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视点与《孔乙己》的反讽向度

来源 :武陵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35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乙己》是一篇由第一人称“我”展开叙述的小说.然而,仔细阅读小说,会发现其叙述者并不是咸亨酒店的那个小伙计(“我”),而是一个既参与故事、又与故事拉开一定距离的“我”.这个“我”具有双重的视点:既以当事人的身份参与故事,又以旁观者的姿态审视故事,此间包含的时间距离和心理落差对营造一种“超然的静观”十分关键.这种双重视点不仅决定了小说的结构布局,也是小说反讽力量得以施展的美学前提.《孔乙己》的反讽基于“看/被看”视点的设置;基于这一视点的反讽不仅指向孔乙己及周遭人物和环境,而且指向整个文化和现实的纵深面.毋宁说,《孔乙己》是对一种荒谬的生存世态的反讽刻画.就此而言,双重视点所建构的叙事结构是反讽得以施展的关键艺术手法.
其他文献
“德”字并非始于西周,其初义亦非道德.甲骨文中的“()”,乃德之本字,约在周成王时,增以“心”部,遂成后世流行之“德”字.德之初义为“目视典而行”,这是一意义性的表达,并无确切所指.欲察详细意涵,需在其所处的特定语境中进行.在具体使用时,以词性来分,德又包括两种情形:一为动词,表示依典开展的循行察视,至西周时,该意不再使用;二为名词,指依典而为,即某些具体的为政手段.后世之德,即承自此意并作了进一步的延展,以至演变为传统中国的核心政治观之一.概言之,德在商代虽字义多变,但多是对其初义的具体化,且均与政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