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爱习作不容易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s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年级段关于习作有这样一段话:“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但同小学生谈起作文,十有七八不是喜欢,有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作业,有的是为了获取考试中的分数,有的是为了得到家长、教师等人的表扬。真正喜爱习作的学生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清末著名思想家黄遵宪提出:我手写吾口,学生习作应该是自身思维的表述,写自己想说的话。而如今学生作文能真实表达小学生的内心吗?这其实已由不得小学生自由表述,是因为有这个社会、成人太多的引导。
  1 拔苗助长,不可承受之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低、中、高三阶段的写话、习作要求这样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故,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年级):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而现实状况却截然相反,许多教师、家长刻意拔高要求。首先是字数要求,低年级习作要求:乐于表达,写一段话。而事实上,许多学校的写话不是写话,而是习作,二年级学生就要求达到400字以上,讲究谋篇布局,分段表述。作为一个二年级学生,要写好这样的一篇“写话”,再修改、誊写,恐怕没有半天,至少两个小时以上,头昏眼花,腰酸背疼,你还指望他们喜爱习作吗?国内某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曾说:语文功底在小学,初中、高中没有太多时间去学语文了。这样的思想要让本来享受快乐童年的小学生,背上多么沉重的负担。其次,篇数要求。如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出发点很好,开展了许多活动,征文也是满天飞,有的年级学生,一学期就要参加五、六次之多,他们了解征文内容吗?他们有话写吗?他们愿意写吗?
  有些学校为了展开评比,还规定了一学期小作(每学期大作按规定篇数外)不少于若干篇,读书笔记、日记等至少多少篇,学生即使本来有表达习作的欲望,也要被这种任务性的事堵压得不想表述,不喜欢表达了。
  2 虚情假义,不能相信之假
  许多时候,小学生拿到题目,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很多时候,他缺乏的不是表达能力,而是缺少生活体验和积累。怎么办?学生也有学生的法宝:一是抄,二是编。现在,书店里各种各样的作文选可谓琳琅满目,分年段的,按字数要求的,可谓应有尽有,家长也乐意帮学生买。学生有了作文选,“借鉴借鉴”,改头换面,一篇作文迅速完成,作文时间快多了,质量也高了,家长大呼:“这作文选真有用!”模仿是习作走步必不可少的阶段,但变了味的模仿却会害了学生。甚至有的老师,还会让一部分不会习作的学生,背上一些优秀习作,考试时,略加改变,一篇优秀应考作文就产生了。不愧为习作教学之“捷径”。有时,学生实在想不出写作素材了,教师会适时引导——编,这样就会出现,写“母爱”作文素材雷同情况较严重:送雨伞、上医院、查作业、煮香饭等等,难道这些孩子的母爱就没有独特之处吗?每个人的经历都差不多吗?这样的习作中,学生自己的想法有吗?自己会表达吗?作文能力提高了吗?当然,这与小学生生活面窄小,接触社会较少,观察、积累素材、处理信息能力较差有关。只有丰富他们的生活实践,积累直接的人生素材,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借他山之石,获取间接的人生经验,指导观察,引导观察,学会观察,才能解决“没话可写”的问题。
  3 条条框框,不能信服之伪
  在今年,翻看了数十篇某届全国小学生优秀习作,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些作文是出自小学生之手吗?都像一个个“小大人”。由于年龄、经验以及认识能力等方面差异,小学生与成年人对待事物的认识、理解上必然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当小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表达时,教师、家长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否定他们,这样,学生为了写好作文往往在揣摩教师等成人心理去习作。
  谋篇布局,开篇导入,结尾点题,起承转合,变成了现代白话“八股文”。甚至有些学生言不由衷,没有喜爱之实在,却是大抒喜爱之情,形成了两种人格:真实人格和作文人格。写起作文,下笔艰涩,干枯无力,假话、套话连篇。而实际生活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他会说吗?非常能说。会表达吗?也会。只不过到了书面就是另一回事了。
  其实,低年级段设置写话,意图将口头表达技能转化成书面表达能力,为以后习作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而事与愿违,过高的要求,条条框框的限定,只能让学生增添了相当一部分负担。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家长不要越俎代疱,只有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儿童化的语言,才能真正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写真话,写自己的话,乐于表达自己的想说的话。
其他文献
自95年大学毕业踏入职校校门,从微机专业第1个班开始直至今日,曾有过太多的改变、思考、感动与憧憬。最为深刻的就是今年我们学校掀起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变革热潮对我产生的冲击和震撼。以前:我的教学过程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我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我的教学非常注重结论,有“肌体”无“灵魂”。我的教学非常关注学科,目中无人。现在:我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我的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
期刊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开展学科活动课是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展数学活动课,还学生一个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锻炼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情感
期刊
【摘要】 职业高中的语文是主要文化课程之一。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中应该更注重素质教育。  【关键词】 职业高中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为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奠定知识体系基础,能有效的促进学生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个学科都在不断探讨各自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初二才开设的物理学科而言,虽然对学生在“应试”方面要求低了一点,但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述及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要求更高,这就同时要求教师要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各种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无论教学如何发展,都离不开教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
期刊
最近,身为班主任的我在工作中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A生是一名班干部,成绩一直不错,并在班级中担任学习委员之职,有同学反映他上课故意打岔、讲话,下课后追追打打,搞得教室里乌烟瘴气,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显得和以前不一样。我决定到他家里进行一次家访。他妈妈反映他每天在家学习到很晚。我把他在校的表现说出来,他妈妈也感到惊奇,为什么他在家拼命学习,在校却故意打扰其他同学学习呢?经过我们的共同引导,他终于说
期刊
如何实施创新教学是每个学科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所谓创新教学,就是指教师在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的指导下,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我在认真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也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本文就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创新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我认为,要在思想品德课中切实实施创新教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期刊
素质教育在今天的中国教育体系中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指引着中国教育的前进道路,而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这些年来,素质教育在各城镇开展得很好,可是,在农村呢?  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很大,没有在农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那么就必定会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一个败笔。作为一个在农村小学执教几十年的老教师,我看到了农村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一些弊端。  当今的农村,
期刊
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是获得教学质量大面积丰收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因此,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就把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下面浅谈我是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的。  1 抓住个性特征施以厚爱  一般说来,后进生的共同特点是心灵都受到创伤,心灵深处的三个泉眼:求知欲、表现欲、自尊心都被堵塞,失去了学习的动机。怎样才能重新打开这三个泉眼,从中流出潺潺的清泉,滋
期刊
小学教育在孩子一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它对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对小学生品德认识能力的提高、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综合课程,也是小学生的必修课,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即要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把人教育成“人”;应该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优良品质的教育等等。笔者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对于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现列于兹,以就教于大方。  1 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