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嗜冷菌研究,促进乳品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鲜乳为原料,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其中的嗜冷菌进行分离培养,筛选最佳培养基;分别测定各菌
【机 构】
: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生物食品系,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东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76), 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GA06B20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嗜冷菌研究,促进乳品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鲜乳为原料,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其中的嗜冷菌进行分离培养,筛选最佳培养基;分别测定各菌株的产脂肪酶活性,筛选出高产脂肪酶的菌株。[结果]改良LA培养基为分离嗜冷菌的最佳培养基;从40份原料乳样品中共分离筛选到30株嗜冷菌(25株杆菌,5株球菌;17株革兰氏阴性菌,13株革兰氏阳性菌),其中高产脂肪酶的菌株有7株(4、6、9、12、15、16、17号菌株)。[结论]该研究从40份原料乳样品中共分离筛选出7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
其他文献
实践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要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学生,必须靠创新素质高的教师精心营造创新型课堂。下面就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创新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创新型的科学课堂应该是开放的 闭塞就没有活力,固步自封就没有动力,唯有开放课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才能给课堂注入创新的活力。科学课堂的开放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开放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先驱刘默耕老师曾说过
从知识目标来看,技术与工程是一个明显区别于老课标的新领域,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共同构成了小学科学的4大领域。 既然课标把技术与工程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单列并强调其重要性,那么,教材编写组是不是要考虑当孩子学完了整个小学阶段课程时,要对“技术与工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做技术设计时,有哪些基本的步骤、基本的流程、基本的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晰而明确的认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较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