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起初我排座的方法是大个儿在后,小个儿在前,顺序座,看起来整齐即可。经过观察、了解、尝试,我发现排座这样的小事,其中也蕴含着一门大学问,座位排得恰当,班级便会稳定的快,对班主任日后端正班风、学风起着积极关键作用。面对男女混合班的排座难题,我的技巧是“男女搭配座、性格互补座、‘敌友’靠近座、班委中区座”。
【关键词】男女混合;排座;学问;细节
八年的班主任工作,起初自己的感觉就是“忙”,就是“累”。从学生到校早自习,到大课间操,到午间就餐;从卫生大清扫,到各项文体活动,再到住校生晚自习、晚就寝……都得“忙”。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放弃了自我提高的机会,结果还是“忙”不过来,还常常鞭长莫及,劳而无功。我常常思索,班主任能不能做得轻松些,有没有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案可以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基于这个想法,我开始尝试新的方法,从细节入手,用脑去思考,用眼去检验,用心去体会,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就连排座这样的小事,我也很用心,很重视。
今年我所带的班级是11级5班,西餐专业的学生,男女生比例相当,是每一届较难管理的专业。这些学生接触的原料考究、搭配美观、口感精致,他们认为学习西餐是来放松和享受的,很多家长在面试时就强调,“千万别让孩子累着,好不念了”;“我家孩子学西餐,就是觉得有趣儿,味美悦目,不奢望技能有多高”。多年来,我们总结出懒、馋、不能吃苦、讲究吃穿、爱美的孩子偏向于选择西餐,这一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西餐班学生的难管理性。最初的几天里,班级学生们上课玩手机,发短信,下课疯打闹,比吃穿;就连每周的大清扫组织起来都很费力。面对这样一群孩子,单纯的说教已经显得苍白无力,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头脑和智慧,需要我们抓住任何一个细节,把握任何一次契机,這其中蕴涵着无穷的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探索、管理,我发现排座也是一门学问。
一、男女搭配座
曾经有人问我:“是不是应该男生与男生一座,女生与女生一座?否则容易出问题。”我笑了一下,“你听说过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吗?”职业中专学生的年龄均在16、17岁,正是异性相吸的强烈阶段,渴望和异性交往,但因我们总是避免班级早恋情况的发生而阻止男女生的正常交往,故意拉远他们的距离,这样反而更会引起学生的不稳定、好奇,使他们成为地下工作者。我们看看以下一组调查结果:在恋爱的中学生中,49.8%是为了摆脱压抑感和孤独感;31.94%是为了满足好奇心;7.55%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10.71%的人是为了从众心理。男女生搭配座,可以减少他们的压抑感,消除好奇心,会使原本看似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化,并且异性交往的优势,妙不可言。例如,和异性在一起,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分泌一些快乐物质(脑内吗啡、多巴胺),这些物质有利于学生保持心情舒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他就会比那些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个性发展更完善,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强,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所以男女搭配座,利大于弊。男生力求展现大度、仁忍的一面,女生力求展示出文静体贴的一面,男生保护女生,女生照顾男生,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二、性格互补座
我常打比方,学生找老对,就像我们找配偶一样,性格尽量要互补。在这里我要举几个例子:
第1组:
王亚楠(女):性格外向、脾气火爆、自私任性;
老对于金成(男):性格内敛、文明稳重、宽容大度、幽默诙谐。
50天后,王亚楠爆发次数减少,学会尊重老师,主动与同学搞好关系。
第2组:
张正元(男):特立独行,外表冷漠,与同班同学发生矛盾最多的人,经常因为父母争吵而心烦意乱;习惯与老师争论,油嘴滑舌;
老对谭宇(女):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爱憎分明、知恩图报、非常尊重体贴老师;每天给他带个鸡蛋,经常将餐盒里的肉夹给老对。
50天后,张正元渐渐被感化,接受老对的监督,接受老师的教育与批评,与同学们发生的正面矛盾冲突减少。
第3组:
王显明(男):预招班学生,曾被归入“不可再教育”范畴之内,不拘小节、不成熟、不自信、知识少、爱“装”;与同学发生矛盾,首先想到的是找人教训他;
吴斌(女):副班长,成绩优秀,成熟、义气,会处事,能调节矛盾,有威信,学生尊称“大斌姐”。
50天后,王显明集体荣誉感增强,能按时记笔记,能主动与老师认错,与同学间发生矛盾时能三思而后行,西餐科代表工作积极主动。
我的班级,每一组老对儿,我都仔细斟酌,合理“配对”,取长补短,共同受益,他们中更是建立了浓厚的友情,健康纯真。
三、“敌友”靠近座
我曾经做过一个测试《不喜欢的人》,要求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他
们所不喜欢或者讨厌的人的姓名。在半分钟之内,有的同学仅能够想出一人,有的甚至连一个人也写不出来;而另一些同学一口气列出了三五个甚至更多。越是写不出来的同学,在被人写的名单上也几乎没有他(她)的名字;而写得多的同学,他的名字也出现在大多数同学的名单上。拥有不喜欢的人数目最多的,他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所喜欢的。班级内部潜藏着的这些不受欢迎的人,很容易因为某一句话、某一件事引发矛盾和斗争。座位离的越远,感情越无法弥补,所以必须靠拢他们,让他们从不喜欢、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到无话不说,渐渐发掘对方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品味相投的地方。告诉他们,对付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敌人变成朋友,多一个朋友即是少一个敌人。同时将竞争力强的同学也靠近座,例如,赵新梅、周鑫同时申请当班长,两人都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威信,为了避免相互拆台、不合,将其安排一座,加深彼此了解,让其中一个心甘情愿退居“二线”,配合班长做好工作,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四、班委中区座
我曾经计算过,班主任老师每天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为2小时45分钟;而学生之间相处的时间为7小时45分钟。一个优秀的班级体背后必须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组织——班委会。班委会成员分散就座于教室的中部,总揽全局,控制课堂纪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班主任适当放权给班委成员,让他们监督课堂吃零食、玩手机、讲闲话等不良习惯,累计次数进行批评教育。学校禁止带手机入校,但由于部分家长的请求及学生对手机“爱不释手”的习惯,手机禁而不止。我的班级发起倡议:从班委做起,从早自习进入班级的那一刻起,就将手机放于集体手机备用箱内。这一举动,得到了很多课任老师的赞同,也得到了兄弟班级的效仿。目前班级班风、学风端正,班级日益稳定,班委树立了威信,通过排座这件小事,班主任担子减轻了,进班次数逐渐减少,但学生仍严以律己,这种成就感,让我感觉到做班主任的幸福。
我读过一本书叫《班主任兵法》,它是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记,充满了爱心,耐心和教育智慧,而这本书,也出自于一位教龄七年的年轻教师万玮之手。读《班主任兵法》,我能够强烈的感觉到:作者是一位对教育很用心的人,他用自己的实践、思考、感悟,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作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实践——学习——反思,这既是年轻作者的成长印记,又何尝不是教师成长的共同规律呢。
参考文献:
[1]万玮著:《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晓春著:《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男女混合;排座;学问;细节
八年的班主任工作,起初自己的感觉就是“忙”,就是“累”。从学生到校早自习,到大课间操,到午间就餐;从卫生大清扫,到各项文体活动,再到住校生晚自习、晚就寝……都得“忙”。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放弃了自我提高的机会,结果还是“忙”不过来,还常常鞭长莫及,劳而无功。我常常思索,班主任能不能做得轻松些,有没有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案可以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基于这个想法,我开始尝试新的方法,从细节入手,用脑去思考,用眼去检验,用心去体会,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就连排座这样的小事,我也很用心,很重视。
今年我所带的班级是11级5班,西餐专业的学生,男女生比例相当,是每一届较难管理的专业。这些学生接触的原料考究、搭配美观、口感精致,他们认为学习西餐是来放松和享受的,很多家长在面试时就强调,“千万别让孩子累着,好不念了”;“我家孩子学西餐,就是觉得有趣儿,味美悦目,不奢望技能有多高”。多年来,我们总结出懒、馋、不能吃苦、讲究吃穿、爱美的孩子偏向于选择西餐,这一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西餐班学生的难管理性。最初的几天里,班级学生们上课玩手机,发短信,下课疯打闹,比吃穿;就连每周的大清扫组织起来都很费力。面对这样一群孩子,单纯的说教已经显得苍白无力,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头脑和智慧,需要我们抓住任何一个细节,把握任何一次契机,這其中蕴涵着无穷的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探索、管理,我发现排座也是一门学问。
一、男女搭配座
曾经有人问我:“是不是应该男生与男生一座,女生与女生一座?否则容易出问题。”我笑了一下,“你听说过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吗?”职业中专学生的年龄均在16、17岁,正是异性相吸的强烈阶段,渴望和异性交往,但因我们总是避免班级早恋情况的发生而阻止男女生的正常交往,故意拉远他们的距离,这样反而更会引起学生的不稳定、好奇,使他们成为地下工作者。我们看看以下一组调查结果:在恋爱的中学生中,49.8%是为了摆脱压抑感和孤独感;31.94%是为了满足好奇心;7.55%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10.71%的人是为了从众心理。男女生搭配座,可以减少他们的压抑感,消除好奇心,会使原本看似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化,并且异性交往的优势,妙不可言。例如,和异性在一起,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分泌一些快乐物质(脑内吗啡、多巴胺),这些物质有利于学生保持心情舒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他就会比那些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个性发展更完善,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强,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所以男女搭配座,利大于弊。男生力求展现大度、仁忍的一面,女生力求展示出文静体贴的一面,男生保护女生,女生照顾男生,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二、性格互补座
我常打比方,学生找老对,就像我们找配偶一样,性格尽量要互补。在这里我要举几个例子:
第1组:
王亚楠(女):性格外向、脾气火爆、自私任性;
老对于金成(男):性格内敛、文明稳重、宽容大度、幽默诙谐。
50天后,王亚楠爆发次数减少,学会尊重老师,主动与同学搞好关系。
第2组:
张正元(男):特立独行,外表冷漠,与同班同学发生矛盾最多的人,经常因为父母争吵而心烦意乱;习惯与老师争论,油嘴滑舌;
老对谭宇(女):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爱憎分明、知恩图报、非常尊重体贴老师;每天给他带个鸡蛋,经常将餐盒里的肉夹给老对。
50天后,张正元渐渐被感化,接受老对的监督,接受老师的教育与批评,与同学们发生的正面矛盾冲突减少。
第3组:
王显明(男):预招班学生,曾被归入“不可再教育”范畴之内,不拘小节、不成熟、不自信、知识少、爱“装”;与同学发生矛盾,首先想到的是找人教训他;
吴斌(女):副班长,成绩优秀,成熟、义气,会处事,能调节矛盾,有威信,学生尊称“大斌姐”。
50天后,王显明集体荣誉感增强,能按时记笔记,能主动与老师认错,与同学间发生矛盾时能三思而后行,西餐科代表工作积极主动。
我的班级,每一组老对儿,我都仔细斟酌,合理“配对”,取长补短,共同受益,他们中更是建立了浓厚的友情,健康纯真。
三、“敌友”靠近座
我曾经做过一个测试《不喜欢的人》,要求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他
们所不喜欢或者讨厌的人的姓名。在半分钟之内,有的同学仅能够想出一人,有的甚至连一个人也写不出来;而另一些同学一口气列出了三五个甚至更多。越是写不出来的同学,在被人写的名单上也几乎没有他(她)的名字;而写得多的同学,他的名字也出现在大多数同学的名单上。拥有不喜欢的人数目最多的,他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所喜欢的。班级内部潜藏着的这些不受欢迎的人,很容易因为某一句话、某一件事引发矛盾和斗争。座位离的越远,感情越无法弥补,所以必须靠拢他们,让他们从不喜欢、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到无话不说,渐渐发掘对方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品味相投的地方。告诉他们,对付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敌人变成朋友,多一个朋友即是少一个敌人。同时将竞争力强的同学也靠近座,例如,赵新梅、周鑫同时申请当班长,两人都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威信,为了避免相互拆台、不合,将其安排一座,加深彼此了解,让其中一个心甘情愿退居“二线”,配合班长做好工作,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四、班委中区座
我曾经计算过,班主任老师每天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为2小时45分钟;而学生之间相处的时间为7小时45分钟。一个优秀的班级体背后必须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组织——班委会。班委会成员分散就座于教室的中部,总揽全局,控制课堂纪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班主任适当放权给班委成员,让他们监督课堂吃零食、玩手机、讲闲话等不良习惯,累计次数进行批评教育。学校禁止带手机入校,但由于部分家长的请求及学生对手机“爱不释手”的习惯,手机禁而不止。我的班级发起倡议:从班委做起,从早自习进入班级的那一刻起,就将手机放于集体手机备用箱内。这一举动,得到了很多课任老师的赞同,也得到了兄弟班级的效仿。目前班级班风、学风端正,班级日益稳定,班委树立了威信,通过排座这件小事,班主任担子减轻了,进班次数逐渐减少,但学生仍严以律己,这种成就感,让我感觉到做班主任的幸福。
我读过一本书叫《班主任兵法》,它是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记,充满了爱心,耐心和教育智慧,而这本书,也出自于一位教龄七年的年轻教师万玮之手。读《班主任兵法》,我能够强烈的感觉到:作者是一位对教育很用心的人,他用自己的实践、思考、感悟,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作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实践——学习——反思,这既是年轻作者的成长印记,又何尝不是教师成长的共同规律呢。
参考文献:
[1]万玮著:《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晓春著:《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