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网瘾概念的界定和探讨,根据国内外中学生网瘾行为的现况,对我国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的网瘾行为进行研究,并通过2006年至2009年连续的跟踪实践,对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网瘾的形成原因、现况,网瘾行为跟踪干预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综合高中;网瘾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6-0026-0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事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它在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 其中之一就是有许多中学生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不少人还患上了网络性心理障碍,即“网瘾”。 2009年第24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目前的普及率是25.5%,相当于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网民。在3.38亿网民中,六分之一的人倾向于上网成瘾。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状况尤为严重,患有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学习成绩急剧滑坡,行为变异,心理错位,其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伤害,农村综合高中因生源因素,学生网瘾问题特别突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黎加厚教授指出:“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让学生离开网络是不现实的,也是错误的。而信息时代的德育创新,应着力引领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中学生进行戒除网瘾教育是非常及时并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网瘾”的概念
“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心理学教授金伯利·扬博士(Dr. 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按照金伯利·扬的观点,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①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②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③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④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⑤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⑥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⑦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二、国内外关于中学生网瘾行为的研究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在中国心理学会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举办的“用心灵感受世界”公益讲座上报告了这样三个事实:
一是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
二是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
三是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国人网瘾的极端程度远远超过国外。
高博士目前正主持“网络成瘾心理治疗与预防”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他说,在国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少见到中国这样“繁荣”的网吧业。国内有的城市盖起了几层楼的网吧,而且总是人满为患,生意兴隆。但同样是亚洲国家,在日本、新加坡、泰国的网吧里,不过十几张电脑桌,人也很少,非常清静。因此,中国孩子的网瘾问题远比国外严重。
美国对网瘾问题亦早有研究,美国网络上瘾中心执行主任金伯利·扬博士在她的报告《应对校园网络上瘾》中指出,上网成瘾的恶果不可小视,网瘾会导致青少年学生缺乏睡眠和体育锻炼,学习成绩下降,与朋友关系恶化,不参加团体活动等。患有“网瘾”的学生一旦成绩急剧下降,往往很容易逃学、退学甚至离家出走;如果流落到社会上,其命运更加难以预料。
三、本校网瘾行为情况调查
自2006年开始对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网瘾问题进行研究,期间设计了调查问卷,如表1所示。
通过问卷就本校学生网瘾情况调查,了解到农村综合高中学生上网相关的情况,为今后的农村中学生网瘾问题研究提供了依据。调查问卷发放到高一、高二各500份,总计1000份,从问卷反馈的情况看,本校学生网龄普遍不长,2年以内的占86.8%,2~5年的10.3%,5年以上的2.9%;在网吧上网的有65%,在家里上网的为27%,在学校上网的是8%;80%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但是也有20%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较长,甚至有个别学生周末都是在网吧度过;73.4%的学生上网主要是看博客、新闻和电影,听音乐,聊天,有14.2%的学生上网是玩游戏,有12.4%的学生上网是查阅学习相关资料;家人对学生上网的态度中立的占九成,也有一成的家长是反对,没有支持的;在网络上投入的金钱,有57.5%的学生是一分钱没花,有35.2%的学生投入过少许,7.3%的学生投入了几百元;87.7%的学生能自我控制上网时间,有9.6%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能控制上网时间,有1.7%的学生需要他人提醒,有1.2%的学生需要他人强制要求;是否因上网造成人际关系问题,98.8%选否,有0.2%选是。通过调查,说明农村综合高中的学生网络成瘾低于城市,但还是有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甚至已达到了影响学习、生活及与父母关系的程度。
四、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网瘾形成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以及与网瘾学生的谈话,发现网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空虚,常感到无聊
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其父母应负大部分责任。农村中许多家长长期在外,孩子由老人看管,缺乏亲情。即使在父母身边,很多孩子得到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点零花钱”,很少孩子能够与家长平等地进行交流,孩子有了过错,家长非打即骂。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关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精神寄托,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畅所欲言。
2.性格因素
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学生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 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学生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独、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里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去网上发泄,因为他们发现,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键盘就操纵在自己手上,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快,他们就会迷上网络。
3.周围环境的影响
网络已经越来越普及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QQ号码和邮箱账户,没有的会被其他的学生看不起,会被排斥在群体之外而遭到歧视。因此,他们会融入到同伴当中进而接触网络,从而导致网瘾的出现。各处的网吧也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大开方便之门,社会给予学生们娱乐方式的选择太少,除了电视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与互联网竞争的娱乐活动。
4.学习的压力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社会的激烈竞争过早地转移到学生们的身上,又缺乏必要的科学引导,导致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常常感到不快乐,出现厌学情绪。在2004年调查中发现,经常不快乐、总不快乐的比例达到被调查中学生的15.4%,经常出现和总出现厌学念头的占19.4%。网络游戏和网聊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寻找快乐、自由宣泄、自由释放、实现自我的一个空间。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里,中国的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下丧失了求知的欲望,机械地死读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有的学生讲:“天天分数,天天学习压力,感觉太累了。”同时,很多学生渴望交友、渴望有倾诉对象。据汨罗市的一项调查,46.7%的学生缺乏玩伴。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与父母、教师的沟通并不理想。
五、对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网瘾行为的跟踪实践
在对网瘾学生的跟踪干预实践中,尝试着从面和点两方面着手。在面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推进“健康上网”大行动。展开“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大行动,开展“我最喜爱的绿色网站”评选活动、绿色流媒体进校园活动。②利用校园网络和学校网站,由学校、教师参与的交流空间与现代化的BBS论坛、校园帖吧、班级网页、校园网德育平台、聊天室、在线交谈等开放式的空间进行整合,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怀;积极开辟班级主页、校长信箱、网络文明社团等,使学校教育同步进入网络。③对网瘾的危害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如观看视频资料(湖南卫视的《变形计——网变》等)、文字资料,学生自主上网搜索等。④对网络精神、网络学习、网络法纪、网络保健、网络创业、网络休闲、网络交往、网络安全、网络礼仪、网络诚信、网络情感、网络语言等方面进行讨论及引导。
在点上采用目标锁定跟踪法,对在调查中及平时发现的网瘾学生进行干预、追踪。我校学生以轻度网瘾为主,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干预,并跟踪其效果。在目标锁定跟踪中,对发现的网瘾学生进行干预、追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立重点跟踪干预对象12人,每周联系两次,持续三年,普通跟踪干预对象100多人次。比较典型的两个案例如下。
案例1:2006级宗某,网龄三年,极度痴迷网络,家里有电脑,家长经商不能在家监管,平时住校不能上网,周五回家后经常玩通宵,每周的上网时间为20小时以上,在网络上投入了千元以上,购买虚拟服装、装备、游戏点卡、虚拟货币等,不能有效控制自我上网,需要他人强制要求,并且他自己也认为因上网已造成学习及人际关系问题,上网一般是玩单机游戏和QQ幻想,每周上网花费为20~50元,入学两个月后,就出现逃课上网的现象,沉迷其中,无法控制。在政教处发现这一情况后,将其定为干预对象,经常谈话了解其思想状况,并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要求其在校五天必须表现良好,这样在家的两天才能连网线用电脑,不然断网并搬走电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逃课上网的现象没有了,但是周末在家仍然疯狂地玩游戏。后来尝试着进行第二步疏导,因其家长在国际商贸城有钟表店,鼓励其在淘宝上开设钟表店,其经营所得归其个人所有,进行物质奖励,从高二开始,直到现在仍在经营,虽然营业额没有多少,但是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同时在网络游戏上花的钱也逐渐减少,并在高三的一次谈话中坦言:对以前花费在网游上的钱感到心疼,觉得玩游戏很没意思,无聊时消遣时间而已。
案例2:2006级张某,个性内向,孤僻,痴迷网络,经常逃课上网吧,并彻夜不归,成绩极不理想。在与他本人和其家长沟通后,发现家长曾答应过他一学期认真学习后买电脑,但未得到兑现,就以极端的方式,天天到网吧上网抗议,通过课题组成员与该生沟通后发现,张某很重承诺,于是与家长协调,家长同意给他购买电脑,但是上网时间必须由家长控制,同时必须保证在校期间不再逃课上网,并要求成绩有所提高,该生后来选修美术特长班,对美术兴趣较浓,高考后达到了美术特长专科线。
这两个学生属于对网络比较痴迷的典型,在高一第一学期确定为研究对象后,一直到高三毕业的三年时间内,每周对他们进行一次谈话了解思想情况,发现要完全戒除网瘾很难,能做到的就是缓解其症状,尽可能地在学习与网络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适度娱乐。在对这两位同学的三年跟踪中发现,宗某高一时的兴趣是玩CS、QQ幻想、天龙八部,到了高三,上网是玩跑跑卡丁车、QQ聊天等,主要是空虚时用以打发时间,张某上网三年一直是玩天龙八部,虽然对上网兴趣依旧浓厚,但都是在周末消遣,能够认清主次,在校期间能保证学习。
六、对问题的反思
1.农村综合高中的学生问题
农村综合高中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接受能力比较差,这是社会“历史”遗留问题。他们最初使用网络大多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但是网瘾学生大部分是在网吧内上网,而且多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学生在家受父母监管,在校受校规校纪及教师的制约,一旦上网就觉得真正进入了自由天地,这种感觉是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寻的。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黄色、暴力内容,这对正处于性意识觉醒、成熟但通过正当渠道无法获得性知识的青少年来说极具诱惑力,农村综合高中的学生原先与社会接触面不大,一下子进入到网络这个空间,更容易无法控制住自己。
2.学校信息技术课程问题
在学校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学科知识内容比较单一,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合适,但是对于网瘾学生来说,对这些知识兴趣不高,如何能引导学生提高对网络正确合理地使用的兴趣是现今信息技术学科的一大难题。
3.学校的教学设施的改善问题
农村综合高中学校的教学设施比较简陋,信息技术的机房机器需更新换代,设备相对落后,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及活动的开展。
4.农村中学学生家长问题
在研究中发现,网瘾学生的家长与学生平时的沟通比较少,有些沟通方法存在很大问题,农村家长学历普遍较低,很少会与孩子交流,所关注的仅限于吃饱了、穿暖了。不少家长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好。不仅如此,一些家长也被网络所俘获,甚至也患上网络成瘾症,身处此境中的孩子难免不受影响。
5.学生的网瘾随着年龄的增加,会逐渐得到控制
在问卷调查和跟踪中发现,网瘾学生在高一时最难管理和沟通,比较激进,到了高三后,趋向于理智,同时能较理想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较为合理地安排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如何在这三年中,系统地、合理地给予心理辅导及帮助,是我们学校、家庭、社会所需思考的问题。
经过三年的努力,对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网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农村综合高中来说,中学生网瘾行为研究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这需要我们坚持在农村中学的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也希望在重视教育的今天,能够更均衡地发展各地教育,逐渐改善农村教学硬件设施,社会、家庭、教育工作者更加关心、爱护网瘾学生,在探索中促其茁壮成长。
(编辑:王天鹏)
关键词:农村;综合高中;网瘾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6-0026-0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事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它在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 其中之一就是有许多中学生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不少人还患上了网络性心理障碍,即“网瘾”。 2009年第24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目前的普及率是25.5%,相当于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网民。在3.38亿网民中,六分之一的人倾向于上网成瘾。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状况尤为严重,患有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学习成绩急剧滑坡,行为变异,心理错位,其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伤害,农村综合高中因生源因素,学生网瘾问题特别突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黎加厚教授指出:“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让学生离开网络是不现实的,也是错误的。而信息时代的德育创新,应着力引领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中学生进行戒除网瘾教育是非常及时并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网瘾”的概念
“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心理学教授金伯利·扬博士(Dr. 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按照金伯利·扬的观点,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①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②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③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④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⑤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⑥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⑦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二、国内外关于中学生网瘾行为的研究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在中国心理学会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举办的“用心灵感受世界”公益讲座上报告了这样三个事实:
一是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
二是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
三是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国人网瘾的极端程度远远超过国外。
高博士目前正主持“网络成瘾心理治疗与预防”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他说,在国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少见到中国这样“繁荣”的网吧业。国内有的城市盖起了几层楼的网吧,而且总是人满为患,生意兴隆。但同样是亚洲国家,在日本、新加坡、泰国的网吧里,不过十几张电脑桌,人也很少,非常清静。因此,中国孩子的网瘾问题远比国外严重。
美国对网瘾问题亦早有研究,美国网络上瘾中心执行主任金伯利·扬博士在她的报告《应对校园网络上瘾》中指出,上网成瘾的恶果不可小视,网瘾会导致青少年学生缺乏睡眠和体育锻炼,学习成绩下降,与朋友关系恶化,不参加团体活动等。患有“网瘾”的学生一旦成绩急剧下降,往往很容易逃学、退学甚至离家出走;如果流落到社会上,其命运更加难以预料。
三、本校网瘾行为情况调查
自2006年开始对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网瘾问题进行研究,期间设计了调查问卷,如表1所示。
通过问卷就本校学生网瘾情况调查,了解到农村综合高中学生上网相关的情况,为今后的农村中学生网瘾问题研究提供了依据。调查问卷发放到高一、高二各500份,总计1000份,从问卷反馈的情况看,本校学生网龄普遍不长,2年以内的占86.8%,2~5年的10.3%,5年以上的2.9%;在网吧上网的有65%,在家里上网的为27%,在学校上网的是8%;80%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但是也有20%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较长,甚至有个别学生周末都是在网吧度过;73.4%的学生上网主要是看博客、新闻和电影,听音乐,聊天,有14.2%的学生上网是玩游戏,有12.4%的学生上网是查阅学习相关资料;家人对学生上网的态度中立的占九成,也有一成的家长是反对,没有支持的;在网络上投入的金钱,有57.5%的学生是一分钱没花,有35.2%的学生投入过少许,7.3%的学生投入了几百元;87.7%的学生能自我控制上网时间,有9.6%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能控制上网时间,有1.7%的学生需要他人提醒,有1.2%的学生需要他人强制要求;是否因上网造成人际关系问题,98.8%选否,有0.2%选是。通过调查,说明农村综合高中的学生网络成瘾低于城市,但还是有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甚至已达到了影响学习、生活及与父母关系的程度。
四、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网瘾形成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以及与网瘾学生的谈话,发现网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空虚,常感到无聊
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其父母应负大部分责任。农村中许多家长长期在外,孩子由老人看管,缺乏亲情。即使在父母身边,很多孩子得到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点零花钱”,很少孩子能够与家长平等地进行交流,孩子有了过错,家长非打即骂。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关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精神寄托,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畅所欲言。
2.性格因素
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学生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 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学生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独、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里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去网上发泄,因为他们发现,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键盘就操纵在自己手上,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快,他们就会迷上网络。
3.周围环境的影响
网络已经越来越普及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QQ号码和邮箱账户,没有的会被其他的学生看不起,会被排斥在群体之外而遭到歧视。因此,他们会融入到同伴当中进而接触网络,从而导致网瘾的出现。各处的网吧也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大开方便之门,社会给予学生们娱乐方式的选择太少,除了电视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与互联网竞争的娱乐活动。
4.学习的压力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社会的激烈竞争过早地转移到学生们的身上,又缺乏必要的科学引导,导致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常常感到不快乐,出现厌学情绪。在2004年调查中发现,经常不快乐、总不快乐的比例达到被调查中学生的15.4%,经常出现和总出现厌学念头的占19.4%。网络游戏和网聊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寻找快乐、自由宣泄、自由释放、实现自我的一个空间。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里,中国的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下丧失了求知的欲望,机械地死读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有的学生讲:“天天分数,天天学习压力,感觉太累了。”同时,很多学生渴望交友、渴望有倾诉对象。据汨罗市的一项调查,46.7%的学生缺乏玩伴。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与父母、教师的沟通并不理想。
五、对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网瘾行为的跟踪实践
在对网瘾学生的跟踪干预实践中,尝试着从面和点两方面着手。在面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推进“健康上网”大行动。展开“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大行动,开展“我最喜爱的绿色网站”评选活动、绿色流媒体进校园活动。②利用校园网络和学校网站,由学校、教师参与的交流空间与现代化的BBS论坛、校园帖吧、班级网页、校园网德育平台、聊天室、在线交谈等开放式的空间进行整合,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怀;积极开辟班级主页、校长信箱、网络文明社团等,使学校教育同步进入网络。③对网瘾的危害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如观看视频资料(湖南卫视的《变形计——网变》等)、文字资料,学生自主上网搜索等。④对网络精神、网络学习、网络法纪、网络保健、网络创业、网络休闲、网络交往、网络安全、网络礼仪、网络诚信、网络情感、网络语言等方面进行讨论及引导。
在点上采用目标锁定跟踪法,对在调查中及平时发现的网瘾学生进行干预、追踪。我校学生以轻度网瘾为主,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干预,并跟踪其效果。在目标锁定跟踪中,对发现的网瘾学生进行干预、追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立重点跟踪干预对象12人,每周联系两次,持续三年,普通跟踪干预对象100多人次。比较典型的两个案例如下。
案例1:2006级宗某,网龄三年,极度痴迷网络,家里有电脑,家长经商不能在家监管,平时住校不能上网,周五回家后经常玩通宵,每周的上网时间为20小时以上,在网络上投入了千元以上,购买虚拟服装、装备、游戏点卡、虚拟货币等,不能有效控制自我上网,需要他人强制要求,并且他自己也认为因上网已造成学习及人际关系问题,上网一般是玩单机游戏和QQ幻想,每周上网花费为20~50元,入学两个月后,就出现逃课上网的现象,沉迷其中,无法控制。在政教处发现这一情况后,将其定为干预对象,经常谈话了解其思想状况,并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要求其在校五天必须表现良好,这样在家的两天才能连网线用电脑,不然断网并搬走电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逃课上网的现象没有了,但是周末在家仍然疯狂地玩游戏。后来尝试着进行第二步疏导,因其家长在国际商贸城有钟表店,鼓励其在淘宝上开设钟表店,其经营所得归其个人所有,进行物质奖励,从高二开始,直到现在仍在经营,虽然营业额没有多少,但是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同时在网络游戏上花的钱也逐渐减少,并在高三的一次谈话中坦言:对以前花费在网游上的钱感到心疼,觉得玩游戏很没意思,无聊时消遣时间而已。
案例2:2006级张某,个性内向,孤僻,痴迷网络,经常逃课上网吧,并彻夜不归,成绩极不理想。在与他本人和其家长沟通后,发现家长曾答应过他一学期认真学习后买电脑,但未得到兑现,就以极端的方式,天天到网吧上网抗议,通过课题组成员与该生沟通后发现,张某很重承诺,于是与家长协调,家长同意给他购买电脑,但是上网时间必须由家长控制,同时必须保证在校期间不再逃课上网,并要求成绩有所提高,该生后来选修美术特长班,对美术兴趣较浓,高考后达到了美术特长专科线。
这两个学生属于对网络比较痴迷的典型,在高一第一学期确定为研究对象后,一直到高三毕业的三年时间内,每周对他们进行一次谈话了解思想情况,发现要完全戒除网瘾很难,能做到的就是缓解其症状,尽可能地在学习与网络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适度娱乐。在对这两位同学的三年跟踪中发现,宗某高一时的兴趣是玩CS、QQ幻想、天龙八部,到了高三,上网是玩跑跑卡丁车、QQ聊天等,主要是空虚时用以打发时间,张某上网三年一直是玩天龙八部,虽然对上网兴趣依旧浓厚,但都是在周末消遣,能够认清主次,在校期间能保证学习。
六、对问题的反思
1.农村综合高中的学生问题
农村综合高中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接受能力比较差,这是社会“历史”遗留问题。他们最初使用网络大多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但是网瘾学生大部分是在网吧内上网,而且多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学生在家受父母监管,在校受校规校纪及教师的制约,一旦上网就觉得真正进入了自由天地,这种感觉是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寻的。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黄色、暴力内容,这对正处于性意识觉醒、成熟但通过正当渠道无法获得性知识的青少年来说极具诱惑力,农村综合高中的学生原先与社会接触面不大,一下子进入到网络这个空间,更容易无法控制住自己。
2.学校信息技术课程问题
在学校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学科知识内容比较单一,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合适,但是对于网瘾学生来说,对这些知识兴趣不高,如何能引导学生提高对网络正确合理地使用的兴趣是现今信息技术学科的一大难题。
3.学校的教学设施的改善问题
农村综合高中学校的教学设施比较简陋,信息技术的机房机器需更新换代,设备相对落后,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及活动的开展。
4.农村中学学生家长问题
在研究中发现,网瘾学生的家长与学生平时的沟通比较少,有些沟通方法存在很大问题,农村家长学历普遍较低,很少会与孩子交流,所关注的仅限于吃饱了、穿暖了。不少家长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好。不仅如此,一些家长也被网络所俘获,甚至也患上网络成瘾症,身处此境中的孩子难免不受影响。
5.学生的网瘾随着年龄的增加,会逐渐得到控制
在问卷调查和跟踪中发现,网瘾学生在高一时最难管理和沟通,比较激进,到了高三后,趋向于理智,同时能较理想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较为合理地安排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如何在这三年中,系统地、合理地给予心理辅导及帮助,是我们学校、家庭、社会所需思考的问题。
经过三年的努力,对农村综合高中学生网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农村综合高中来说,中学生网瘾行为研究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这需要我们坚持在农村中学的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也希望在重视教育的今天,能够更均衡地发展各地教育,逐渐改善农村教学硬件设施,社会、家庭、教育工作者更加关心、爱护网瘾学生,在探索中促其茁壮成长。
(编辑:王天鹏)