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花鸟画是我国陶瓷装饰纹样中的一大门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无论元代的青花,还是明代的五彩,或是清代的珐踉彩、粉彩,瓷上花鸟画都曾以绚丽夺目,流光溢彩的表现而在海内外赢得“中华瑰宝”的美誉。
到了近代,“珠山八友”对传统粉彩实施大胆改革,创造了文人瓷画新粉彩。其中,专事花鸟草虫鱼藻的有邓碧珊、毕伯涛、程意亭、刘雨岑、徐仲南等,他们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多有创新。如刘雨岑的“水点桃花”,毕伯涛的“没骨花卉”等等,他们的瓷上花鸟画,构图新颖,用笔秀丽,水墨淡彩,清润明丽,深为世人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花鸟瓷画更是人才辈出。这个时期的花鸟瓷画家既有陶瓷美术家刘雨岑、余瀚清、汪以俊、章仕保、张景寿、刘仲卿、邓肖禹等老一辈花鸟画家,还有张松茂、刘平、辛青山、陆如、向巧云、黄卖九等瓷苑花鸟创作新秀,画家们通过花鸟画传达着对新生活的热爱,创作了许多传世的花乌瓷画的艺术品。如:张松茂的《牡丹富贵》瓷板画,汪以俊的《六鹤同春》瓷板画,张景寿的《百鸟朝凤》四条屏,邓肖禹的《鸡——新生活》花瓶等,以新颖的构思,俊秀的笔墨,丰富的设色,综合的装饰,体现了整体超高水平,把花鸟瓷画推向新的高峰。
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瓷都花鸟画在多元化艺术的影响下,呈现出勇于探索的新面貌。瓷画家们越来越多自觉地以当代意识去贴近生活,走向自然,在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的表达上,在艺术语汇形式技巧的完善和艺术个性的发挥上进行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并得以突破,从而拓宽了题材意蕴、语汇技巧、材质更新的新领域,显示出多姿多态,生机勃勃,百家争鸣的景象。
当前,有不少艺术工作者为继承和发扬花鸟瓷画传统风格而努力。这些人认为,瓷上花鸟画应发扬传统,强化景德镇的传统风格,保护这笔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持了艺术的民族性。他们不为市场所惑,兢兢业业地以传统工艺为拿手,绘制传统的题材,其中不乏优秀的精品。如:余永达和程海珍夫妇,原是艺术瓷厂的彩绘高手,他们夫妇画填配合,绘制的工笔花鸟《百鸟争春》3.6尺四条屏获得上海工艺品博览会金奖。画中百鸟和花卉布局工整,构思巧妙,刚柔相济的线条,阴阳层次的渲染,丰富协调的施色,使作品闪烁着传统的精湛与辉煌。
也有不少人思变求新,继续走“外为中用”的道路。他们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必须的,花鸟瓷画只有吸收外来画风的养份,与之交融,才能有生命力,所以他们努力学习外画理论、风格、技巧,把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在花鸟艺术语汇和形式表现的深入探讨与交汇的过程中产生创作的思想火花,给花鸟瓷画带来新的风貌。如陶瓷学院设计艺术院院长宁钢教授,把西方审美观和艺术风格融入花鸟瓷画创作中,采用了“泼墨斗彩”和“浅刻浮雕”的工艺,创作了《荷鹤》系列作品,画面以细腻的工笔荷花造型、贴金的仙鹤构成,具有浓郁的装饰性,恰似波斯金色彩画的风格,给人美的视觉享受。
当前,随着科技化时代的到来,艺术信息空前的繁荣,为我们广开思路提供了有效便捷的途径。通过艺术多元化的交流,花鸟瓷画正在发生着变化。
1、当今社会,艺术的主观性得到发挥。在大的文化艺术环境的影响下,陶艺工作者放开了思想,开辟了视野,开拓了创作空间,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新的审美方式和风格去思考和创作花鸟瓷画。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胡光震,以花鸟瓷画为专长。在几十年的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把西方画风渗透到瓷画之中,以没骨之笔法,自然之境意,严谨之构思,与自己的人格情感融为一体,瓷上花鸟画令人耳目一新,形成主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2、各种风格艺术的交流影响,对景德镇釉上和釉下传统艺术绘画也产生了一种冲击。艺术家们在创新中探求突破,他们以抽象、印象的新思维,大胆地创作,获取花鸟大写意的新意;那种“简笔意绘”的文人水墨语言也在新思维中充实与演化,在变革中获得新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老师,近十年来,以“鸡”为题材,凭造型准确的功底,用言简意赅的笔意,创作了富有变化的“鸡”系列瓷画。他的作品《铁骨铮铮》、《雄风》、《其乐融融》、《春风无悔花满枝》等,都传递了作者勤奋、向上、热情、尚善的情感。
3、综合也是一种创造。多工艺的融合,多风格的表现,成为现代瓷上花鸟画的潮流。艺术家们不仅在创新中追求画面的新颖意境,而且对工艺、材质的创新抱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全面而熟练地掌握优秀传统工艺,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方法,并且巧妙地把多种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去创作和装饰瓷上花鸟画。这代表了当代艺术家创新精神,也显示了瓷上花鸟画的一个时代特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宁勤征,经多年的钻研,研究出亚光釉、中华红、新刷花工艺,应用于他的花鸟画的创作中,作品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与美的享受。
到了近代,“珠山八友”对传统粉彩实施大胆改革,创造了文人瓷画新粉彩。其中,专事花鸟草虫鱼藻的有邓碧珊、毕伯涛、程意亭、刘雨岑、徐仲南等,他们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多有创新。如刘雨岑的“水点桃花”,毕伯涛的“没骨花卉”等等,他们的瓷上花鸟画,构图新颖,用笔秀丽,水墨淡彩,清润明丽,深为世人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花鸟瓷画更是人才辈出。这个时期的花鸟瓷画家既有陶瓷美术家刘雨岑、余瀚清、汪以俊、章仕保、张景寿、刘仲卿、邓肖禹等老一辈花鸟画家,还有张松茂、刘平、辛青山、陆如、向巧云、黄卖九等瓷苑花鸟创作新秀,画家们通过花鸟画传达着对新生活的热爱,创作了许多传世的花乌瓷画的艺术品。如:张松茂的《牡丹富贵》瓷板画,汪以俊的《六鹤同春》瓷板画,张景寿的《百鸟朝凤》四条屏,邓肖禹的《鸡——新生活》花瓶等,以新颖的构思,俊秀的笔墨,丰富的设色,综合的装饰,体现了整体超高水平,把花鸟瓷画推向新的高峰。
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瓷都花鸟画在多元化艺术的影响下,呈现出勇于探索的新面貌。瓷画家们越来越多自觉地以当代意识去贴近生活,走向自然,在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的表达上,在艺术语汇形式技巧的完善和艺术个性的发挥上进行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并得以突破,从而拓宽了题材意蕴、语汇技巧、材质更新的新领域,显示出多姿多态,生机勃勃,百家争鸣的景象。
当前,有不少艺术工作者为继承和发扬花鸟瓷画传统风格而努力。这些人认为,瓷上花鸟画应发扬传统,强化景德镇的传统风格,保护这笔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持了艺术的民族性。他们不为市场所惑,兢兢业业地以传统工艺为拿手,绘制传统的题材,其中不乏优秀的精品。如:余永达和程海珍夫妇,原是艺术瓷厂的彩绘高手,他们夫妇画填配合,绘制的工笔花鸟《百鸟争春》3.6尺四条屏获得上海工艺品博览会金奖。画中百鸟和花卉布局工整,构思巧妙,刚柔相济的线条,阴阳层次的渲染,丰富协调的施色,使作品闪烁着传统的精湛与辉煌。
也有不少人思变求新,继续走“外为中用”的道路。他们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必须的,花鸟瓷画只有吸收外来画风的养份,与之交融,才能有生命力,所以他们努力学习外画理论、风格、技巧,把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在花鸟艺术语汇和形式表现的深入探讨与交汇的过程中产生创作的思想火花,给花鸟瓷画带来新的风貌。如陶瓷学院设计艺术院院长宁钢教授,把西方审美观和艺术风格融入花鸟瓷画创作中,采用了“泼墨斗彩”和“浅刻浮雕”的工艺,创作了《荷鹤》系列作品,画面以细腻的工笔荷花造型、贴金的仙鹤构成,具有浓郁的装饰性,恰似波斯金色彩画的风格,给人美的视觉享受。
当前,随着科技化时代的到来,艺术信息空前的繁荣,为我们广开思路提供了有效便捷的途径。通过艺术多元化的交流,花鸟瓷画正在发生着变化。
1、当今社会,艺术的主观性得到发挥。在大的文化艺术环境的影响下,陶艺工作者放开了思想,开辟了视野,开拓了创作空间,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新的审美方式和风格去思考和创作花鸟瓷画。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胡光震,以花鸟瓷画为专长。在几十年的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把西方画风渗透到瓷画之中,以没骨之笔法,自然之境意,严谨之构思,与自己的人格情感融为一体,瓷上花鸟画令人耳目一新,形成主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2、各种风格艺术的交流影响,对景德镇釉上和釉下传统艺术绘画也产生了一种冲击。艺术家们在创新中探求突破,他们以抽象、印象的新思维,大胆地创作,获取花鸟大写意的新意;那种“简笔意绘”的文人水墨语言也在新思维中充实与演化,在变革中获得新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老师,近十年来,以“鸡”为题材,凭造型准确的功底,用言简意赅的笔意,创作了富有变化的“鸡”系列瓷画。他的作品《铁骨铮铮》、《雄风》、《其乐融融》、《春风无悔花满枝》等,都传递了作者勤奋、向上、热情、尚善的情感。
3、综合也是一种创造。多工艺的融合,多风格的表现,成为现代瓷上花鸟画的潮流。艺术家们不仅在创新中追求画面的新颖意境,而且对工艺、材质的创新抱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全面而熟练地掌握优秀传统工艺,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方法,并且巧妙地把多种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去创作和装饰瓷上花鸟画。这代表了当代艺术家创新精神,也显示了瓷上花鸟画的一个时代特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宁勤征,经多年的钻研,研究出亚光釉、中华红、新刷花工艺,应用于他的花鸟画的创作中,作品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与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