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习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在实习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现有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文章作者探索了影响实习教育中思政教育效果的因素以及更好实现思政教育与实习教育相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实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分析
一、实习中加强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实习教育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教育的重要一环,必然肩负着高校思政教育的使命。在实习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育人主体多样性。在实习教学中,我们不但有带队教师参与其中,更有企业和实习服务的对象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多元的教育主體可以让教育内容更加立体生动,如思政教师、辅导员充分阐述思政理论,企业的导师用实践中的案例丰富思政的理论教学。
第二,育人过程互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理论灌输,其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实习教育中,学生对社会进行自主探索,自主性的探索和与社会的互动能增强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三,育人内容针对性。目前高校有很多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但实习教育是众多实践环节中,最贴近学生自身专业的社会实践。正是这样有针对性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让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润物细无声般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
二、实习环节中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因素分析
实习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普及,本文以某985高校数学专业的实习生为样本,进行实习效果分析。
1.指导教师特点与思政教育效果关系不显著
学院安排一名学院行政领导、两名专业教师和一名思政辅导员各指导一组学生进行实习。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学院行政领导和一名专业教师的认知度明显高于辅导员和另一位专业教师。由此可知,指导教师是否为专职思政工作者与思政教育效果并不构成显著影响。
2.岗位特点与思政教育效果关系显著
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与数学专业相关性从高到低分别是商业银行、通信供应商、投资分析企业和课外教育机构。而实习后,学生的认识提升程度排序分别为商业银行、通信供应商、课外教育机构和投资分析企业。可见岗位特点越接近专业所学,思政教育效果就越好。
3.实习环节与思政教育效果关系显著
在四家企业实习中,部分企业采用包括小组课题在内等更为互动的实习模式,学生认识程度明显提升。相反,实习模式越传统,认识程度提升越小。
4.实习环境与思政教育效果显著
实习环境包括住宿环境、饮食条件、工作环境等,当学生对实习环境的满意度越高,认知的程度也逐步提升。
三、以实习建设为契机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首先,实习教育以专业为核心才能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当下实习教育存在只“实”不“习”的情况[1],因为企业盲目设立实习基地,而当实习内容与专业相关性不大时,学生只能盲目模仿企业导师,无法真正做到检验知识、更无法促进自己总结与反思学业。当我们将实习内容围绕专业进行设置时,学生才能从中得到更好的锻炼,思政教育的效果才能得到保障。
其次,实习教育需要丰富的活动支撑。丰富的实习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吸引学生投身实践活动当中。例如,课题小组、实地调研、辩论赛等[2]都可以作为实习方式之一。只有不断丰富实习方式,才能促进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最后,实习环境不能忽视。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环境对人的情绪具有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的实习环境往往决定了他们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和喜好程度,但给予学生良好的环境不代表要提供高成本的锦衣玉食。相反,实习需要给予学生真实的社会环境,尽量提供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笔者认为实习教育绝不是个别教师的任务,各院校应该从顶层设计开始,与实习企业结合双方特点制订科学有效的实习制度,才能实现思政教育与实习教育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陈践美.专业实践视野下的教育实习反思[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182-183.
[2]韩笑天,陈志清,禹 萍.辩论作为自主招生思政素养考察新模式的探究 [J].亚太教育,2016(19):180.
关键词:实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分析
一、实习中加强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实习教育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教育的重要一环,必然肩负着高校思政教育的使命。在实习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育人主体多样性。在实习教学中,我们不但有带队教师参与其中,更有企业和实习服务的对象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多元的教育主體可以让教育内容更加立体生动,如思政教师、辅导员充分阐述思政理论,企业的导师用实践中的案例丰富思政的理论教学。
第二,育人过程互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理论灌输,其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实习教育中,学生对社会进行自主探索,自主性的探索和与社会的互动能增强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三,育人内容针对性。目前高校有很多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但实习教育是众多实践环节中,最贴近学生自身专业的社会实践。正是这样有针对性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让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润物细无声般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
二、实习环节中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因素分析
实习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普及,本文以某985高校数学专业的实习生为样本,进行实习效果分析。
1.指导教师特点与思政教育效果关系不显著
学院安排一名学院行政领导、两名专业教师和一名思政辅导员各指导一组学生进行实习。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学院行政领导和一名专业教师的认知度明显高于辅导员和另一位专业教师。由此可知,指导教师是否为专职思政工作者与思政教育效果并不构成显著影响。
2.岗位特点与思政教育效果关系显著
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与数学专业相关性从高到低分别是商业银行、通信供应商、投资分析企业和课外教育机构。而实习后,学生的认识提升程度排序分别为商业银行、通信供应商、课外教育机构和投资分析企业。可见岗位特点越接近专业所学,思政教育效果就越好。
3.实习环节与思政教育效果关系显著
在四家企业实习中,部分企业采用包括小组课题在内等更为互动的实习模式,学生认识程度明显提升。相反,实习模式越传统,认识程度提升越小。
4.实习环境与思政教育效果显著
实习环境包括住宿环境、饮食条件、工作环境等,当学生对实习环境的满意度越高,认知的程度也逐步提升。
三、以实习建设为契机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首先,实习教育以专业为核心才能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当下实习教育存在只“实”不“习”的情况[1],因为企业盲目设立实习基地,而当实习内容与专业相关性不大时,学生只能盲目模仿企业导师,无法真正做到检验知识、更无法促进自己总结与反思学业。当我们将实习内容围绕专业进行设置时,学生才能从中得到更好的锻炼,思政教育的效果才能得到保障。
其次,实习教育需要丰富的活动支撑。丰富的实习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吸引学生投身实践活动当中。例如,课题小组、实地调研、辩论赛等[2]都可以作为实习方式之一。只有不断丰富实习方式,才能促进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最后,实习环境不能忽视。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环境对人的情绪具有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的实习环境往往决定了他们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和喜好程度,但给予学生良好的环境不代表要提供高成本的锦衣玉食。相反,实习需要给予学生真实的社会环境,尽量提供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笔者认为实习教育绝不是个别教师的任务,各院校应该从顶层设计开始,与实习企业结合双方特点制订科学有效的实习制度,才能实现思政教育与实习教育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陈践美.专业实践视野下的教育实习反思[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182-183.
[2]韩笑天,陈志清,禹 萍.辩论作为自主招生思政素养考察新模式的探究 [J].亚太教育,2016(1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