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数学概念最初来源于对客体的具体操作活动,是主体从作用于客体动作的相互协调中抽象出来的。”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数学启蒙教育资源。家长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善于利用环境,引发幼儿主动探索。
开发幼儿的数学智能,有现代数学教育和传统数学教育的冲突和矛盾。传统的数学教育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和起点,现代数学教育则强调生活化,在自然环境中和玩耍过程中,利用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人、事、物等易学且有效的资源,引导幼儿尝试,让幼儿在操作、摆弄、探索中积累数学逻辑经验。
对0~3岁幼儿来说,数字符号无处不在,而书本知识过于艰深,他们很难把符号变成具体的概念,所以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在生动有趣的生活中,根据幼儿智力发育特点,有意识地提供数学开发教育。
何时开始开发?
孩子还小,适合学习数学吗?其实,开发阶段的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幼儿而言,初来这个世界,一切都还在摸索之中,一切事物无不令他们感到新奇,虽然懵懵懂懂地生活着,但是只要家长给予开启潜能的钥匙,他们很快就能学习上手。数学本身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它对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在生活的环境中,各种物体均有一定的数量、一定的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对于0~3岁的大部分幼儿而言,适合学习的包括10以内的数、几何形状、对称等,还要学习分辨大小、配对、序列、分类、因果等基本逻辑知识。
其实,不管家长的看法如何,幼儿从3个月大时就开始学习数学了,而且各个年龄段学的知识各不相同。家长要了解这些,以便提供合适的帮助。
3~4个月时,幼儿具备了固视的能力。看到一件事物时,幼儿会去观察,进而分辨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发展到后来,幼儿逐渐会有视觉记忆力。
6~7个月时,幼儿会辨别新鲜及非新鲜事物。这种能力使幼儿可以灵活地使用观察力与探索能力。新鲜、好玩的东西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但是幼儿对一件事物的新鲜感不持久,很容易察觉这件东西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那么有趣,还有其他更好玩的东西在等着他。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观察幼儿对事物是否具有明显的分辨能力,必要时给予提示。这是培养幼儿数学智能的基础。
8~9个月时,幼儿初步具备了手眼协调能力。这一阶段,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发展精细动作,比如把摇铃放到某个容器里,以培养幼儿对肌肉的控制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这些简单的动作训练对幼儿将来的发展十分重要。我们知道,手的活动与脑的活动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脑越发达,手越灵活,反之,锻炼手,也是在开发智力,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在幼儿手中放些物品,诱导幼儿练习抓握。
从1岁开始,幼儿有了分类意识。分类是推理的基础,是接下来学习数学逻辑的必要条件。家长可以教幼儿做简单的配对游戏,如给幼儿一个玩具苹果,让他在水果盘里找出真实的苹果,等等。
从2岁开始,幼儿喜欢玩分类游戏。这一阶段,幼儿会学着自己给东西分类,将有共同特征的物体放在一起。家长可以让幼儿多练习相关的延伸动作,为他将来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发幼儿什么?
0~3岁幼儿需要开发的数学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数的概念:数数、认写数字、唱数、一对一的对应等。
量的概念: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厚薄、面积、体积、容积、单位、时间、快慢等。
图形空间概念:基本平面图形、基本立体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等。
逻辑关系概念:相关位置、分类、部分与全体、前后顺序等。
开发幼儿的数学智能,目的是为未来孩子学习数学做好准备,在家长引导下,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关系,以感知、观察、操作的方法主动探索,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此,家长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体会数学的趣味。例如:
1.肢体活动。幼儿从爬、走、跑、跳的运动中感知空间方位。家长可以对幼儿说:“你往前走,我往后走。”“我们先往上走,再往下走。”“我们上楼梯,1、2、3……”“我们下楼梯,1、2、3……”做被动手指操也是不错的游戏。家长边说儿歌边按摩幼儿手指:“一只手,五指头;大拇哥,二拇弟,中指楼,四小弟,还有一个小妞妞。”有语言,有动作,还有数字。洗脸时,家长可以一边触摸幼儿的脸一边向幼儿介绍五官:“一个头,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耳朵……”通过这些肢体活动,幼儿就能获得大量的关于数学的经验。
2.语言游戏。念数字歌、量词歌、数数歌等语言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发展口头语言能力,也是开发孩子数学智能的好办法。如“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两根手指头,两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三根手指头,三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成小猫咪……”
3.生活实践。即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启发幼儿。比如吃饭时,家长摆放餐具,可以一边摆一边对1岁以内的幼儿说:“一个勺子,两个碗,三个盘子,四双筷子……”幼儿就会获得关于量词的感性经验。再比如,穿鞋的时候,家长对1岁半的幼儿说:“我的鞋大,宝宝的鞋小。等宝宝长大了,要换大鞋。”幼儿就弄懂了关于大小变化的初步概念。对2岁左右的幼儿,家长应多让其接触物体,如玩具、水果、棋子、彩笔、汤匙、筷子等,让他数一数,摸一摸。这些游戏有助于幼儿把抽象数字具体化。等到幼儿3岁以后,可以延伸出加法、减法。
4.给数字命名。数字无处不在,家里的日历牌、电话号码、邮箱号、门牌号、生日卡……都离不开数字。这些数字映在幼儿的眼帘中,他也在默默地吸收。如果他问某个数字代表什么,家长一定要给他明确的解释,不要怕他不懂。家长解释得越多,幼儿对数字的印象越深刻,渐渐会记住,并会探索式地感受到数字的真正含义。
5.综合体验。2~3岁的幼儿,大多数已具备了基本的数学概念,会简单的计算。这时,家长应该给幼儿营造一些巩固知识的体验活动。比如,“家庭超市”就很受幼儿的欢迎。想必家长没少带幼儿逛超市吧,想必幼儿也对买卖东西很感兴趣吧,那就在家给他虚拟一个超市,让他过过瘾吧。第一步,家长把家里的玩具、娃娃、孩子的衣服等小东西摆放好,贴上标签,标上价格。第二步,妈妈扮售货员,孩子扮顾客。第三步,孩子看上了一样物品(如价值2元),孩子付钱5元,妈妈找钱2元。如果孩子没发现错,妈妈提醒一下,直到孩子做出正确的回答。如此反复。也可以让宝宝做售货员,妈妈做顾客。
注意哪些问题?
目前,学前教育的资源相当丰富,对于开发幼儿的各种智能十分有益。然而,大量玩具、工具的接触,都比不上家长细心、耐心的指导。在家长的陪伴下,幼儿在生活中接触数学知识的机会越多,学起来就越专注,进步也就越快。此外,家长对幼儿进行数学智能开发时,既要考虑到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特点,又要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的优势,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逻辑观念的重要性更甚于数字的记忆。幼儿还没有获得相应的数学概念时,不会数数、不会计算是正常的,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有价值的逻辑经验。如配对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对应观念、排序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序列观念、分类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包含观念等。这些看起来和数学无关,却是幼儿学习数学必备的基础。此外,启蒙幼儿要讲究循序渐进,不要苛求幼儿马上明白数字的意义。
第二,让幼儿多积累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的概念。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但抽象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基础之上。如:分蛋糕、糖果时,幼儿很容易就能理解数学中的“等分”的概念。以后遇到其他类似的问题时,他也会主动应用自己的经验。
第三,生活是幼儿数学知识的源泉。面对抽象的数字符号,幼儿很难理解“数字就是表示多少”,但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实、具体的问题,也是与他自己相关的问题,因而更容易被他所理解,解决起来也非常有趣。家长可以带着幼儿一起到生活中去寻找:看看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生活化的学习可让宝宝得到很多具体而丰富的认识。
第四,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家长如果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开发幼儿数学智能的方法,应该加强自身学习,订阅一些有关早教的报纸杂志,多听教育讲座,必要时向幼教老师、心理咨询师请教。
【编辑:陈彤】
开发幼儿的数学智能,有现代数学教育和传统数学教育的冲突和矛盾。传统的数学教育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和起点,现代数学教育则强调生活化,在自然环境中和玩耍过程中,利用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人、事、物等易学且有效的资源,引导幼儿尝试,让幼儿在操作、摆弄、探索中积累数学逻辑经验。
对0~3岁幼儿来说,数字符号无处不在,而书本知识过于艰深,他们很难把符号变成具体的概念,所以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在生动有趣的生活中,根据幼儿智力发育特点,有意识地提供数学开发教育。
何时开始开发?
孩子还小,适合学习数学吗?其实,开发阶段的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幼儿而言,初来这个世界,一切都还在摸索之中,一切事物无不令他们感到新奇,虽然懵懵懂懂地生活着,但是只要家长给予开启潜能的钥匙,他们很快就能学习上手。数学本身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它对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在生活的环境中,各种物体均有一定的数量、一定的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对于0~3岁的大部分幼儿而言,适合学习的包括10以内的数、几何形状、对称等,还要学习分辨大小、配对、序列、分类、因果等基本逻辑知识。
其实,不管家长的看法如何,幼儿从3个月大时就开始学习数学了,而且各个年龄段学的知识各不相同。家长要了解这些,以便提供合适的帮助。
3~4个月时,幼儿具备了固视的能力。看到一件事物时,幼儿会去观察,进而分辨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发展到后来,幼儿逐渐会有视觉记忆力。
6~7个月时,幼儿会辨别新鲜及非新鲜事物。这种能力使幼儿可以灵活地使用观察力与探索能力。新鲜、好玩的东西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但是幼儿对一件事物的新鲜感不持久,很容易察觉这件东西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那么有趣,还有其他更好玩的东西在等着他。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观察幼儿对事物是否具有明显的分辨能力,必要时给予提示。这是培养幼儿数学智能的基础。
8~9个月时,幼儿初步具备了手眼协调能力。这一阶段,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发展精细动作,比如把摇铃放到某个容器里,以培养幼儿对肌肉的控制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这些简单的动作训练对幼儿将来的发展十分重要。我们知道,手的活动与脑的活动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脑越发达,手越灵活,反之,锻炼手,也是在开发智力,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在幼儿手中放些物品,诱导幼儿练习抓握。
从1岁开始,幼儿有了分类意识。分类是推理的基础,是接下来学习数学逻辑的必要条件。家长可以教幼儿做简单的配对游戏,如给幼儿一个玩具苹果,让他在水果盘里找出真实的苹果,等等。
从2岁开始,幼儿喜欢玩分类游戏。这一阶段,幼儿会学着自己给东西分类,将有共同特征的物体放在一起。家长可以让幼儿多练习相关的延伸动作,为他将来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发幼儿什么?
0~3岁幼儿需要开发的数学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数的概念:数数、认写数字、唱数、一对一的对应等。
量的概念: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厚薄、面积、体积、容积、单位、时间、快慢等。
图形空间概念:基本平面图形、基本立体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等。
逻辑关系概念:相关位置、分类、部分与全体、前后顺序等。
开发幼儿的数学智能,目的是为未来孩子学习数学做好准备,在家长引导下,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关系,以感知、观察、操作的方法主动探索,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此,家长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体会数学的趣味。例如:
1.肢体活动。幼儿从爬、走、跑、跳的运动中感知空间方位。家长可以对幼儿说:“你往前走,我往后走。”“我们先往上走,再往下走。”“我们上楼梯,1、2、3……”“我们下楼梯,1、2、3……”做被动手指操也是不错的游戏。家长边说儿歌边按摩幼儿手指:“一只手,五指头;大拇哥,二拇弟,中指楼,四小弟,还有一个小妞妞。”有语言,有动作,还有数字。洗脸时,家长可以一边触摸幼儿的脸一边向幼儿介绍五官:“一个头,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耳朵……”通过这些肢体活动,幼儿就能获得大量的关于数学的经验。
2.语言游戏。念数字歌、量词歌、数数歌等语言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发展口头语言能力,也是开发孩子数学智能的好办法。如“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两根手指头,两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三根手指头,三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成小猫咪……”
3.生活实践。即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启发幼儿。比如吃饭时,家长摆放餐具,可以一边摆一边对1岁以内的幼儿说:“一个勺子,两个碗,三个盘子,四双筷子……”幼儿就会获得关于量词的感性经验。再比如,穿鞋的时候,家长对1岁半的幼儿说:“我的鞋大,宝宝的鞋小。等宝宝长大了,要换大鞋。”幼儿就弄懂了关于大小变化的初步概念。对2岁左右的幼儿,家长应多让其接触物体,如玩具、水果、棋子、彩笔、汤匙、筷子等,让他数一数,摸一摸。这些游戏有助于幼儿把抽象数字具体化。等到幼儿3岁以后,可以延伸出加法、减法。
4.给数字命名。数字无处不在,家里的日历牌、电话号码、邮箱号、门牌号、生日卡……都离不开数字。这些数字映在幼儿的眼帘中,他也在默默地吸收。如果他问某个数字代表什么,家长一定要给他明确的解释,不要怕他不懂。家长解释得越多,幼儿对数字的印象越深刻,渐渐会记住,并会探索式地感受到数字的真正含义。
5.综合体验。2~3岁的幼儿,大多数已具备了基本的数学概念,会简单的计算。这时,家长应该给幼儿营造一些巩固知识的体验活动。比如,“家庭超市”就很受幼儿的欢迎。想必家长没少带幼儿逛超市吧,想必幼儿也对买卖东西很感兴趣吧,那就在家给他虚拟一个超市,让他过过瘾吧。第一步,家长把家里的玩具、娃娃、孩子的衣服等小东西摆放好,贴上标签,标上价格。第二步,妈妈扮售货员,孩子扮顾客。第三步,孩子看上了一样物品(如价值2元),孩子付钱5元,妈妈找钱2元。如果孩子没发现错,妈妈提醒一下,直到孩子做出正确的回答。如此反复。也可以让宝宝做售货员,妈妈做顾客。
注意哪些问题?
目前,学前教育的资源相当丰富,对于开发幼儿的各种智能十分有益。然而,大量玩具、工具的接触,都比不上家长细心、耐心的指导。在家长的陪伴下,幼儿在生活中接触数学知识的机会越多,学起来就越专注,进步也就越快。此外,家长对幼儿进行数学智能开发时,既要考虑到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特点,又要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的优势,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逻辑观念的重要性更甚于数字的记忆。幼儿还没有获得相应的数学概念时,不会数数、不会计算是正常的,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有价值的逻辑经验。如配对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对应观念、排序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序列观念、分类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包含观念等。这些看起来和数学无关,却是幼儿学习数学必备的基础。此外,启蒙幼儿要讲究循序渐进,不要苛求幼儿马上明白数字的意义。
第二,让幼儿多积累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的概念。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但抽象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基础之上。如:分蛋糕、糖果时,幼儿很容易就能理解数学中的“等分”的概念。以后遇到其他类似的问题时,他也会主动应用自己的经验。
第三,生活是幼儿数学知识的源泉。面对抽象的数字符号,幼儿很难理解“数字就是表示多少”,但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实、具体的问题,也是与他自己相关的问题,因而更容易被他所理解,解决起来也非常有趣。家长可以带着幼儿一起到生活中去寻找:看看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生活化的学习可让宝宝得到很多具体而丰富的认识。
第四,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家长如果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开发幼儿数学智能的方法,应该加强自身学习,订阅一些有关早教的报纸杂志,多听教育讲座,必要时向幼教老师、心理咨询师请教。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