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2
摘 要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接触最为广泛的一种文化。大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开展以竞技体育,传统保健体育,现代健身体育和娱乐体育为内容的体育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而且营造了高校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全面提高高校的育人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 体育文化
高等院校是我国文化积淀、发展和传承的主要社会载体,是知识形成、传播的主要社会场所, 高等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近些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也同全国一样,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加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河南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为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于有形与无形中影响着广大师生:从发展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健身,健心,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体育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完善心理特质;从教养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教给大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体育参与态度,动机,兴趣和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从社会学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进他们的社会化,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高校校园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社会体育文化的一个分支。1974年,由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主席尼古·阿莱克赛博士牵头,编写出版了用六种文字写成的《体育运动词汇》一书,此书对“体育文化”作了如下定义:“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运筹、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从历史看,对“体育文化”这一概念比较统一和权威的定义是指“为丰富人类生活,满足生存需求,以身体为媒介,把满足人类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形成社会承认的、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卢元镇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精神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它的意义在于把体育运动当作一种文化现象看待和研究。按照以上对体育文化的诠释,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可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的依托下,由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表象内容,也包括体育价值观,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行为风尚等。据此,可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范畴划分为三个层面,即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层,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层,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层。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相互影响、融合、渗透、促进而发展起来的,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担负着健身、娱乐、宣泄情感、宏扬体育精神与文化的多维功能,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身体和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产生巨大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以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等条件为基础,以高校师生员工为主体,由高校的体育环境和学生的需求相融会形成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具有高校校园特色和健康生活气氛的一种大众文化,具有较高的层次和品位,它集健身,消遣,娱乐,传播文化等功能于一身,是大学生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如下七个主要特征。
(一)方向性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人才。这一办学方向决定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方向,因此,高校体育必须按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去建设高校体育文化,将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提倡高品位的校园体育文化,激发大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健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爱国精神,使校园体育文化朝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发展。
(二)高层次性
高校的广大师生是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主体,其总体知识水平高,决定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品位高,欣赏水平高,理性认识高,消费意识强,活动设计标准高等高层次特征。作为一批站在社会文化前沿、不断发掘和拓展创造新文化的群体,作为现在和未来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跑跑步,打打球等传统的锻炼项目,他们渴望具有时代气息的高层次校园体育文化,即精神一文化一体育合而为一的产品的诞生,以满足其对体育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大众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一个突出的功能就是它的娱乐性,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在于它易于参与,人们喜闻乐见的特征。一般说来,高校体育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高超复杂的技艺,深邃的哲理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诸条件要求参与者,而是以普遍的,自娱自乐的,消遣性的,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迎合参与对象,使他们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直接的令人愉悦的主体情感体验。因此,使它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吸引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无论在空间的广阔性,还是在时间的持久性上,体育文化的价值是其它校园文化难以企及的。
(四)多样性
高校体育与高校文化教育相结合,可产生多样性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除各种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休闲体育和观赏性体育活动外,还包括以上各种体育活动与校园文化相互渗透,交织以展示学生才能的各种文化活动,如体育摄影,体育邮展,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征文,体育小制作,小发明,野外生存等各种体育文化活动。
(五)实践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它应当反映体育的本质特性即实践性。此外,学生时代是人生中充满活力的阶段,亲身参与体验的欲望强烈,学生有目的,有组织地为自己创造条件开展各式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在实践中体验体育的乐趣,价值,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使体育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达到了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校园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区别于社会体育文化的最主要表现是其校园性这一特殊性,它对于社会文化和其它校园文化而言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的校园会产生不同的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又是弥散性的,它可以通过体育活动的方式,广泛散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于每一个人当中,形成一种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七)开放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校校园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加,广大学生对高校体育的依赖性减小,国外及校外的各种社会体育形态,管理方式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的体育倾向开始流向外界,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日益突出。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必须与这种开放性相适应,以建设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54.
[2] [美]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3] 张进才.体育文化基本概念辨析[J].体育与科学.2003.
[4] 王安平.甘肃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对策[J].兰州学刊.2008.05.
[5] 张翀.浅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J].科技咨讯.2008.08.
[6] 吴洁.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J].理论与实践.2008.06.
[7] 薛勇闯,等.从生态哲学视角下探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8] 郭鸿鹏.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与价值取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摘 要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接触最为广泛的一种文化。大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开展以竞技体育,传统保健体育,现代健身体育和娱乐体育为内容的体育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而且营造了高校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全面提高高校的育人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 体育文化
高等院校是我国文化积淀、发展和传承的主要社会载体,是知识形成、传播的主要社会场所, 高等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近些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也同全国一样,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加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河南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为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于有形与无形中影响着广大师生:从发展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健身,健心,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体育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完善心理特质;从教养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教给大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体育参与态度,动机,兴趣和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从社会学角度看,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进他们的社会化,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高校校园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社会体育文化的一个分支。1974年,由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主席尼古·阿莱克赛博士牵头,编写出版了用六种文字写成的《体育运动词汇》一书,此书对“体育文化”作了如下定义:“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运筹、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从历史看,对“体育文化”这一概念比较统一和权威的定义是指“为丰富人类生活,满足生存需求,以身体为媒介,把满足人类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形成社会承认的、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卢元镇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精神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它的意义在于把体育运动当作一种文化现象看待和研究。按照以上对体育文化的诠释,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可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的依托下,由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表象内容,也包括体育价值观,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行为风尚等。据此,可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范畴划分为三个层面,即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层,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层,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层。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相互影响、融合、渗透、促进而发展起来的,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担负着健身、娱乐、宣泄情感、宏扬体育精神与文化的多维功能,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身体和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产生巨大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以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等条件为基础,以高校师生员工为主体,由高校的体育环境和学生的需求相融会形成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具有高校校园特色和健康生活气氛的一种大众文化,具有较高的层次和品位,它集健身,消遣,娱乐,传播文化等功能于一身,是大学生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如下七个主要特征。
(一)方向性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人才。这一办学方向决定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方向,因此,高校体育必须按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去建设高校体育文化,将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提倡高品位的校园体育文化,激发大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健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爱国精神,使校园体育文化朝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发展。
(二)高层次性
高校的广大师生是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主体,其总体知识水平高,决定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品位高,欣赏水平高,理性认识高,消费意识强,活动设计标准高等高层次特征。作为一批站在社会文化前沿、不断发掘和拓展创造新文化的群体,作为现在和未来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跑跑步,打打球等传统的锻炼项目,他们渴望具有时代气息的高层次校园体育文化,即精神一文化一体育合而为一的产品的诞生,以满足其对体育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大众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一个突出的功能就是它的娱乐性,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在于它易于参与,人们喜闻乐见的特征。一般说来,高校体育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高超复杂的技艺,深邃的哲理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诸条件要求参与者,而是以普遍的,自娱自乐的,消遣性的,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迎合参与对象,使他们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直接的令人愉悦的主体情感体验。因此,使它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吸引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无论在空间的广阔性,还是在时间的持久性上,体育文化的价值是其它校园文化难以企及的。
(四)多样性
高校体育与高校文化教育相结合,可产生多样性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除各种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休闲体育和观赏性体育活动外,还包括以上各种体育活动与校园文化相互渗透,交织以展示学生才能的各种文化活动,如体育摄影,体育邮展,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征文,体育小制作,小发明,野外生存等各种体育文化活动。
(五)实践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它应当反映体育的本质特性即实践性。此外,学生时代是人生中充满活力的阶段,亲身参与体验的欲望强烈,学生有目的,有组织地为自己创造条件开展各式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在实践中体验体育的乐趣,价值,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使体育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达到了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校园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区别于社会体育文化的最主要表现是其校园性这一特殊性,它对于社会文化和其它校园文化而言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的校园会产生不同的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又是弥散性的,它可以通过体育活动的方式,广泛散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于每一个人当中,形成一种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七)开放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校校园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加,广大学生对高校体育的依赖性减小,国外及校外的各种社会体育形态,管理方式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的体育倾向开始流向外界,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日益突出。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必须与这种开放性相适应,以建设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54.
[2] [美]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3] 张进才.体育文化基本概念辨析[J].体育与科学.2003.
[4] 王安平.甘肃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对策[J].兰州学刊.2008.05.
[5] 张翀.浅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J].科技咨讯.2008.08.
[6] 吴洁.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J].理论与实践.2008.06.
[7] 薛勇闯,等.从生态哲学视角下探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8] 郭鸿鹏.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与价值取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