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人设崩溃”?指作为名人,原本个人形象“高大上”,却因为一两件事“秒崩”,像加拿大娱乐名人比伯那样,仅仅未成年时“小清新”了几天随后便“一贯无组织无纪律”的不在其例。
特斯拉CEO马斯克向来是全球众多“情怀党”心目中的奇才、圣人、无所不能的大侠,尽管他的特斯拉一直不盈利,尽管他的宇航大计并不似自己所强调和预言那样无往不利,但粉丝们大多选择了宽容缺点、突出优点。
9月初,马斯克在事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要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将特斯拉私有化,一时间惹得特斯拉股价上蹿下跳,惊动了证监会。迫于监管压力,马斯克不得不宣布收回私有化决定,并接受了一系列和“不公平交易”有关的处罚,尽管这短暂风波导致众多投资者无端被殃及池鱼,损失不菲,但不少粉丝仍然选择了谅解——“或许人家马斯克有自己苦衷呢”、“他也不容易”。
但北美当地时间9月6日晚,他在Youtube热门视频节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上一段短短几分钟的“大麻秀”,却导致其“人设崩溃”。
原来在上镜过程中,节目主持人罗根对镜抽起了大麻烟,马斯克在询问并得到“这就是大麻烟”的明确回答后,仍然接过大麻烟深吸了一口,还喝了威士忌。
大麻在包括马斯克出镜的加州在内,美国9个州是可以合法吸食的,但就联邦法律而言,吸食大麻仍然非法。不仅如此,尽管在北美鼓吹“大麻合法”、“大麻无害”者不在少数,但对政治家、医生、律师、大企业管理者之类政、商、法律界名人,大麻仍然是必须“隔绝检疫”的“公关毒药”,简单说,罗根当众抽大麻虽然也会引发争议,但至少不会“人设崩溃”,而马斯克也这样做便会立即引发广泛争议、不满和抱怨,人们会质疑他从事了与身份不相称的行为,会质问他“如此行事是否还有能力管理一个大企业”——更要命的是,他还在抽完大麻烟后饮酒,即便支持大麻合法化的许多人也坦率承认,这样做会令大麻致幻性倍增,简单说,会让一个人脑袋更不清醒。
一大麻激起千层浪,短短5小时近45万的点击让无数人“粉转黑”之余,开始进行“丰富联想”:不少人开始“合理想象”,认为近期马斯克和特斯拉种种莫名其妙的行为(痴迷公认不靠谱的“管道超高铁”,在泰国洞穴救生事件中“蹭热点”贪天功为己功,走马灯般更换公司高管,在特斯拉决策上举棋不定)“可能都是嗑大麻后的决策”,更有人一眼发现,马斯克“私有化”突发奇想时,报出的每股420美元“一口价”也“很可能与大麻有关”——4月20日是北美“大麻党”所倡导的所谓“大麻日”。
尽管马斯克和他的种种奇思怪想依旧有不少追捧者,但很多粉丝因其“人设崩溃”而“粉转黑”,却是不争的事实。鉴于此人天性喜欢“蹭热点”,他要想“消毒”,恐怕比别人要费事得多。
扎克伯格作为网络社交平台的控制者和一心从政的活跃人士,长期以来他一直小心翼翼维护自己公关形象,却仍不免因为一念之差遭遇“人设崩溃”。
今年3月21日,扎克伯格在沉默五天后终于为第三方应用程序利用Facebook程序设置窃取用户数据、信息道歉。
这件轰动世界的丑闻系3月16日由《纽约时报》和《卫报》首先披露的,涉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由俄裔科学家高更开发,而这个应用程序的委托开发者和经营者,则是英国剑桥分析公司。
CA总部位于伦敦,成立于2014年,主业是消费者倾向研究,是同样位于伦敦的战略通信实验室SCL的子公司,因为和英国保守党关系密切而受到瞩目,其创始人为特朗普的前首席顾问、一度被称作“影子总统”的争议性人物班农,在华盛顿、纽约和伦敦设有办事处。
两家媒体的调查报告称,,CA未经同意就擅自调用了5000万Facebook用户的数据,目的是建立一个定位模板,以便特朗普的助选团队能在竞选期间更有效地定位目标宣传对象,从而提高助选效率。
这一丑闻涉及班农和特朗普“通俄门”,本来已足够敏感,而另一个关键性问题则更加致命。
据调查报告披露,下载使用CA应用程序的只有27万多人,但由于Facebook允许“病毒式传播”,近5000万人信息被滥用,这样一来CA可以更精确地分析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的偏好,从而有可能更精确制订心理、政治攻略,投放更有效的助选广告,促使其投出符合自己预想的选票。换言之,在Facebook的现行框架下,类似CA这样的第三方可以很方便地用一根牙签撬动整个地球,让蒙在鼓里的注册用户随时可能被自己完全陌生、从未用过的第三方“偷窥”和利用。
扎克伯格曾多次公开拒绝外界“Facebook管理透明化”要求,拒绝加强第三方监管和对用户注册信息保护,此次事件发酵之初,他和Facebook管理层也刻意保持沉默达5天之久。
但他很快为此付出了难以承受的巨大代价。
19日和20日,Facebook股价因这一丑闻分别下挫7%和2.5%,两天内600亿美元市值蒸发,相当于法国汽车巨头雷诺总市值的两倍多。这对总市值仍有4900亿美元的Facebook而言,足以构成一定的震撼,并对扎克伯格的商业和政治愿景造成負面影响——他从未掩饰自己未来从政的野心。 自19日起,一些用户发起了退出Facebook注册倡议,并得到得到许多名人,如WhatsApp联合创始人等的响应,响应倡议的许多人曾是扎克伯格的支持者甚至前合作者。
20日,一名名为FAN YUAN的Facebook股东在北加州法院对Facebook提起牵头集体诉讼,指控后者明知CA的做法可能对股东利益构成损害,却并未尽到警告之责,人们相信,随着事态的发展,还会有更多股东效仿。
自21日起,英国国会、欧洲议会,美国纽约和马萨诸塞州检察官,美国贸易监管机构FTC都要求扎克伯格前往作证,或开始展开“全面调查”,甚至巴西、马来西亚等国也传要对Facebook“采取行动”。
在这种背景下,丑闻的两个关键人物——高更和CA的CEO尼克斯仍然嘴硬,前者直到21日仍在为自己辩护,称CA和Facebook想抛弃他,后者则继续坚持“我没有错”(他曾多次在蒂斯新闻频道等节目中公开吹嘘CA在2016年特朗普竞选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但扎克伯格和Facebook终于顶不住了。
21日,扎克伯格首先在Facebook上认错,表示为“已发生的事负责”但并未道歉,他承诺将限制第三方应用程序访问Facebook注册用户数据,并“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承诺告知所有被未经同意就擅自使用其数据的用户,称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加强对用户数据信息的保护”。Facebook第二号人物桑德伯格,也表示“感到后悔”。
当许多用户批评他未道歉后,他几小时后在CNN上说了Sorry,并承认自己“错误地将数据的可移植性当成最重要的东西”。翌日,产品总监考克思(Chris Cox)承认“这是巨大的违信”、“我们的商业模式不应是将用户信息和任何人分享”。
扎克伯格称“我们有责任保护您的数据,如果做不到这点就不配为您服务”。包括彻查数万个应用程序,确保没有第二个CA,限制第三方开发者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只有ID、电邮地址和个人头像可与第三方应用程序共享,未使用该应用程序3个月以上的用户,该应用程序将无法访问,加强对希望获得诸如宗教信仰、性取向等更敏感用户数据的监管,以及要求第三方程序开发者用更明确的工具通知注册用户,自己希望获得使用对方数据的授权,若用户拒绝则不能授权。Facebook宣称将把安全团队扩军一倍至2万人(到年底),并花费“数百万美元”进行第三方应用程序检查。
然而扎克伯格的道歉仍然在“步步为营”:他表示乐于接受国会调查,并对管理网络平台透明化持“开放态度”,但只提及广告透明度,而未提及数据处理,也拒绝接受德国式的、十分严格的隐私保护模式,称“应该给企业更多灵活性”。
从目前情况看,扎克伯格的“公关人设”并未因此次事件彻底崩溃,关于他和妻子的种种“佳话”仍然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但具体到事件本身,他的“止损”公关并未起到如期效果,倡议仍在风起云涌,针对这桩丑闻的诉讼、调查也持续发酵,股价虽暂时企稳,但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这一丑闻的发酵会破坏市场、用户和投资者对Facebook的信任和信心,从而使Facebook丧失“内在价值”。扎克伯格必须迅速设法展开危机公关,证明自己有能力和意愿加强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否则事态随时有可能再次恶化。
很多人都知道“辛普森杀妻案”,但只是知道而已。如今人们口中的辛普森早已臭名昭著,但在遥远的当年,他也是著名的“人设崩溃者”。
辛普森是著名美式足球运动员,不论在大学或职业队时期都大名鼎鼎,创下了许多堪称历史经典的纪录和片段,至今他持球跑11236码的纪录,仍在NFL排名第18位,这位1985年就入选美式足球名人堂的球星至今还保持着唯一连续6场比赛持球冲刺超过200码、唯一连续14个赛季持球跑超过2000码的纪录。
退役后他转投电影圈,在一系列热门电影中担任重要角色。当年(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国内译制片不多,但有辛普森参演的竟有两部(《卡珊德拉大桥》、《摩羯星一号》),在影片中他通常扮演正直勇敢、大义凛然的英雄好汉,这也被认为“符合其形象定位”。
但1994年6月12日他的人设崩溃了:这一天他分居的妻子布朗和朋友高曼在家中被谋杀,许多线索显示辛普森就是凶手,警方勒令其自首接受调查,辛普森拒绝并驾车潜逃,结果被警察堵在路上,警方追捕辛普森的镜头被NBC中断NBA总决赛直播进行全程转播,一时间“好人兼硬汉辛普森”的形象荡然无存,在绝大多数非洲裔以外美国人眼中,他不仅是凶手、伪善者,而且是不敢承担责任的懦夫。
接下来就是轰动世界的两次“世纪审判”:1995年10月3日,非洲裔占多数的刑事陪审团裁定辛普森“证据不足”、刑事罪名无罪;1997年2月5日,白人占多数的民事陪审团裁定辛普森必须对两人死亡承担民事责任。
民调显示,绝大多数美国黑人至今认为辛普森无罪,但绝大多数美国其他族裔持相反观点因此严格说辛普森的“人设”仅崩溃了一半。
尽管如此,那个“高大上的辛普森”不复存在,受害者高曼家人试图通过诉讼获得其“形象收益”,诉讼过程中却发现其“形象收益”已寥寥无几。2007年9月,他和一群同伙在拉斯维加斯持械抢劫赌场,被警方逮捕,由于同伙纷纷认罪,早已“人设崩溃”的辛普森这次未能逃脱法网,2008年底他被判处33年徒刑,9年内不得假释,直到2017年10月1日才被假釋出狱,此时记得他的人已经不太多了。
2018年5月14日,尼泊尔警察局长卡尔奇宣布,加拿大著名人道主义工作者彼得.达格利什被控恋童癖和性侵未成年人,已被当地检方正式起诉。他被控性侵两名当地男性少年,一旦罪名成立,将可能被判处长达15年的有期徒刑。
他的案件将由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附近的卡夫尔法院审理。达格利什4月份在自己位于该国的别墅被捕,被捕时两名受害人也在别墅中,他们的年龄分别为12岁和14岁。
尼泊尔警方表示,他们在得到可靠举报后秘密跟踪监视达格利什达数周之久,因此相信指控证据充分,足以将达格利什绳之以法。
这一消息震惊了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和非政府组织界,因为长期以来,达格利什在“弱势儿童国际关怀”方面,俨然将自己精心包装和塑造为一面旗帜,一座偶像。
达格利什是加拿大著名人道主义活动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丹第二次内战期间,他志愿前往这个战火纷飞的国家,为联合国有关项目工作。在当地,他为街头流浪儿建立了一所可免费就读的技术培训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流浪儿不仅可学到文化知识,还能学习诸如汽车修理、焊接、电气和其它一些领域的入门手艺,这些手艺足以让流浪儿们进入社会后能凭借一技之长自食其力。
这座学校成为他出名的起点。1988年,他和弗兰克.奥戴阿共同创办了专门为街头流浪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更安全、更美好生活机遇”的慈善组织“街童国际”,1989年街童国际出资策划、好莱坞著名制作人拉姆贝执导的公益动画《卡拉特男孩》轰动世界,其第二部作品《金牙》1996年在渥太华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奖。2001年,他们又推出第三部公益动画《速度的抉择》,同样蜚声世界。
达格利什和街童国际自此以“为全球流浪儿童谋福利”得享大名,2007年他们获得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的特别奖,2015年“街童国际”和另一个国际流浪儿救助组织“拯救儿童”合并,并以后者的名义继续活跃,同年他被联合国人居规划署任命为驻阿富汗代表。不论街童国际或“拯救儿童”,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效率最高、吸收赞助和赞助使用效果最好的非政府组织之一。
达格利什个人获得过一系列加拿大和国际荣誉,包括3个荣誉博士学位,1988年国际青年协会“世界十大年轻人”称号,1996年加拿大勋章(Ordre du Canada,加拿大平民最高荣誉奖项)。1988年加拿大国际广播公司曾在专题节目中特别播发了达格利什的肖像,这在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中是一个平民罕见的殊荣。
至于尼泊尔,早在2002年他的名字就和这个亚洲最贫困国家的儿童联系在一起——这一年,他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工作计划”首席技术顾问。
加拿大是一个号称“对恋童癖零容忍”的国家。
因地广人稀,警力不足,加拿大的警察效率常为人所诟病,但在打击恋童癖方面却效率很高。在加拿大媒体、机场等公共场合,乃至加航班机上,都会经常播出打击恋童癖、提醒本国或外国人不要收藏、携带儿童色情电脑图片、视频的警告,在出海关安检时,手提电脑会被单独检查,边检人员有权在认为必要时开机,倘发现有儿童色情图片、视频,携带者会受到法律追究。
在具体案件侦办中,加拿大也成绩斐然。2007年加拿大警方先后克服重重困难,逮捕了著名本国恋童癖奥威尔.弗兰克.梅德(Orville Frank Mader,在泰国犯案被一名8岁男童举报,尽管使用假身份,但仍在逃回加拿大机场落地刹那被捕)和克里斯托弗.保尔.尼尔(Christopher Neil,先后在东南亚多国猥亵男童12名,上网传播200多张恋童癖照片,尽管使用了扭曲成螺旋状、完全无法辨认的头像,但仍被加拿大警方以技术还原手段识别,通过国际司法合作将之在泰国逮捕引渡回国受审),引发国际间刮目相看。
但前述恋童癖罪犯落网前或臭名昭著,或隐匿甚深,而达格利什的名字却长期与“慈善”、“人道主义”、“弱势儿童关怀”等美好辞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想见,素来号称“儿童救助者”、荣誉等身的达格利什倘被定罪,将对加拿大引以为荣的“恋童癖零容忍”和加拿大慈善暨儿童福利事业的声誉,构成极大的损害。
由于庭审日期一再推迟,目前达格利什仍然被关在尼泊尔的监狱里,他未来的命运叵测,但“慈善家人设”无疑已崩溃殆尽。
一年前其命运还令加国人牵挂不已,几个月前他还是获救凯旋的名人和联邦总理的座上客,2018年新年伊始,他却以重案嫌犯的身份被送上法庭
他的名字叫约书亚.博伊尔,尽管没曾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却也有着鲜为人知、极不平凡的个人履历。
博伊尔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史密斯瀑布城的博伊尔,早在2009年便“名噪一时”:因为他娶了一个“名人”的姐姐。
这个“名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加拿大籍关塔那摩囚犯、证据确凿的极端恐怖分子卡德尔——稍关注时事的加拿大人大约都不会不记得这个名字,因为就在去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向这个至今负案在身的恐怖嫌犯道歉,并给予1050万加元的国家补偿。
博伊尔的姐姐扎雅布.卡德尔据称也有原教旨思想,据说是卡德尔兄弟姐妹中第一个即便在加拿大也整天蒙着面纱的。2009年,博伊尔邂逅扎雅布,并旋即展开疯狂追求,终于“修成正果”:这是博伊尔的初婚,却已是扎雅布的“三婚”了。
不过结婚没多久博伊尔本人和老父的家就不断发生各种险情,这让他相信“这段婚姻没有好结果”,无论如何曾一度被熟人相信“可能会被伊斯兰教洗脑”的他在2010年宣称“还是信奉天主教”,他轰动一时的婚姻也很快走到了尽头。
没过多久,博伊尔在网上“钓”到不满20岁的“星战”迷、美国女孩凯特兰.科尔曼,两人双双“私奔”到法定结婚年龄较低的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2011年宣布完婚,隨即移居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佩尔蒂安多文。 为他们祝福的“星战”迷不少,他们大多想象力充分——但即便他们也未曾想到,博伊尔不平凡的人生履历非但未曾就此告一段落,反倒可以说刚刚开始。
彼时博伊尔已经当上了税务局的小职员,收入谈不上十分丰厚,但算得稳定。不过2012年夏,他们突发奇想,打算进行一次背包旅行——而旅行地点则按照博伊尔当年的构想,选择在“神秘的中亚”。
他们先飞往俄罗斯,然后途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最后于当年秋天在阿富汗“中箭落马”。
2017年10月11日,博伊尔一家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政治交易后被解救出来,在被绑架期间他们生了4个孩子,两男两女,据说还有第五个(实际上是第四个)流产的胎儿——换言之,如果他们所言属实,在漫长的5年人质生涯中,凯特兰.科尔曼要么正在怀孕、要么正在准备怀孕,几乎没一天消停。
获释后至回国前的短短几天里,博伊尔像个话痨般指控绑架他们的极端组织“哈卡尼网络”,和随后接管他们的塔利班对他们“横加迫害”,,导致科尔曼被强奸,胎儿流产,长女“被虐待致死”。不过塔利班发言人穆贾西布旋即发表声明否认任何虐待指控,并称“没有流产的胎儿”,死亡的女孩是因为条件恶劣营养不良所致。
无论如何被救回总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博伊尔在回国途中不断吹嘘自己“坚持理想和极端势力斗争”的“光辉事迹”,而美国情报部门则一直怀疑他“暗通恐怖组织”,很显然,这两种说法要么只有一种真实,要么都不真实——反正他回国了,10月14日他和全家飞抵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并受到一向对“感化教育本国失足青年”兴趣盎然的加拿大联邦总理杜鲁多亲切接见,毕竟博伊尔只是受害者或冒失鬼,连“失足青年”都算不上对吧。
然而2017年12月30日,博伊尔居然被加拿大渥太华警察逮捕了。2018年的第一天,曾经“令整个加拿大为其全家命运牵肠挂肚”的约书亚.薄伊尔因15项刑事罪名(8项攻击、2项性侵、2项非法监禁、1项死亡威胁、1项公众恶作剧、1项致人吸毒)在渥太华被送上刑事法庭,尽管犯罪细节尚未公布,但警方消息,显示受害者不止一名。
更令人发指的是,博伊尔开始犯罪的日子是2017年10月14日,也即他被加拿大联邦政府兴师动众、大张旗鼓救出并平安回到国内的第二天,而他结束犯罪的日期是同年12月30日——因为这一天他被警察逮捕了。也就是说,这个让加拿大人关注其生死5年之久、不惜工本“捞回来”的同胞,回国后几乎一刻不停地开始犯罪和害人。
此时此刻最尴尬的人恐怕是杜鲁多总理了:就在2017年12月21日,他在接受CTV首席新聞主播拉弗拉莫回顾2017”长篇主题采访时被问及“‘伊斯兰国’的崩溃,加入该组织的加拿大籍恐怖分子一旦回国,会给加拿大社会构成怎样的威胁”,“人们回家时总会带回出门在外的一系列经历和教训,我们知道,实际上‘一个曾被如此可恶意识形态所毒害的人一旦回国,可以成为防止其后代和社区内年轻人激进化的、非常有力的声音”,言下之意,是可以让归国的极端分子现身说法,教育群众“不走邪路”——然而曾差点被他树为典型的博伊尔,却给出了让他的论点摇摇欲坠的反面例证。
特斯拉CEO马斯克向来是全球众多“情怀党”心目中的奇才、圣人、无所不能的大侠,尽管他的特斯拉一直不盈利,尽管他的宇航大计并不似自己所强调和预言那样无往不利,但粉丝们大多选择了宽容缺点、突出优点。
马斯克的“粉转黑”
9月初,马斯克在事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要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将特斯拉私有化,一时间惹得特斯拉股价上蹿下跳,惊动了证监会。迫于监管压力,马斯克不得不宣布收回私有化决定,并接受了一系列和“不公平交易”有关的处罚,尽管这短暂风波导致众多投资者无端被殃及池鱼,损失不菲,但不少粉丝仍然选择了谅解——“或许人家马斯克有自己苦衷呢”、“他也不容易”。
但北美当地时间9月6日晚,他在Youtube热门视频节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上一段短短几分钟的“大麻秀”,却导致其“人设崩溃”。
原来在上镜过程中,节目主持人罗根对镜抽起了大麻烟,马斯克在询问并得到“这就是大麻烟”的明确回答后,仍然接过大麻烟深吸了一口,还喝了威士忌。
大麻在包括马斯克出镜的加州在内,美国9个州是可以合法吸食的,但就联邦法律而言,吸食大麻仍然非法。不仅如此,尽管在北美鼓吹“大麻合法”、“大麻无害”者不在少数,但对政治家、医生、律师、大企业管理者之类政、商、法律界名人,大麻仍然是必须“隔绝检疫”的“公关毒药”,简单说,罗根当众抽大麻虽然也会引发争议,但至少不会“人设崩溃”,而马斯克也这样做便会立即引发广泛争议、不满和抱怨,人们会质疑他从事了与身份不相称的行为,会质问他“如此行事是否还有能力管理一个大企业”——更要命的是,他还在抽完大麻烟后饮酒,即便支持大麻合法化的许多人也坦率承认,这样做会令大麻致幻性倍增,简单说,会让一个人脑袋更不清醒。
一大麻激起千层浪,短短5小时近45万的点击让无数人“粉转黑”之余,开始进行“丰富联想”:不少人开始“合理想象”,认为近期马斯克和特斯拉种种莫名其妙的行为(痴迷公认不靠谱的“管道超高铁”,在泰国洞穴救生事件中“蹭热点”贪天功为己功,走马灯般更换公司高管,在特斯拉决策上举棋不定)“可能都是嗑大麻后的决策”,更有人一眼发现,马斯克“私有化”突发奇想时,报出的每股420美元“一口价”也“很可能与大麻有关”——4月20日是北美“大麻党”所倡导的所谓“大麻日”。
尽管马斯克和他的种种奇思怪想依旧有不少追捧者,但很多粉丝因其“人设崩溃”而“粉转黑”,却是不争的事实。鉴于此人天性喜欢“蹭热点”,他要想“消毒”,恐怕比别人要费事得多。
扎克伯格的沉默与道歉
扎克伯格作为网络社交平台的控制者和一心从政的活跃人士,长期以来他一直小心翼翼维护自己公关形象,却仍不免因为一念之差遭遇“人设崩溃”。
今年3月21日,扎克伯格在沉默五天后终于为第三方应用程序利用Facebook程序设置窃取用户数据、信息道歉。
这件轰动世界的丑闻系3月16日由《纽约时报》和《卫报》首先披露的,涉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由俄裔科学家高更开发,而这个应用程序的委托开发者和经营者,则是英国剑桥分析公司。
CA总部位于伦敦,成立于2014年,主业是消费者倾向研究,是同样位于伦敦的战略通信实验室SCL的子公司,因为和英国保守党关系密切而受到瞩目,其创始人为特朗普的前首席顾问、一度被称作“影子总统”的争议性人物班农,在华盛顿、纽约和伦敦设有办事处。
两家媒体的调查报告称,,CA未经同意就擅自调用了5000万Facebook用户的数据,目的是建立一个定位模板,以便特朗普的助选团队能在竞选期间更有效地定位目标宣传对象,从而提高助选效率。
这一丑闻涉及班农和特朗普“通俄门”,本来已足够敏感,而另一个关键性问题则更加致命。
据调查报告披露,下载使用CA应用程序的只有27万多人,但由于Facebook允许“病毒式传播”,近5000万人信息被滥用,这样一来CA可以更精确地分析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的偏好,从而有可能更精确制订心理、政治攻略,投放更有效的助选广告,促使其投出符合自己预想的选票。换言之,在Facebook的现行框架下,类似CA这样的第三方可以很方便地用一根牙签撬动整个地球,让蒙在鼓里的注册用户随时可能被自己完全陌生、从未用过的第三方“偷窥”和利用。
扎克伯格曾多次公开拒绝外界“Facebook管理透明化”要求,拒绝加强第三方监管和对用户注册信息保护,此次事件发酵之初,他和Facebook管理层也刻意保持沉默达5天之久。
但他很快为此付出了难以承受的巨大代价。
19日和20日,Facebook股价因这一丑闻分别下挫7%和2.5%,两天内600亿美元市值蒸发,相当于法国汽车巨头雷诺总市值的两倍多。这对总市值仍有4900亿美元的Facebook而言,足以构成一定的震撼,并对扎克伯格的商业和政治愿景造成負面影响——他从未掩饰自己未来从政的野心。 自19日起,一些用户发起了退出Facebook注册倡议,并得到得到许多名人,如WhatsApp联合创始人等的响应,响应倡议的许多人曾是扎克伯格的支持者甚至前合作者。
20日,一名名为FAN YUAN的Facebook股东在北加州法院对Facebook提起牵头集体诉讼,指控后者明知CA的做法可能对股东利益构成损害,却并未尽到警告之责,人们相信,随着事态的发展,还会有更多股东效仿。
自21日起,英国国会、欧洲议会,美国纽约和马萨诸塞州检察官,美国贸易监管机构FTC都要求扎克伯格前往作证,或开始展开“全面调查”,甚至巴西、马来西亚等国也传要对Facebook“采取行动”。
在这种背景下,丑闻的两个关键人物——高更和CA的CEO尼克斯仍然嘴硬,前者直到21日仍在为自己辩护,称CA和Facebook想抛弃他,后者则继续坚持“我没有错”(他曾多次在蒂斯新闻频道等节目中公开吹嘘CA在2016年特朗普竞选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但扎克伯格和Facebook终于顶不住了。
21日,扎克伯格首先在Facebook上认错,表示为“已发生的事负责”但并未道歉,他承诺将限制第三方应用程序访问Facebook注册用户数据,并“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承诺告知所有被未经同意就擅自使用其数据的用户,称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加强对用户数据信息的保护”。Facebook第二号人物桑德伯格,也表示“感到后悔”。
当许多用户批评他未道歉后,他几小时后在CNN上说了Sorry,并承认自己“错误地将数据的可移植性当成最重要的东西”。翌日,产品总监考克思(Chris Cox)承认“这是巨大的违信”、“我们的商业模式不应是将用户信息和任何人分享”。
扎克伯格称“我们有责任保护您的数据,如果做不到这点就不配为您服务”。包括彻查数万个应用程序,确保没有第二个CA,限制第三方开发者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只有ID、电邮地址和个人头像可与第三方应用程序共享,未使用该应用程序3个月以上的用户,该应用程序将无法访问,加强对希望获得诸如宗教信仰、性取向等更敏感用户数据的监管,以及要求第三方程序开发者用更明确的工具通知注册用户,自己希望获得使用对方数据的授权,若用户拒绝则不能授权。Facebook宣称将把安全团队扩军一倍至2万人(到年底),并花费“数百万美元”进行第三方应用程序检查。
然而扎克伯格的道歉仍然在“步步为营”:他表示乐于接受国会调查,并对管理网络平台透明化持“开放态度”,但只提及广告透明度,而未提及数据处理,也拒绝接受德国式的、十分严格的隐私保护模式,称“应该给企业更多灵活性”。
从目前情况看,扎克伯格的“公关人设”并未因此次事件彻底崩溃,关于他和妻子的种种“佳话”仍然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但具体到事件本身,他的“止损”公关并未起到如期效果,倡议仍在风起云涌,针对这桩丑闻的诉讼、调查也持续发酵,股价虽暂时企稳,但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这一丑闻的发酵会破坏市场、用户和投资者对Facebook的信任和信心,从而使Facebook丧失“内在价值”。扎克伯格必须迅速设法展开危机公关,证明自己有能力和意愿加强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否则事态随时有可能再次恶化。
还记得辛普森么?
很多人都知道“辛普森杀妻案”,但只是知道而已。如今人们口中的辛普森早已臭名昭著,但在遥远的当年,他也是著名的“人设崩溃者”。
辛普森是著名美式足球运动员,不论在大学或职业队时期都大名鼎鼎,创下了许多堪称历史经典的纪录和片段,至今他持球跑11236码的纪录,仍在NFL排名第18位,这位1985年就入选美式足球名人堂的球星至今还保持着唯一连续6场比赛持球冲刺超过200码、唯一连续14个赛季持球跑超过2000码的纪录。
退役后他转投电影圈,在一系列热门电影中担任重要角色。当年(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国内译制片不多,但有辛普森参演的竟有两部(《卡珊德拉大桥》、《摩羯星一号》),在影片中他通常扮演正直勇敢、大义凛然的英雄好汉,这也被认为“符合其形象定位”。
但1994年6月12日他的人设崩溃了:这一天他分居的妻子布朗和朋友高曼在家中被谋杀,许多线索显示辛普森就是凶手,警方勒令其自首接受调查,辛普森拒绝并驾车潜逃,结果被警察堵在路上,警方追捕辛普森的镜头被NBC中断NBA总决赛直播进行全程转播,一时间“好人兼硬汉辛普森”的形象荡然无存,在绝大多数非洲裔以外美国人眼中,他不仅是凶手、伪善者,而且是不敢承担责任的懦夫。
接下来就是轰动世界的两次“世纪审判”:1995年10月3日,非洲裔占多数的刑事陪审团裁定辛普森“证据不足”、刑事罪名无罪;1997年2月5日,白人占多数的民事陪审团裁定辛普森必须对两人死亡承担民事责任。
民调显示,绝大多数美国黑人至今认为辛普森无罪,但绝大多数美国其他族裔持相反观点因此严格说辛普森的“人设”仅崩溃了一半。
尽管如此,那个“高大上的辛普森”不复存在,受害者高曼家人试图通过诉讼获得其“形象收益”,诉讼过程中却发现其“形象收益”已寥寥无几。2007年9月,他和一群同伙在拉斯维加斯持械抢劫赌场,被警方逮捕,由于同伙纷纷认罪,早已“人设崩溃”的辛普森这次未能逃脱法网,2008年底他被判处33年徒刑,9年内不得假释,直到2017年10月1日才被假釋出狱,此时记得他的人已经不太多了。
旗帜和偶像的崩塌?
2018年5月14日,尼泊尔警察局长卡尔奇宣布,加拿大著名人道主义工作者彼得.达格利什被控恋童癖和性侵未成年人,已被当地检方正式起诉。他被控性侵两名当地男性少年,一旦罪名成立,将可能被判处长达15年的有期徒刑。
他的案件将由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附近的卡夫尔法院审理。达格利什4月份在自己位于该国的别墅被捕,被捕时两名受害人也在别墅中,他们的年龄分别为12岁和14岁。
尼泊尔警方表示,他们在得到可靠举报后秘密跟踪监视达格利什达数周之久,因此相信指控证据充分,足以将达格利什绳之以法。
这一消息震惊了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和非政府组织界,因为长期以来,达格利什在“弱势儿童国际关怀”方面,俨然将自己精心包装和塑造为一面旗帜,一座偶像。
达格利什是加拿大著名人道主义活动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丹第二次内战期间,他志愿前往这个战火纷飞的国家,为联合国有关项目工作。在当地,他为街头流浪儿建立了一所可免费就读的技术培训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流浪儿不仅可学到文化知识,还能学习诸如汽车修理、焊接、电气和其它一些领域的入门手艺,这些手艺足以让流浪儿们进入社会后能凭借一技之长自食其力。
这座学校成为他出名的起点。1988年,他和弗兰克.奥戴阿共同创办了专门为街头流浪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更安全、更美好生活机遇”的慈善组织“街童国际”,1989年街童国际出资策划、好莱坞著名制作人拉姆贝执导的公益动画《卡拉特男孩》轰动世界,其第二部作品《金牙》1996年在渥太华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奖。2001年,他们又推出第三部公益动画《速度的抉择》,同样蜚声世界。
达格利什和街童国际自此以“为全球流浪儿童谋福利”得享大名,2007年他们获得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的特别奖,2015年“街童国际”和另一个国际流浪儿救助组织“拯救儿童”合并,并以后者的名义继续活跃,同年他被联合国人居规划署任命为驻阿富汗代表。不论街童国际或“拯救儿童”,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效率最高、吸收赞助和赞助使用效果最好的非政府组织之一。
达格利什个人获得过一系列加拿大和国际荣誉,包括3个荣誉博士学位,1988年国际青年协会“世界十大年轻人”称号,1996年加拿大勋章(Ordre du Canada,加拿大平民最高荣誉奖项)。1988年加拿大国际广播公司曾在专题节目中特别播发了达格利什的肖像,这在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中是一个平民罕见的殊荣。
至于尼泊尔,早在2002年他的名字就和这个亚洲最贫困国家的儿童联系在一起——这一年,他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工作计划”首席技术顾问。
加拿大是一个号称“对恋童癖零容忍”的国家。
因地广人稀,警力不足,加拿大的警察效率常为人所诟病,但在打击恋童癖方面却效率很高。在加拿大媒体、机场等公共场合,乃至加航班机上,都会经常播出打击恋童癖、提醒本国或外国人不要收藏、携带儿童色情电脑图片、视频的警告,在出海关安检时,手提电脑会被单独检查,边检人员有权在认为必要时开机,倘发现有儿童色情图片、视频,携带者会受到法律追究。
在具体案件侦办中,加拿大也成绩斐然。2007年加拿大警方先后克服重重困难,逮捕了著名本国恋童癖奥威尔.弗兰克.梅德(Orville Frank Mader,在泰国犯案被一名8岁男童举报,尽管使用假身份,但仍在逃回加拿大机场落地刹那被捕)和克里斯托弗.保尔.尼尔(Christopher Neil,先后在东南亚多国猥亵男童12名,上网传播200多张恋童癖照片,尽管使用了扭曲成螺旋状、完全无法辨认的头像,但仍被加拿大警方以技术还原手段识别,通过国际司法合作将之在泰国逮捕引渡回国受审),引发国际间刮目相看。
但前述恋童癖罪犯落网前或臭名昭著,或隐匿甚深,而达格利什的名字却长期与“慈善”、“人道主义”、“弱势儿童关怀”等美好辞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想见,素来号称“儿童救助者”、荣誉等身的达格利什倘被定罪,将对加拿大引以为荣的“恋童癖零容忍”和加拿大慈善暨儿童福利事业的声誉,构成极大的损害。
由于庭审日期一再推迟,目前达格利什仍然被关在尼泊尔的监狱里,他未来的命运叵测,但“慈善家人设”无疑已崩溃殆尽。
“秒变”重案嫌犯的阿富汗获救人质
一年前其命运还令加国人牵挂不已,几个月前他还是获救凯旋的名人和联邦总理的座上客,2018年新年伊始,他却以重案嫌犯的身份被送上法庭
他的名字叫约书亚.博伊尔,尽管没曾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却也有着鲜为人知、极不平凡的个人履历。
博伊尔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史密斯瀑布城的博伊尔,早在2009年便“名噪一时”:因为他娶了一个“名人”的姐姐。
这个“名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加拿大籍关塔那摩囚犯、证据确凿的极端恐怖分子卡德尔——稍关注时事的加拿大人大约都不会不记得这个名字,因为就在去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向这个至今负案在身的恐怖嫌犯道歉,并给予1050万加元的国家补偿。
博伊尔的姐姐扎雅布.卡德尔据称也有原教旨思想,据说是卡德尔兄弟姐妹中第一个即便在加拿大也整天蒙着面纱的。2009年,博伊尔邂逅扎雅布,并旋即展开疯狂追求,终于“修成正果”:这是博伊尔的初婚,却已是扎雅布的“三婚”了。
不过结婚没多久博伊尔本人和老父的家就不断发生各种险情,这让他相信“这段婚姻没有好结果”,无论如何曾一度被熟人相信“可能会被伊斯兰教洗脑”的他在2010年宣称“还是信奉天主教”,他轰动一时的婚姻也很快走到了尽头。
没过多久,博伊尔在网上“钓”到不满20岁的“星战”迷、美国女孩凯特兰.科尔曼,两人双双“私奔”到法定结婚年龄较低的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2011年宣布完婚,隨即移居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佩尔蒂安多文。 为他们祝福的“星战”迷不少,他们大多想象力充分——但即便他们也未曾想到,博伊尔不平凡的人生履历非但未曾就此告一段落,反倒可以说刚刚开始。
彼时博伊尔已经当上了税务局的小职员,收入谈不上十分丰厚,但算得稳定。不过2012年夏,他们突发奇想,打算进行一次背包旅行——而旅行地点则按照博伊尔当年的构想,选择在“神秘的中亚”。
他们先飞往俄罗斯,然后途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最后于当年秋天在阿富汗“中箭落马”。
2017年10月11日,博伊尔一家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政治交易后被解救出来,在被绑架期间他们生了4个孩子,两男两女,据说还有第五个(实际上是第四个)流产的胎儿——换言之,如果他们所言属实,在漫长的5年人质生涯中,凯特兰.科尔曼要么正在怀孕、要么正在准备怀孕,几乎没一天消停。
获释后至回国前的短短几天里,博伊尔像个话痨般指控绑架他们的极端组织“哈卡尼网络”,和随后接管他们的塔利班对他们“横加迫害”,,导致科尔曼被强奸,胎儿流产,长女“被虐待致死”。不过塔利班发言人穆贾西布旋即发表声明否认任何虐待指控,并称“没有流产的胎儿”,死亡的女孩是因为条件恶劣营养不良所致。
无论如何被救回总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博伊尔在回国途中不断吹嘘自己“坚持理想和极端势力斗争”的“光辉事迹”,而美国情报部门则一直怀疑他“暗通恐怖组织”,很显然,这两种说法要么只有一种真实,要么都不真实——反正他回国了,10月14日他和全家飞抵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并受到一向对“感化教育本国失足青年”兴趣盎然的加拿大联邦总理杜鲁多亲切接见,毕竟博伊尔只是受害者或冒失鬼,连“失足青年”都算不上对吧。
然而2017年12月30日,博伊尔居然被加拿大渥太华警察逮捕了。2018年的第一天,曾经“令整个加拿大为其全家命运牵肠挂肚”的约书亚.薄伊尔因15项刑事罪名(8项攻击、2项性侵、2项非法监禁、1项死亡威胁、1项公众恶作剧、1项致人吸毒)在渥太华被送上刑事法庭,尽管犯罪细节尚未公布,但警方消息,显示受害者不止一名。
更令人发指的是,博伊尔开始犯罪的日子是2017年10月14日,也即他被加拿大联邦政府兴师动众、大张旗鼓救出并平安回到国内的第二天,而他结束犯罪的日期是同年12月30日——因为这一天他被警察逮捕了。也就是说,这个让加拿大人关注其生死5年之久、不惜工本“捞回来”的同胞,回国后几乎一刻不停地开始犯罪和害人。
此时此刻最尴尬的人恐怕是杜鲁多总理了:就在2017年12月21日,他在接受CTV首席新聞主播拉弗拉莫回顾2017”长篇主题采访时被问及“‘伊斯兰国’的崩溃,加入该组织的加拿大籍恐怖分子一旦回国,会给加拿大社会构成怎样的威胁”,“人们回家时总会带回出门在外的一系列经历和教训,我们知道,实际上‘一个曾被如此可恶意识形态所毒害的人一旦回国,可以成为防止其后代和社区内年轻人激进化的、非常有力的声音”,言下之意,是可以让归国的极端分子现身说法,教育群众“不走邪路”——然而曾差点被他树为典型的博伊尔,却给出了让他的论点摇摇欲坠的反面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