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政是个孝子。他常常想办法哄老太太开心,虽然手法拙劣。中秋家宴上说笑话,他真诚地为了讨得母亲欢心,放下读书人的斯文,讲了一个男人怕老婆的笑话,逗得大家都笑了,“因从没听见贾政说这样话,所以才笑”。可知,贾政作为正派读书人,平时是不讲的,但为了母亲高兴,也放下架子来讲这种低俗笑话,可谓“彩衣娱亲”之意。
贾政在教育宝玉的方法上,贾政与母亲是不一致的,贾母是溺爱,贾政是要严格管教。在鞭笞宝玉之前,他怕贾母知道了生气,要下人们封锁消息,不叫老太太知道。这里面固然有怕贾母知道了会干涉教子,但也有怕母亲知道了会气坏了身子的因素在里面。后来贾母知道了赶来斥责他时,他也是苦苦哀求,又下跪又含泪又赔笑,终是怕母亲在大暑热天气出病来。在贾母“只是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的厉声斥责中,贾政似乎倒成了不孝之子了,其内心该是何等的苦涩、悲凉,又是何等的无奈。可见,贾政对母亲的孝顺是真的孝顺,而不同于贾赦等人的在礼节上的敷衍。
贾政是一位严父的形象,在生活上,他以身作则,对晚辈严格要求。我们须注意的是,作者对与这种“严父”的形象是肯定的,说他“训子有方,治家有法”。对于宝玉不喜读书,贾政也是采用的比较开明的态度,并不强求。元妃省亲,他特地告诉元春“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这正说明了他内心对宝玉的那些“歪才”并不否定打击,而是抱的一种赞赏的态度。
贾政教育宝玉时时以严父形象出现,但从来不知鼓励,他死板的教育方式导致了他教育子女的失败。《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节,贾政听了宝玉题的对联匾额后“点头微笑”流露出其内心的欣喜与赞赏之情,但是他也不说一句好,反倒时时呵责。贾政教育儿子的方式虽不科学,但我们不能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待和评判古人。贾政的种种教育行为放在康乾盛世,就不难理解了。对于贾家这样的百年望族、诗礼簪缨之家来说,如果对子女教育不严,就很难有能够继承祖业、振兴门庭的人选,子女也很容易变得无能甚至无耻。在小说中,因为父母教育不严而不成器的富家子弟比比皆是,如薛蟠、贾珍等等。宝玉是贾政的继承人,长子贾珠早死,贾环不仅是庶出,而且形容猥琐、难成大器,终不比宝玉天赋过人、风采超群。于是,贾政就在宝玉身上寄托了很高的期望。“爱之深,恨之切”,所以,当贾政听说宝玉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时,马上气得“面如金纸”,要把宝玉痛打一顿。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就算是如今的家长,听说自己子女如此种种行为估计也是要狠狠教训的。作为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家长,作为儒家文化熏陶培育成的严父,贾政为了家世的利益,为了宝玉的前途,也为了自己的脸面而严拘儿子的身心。然而贾政教子却是失败的,挨打的宝玉更加逆反,以至于和黛玉说:“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贾政望子成龙,却不能不承认失败,甚至在失败的绝望中欲置之死地,“以绝将来之患”。在此,贾政作为一个父亲,面对爱子背叛社会认可的文化传统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凉绝望心态表露无疑。贾政教子的失败,说明封建阶级的伦理道德、人生道路,已经对他们的子弟失去了吸引力,贾政已无力用传统的价值观念培养适合他的阶级所需要的接班人。
我们再看看他的两位兄弟。在教育子侄孙上,贾敬则是一味修道,完全不管,整个宁国府任由贾珍为所欲为。至于贾珍是怎样的荒淫、挥霍,“一味高乐不了,把那宁国府竟翻过来了”,贾敬大概是不知道的。作为父亲的贾敬,不能说没有责任。贾赦的家教家风比贾政的要散漫得多,他对子女的教育甚至可以说是荒唐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贾赦本人荒淫贪财,其子贾琏也是好色浪荡,在外面私自娶妾。他看上了穷书生石呆子的二十把古扇,叫儿子助己行凶,其行为甚至让儿子都瞧不起,可见他对子女上基本上是没有教育的意识的。
对比贾敬、贾赦的家教,我们再回头看贾政对子女的教育,可以发现其难能可贵。
贾政在教育宝玉的方法上,贾政与母亲是不一致的,贾母是溺爱,贾政是要严格管教。在鞭笞宝玉之前,他怕贾母知道了生气,要下人们封锁消息,不叫老太太知道。这里面固然有怕贾母知道了会干涉教子,但也有怕母亲知道了会气坏了身子的因素在里面。后来贾母知道了赶来斥责他时,他也是苦苦哀求,又下跪又含泪又赔笑,终是怕母亲在大暑热天气出病来。在贾母“只是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的厉声斥责中,贾政似乎倒成了不孝之子了,其内心该是何等的苦涩、悲凉,又是何等的无奈。可见,贾政对母亲的孝顺是真的孝顺,而不同于贾赦等人的在礼节上的敷衍。
贾政是一位严父的形象,在生活上,他以身作则,对晚辈严格要求。我们须注意的是,作者对与这种“严父”的形象是肯定的,说他“训子有方,治家有法”。对于宝玉不喜读书,贾政也是采用的比较开明的态度,并不强求。元妃省亲,他特地告诉元春“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这正说明了他内心对宝玉的那些“歪才”并不否定打击,而是抱的一种赞赏的态度。
贾政教育宝玉时时以严父形象出现,但从来不知鼓励,他死板的教育方式导致了他教育子女的失败。《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节,贾政听了宝玉题的对联匾额后“点头微笑”流露出其内心的欣喜与赞赏之情,但是他也不说一句好,反倒时时呵责。贾政教育儿子的方式虽不科学,但我们不能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待和评判古人。贾政的种种教育行为放在康乾盛世,就不难理解了。对于贾家这样的百年望族、诗礼簪缨之家来说,如果对子女教育不严,就很难有能够继承祖业、振兴门庭的人选,子女也很容易变得无能甚至无耻。在小说中,因为父母教育不严而不成器的富家子弟比比皆是,如薛蟠、贾珍等等。宝玉是贾政的继承人,长子贾珠早死,贾环不仅是庶出,而且形容猥琐、难成大器,终不比宝玉天赋过人、风采超群。于是,贾政就在宝玉身上寄托了很高的期望。“爱之深,恨之切”,所以,当贾政听说宝玉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时,马上气得“面如金纸”,要把宝玉痛打一顿。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就算是如今的家长,听说自己子女如此种种行为估计也是要狠狠教训的。作为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家长,作为儒家文化熏陶培育成的严父,贾政为了家世的利益,为了宝玉的前途,也为了自己的脸面而严拘儿子的身心。然而贾政教子却是失败的,挨打的宝玉更加逆反,以至于和黛玉说:“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贾政望子成龙,却不能不承认失败,甚至在失败的绝望中欲置之死地,“以绝将来之患”。在此,贾政作为一个父亲,面对爱子背叛社会认可的文化传统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凉绝望心态表露无疑。贾政教子的失败,说明封建阶级的伦理道德、人生道路,已经对他们的子弟失去了吸引力,贾政已无力用传统的价值观念培养适合他的阶级所需要的接班人。
我们再看看他的两位兄弟。在教育子侄孙上,贾敬则是一味修道,完全不管,整个宁国府任由贾珍为所欲为。至于贾珍是怎样的荒淫、挥霍,“一味高乐不了,把那宁国府竟翻过来了”,贾敬大概是不知道的。作为父亲的贾敬,不能说没有责任。贾赦的家教家风比贾政的要散漫得多,他对子女的教育甚至可以说是荒唐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贾赦本人荒淫贪财,其子贾琏也是好色浪荡,在外面私自娶妾。他看上了穷书生石呆子的二十把古扇,叫儿子助己行凶,其行为甚至让儿子都瞧不起,可见他对子女上基本上是没有教育的意识的。
对比贾敬、贾赦的家教,我们再回头看贾政对子女的教育,可以发现其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