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有魔力的课堂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应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具体可通过巧妙渗透、体验式教学和养成教育等途径打造魔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渗透 体验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99-02
  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现了我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道德与法治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高度一致性,道德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努力用道德教育滋养法治教育,也要用法治教育支撑道德教育。
  如何使学生喜欢道德与法治课呢?笔者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打造魔力课堂。
  一、魔力在渗透之中
  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如果过早地揭示概念,把知识原理全部灌输给学生,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有意思的游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部编版二年级《这些是大家的》一课的教学关键要让学生明白属于大家的、能给大家提供方便的物品叫公物。为了让学生深入而轻松地了解公物的概念,笔者首先设计了一个“这是谁的”的游戏,当笔者拿出某个学生的物品时,让该学生大声说:“这是我的。”当笔者拿出教室里的物品时,大家一起说:“这是我们的。”然后笔者用课件展示一个个物品,学生依次大声回答。游戏环节结束后,笔者进行总结:“这是大家的,这也是大家的,这还是大家的,我们就说‘这些是大家的’,像这些大家都能使用的,能给大家提供方便的物品,我们就叫它公物。”至此,笔者就借助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游戏完成了介绍概念的教学目标。
  接着笔者又设计了一个“找公物,说作用”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多张图片中属于“公物”的图片找出来,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个公物的作用。小组完成后,笔者要求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再次巩固对公物概念的认识,强化属于大家的、能给大家提供方便的物品才叫公物的概念。然后笔者又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教室里的公物分别叫什么,再让学生想一想,校园里都有哪些公物……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逐步扩展到校园的范围。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因此,对公物的了解并不是到此为止。最后笔者通过播放一段介绍学校消防安全的视频,让学生找一找视频中出现的公物,笔者适时补充介绍各种公物的作用,并提醒学生:“消防器材也是学校的公物,小朋友是不能碰的!”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二年级学生对公物的了解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二、魔力在体验之时
  有意识的体验性教育更能让道德与法治教育根植于心,开展具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能在班上形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享受到魔力课堂带来的精彩。
  为了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使用公物时,采用不同的行为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笔者设计了一个“连一连”的活动,把学生现实生活中使用后的公物拍成照片,然后出示三张脸:笑脸、委屈脸和哭脸,接着学生动手进行连线,并猜想这些公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在猜想中,学生一次次感受到采取不同的行为,导致公物完好无损、稍有破损或是完全坏了无法再使用的三种不同结果。
  犯错并不可怕,贵在知错就改。为了引导学生反思现实生活中对公物使用不当的行为,笔者设计了一个“时光穿梭”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轻缓的音乐中闭上眼睛,回忆自己对待学校公物不当的行为。接着,笔者又设置学生和公物模拟对话的情境,学生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中,剖析自己的错误,呼喊出爱护公物的承诺。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学会健康、安全、有意义地生活。因此,为了指导学生掌握在生活中爱护公物的方法,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名为“对对对 错错错”的辨析游戏,要求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说出爱护公物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创作了一首儿歌,命名为《爱护公物歌》。歌词如下。
  生活用品要干净,
  清洁用品整齐放,
  学习用品爱惜用,
  安全用品不可碰,
  爱护公物我能行!
  教师在歌声中指导学生爱护公物,此类体验活动远离了空洞的说教,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魔力在养成之际
  有魔力的课堂可以持久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养成教育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阶段,将为人生的发展与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的行为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还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包括已有的生活、当下的现实生活以及未来的生活。
  纵观《这些是大家的》一课,笔者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第一,了解公物,根据已有经验找到学校中的公物,并拓展了解一些之前不熟悉却非常重要的公物。第二,通过各种活动,依靠生活经验了解公物的作用,感受公物给大家带来的便利。第三,懂得爱护公物的重要性,掌握爱护公物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征之一就是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课堂这一块主阵地的教学内容都是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并为指导学生生活服务的,因此上述教学目标的设定体现了生活性,深度接轨了学生生活。
  另外,笔者在组织教学时,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思想比较稚嫩、生活认知比较单薄的实际,在呈现教学内容时竭尽全力进行优化。
  第一,笔者能够利用上课教室,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把上课教室当作认识公物的道具,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公物有哪些。如此,學生对“公物”的概念有了形象、感性的认知:电风扇是公物、讲台是公物、扫把是公物、饮水机是公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形成学习认知。
  第二,让学生回忆之前对待公物不合理的行为,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笔者通过采访、换位、共情等方式,引发学生自觉辨析是非,从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产生改变过往、重新爱护公物的思考,形成学习成长力。
  第三,笔者把学生生活中不爱护公物和爱护公物的行为拍成照片定格下来,打乱后让学生辨析,并说说理由,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爱护公物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后达成爱护公物的共识,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共识。
  为了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督促学生爱护公物,笔者在上课结束之前,颁发了“爱护公物小卫士”的奖章,并和学生一起张贴在教室里,时时刻刻提醒学生爱护公物。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成长小档案包含“本单元的知识点”“要注意的地方”以及“考考你”三个方面,以复习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为例,论述教师运用成长小档案引导学生通过绘制“知识树”开展复习的策略,认为“本单元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回顾、巩固知识,“要注意的地方”能让学生积极反思、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考考你”能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运用。  【关键词】复习课 成长小档案 实践 “知识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黄爱华老师执教的《比较数的大小》一课阐述通过问题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设计游戏规则时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玩中思考、总结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善于捕捉课堂生成并将其转化成教学资源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智慧教学 游戏规则 课堂生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087-02  与智者对话,感受智慧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边境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对于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祖国边疆安宁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广西8个边境民族县(市、区)学前教育一期、二期行动计划发展状况的调研,从规模、结构、质量三个维度,分析边境民族地区县域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与遭遇的“瓶颈”。广西边境民族县(市、区)可通过构建可持续服务型学前教育制度体系、确立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積极发展公立幼儿园、建立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教师在教学EIM STARTER Unit 13 “She said‘No’”时,通过给学生布置读前任务——了解课文相关背景知识,在课上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文本,让学生在语篇理解和语言表达中构建结构化知识,在亲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养成文化品格。  【关键词】英语学科素养 探索阅读文本 提问策略 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小学科学课10分钟实验说课比赛要将实验过程说清、说透,就要求说课重难点突出、详细得当。以《做个小开关》教学为例,说课稿要精练,凝聚教学的精华;教师要不断反思,改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注重提升,突出说课的亮点。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说课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8)08A-0101-02  笔者曾有幸被市里推荐参加福建省
期刊
【摘要】本文对钦州市某初中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法治意识教育不足的问题,提出教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道德和法治教育应用于教学过程、法律常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培养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道德先行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134-02  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选择与道德意识等形成的关键阶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对青少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以中小学生校外传统植物文化实践课程教学设计为例,论述自然教育与传统文化艺术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 自然教育 传统文化 融合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65-02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
期刊
【摘要】本文以柏继明老师教学的“植树问题”一课为例,阐述一节好课不一定要有精美的课件和精彩的艺术表演,利用好学生生活中的“学具”,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简单教学也能播撒智慧的种子。  【关键词】植树问题 智慧教学 生活中的学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82-03  对学生来说,“植树
期刊
【摘要】本文就小学体育课堂的走、跑、跳跃、投掷、纸系列等教学内容的实施,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并认为小学生在体育课上实践“课课练”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能力。  【关键词】练习密度 “课课练” 一年级 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141-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教学儿童诗应该根据儿童诗音乐性、情感和想象性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感知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表达之美,实现儿童诗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儿童诗 文体特点 《明天要远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106-02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一诗是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的作品,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