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认识,提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些措施,在教学中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提出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中职院校 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1 引言
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是以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利用计算机发现、分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们的信息化水平。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培养方式、教学模式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2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虽然计算机教学比较普及,但由于各地的教育发展不平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这给我们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城市里的学生普遍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但部分农场孩子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今后还会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
2.2 教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认识不足
目前的教学模式是指教材为本,教师长期以教材为指挥棒,缺乏教学创新模式,导致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2.3 考核形式单一落后,教学评价没有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目前的考核方式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1)考试试题质量普遍不高,达不到考核的目的,检测不出学生真实的计算机水平,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能力强、动手能力差;(2)考核方式单一陈旧,除了笔试就是上机,没有采用多样式的考查方式。
2.4 课堂理论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同时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练习,但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具体应用于具体实践中;部分学生好高骛远,认为教师传授的知识过于简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聊QQ、上网看小说;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在上课时确实认真听教师讲课,但在具体上机往往又将所学到的知识遗忘。
2.5 学生上机实验时面临的诱惑比较多
学校机房中往往会装一些小游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会趁着教师不注意上网玩游戏、看电影,此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加以正确引导。
2.6 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是从初中升上来的,没有将观念及时扭转过来,认为计算机只是一门副科,学好与否无所谓,和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学好学坏一个样,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欲望。此时老师需要对学生传输正确的观念,端正其学习态度,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3 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形势,我们要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把教学中的知识点与日常学习和工作遇到的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3.1 案例结合教材内容
将要传授的课程知识点与其中的案例进行充分结合。比如在word课程中进行如何创建表格章节时,首堂课的内容就是告诉学生制作一个个人的考试成绩表,同时穿插传授如何添加、删除、合并、拆分等操作;如何求出总分、平均分等内容;如何设置基本函数、单元格属性等重要知识点。
3.2 案例环环相扣,知识点融合紧密
为了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在传授新的知识点同时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起上节课的内容,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如何利用上节课的内容来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所谓温故而知新。比如在excel教学中,首节课中设置成一个“学生成绩册”的案例,在第二次课中利用“学生成绩册”引出如何求出学生的排名、平均分、总成绩等等,第三次课中利用这些成绩引出如何设置公式和函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3.3 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即学生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引下,根据自身对问题的理解,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互相协助,通过完成这个任务的同时,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重点不是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并从中寻找出正确的解决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日常学习中会遇到很多计算机应用的具体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带到课程中来,作为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组织小组讨论,互相借鉴和分享思维方式。充分利用每一个计算机的课程设计,让学生有任务有目的的进行课程实践,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而且能充分培养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4 设置悬念,激发探知欲
设置悬念能够较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也能够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比如在word中讲解delete功能键时,学生们可以利用delete操作删除word中的图片和文字,此时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利用delete删除文件的概念,此时让学生进行表格中某行某列或是删除整个表格的操作时,学生会发现无法利用delete完成以上功能,这就是一个悬念,教师可以很好利用这个悬念来向学生讲解如何进行上述操作。又比如在word中设置表格的边框设计,教师一开始告知学生可以采用表格菜单狭隘的绘制表格来完成以上操作,可除此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实现此项功能呢?教师在课堂抛出这一疑问,学生们就会主动的进行思考和实践操作,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在平时上课时学生们才会更加主动的听讲,提高教学效率。
3.5 改革考核方式,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改变学生成绩的评定方式,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成为期末考核与阶段测试相结合。第一学期采用阶段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成绩由阶段测试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构成,将具体教学内容分成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和网络六大模块。进行分模块化教学。每一模块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性测验,并将成绩列入期末成绩评定的一部分。第二学期采用考试与认证相结合,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完成课程后,并不马上进行考核,可利用一年的时间考取各级各类计算机等级证书,如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证书,于二年级的期末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成绩由机试+平时成绩构成,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考取证书,由本人申请可不参加学校统考,并以优秀记入期末成绩。
3.6 采用分级教学模式
分级教学是目前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好地教学平台,也能够为学生更好地发挥各自特点。在每个教学班级,根据学生的水平分成基础、较好、熟练三个层次,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考虑到这三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使得传授的知识点能够被三个层次的学生较好地掌握。分级教学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教学形势的需求,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出一个合适的定为,并根据个性差异制定出不同层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4 结语
当前,许多中职院校和老师都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水平一定能够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可造之材。
参考文献:
[1] 杨在宝.主题式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6,(5):162.
[2] 张鲲,庞学光.职业教育合作学习引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9,(19).
[3] 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王现红.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决策探索,2009,(6).
关键词:中职院校 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1 引言
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是以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利用计算机发现、分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们的信息化水平。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培养方式、教学模式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2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虽然计算机教学比较普及,但由于各地的教育发展不平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这给我们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城市里的学生普遍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但部分农场孩子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今后还会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
2.2 教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认识不足
目前的教学模式是指教材为本,教师长期以教材为指挥棒,缺乏教学创新模式,导致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2.3 考核形式单一落后,教学评价没有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目前的考核方式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1)考试试题质量普遍不高,达不到考核的目的,检测不出学生真实的计算机水平,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能力强、动手能力差;(2)考核方式单一陈旧,除了笔试就是上机,没有采用多样式的考查方式。
2.4 课堂理论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同时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练习,但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具体应用于具体实践中;部分学生好高骛远,认为教师传授的知识过于简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聊QQ、上网看小说;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在上课时确实认真听教师讲课,但在具体上机往往又将所学到的知识遗忘。
2.5 学生上机实验时面临的诱惑比较多
学校机房中往往会装一些小游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会趁着教师不注意上网玩游戏、看电影,此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加以正确引导。
2.6 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是从初中升上来的,没有将观念及时扭转过来,认为计算机只是一门副科,学好与否无所谓,和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学好学坏一个样,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欲望。此时老师需要对学生传输正确的观念,端正其学习态度,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3 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形势,我们要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把教学中的知识点与日常学习和工作遇到的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3.1 案例结合教材内容
将要传授的课程知识点与其中的案例进行充分结合。比如在word课程中进行如何创建表格章节时,首堂课的内容就是告诉学生制作一个个人的考试成绩表,同时穿插传授如何添加、删除、合并、拆分等操作;如何求出总分、平均分等内容;如何设置基本函数、单元格属性等重要知识点。
3.2 案例环环相扣,知识点融合紧密
为了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在传授新的知识点同时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起上节课的内容,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如何利用上节课的内容来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所谓温故而知新。比如在excel教学中,首节课中设置成一个“学生成绩册”的案例,在第二次课中利用“学生成绩册”引出如何求出学生的排名、平均分、总成绩等等,第三次课中利用这些成绩引出如何设置公式和函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3.3 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即学生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引下,根据自身对问题的理解,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互相协助,通过完成这个任务的同时,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重点不是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并从中寻找出正确的解决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日常学习中会遇到很多计算机应用的具体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带到课程中来,作为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组织小组讨论,互相借鉴和分享思维方式。充分利用每一个计算机的课程设计,让学生有任务有目的的进行课程实践,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而且能充分培养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4 设置悬念,激发探知欲
设置悬念能够较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也能够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比如在word中讲解delete功能键时,学生们可以利用delete操作删除word中的图片和文字,此时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利用delete删除文件的概念,此时让学生进行表格中某行某列或是删除整个表格的操作时,学生会发现无法利用delete完成以上功能,这就是一个悬念,教师可以很好利用这个悬念来向学生讲解如何进行上述操作。又比如在word中设置表格的边框设计,教师一开始告知学生可以采用表格菜单狭隘的绘制表格来完成以上操作,可除此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实现此项功能呢?教师在课堂抛出这一疑问,学生们就会主动的进行思考和实践操作,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在平时上课时学生们才会更加主动的听讲,提高教学效率。
3.5 改革考核方式,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改变学生成绩的评定方式,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成为期末考核与阶段测试相结合。第一学期采用阶段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成绩由阶段测试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构成,将具体教学内容分成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和网络六大模块。进行分模块化教学。每一模块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性测验,并将成绩列入期末成绩评定的一部分。第二学期采用考试与认证相结合,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完成课程后,并不马上进行考核,可利用一年的时间考取各级各类计算机等级证书,如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证书,于二年级的期末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成绩由机试+平时成绩构成,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考取证书,由本人申请可不参加学校统考,并以优秀记入期末成绩。
3.6 采用分级教学模式
分级教学是目前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好地教学平台,也能够为学生更好地发挥各自特点。在每个教学班级,根据学生的水平分成基础、较好、熟练三个层次,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考虑到这三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使得传授的知识点能够被三个层次的学生较好地掌握。分级教学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教学形势的需求,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出一个合适的定为,并根据个性差异制定出不同层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4 结语
当前,许多中职院校和老师都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水平一定能够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可造之材。
参考文献:
[1] 杨在宝.主题式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6,(5):162.
[2] 张鲲,庞学光.职业教育合作学习引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9,(19).
[3] 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王现红.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决策探索,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