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有这样的建议: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交流展示的平台,真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分享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交流;策略;感受快乐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大量语言信息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是一种享受。作为语文老师,应该重视阅读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交流展示的平台,真正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交流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快乐。
一、画一画,快乐理解阅读内容
孩子的阅读有一个从图到文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从绘本开始,逐渐过渡到纯文字的阅读。《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故事类的文学作品都很有画面感,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在阅读故事时,生动有趣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常常会呈现在脑海中。画一画,给阅读作品配插画是学生喜欢的一种阅读交流形式。將阅读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以插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目的是让学生在画一画的过程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要给阅读的作品配上合适的插画,首先要求学生熟读文学作品,准确领悟文字的内涵,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了四年级部编版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组课文《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我向学生推荐阅读《中外神话故事》,让学生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画一画插画。接着我在班级举行了评比活动,让学生们自己评选出最佳作品,学生不仅能从绘画的角度来评价,还能从插画的色彩、构思、人物形象是否符合故事内容来评判作品。在画一画、评一评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二、演一演,快乐加深阅读体验
经典的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常常有精妙之处,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用情景剧表演这种学生喜欢的形式来进行阅读交流,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交流的热情。如在学生阅读的名著《三国演义》后,我安排了一场情景剧表演活动,学生几人一组,选择《三国演义》中的某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进行创作表演,有的小组表演了《桃园三结义》,有的小组表演了《三顾茅庐》,有的小组表演了《空城计》……为了表演能出彩,学生进行了一次次的排练。每一次排练其实就是一次和书中人物对话的过程,就是一次走进作品的过程。演一演,通过情景剧表演,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体验,感受创造的快乐。
三、辩一辩,快乐锤炼思维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研究侧重于学生的感受和形象的情感体验,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经验,应予以鼓励。因此,课外阅读交流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允许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辩一辩,以辩论会的形式,创设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释放个性,感受阅读交流的快乐。阅读了《三国演义》后,我组织全班学生就历史上的曹操是不是英雄展开了辩论,正方认为曹操是英雄,反方则认为曹操是奸雄,多数学生因《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写,站在的反方。从“望梅止渴”、“割发代首”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曹操还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但正方却认为“望梅止渴”、“割发代首”的故事恰恰表现了曹操的智慧。历史上的曹操不仅是个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个卓越的文学家,从他著名的诗《短歌行》可以读出出曹操是个比刘备还要求贤若渴的人。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诗《观沧海》能看出曹操还是一个志向远大有雄心壮志的人。辩论的过程,不仅是思想碰撞和交流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逐渐形成对曹操比较全面与客观的看法的过程,在这样的碰撞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锤炼,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四、写一写,快乐提升表达能力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写作是语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自我意识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循环日记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写下阅读同一本书的感受和体验。不在于写的内容的多少,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和收获。全班比赛着写,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一份读书小报,把小组成员的读后感以小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张贴在班级,每位同学以贴“笑脸”的方式为最喜欢的读后感投票,评选出班级最受喜爱的读后感。上学期,全班同学就分八个小组,各小组用循环日记的方式,分别写了《长袜子皮皮》《电话里的童话》《西顿动物故事》《蓝色海豚岛》四本书的读后感,完成了四份读书小报。在写一写,比一比的过程中,孩子们既交流了读书的收获,又提升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状态,老师一定要重视阅读的交流,为学生创造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乐于分享,乐于交流,“悦”读越快乐。
【参考文献】
[1]仇玉玲.课外阅读交流课的三个“指向”[J].小学教育教学,2017(8).
[2]朱晓娟.课外阅读交流课因丰富而精彩[J].语文教学研究,2019(5).
[3]钱焱.从“阅读”到“悦读”[J].教育界,2019(4).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交流;策略;感受快乐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大量语言信息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是一种享受。作为语文老师,应该重视阅读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多交流展示的平台,真正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交流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快乐。
一、画一画,快乐理解阅读内容
孩子的阅读有一个从图到文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从绘本开始,逐渐过渡到纯文字的阅读。《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故事类的文学作品都很有画面感,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在阅读故事时,生动有趣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常常会呈现在脑海中。画一画,给阅读作品配插画是学生喜欢的一种阅读交流形式。將阅读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以插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目的是让学生在画一画的过程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要给阅读的作品配上合适的插画,首先要求学生熟读文学作品,准确领悟文字的内涵,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了四年级部编版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组课文《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我向学生推荐阅读《中外神话故事》,让学生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画一画插画。接着我在班级举行了评比活动,让学生们自己评选出最佳作品,学生不仅能从绘画的角度来评价,还能从插画的色彩、构思、人物形象是否符合故事内容来评判作品。在画一画、评一评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二、演一演,快乐加深阅读体验
经典的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常常有精妙之处,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用情景剧表演这种学生喜欢的形式来进行阅读交流,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交流的热情。如在学生阅读的名著《三国演义》后,我安排了一场情景剧表演活动,学生几人一组,选择《三国演义》中的某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进行创作表演,有的小组表演了《桃园三结义》,有的小组表演了《三顾茅庐》,有的小组表演了《空城计》……为了表演能出彩,学生进行了一次次的排练。每一次排练其实就是一次和书中人物对话的过程,就是一次走进作品的过程。演一演,通过情景剧表演,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体验,感受创造的快乐。
三、辩一辩,快乐锤炼思维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研究侧重于学生的感受和形象的情感体验,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经验,应予以鼓励。因此,课外阅读交流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允许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辩一辩,以辩论会的形式,创设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释放个性,感受阅读交流的快乐。阅读了《三国演义》后,我组织全班学生就历史上的曹操是不是英雄展开了辩论,正方认为曹操是英雄,反方则认为曹操是奸雄,多数学生因《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写,站在的反方。从“望梅止渴”、“割发代首”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曹操还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但正方却认为“望梅止渴”、“割发代首”的故事恰恰表现了曹操的智慧。历史上的曹操不仅是个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个卓越的文学家,从他著名的诗《短歌行》可以读出出曹操是个比刘备还要求贤若渴的人。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诗《观沧海》能看出曹操还是一个志向远大有雄心壮志的人。辩论的过程,不仅是思想碰撞和交流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逐渐形成对曹操比较全面与客观的看法的过程,在这样的碰撞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锤炼,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四、写一写,快乐提升表达能力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写作是语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自我意识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循环日记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写下阅读同一本书的感受和体验。不在于写的内容的多少,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和收获。全班比赛着写,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一份读书小报,把小组成员的读后感以小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张贴在班级,每位同学以贴“笑脸”的方式为最喜欢的读后感投票,评选出班级最受喜爱的读后感。上学期,全班同学就分八个小组,各小组用循环日记的方式,分别写了《长袜子皮皮》《电话里的童话》《西顿动物故事》《蓝色海豚岛》四本书的读后感,完成了四份读书小报。在写一写,比一比的过程中,孩子们既交流了读书的收获,又提升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状态,老师一定要重视阅读的交流,为学生创造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乐于分享,乐于交流,“悦”读越快乐。
【参考文献】
[1]仇玉玲.课外阅读交流课的三个“指向”[J].小学教育教学,2017(8).
[2]朱晓娟.课外阅读交流课因丰富而精彩[J].语文教学研究,2019(5).
[3]钱焱.从“阅读”到“悦读”[J].教育界,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