶菜籽油倒入沉淀池,不到5分钟,漂浮在水面的油污竟无影无踪。
绿树成荫、亭台掩映,篮球场般大的处理场,每天要将150吨粪便消化为清水。
杨朝虹说,他的粪变水之梦,从33年前就开始孵育。
不平凡的人生,从清洁工开始
33年前的重庆城,天还没有大亮,一个挎着帆布包的瘦瘦的青年出门了。他到位于解放东路太平门附近的工作间,取出胶皮水管,拿上大扫帚,走向第一个工作岗位——一座公共厕所,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冲洗厕所。
他就是杨朝虹,那年19岁,下乡当了两年知青,回城后被安排到当时的肥料公司做清洁工。
从朝天门到储奇门,他每天要清洗8座公厕。每天,他穿着破烂的工作服,扛着粪管子和大扫帚从人群中穿过时,都要小心避让侧目而过的路人,生怕弄脏了别人的衣服。
1984年肥料公司被撤并,渝中区城市粪便处理划归环卫三所负责。此后不久,杨朝虹成为环卫三所所长。
杨朝虹不平凡的人生,真正开始上演了。
不寻常的事业,从悲悯中开始
杨朝虹上任时,办公室借住在一幢危房里,全所400多人仅有的家当就是几百担粪桶、104辆人力拉粪车、6辆真空吸粪车。工人在每天担40担粪的强劳动下,只有1.63元的工资。由于工作条件恶劣,大部分职工体弱多病。
“上水一船菜,下水一船粪。”这是千百年重庆城水码头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主城居民每日产生的粪便,就以这样的方式输送到农村。但随着化肥的广泛使用,农民不再到城里拉粪了,连接千家万户的排污管道,只好直接把粪便排进长江、嘉陵江。无法及时排放的粪便,就由环卫工人用拉粪车拉到江边倾倒。
随着人口的增多,渝中区每天要产生500多吨大粪。有时见江水实在无法消化这些大粪,环卫工人只好把它们堆积在化粪池里。
1988年寒冬,一天深夜12点多,杨朝虹家的电话突然响起:石灰市附近的一处粪管发生沼气爆炸。杨朝虹冲到现场,只见粪水正源源不断地涌出。一名工人为了将堵塞的管道疏通,跪在粪水横流的地上,弯着腰把脸贴到地面,尽量伸长手去抠堵塞在管道中的粪便……更多的工人,直接用手截住下流的粪便,整个街道的粪便,差不多就是这些工人一捧一捧地给捧干净的。
杨朝虹的眼睛湿润了,他冲进人群,毫不犹豫地提起一桶粪……
回家洗掉一身的粪渍,杨朝虹却怎么也洗不掉心中的忧愁,难道这就是环卫工人每天必须面对的工作环境吗?彻夜未眠,内心深处的悲悯和良知,催促着他彻底改变这个行业的“恶臭”。
不平凡的贡献,从高科技开始
为彻底解决粪便的出路,杨朝虹决定向高科技求助,准备和重庆大学联合研发一套粪便无害化处理系统。杨朝虹花了5年时间,跑遍20多个政府部门,但他得到的却是质疑:这项在全国都处于空白的技术,凭你这个小所长就能捣鼓出来?他不灰心,跑遍全国十几个粪便处理方法较为先进的城市,录制了几十盘现场资料,记录了详尽的调查数据,还无数次登门拜访重庆大学的专家教授。他终于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事实折服了众人。1996年,“大溪沟粪便无害化处理场”项目立项。2004年,耗资1200万元的处理场终于变成嘉陵江边的一道风景。
蓝白相间、不见一丝污渍的地面,摆满花草的绿化带,充满草木清香的空气……如果不是技术人员提醒,很难把眼前这宁静宜人的环境与粪便处理联系起来。
每天天不亮,就有专门的密闭真空车将粪便运输到这里,通过分离机将混合在粪便中的石块等垃圾脱离后,再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沉淀池。技术人员介绍说:“经过15天沉淀后,再把粪便输送到厌氧池,通过厌氧菌分解粪便中的油和脂肪后,粪便就成了无味的液体,它将被输送到露天处理池进一步处理。”
笔者看到,用蓝色铁栏围起来完全敞开的几口池子,就是进行粪便处理的最后几个环节——氧化沉淀池、SBR池、絮凝池、消毒池……所有处理程序,都由中央控制室的电脑全程操控。
笔者走近一口池边俯身观察,只见黄色液体不断翻滚,技术人员说,这是供氧系统在不断供氧,促使附在池子底部纤维膜上的微生物充分繁殖生长,以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为了让我们直观地感受这套系统的厉害,杨朝虹将一瓶菜籽油倒入氧化沉淀池,不到5分钟,漂浮在水面的油污竟无影无踪。就这样,经过多道十分复杂的生物、药物处理程序,粪便完成了向水的蜕变,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入两江。技术人员展示了一瓶经过处理的“粪便”样品,它已经变为基本透明的略微淡黄的清澈液体。杨朝虹说:“只要再用活性碳对水进行吸附处理,甚至可以将其变为饮用水。”
每天150吨粪便经过处理,仅剩下不到1吨的可直接填埋固体废物,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任何臭气和污水。这套系统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杨朝虹自豪地说:“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科技不仅让粪便处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且改变了“粪老二”的形象。当知青前只有初中文化的杨朝虹后来自修了高中和大学课程,现在带领的是一个大专学历占66%的科技型团队。大学本科毕业的美女小陈是中央控制室的工作人员,打扮漂亮的她不仅不反感从事粪便处理的工作,而且对这里的环境赞不绝口:“这里临着江,绿化好,又干净,比好多单位的环境都好。”
垂柳依依,亭台掩映,位于嘉陵江边的处理场,真是风景如画。2006年10月21日上午,来渝访问的法国环保工作者代表团团长雅克·莫罗先生惊叹地说:“这里就像一个情人约会的露天咖啡馆。”
“即将开工的黄沙溪环卫绿化基地建成后,日处理粪便能力将达到500吨。”杨朝虹满怀憧憬地说,依靠高科技,一定能完全实现将大粪变清水的梦想。
绿树成荫、亭台掩映,篮球场般大的处理场,每天要将150吨粪便消化为清水。
杨朝虹说,他的粪变水之梦,从33年前就开始孵育。
不平凡的人生,从清洁工开始
33年前的重庆城,天还没有大亮,一个挎着帆布包的瘦瘦的青年出门了。他到位于解放东路太平门附近的工作间,取出胶皮水管,拿上大扫帚,走向第一个工作岗位——一座公共厕所,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冲洗厕所。
他就是杨朝虹,那年19岁,下乡当了两年知青,回城后被安排到当时的肥料公司做清洁工。
从朝天门到储奇门,他每天要清洗8座公厕。每天,他穿着破烂的工作服,扛着粪管子和大扫帚从人群中穿过时,都要小心避让侧目而过的路人,生怕弄脏了别人的衣服。
1984年肥料公司被撤并,渝中区城市粪便处理划归环卫三所负责。此后不久,杨朝虹成为环卫三所所长。
杨朝虹不平凡的人生,真正开始上演了。
不寻常的事业,从悲悯中开始
杨朝虹上任时,办公室借住在一幢危房里,全所400多人仅有的家当就是几百担粪桶、104辆人力拉粪车、6辆真空吸粪车。工人在每天担40担粪的强劳动下,只有1.63元的工资。由于工作条件恶劣,大部分职工体弱多病。
“上水一船菜,下水一船粪。”这是千百年重庆城水码头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主城居民每日产生的粪便,就以这样的方式输送到农村。但随着化肥的广泛使用,农民不再到城里拉粪了,连接千家万户的排污管道,只好直接把粪便排进长江、嘉陵江。无法及时排放的粪便,就由环卫工人用拉粪车拉到江边倾倒。
随着人口的增多,渝中区每天要产生500多吨大粪。有时见江水实在无法消化这些大粪,环卫工人只好把它们堆积在化粪池里。
1988年寒冬,一天深夜12点多,杨朝虹家的电话突然响起:石灰市附近的一处粪管发生沼气爆炸。杨朝虹冲到现场,只见粪水正源源不断地涌出。一名工人为了将堵塞的管道疏通,跪在粪水横流的地上,弯着腰把脸贴到地面,尽量伸长手去抠堵塞在管道中的粪便……更多的工人,直接用手截住下流的粪便,整个街道的粪便,差不多就是这些工人一捧一捧地给捧干净的。
杨朝虹的眼睛湿润了,他冲进人群,毫不犹豫地提起一桶粪……
回家洗掉一身的粪渍,杨朝虹却怎么也洗不掉心中的忧愁,难道这就是环卫工人每天必须面对的工作环境吗?彻夜未眠,内心深处的悲悯和良知,催促着他彻底改变这个行业的“恶臭”。
不平凡的贡献,从高科技开始
为彻底解决粪便的出路,杨朝虹决定向高科技求助,准备和重庆大学联合研发一套粪便无害化处理系统。杨朝虹花了5年时间,跑遍20多个政府部门,但他得到的却是质疑:这项在全国都处于空白的技术,凭你这个小所长就能捣鼓出来?他不灰心,跑遍全国十几个粪便处理方法较为先进的城市,录制了几十盘现场资料,记录了详尽的调查数据,还无数次登门拜访重庆大学的专家教授。他终于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事实折服了众人。1996年,“大溪沟粪便无害化处理场”项目立项。2004年,耗资1200万元的处理场终于变成嘉陵江边的一道风景。
蓝白相间、不见一丝污渍的地面,摆满花草的绿化带,充满草木清香的空气……如果不是技术人员提醒,很难把眼前这宁静宜人的环境与粪便处理联系起来。
每天天不亮,就有专门的密闭真空车将粪便运输到这里,通过分离机将混合在粪便中的石块等垃圾脱离后,再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沉淀池。技术人员介绍说:“经过15天沉淀后,再把粪便输送到厌氧池,通过厌氧菌分解粪便中的油和脂肪后,粪便就成了无味的液体,它将被输送到露天处理池进一步处理。”
笔者看到,用蓝色铁栏围起来完全敞开的几口池子,就是进行粪便处理的最后几个环节——氧化沉淀池、SBR池、絮凝池、消毒池……所有处理程序,都由中央控制室的电脑全程操控。
笔者走近一口池边俯身观察,只见黄色液体不断翻滚,技术人员说,这是供氧系统在不断供氧,促使附在池子底部纤维膜上的微生物充分繁殖生长,以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为了让我们直观地感受这套系统的厉害,杨朝虹将一瓶菜籽油倒入氧化沉淀池,不到5分钟,漂浮在水面的油污竟无影无踪。就这样,经过多道十分复杂的生物、药物处理程序,粪便完成了向水的蜕变,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入两江。技术人员展示了一瓶经过处理的“粪便”样品,它已经变为基本透明的略微淡黄的清澈液体。杨朝虹说:“只要再用活性碳对水进行吸附处理,甚至可以将其变为饮用水。”
每天150吨粪便经过处理,仅剩下不到1吨的可直接填埋固体废物,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任何臭气和污水。这套系统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杨朝虹自豪地说:“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科技不仅让粪便处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且改变了“粪老二”的形象。当知青前只有初中文化的杨朝虹后来自修了高中和大学课程,现在带领的是一个大专学历占66%的科技型团队。大学本科毕业的美女小陈是中央控制室的工作人员,打扮漂亮的她不仅不反感从事粪便处理的工作,而且对这里的环境赞不绝口:“这里临着江,绿化好,又干净,比好多单位的环境都好。”
垂柳依依,亭台掩映,位于嘉陵江边的处理场,真是风景如画。2006年10月21日上午,来渝访问的法国环保工作者代表团团长雅克·莫罗先生惊叹地说:“这里就像一个情人约会的露天咖啡馆。”
“即将开工的黄沙溪环卫绿化基地建成后,日处理粪便能力将达到500吨。”杨朝虹满怀憧憬地说,依靠高科技,一定能完全实现将大粪变清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