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活动课的三个重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CHZHTX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正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因而构建语文活动课程成为语文课程体系的一大突破,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语文活动课程出现的诸多形式化的错误倾向,着力提出加以扭转的三个重视。
   1.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中的主体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无论是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还是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处处体现教师主导的作用。
   为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处于“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活动程序,优化活动课课堂结构。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既有直接明示,又有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和疑问时,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将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活动课中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重视思维能力的锻炼
   语文活动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要“活”起来,“动”起来。“活”主要指课堂形式﹑活动设计的灵活。“动”,不仅要求手动、口动、更要求“脑动”。但是,很多设计者往往为了让课程冠以活动课程的时髦标签,活动中贯穿着不是问题的问题,形式上似乎也有分组讨论,问答对话,但整个活动过程仅仅流于形式,成为美丽易碎的花瓶,成为课堂可有可无的装饰。缺乏思维价值的答案早已不言而明,所谓的活动安排还有什么价值?又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活动实践可以以课堂为阵地,也可以走出课堂,如影视欣赏、市场调查、走访社区、参观人文景观、了解民风习俗等等。然而如今的影视欣赏成了热热闹闹看电影的表象活动,参观人文景观、了解民风习俗竟演化成了单纯的视觉旅游。而关于影片的创意、风格、主题的探讨,人文景观的内涵及现代意义,民俗的变迁和保存,这些颇具思维价值的活动却被忽视淡化。
   活动课程应该设计难易得当的问题,既符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要求,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活动要让学生经过探讨合作体验到收获感。通过语文活动课程,让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与时代的脉搏合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辩证分析、敏捷应变、准确表达等能力。
   3.重视态度品质的养成
   语文活动并不以目标圆满完成为终极目标,更应该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和端正。活动课本身所富有的实践性、群体性、参与性,就是学生强劲潜能的诱发剂。我们看到,学生们在一次次“语文活动”中所释放的活力,往往教师始料不足。学生在好动、好胜心理驱动下,对每次活动兴味盎然,竭力投入,人人参与并评判,虽有高低,但大家同在一条起跑线上,是公开的、活动着的,显得平易公正,劣者不馁,胜者也为多数认可,乐于容纳与借鉴。活动对班级整体智能的促进,更是显而易见的。群体因其活动,个性得到张扬,相互比照,激励,因而产生出可喜的“爆发力”、“探索力”、“凝聚力”等。主动探索的态度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欲望。在活动课中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些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
   优秀的语文活动课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心理。在活动课中首先使活动小组的学生之间获得一种认同感,通过目标一致的努力和奋斗,使彼此之间感情融洽,心情舒畅,亲密合作,从而产生美好的心境,这使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协作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情绪状态,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学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沉重的负担,也不会带来过重的焦虑,学生思路活跃,想象丰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总之,语文教学的最终的目标已不再是简单的语文能力,而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钱艳,教师,现居江苏兴化。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将本期的“圆桌读书会”放在我校举行,这是对我们极大的信任和鼓励.本期选读的文章是一篇小小说.一般来说,应从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入手,理清作品的
据英国《每日邮报》和《每日电讯报》报道,49岁的英国女子玛丽·坎丽夫,因为太喜爱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于是完全按照该女作家来打扮自己,穿
据《华西都市报消息》,不久前,在中国诗坛被不少人熟知和喜爱的“打工诗人”白连春出书了,这个消息鼓励了不少有作家梦想的“打工诗人”。白连春,1965年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初
“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公布,郭敬明以245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登上榜首。《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童话大王”郑渊洁分别以1580万元、120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成为榜
在慌乱之中,他们已经倒在床上,亲吻、抚摸,就像两个饥饿的人一样。正在他想要揭开那块阻隔着他们的布、把手伸进她睡衣领口的时候,她猛然停顿下来,接着用力把他贴在她胸脯上
视唱练耳作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音乐表演专业不断加强和重视艺术实践环节,视唱练耳的教学
青春期就像一片风景绚烂却又玄机重重的沼泽地,那些流淌着饱满生命力的水生植物兀自摇曳着诱人的风姿,迎上去的人们往往只顾得上表面的美丽和热闹,却忘了脚下还有滞重静谧的泥泞
在交响乐进展的态势下,现代小号原有的运用范畴,也被逐渐延展。小号特有的艺术表现,改造了惯用的演奏艺术。作为高声部特有的重点乐器,现代小号带有明晰的优势,凸显出厚重的
哲学解释学是二十世纪西方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哲学流派,它从本体论的高度上强调理解与解释的重要地位,对于教育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在教育学领域中也确实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借鉴解释学的理论来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对于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解释学理论视野中的中学语文教学观   解释学原本是一项对文本进行理解与解释的哲学技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