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切。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在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环境危机影响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影响国家政治系统的稳定。因此,建立政府主导、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广泛参与、企业勇担责任和环境NGO推动五位一体的综合环境治理格局,是当下中国解决环境危机的明智选择。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危机;环境政治学;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48 — 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同时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无论人们是否愿意使用“危机”这个略显夸张的术语来指称中国的环境状况,但环境危机的广泛存在确实是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环境危机因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危害程度的严重性、形成原因的复杂性、问题解决的迫切性,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切,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原“四位一体”社会建设总体战略基础上,创造性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建设范围内,从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整体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本文从环境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环境危机的社会政治影响,并提出“五位一体”的环境问题整改策略。
一、与现代文明同步显现的环境危机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密切,但“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在潜在的深刻矛盾中” 〔2〕,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机。环境危机是人类在寻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并最终危害人类的利益,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急剧增长的物质利益,使人们的内心不再以单纯的丰衣足食为终极追求。人们开始不断地扩张自己的领地、追求物质利益、炫耀个人财富。事实表明,人类的“理性”确实得到了无限的膨胀。在经济利润与生态环境的较量之中,经济利润确实日益繁荣,但是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危机、三峡库区的环境危机、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等和谐发展的不可回避的十大环境危机。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和各种各样的自然生态灾难,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危机。但是,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盲目GDP崇拜的推动下,许多地方政府只注重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忽视了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更有甚者甚至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追平GDP的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持续恶化,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都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我国的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可以用“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来形容。目前,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全国的1/3,水土流失面积达38%,海港化面积扩大到18%以上,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目前我国75%的慢性病与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癌症患者的70%—80%与环境污染有关。〔3〕
恩格斯在19世纪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这句话在目前的中国正在以不同的方式频频上演。实际上,各种环境危机的背后都有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不友好的深层次的原因。环境危机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二、环境危机的社会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危机不断凸显,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羁绊,也成为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环境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1. 环境危机影响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永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从仅仅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到密切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这种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总布局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传统的不惜代价的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率的社会经济增长方式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危机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退化和人地关系紧张,致使人类生存空间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对生态文明构成巨大冲击,严重影响中国社会永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 环境危机威胁国家政治系统的稳定。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6〕目前困扰中国的环境危机,说到底是“私人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过度‘溢出’,反过来也可以说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缺乏保护”〔7〕的结果。政府扮演着协调人们各种利益的主要角色,民众对政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人们的期望一旦落空,往往导致人们对政府能力的否定,使政府陷入信任危机,诱使人们采取非法的秩序手段来谋求生存安全,导致政治冲突和群体性环境事件发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因生态环境危机造成的政治冲突和群体性环境事件屡见不鲜。1989年11月,浙闽两省因开采矾矿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发生的跨省性流血事件。1992年8月,兰州市的兰泉化工厂因生产硫酸和二硫化碳而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引发了震惊全国的兰州污染械斗案。2008年11月,重庆开县高桥镇村民因高升煤矿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水源缺失及地质滑坡等原因与矿方发生流血冲突。这些冲突无一不是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一旦关系到一群人的利益,从而变成大众的利益,就不再是简单的环境问题,而会进一步演化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现有政治系统无法快速有效地解决好社会问题,就可能造成民众对政府执行力和政府权威的怀疑。一旦政府公信力受到怀疑,政治危机就为时不远了。牛津大学教授诺曼·梅尔斯曾在《环境与安全》一书中指出:“生态完整是国家安全的核心”〔8〕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要素,其价值首先在于保障国家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国家或其中的某些地区生态系统恶化、环境危机严重,就会产生诸如疾病、失业、贫穷、犯罪、资源争端和生存摩擦等一系列引发社会动荡、影响国家政治系统稳定与发展的问题。 三、化解环境危机的路径选择
环境危机已不仅仅是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纯粹自然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而是影响经济、制约社会、涉及政治的一个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的不得不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综合化系统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政府、民众或任何一种单独的力量都无法完成。因此,形成多方协同互动、齐抓共管的环境协同治理格局就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化解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
1. 政府是化解环境危机的主导力量。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1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首次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海尔布罗纳也认为,“铁的政府,或者是军事政府,对实现生态控制是绝对必要的。”〔6〕可见,各级政府理所应当应该成为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者、提供者和分配者。因此,政府应首先应当确立和高度重视“绿色GDP”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倡更多的绿色环保的经济增长方式,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底线,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其次,实施并完善以生态效益为主要指标的目标考核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推动创新转型和绿色发展在促进经济水发展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最后,严格环境执法和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用法律武器来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2.环境信息公开是化解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环境政务信息对众公开,既是公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又是化解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对于政务公开,罗伯斯比尔曾说过,“对众公开是美德的支柱,真理的保证,是犯罪和阴谋所害怕的灾难。把黑暗和秘密投票留给罪犯和奴隶吧,对众公开还有个好处,即这个方法会教育公民和培养共和国的美德。当这个方法不再适合于人民的时候,共和国也就不存在了。”〔9〕因此,政府首先要着力提高公众对环境信息公开的认识,认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对政府行政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客观评判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增强公众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其次,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的各项基础能力建设,加大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人员、增强网站环境信息公开的功能,使环境信息公开人性化、规范化、专业化。再次,加强学习先进地区环境信息公开的管理经验、工作模式。最后,大力推动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形成对污染监管的强大压力,为推动公众深度参与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各级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也都设立了互动版块,这位环境信息的公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强大的技术支撑。
3.公众广泛参与是化解环境危机的强大动力。环境问题是社会公共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治理环境污染,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社会公众的积极广泛参与。我国环保部门曾提出,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公众,公众应该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各类环保公共事务进行深度参与。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是化解环境危机的强大动力。为此,政府要积极搭建社会公众参与平台。首先,通过立法,保证公众的环境权,建立公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其次,加大宣传和教育,通俗易懂地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提高公众环保参与的热情和能力。最后,尽可能地提供多样化的公众参与途径。将公众对环保参与全过程的四个参与即预案参与、过程参与、行为参与、末端参与有机结合、同时运作,真正实现完整的公众参与,达到加强环保监督管理力度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4.企业勇担责任是化解环境危机的主体力量。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常常会对环境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许多企业依靠对环境资源的直接掠夺实现经济效益。而且企业在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三废”即废气、废水和废物。企业既是资源浪费的重要主体,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主体。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人,往往根据利益最大化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很少关注企业生产行为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目前我国环境资源被过度浪费和污染的费用大多由社会负担。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手段限制或鼓励企业减少环境污染,不仅会大大增加社会治理成本,甚至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如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所指出的:“现在,人类物质力量的增长,已足以使生物圈变成一个难以栖身的地方。如果人类不一致采取有力的行动,紧急制止贪婪短视的行为对生物圈造成的污染和掠夺,就会在不远的将来造成自杀性的后果”。〔10〕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就要切实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让污染者真正主动承担起改善环境的责任。
5.环境NGO是化解环境危机的重要力量。所谓NGO,“是指非盈利的、与政府部门和商业组织保持一定距离的专业组织,它们通常围绕特定的领域或问题结成团体,有自己的利益和主张的非政府社会组织。”〔11〕“它们是能够采取集体行动的民间组织或组织网络,是承上启下,沟通社会各界的中介纽带,是从事协调与合作的有效的组织工具。”〔12〕因此,积极引导和促进环境NGO的建立和健康发展,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学术交流、环境保护科技推广等环境保护活动,提高广大公民的环保意识。他们不仅对政府的环境工作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一定程度上,可能还会给政府部门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有效化解环境危机,促进环境的改善和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环保社团 2000 多个,其中不少已初具规模。如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文化村等。这些环保社团组织大都有政府支持,赞助和发动,主要进行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科研活动,但这些活动一般规模较小,声势不大。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快制定有关非政府环境保护社会团体的制度,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环境与发展管理的机制和程序。
〔参 考 文 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2〕Barbara Ward. Rene Dubos. Only One Earth:The care and Maintenance of a Small Planet〔M〕.New York:w.w. Norton&Campany,Inc.,1972:12.
〔3〕郭学军,张红海.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01):14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5:48.
〔7〕丁大月.发展新思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70.
〔8〕杨京平.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
〔6〕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22-23.
〔9〕李龙.西方法学名著摘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6.
〔10〕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
〔11〕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99.
〔12〕赵黎青.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体系〔J〕.现代国际关系,1998,(10):24.
〔责任编辑:冯延臣〕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危机;环境政治学;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48 — 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同时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无论人们是否愿意使用“危机”这个略显夸张的术语来指称中国的环境状况,但环境危机的广泛存在确实是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环境危机因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危害程度的严重性、形成原因的复杂性、问题解决的迫切性,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切,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原“四位一体”社会建设总体战略基础上,创造性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建设范围内,从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整体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本文从环境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环境危机的社会政治影响,并提出“五位一体”的环境问题整改策略。
一、与现代文明同步显现的环境危机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密切,但“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在潜在的深刻矛盾中” 〔2〕,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机。环境危机是人类在寻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并最终危害人类的利益,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急剧增长的物质利益,使人们的内心不再以单纯的丰衣足食为终极追求。人们开始不断地扩张自己的领地、追求物质利益、炫耀个人财富。事实表明,人类的“理性”确实得到了无限的膨胀。在经济利润与生态环境的较量之中,经济利润确实日益繁荣,但是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危机、三峡库区的环境危机、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困扰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等和谐发展的不可回避的十大环境危机。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和各种各样的自然生态灾难,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危机。但是,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盲目GDP崇拜的推动下,许多地方政府只注重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忽视了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更有甚者甚至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追平GDP的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持续恶化,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都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我国的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可以用“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来形容。目前,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全国的1/3,水土流失面积达38%,海港化面积扩大到18%以上,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目前我国75%的慢性病与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癌症患者的70%—80%与环境污染有关。〔3〕
恩格斯在19世纪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这句话在目前的中国正在以不同的方式频频上演。实际上,各种环境危机的背后都有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不友好的深层次的原因。环境危机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二、环境危机的社会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危机不断凸显,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羁绊,也成为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环境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1. 环境危机影响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永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从仅仅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到密切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这种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总布局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传统的不惜代价的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率的社会经济增长方式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危机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退化和人地关系紧张,致使人类生存空间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对生态文明构成巨大冲击,严重影响中国社会永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 环境危机威胁国家政治系统的稳定。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6〕目前困扰中国的环境危机,说到底是“私人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过度‘溢出’,反过来也可以说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缺乏保护”〔7〕的结果。政府扮演着协调人们各种利益的主要角色,民众对政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人们的期望一旦落空,往往导致人们对政府能力的否定,使政府陷入信任危机,诱使人们采取非法的秩序手段来谋求生存安全,导致政治冲突和群体性环境事件发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因生态环境危机造成的政治冲突和群体性环境事件屡见不鲜。1989年11月,浙闽两省因开采矾矿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发生的跨省性流血事件。1992年8月,兰州市的兰泉化工厂因生产硫酸和二硫化碳而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引发了震惊全国的兰州污染械斗案。2008年11月,重庆开县高桥镇村民因高升煤矿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水源缺失及地质滑坡等原因与矿方发生流血冲突。这些冲突无一不是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一旦关系到一群人的利益,从而变成大众的利益,就不再是简单的环境问题,而会进一步演化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现有政治系统无法快速有效地解决好社会问题,就可能造成民众对政府执行力和政府权威的怀疑。一旦政府公信力受到怀疑,政治危机就为时不远了。牛津大学教授诺曼·梅尔斯曾在《环境与安全》一书中指出:“生态完整是国家安全的核心”〔8〕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要素,其价值首先在于保障国家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国家或其中的某些地区生态系统恶化、环境危机严重,就会产生诸如疾病、失业、贫穷、犯罪、资源争端和生存摩擦等一系列引发社会动荡、影响国家政治系统稳定与发展的问题。 三、化解环境危机的路径选择
环境危机已不仅仅是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纯粹自然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而是影响经济、制约社会、涉及政治的一个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的不得不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综合化系统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政府、民众或任何一种单独的力量都无法完成。因此,形成多方协同互动、齐抓共管的环境协同治理格局就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化解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
1. 政府是化解环境危机的主导力量。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1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首次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海尔布罗纳也认为,“铁的政府,或者是军事政府,对实现生态控制是绝对必要的。”〔6〕可见,各级政府理所应当应该成为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者、提供者和分配者。因此,政府应首先应当确立和高度重视“绿色GDP”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倡更多的绿色环保的经济增长方式,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底线,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其次,实施并完善以生态效益为主要指标的目标考核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推动创新转型和绿色发展在促进经济水发展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最后,严格环境执法和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用法律武器来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2.环境信息公开是化解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环境政务信息对众公开,既是公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又是化解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对于政务公开,罗伯斯比尔曾说过,“对众公开是美德的支柱,真理的保证,是犯罪和阴谋所害怕的灾难。把黑暗和秘密投票留给罪犯和奴隶吧,对众公开还有个好处,即这个方法会教育公民和培养共和国的美德。当这个方法不再适合于人民的时候,共和国也就不存在了。”〔9〕因此,政府首先要着力提高公众对环境信息公开的认识,认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对政府行政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客观评判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增强公众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其次,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的各项基础能力建设,加大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人员、增强网站环境信息公开的功能,使环境信息公开人性化、规范化、专业化。再次,加强学习先进地区环境信息公开的管理经验、工作模式。最后,大力推动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形成对污染监管的强大压力,为推动公众深度参与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各级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也都设立了互动版块,这位环境信息的公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强大的技术支撑。
3.公众广泛参与是化解环境危机的强大动力。环境问题是社会公共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治理环境污染,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社会公众的积极广泛参与。我国环保部门曾提出,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公众,公众应该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各类环保公共事务进行深度参与。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是化解环境危机的强大动力。为此,政府要积极搭建社会公众参与平台。首先,通过立法,保证公众的环境权,建立公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其次,加大宣传和教育,通俗易懂地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提高公众环保参与的热情和能力。最后,尽可能地提供多样化的公众参与途径。将公众对环保参与全过程的四个参与即预案参与、过程参与、行为参与、末端参与有机结合、同时运作,真正实现完整的公众参与,达到加强环保监督管理力度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4.企业勇担责任是化解环境危机的主体力量。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常常会对环境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许多企业依靠对环境资源的直接掠夺实现经济效益。而且企业在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三废”即废气、废水和废物。企业既是资源浪费的重要主体,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主体。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人,往往根据利益最大化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很少关注企业生产行为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目前我国环境资源被过度浪费和污染的费用大多由社会负担。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手段限制或鼓励企业减少环境污染,不仅会大大增加社会治理成本,甚至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如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所指出的:“现在,人类物质力量的增长,已足以使生物圈变成一个难以栖身的地方。如果人类不一致采取有力的行动,紧急制止贪婪短视的行为对生物圈造成的污染和掠夺,就会在不远的将来造成自杀性的后果”。〔10〕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就要切实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让污染者真正主动承担起改善环境的责任。
5.环境NGO是化解环境危机的重要力量。所谓NGO,“是指非盈利的、与政府部门和商业组织保持一定距离的专业组织,它们通常围绕特定的领域或问题结成团体,有自己的利益和主张的非政府社会组织。”〔11〕“它们是能够采取集体行动的民间组织或组织网络,是承上启下,沟通社会各界的中介纽带,是从事协调与合作的有效的组织工具。”〔12〕因此,积极引导和促进环境NGO的建立和健康发展,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学术交流、环境保护科技推广等环境保护活动,提高广大公民的环保意识。他们不仅对政府的环境工作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一定程度上,可能还会给政府部门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有效化解环境危机,促进环境的改善和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环保社团 2000 多个,其中不少已初具规模。如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文化村等。这些环保社团组织大都有政府支持,赞助和发动,主要进行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科研活动,但这些活动一般规模较小,声势不大。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快制定有关非政府环境保护社会团体的制度,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环境与发展管理的机制和程序。
〔参 考 文 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2〕Barbara Ward. Rene Dubos. Only One Earth:The care and Maintenance of a Small Planet〔M〕.New York:w.w. Norton&Campany,Inc.,1972:12.
〔3〕郭学军,张红海.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01):14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5:48.
〔7〕丁大月.发展新思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70.
〔8〕杨京平.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
〔6〕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22-23.
〔9〕李龙.西方法学名著摘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6.
〔10〕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
〔11〕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99.
〔12〕赵黎青.环境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体系〔J〕.现代国际关系,1998,(10):24.
〔责任编辑:冯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