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工作自我矫正、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教师必须在一节课后或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它能使我们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帮助教师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思想及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从而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的依据,进而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一堂课 思想品德课 反思
教师们都习惯了每天的上课,却不习惯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当前,实行新课程,我们没有更多的经验借鉴,只有在反思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如我在上一堂公开课——《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节中,就坚强意志品质的表现,我选取了《千手观音》中的领舞人邵丽华作为材料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阅读邵丽华的生平经历后来谈一谈:“同学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哪些优良品质?”本想用《千手观音》这一幅很精彩的画面着重介绍邵丽华,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学生从邵丽华的生平经历中怎么也谈不出她的优良品质在何处,更谈不上坚强意志的四个表现了(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这显然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于是我课后在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的教学失误在哪儿呢?……”
一、选材不适当
千手观音虽然同学们都在年欢晚会上看过,但对邵丽华根本不了解,甚至他们并不知道千手观音是由聋哑人来完成的,当然就谈不上感受到什么?因此要想新课程拉近学生的距离,我们必须从学生生活情景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中,并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例,然后通过“再创造”活动引入课堂,既有利于学生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又有利于学生的感受。
二、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够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邵丽华材料后,你能感受到什么?同桌相互讨论,或者同学们可以走动走动,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是什么?时间过了好长一会儿,然而学生既不展开讨论,也不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因为学生对邵丽华不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太笼统,学生就感受不到问题的存在,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提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起?因此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基础的问题提出,然后逐步提出更深入更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有了这种问题意识的时候,老师要及时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勇于探索、创造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参与到问题中来。
三、尊重学生的回答,未做好学生的引导教学
在本节课中学生了解了坚强意志品质的四个表现后,我让学生阅读书中的四个材料,让他们分析这四个材料的主人公主要有哪些坚强意志品质的表现?
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
生1:中学生不怕吃苦、不怕累,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所以他读完了初中……
生2:下岗工人冷静、办事果断,说明他面对困难,冷静地分析了形势,果断地采取了措施,从而迎来了新天地……
生3:“我”被一句话“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得到了启示;发奋学习,给自己立下一个严格的规矩,保证自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最终成立一名博士生。说明有志气、有理想……
生4……
同学们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回答了四个材料,但他们的回答都比较单一,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不很全面。于是,我课后在想,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表现,我没有及时的进行评价。虽然他们的分析、理解不是很理想、不很透彻,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达到了所要理解的地步了。至于如何来进一步引导到课文中的价值取向呢?作为教师就得进一步作引导、分析,从材料中去挖掘出结论,从而让学生得到更高一层次的理解,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又达到了课文的价值取向。这才是我们授课者的真正目的。
四、信息过量,控制了学生思维
迷信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依赖心理过强,误认为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就能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唯恐内容单薄,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入课件。比如:在这次公开课中,最开始我选取了张海迪的故事引入了课题,继续又有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杰出人物的画面,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这些人物成功的背后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靠的是什么?紧接着又选取了邵丽华、爱迪生、毕玉玺等人物的经历来讲解。其结果内容都没有上完……。课后思考,如果将集中在一个材料上,比如张海迪,也许这堂课还上得比较成功。这就充分说明信息技术无限制地增加了知识传授的密度,教学的方式就由过去的“入灌”变成了“机灌”的过程。这似乎比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还要过分,这与当前的教学改革不是背道而驰吗?
因此通过这一节思想品德课的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一节课后或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它能使教师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帮助教师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思想及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从而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的依据,进而既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又使教师的教学经验得到升华。
[关键词]一堂课 思想品德课 反思
教师们都习惯了每天的上课,却不习惯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当前,实行新课程,我们没有更多的经验借鉴,只有在反思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如我在上一堂公开课——《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节中,就坚强意志品质的表现,我选取了《千手观音》中的领舞人邵丽华作为材料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阅读邵丽华的生平经历后来谈一谈:“同学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哪些优良品质?”本想用《千手观音》这一幅很精彩的画面着重介绍邵丽华,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学生从邵丽华的生平经历中怎么也谈不出她的优良品质在何处,更谈不上坚强意志的四个表现了(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这显然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于是我课后在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的教学失误在哪儿呢?……”
一、选材不适当
千手观音虽然同学们都在年欢晚会上看过,但对邵丽华根本不了解,甚至他们并不知道千手观音是由聋哑人来完成的,当然就谈不上感受到什么?因此要想新课程拉近学生的距离,我们必须从学生生活情景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中,并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例,然后通过“再创造”活动引入课堂,既有利于学生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又有利于学生的感受。
二、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够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邵丽华材料后,你能感受到什么?同桌相互讨论,或者同学们可以走动走动,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是什么?时间过了好长一会儿,然而学生既不展开讨论,也不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因为学生对邵丽华不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太笼统,学生就感受不到问题的存在,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提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起?因此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基础的问题提出,然后逐步提出更深入更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有了这种问题意识的时候,老师要及时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勇于探索、创造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参与到问题中来。
三、尊重学生的回答,未做好学生的引导教学
在本节课中学生了解了坚强意志品质的四个表现后,我让学生阅读书中的四个材料,让他们分析这四个材料的主人公主要有哪些坚强意志品质的表现?
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
生1:中学生不怕吃苦、不怕累,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所以他读完了初中……
生2:下岗工人冷静、办事果断,说明他面对困难,冷静地分析了形势,果断地采取了措施,从而迎来了新天地……
生3:“我”被一句话“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得到了启示;发奋学习,给自己立下一个严格的规矩,保证自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最终成立一名博士生。说明有志气、有理想……
生4……
同学们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回答了四个材料,但他们的回答都比较单一,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不很全面。于是,我课后在想,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表现,我没有及时的进行评价。虽然他们的分析、理解不是很理想、不很透彻,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达到了所要理解的地步了。至于如何来进一步引导到课文中的价值取向呢?作为教师就得进一步作引导、分析,从材料中去挖掘出结论,从而让学生得到更高一层次的理解,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又达到了课文的价值取向。这才是我们授课者的真正目的。
四、信息过量,控制了学生思维
迷信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依赖心理过强,误认为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就能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唯恐内容单薄,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入课件。比如:在这次公开课中,最开始我选取了张海迪的故事引入了课题,继续又有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杰出人物的画面,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这些人物成功的背后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靠的是什么?紧接着又选取了邵丽华、爱迪生、毕玉玺等人物的经历来讲解。其结果内容都没有上完……。课后思考,如果将集中在一个材料上,比如张海迪,也许这堂课还上得比较成功。这就充分说明信息技术无限制地增加了知识传授的密度,教学的方式就由过去的“入灌”变成了“机灌”的过程。这似乎比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还要过分,这与当前的教学改革不是背道而驰吗?
因此通过这一节思想品德课的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一节课后或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它能使教师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帮助教师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思想及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从而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的依据,进而既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又使教师的教学经验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